冰箱是保存食物的好幫手。但是,如果你家有老人、孕婦、小孩或者其他抵抗力較差的人群,那就要十分警惕了,因為你的冰箱里可能藏有一種致命“殺手”!那就是李斯特菌。
李斯特菌1940年由南非學者正式命名。它分為8種,其中能引起疾病的是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簡稱單增李斯特菌。單增李斯特菌主要以食物為傳染媒介,是最致命的食源性病原體之一。它廣泛分布于自然界中,具有極強的存活能力。在腐爛的植物、土壤、動物糞便、污水等中均可找到其蹤跡,也可以發(fā)生在廚房中從水源到食物的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
同李斯特菌有關的食品主要有牛奶和奶制品,肉特別是牛肉制品,生蔬菜和沙拉以及海產(chǎn)品等。一旦食用了被污染的食物就可能引起李斯特菌病。
李斯特菌的生長溫度范圍是2~42℃,嗜冷耐凍。因此,李斯特菌有個別名,叫作“冰箱殺手”。家用冰箱冷藏室內(nèi)保存的食品,稍有不慎就可能中招。
感染后的初期癥狀與胃腸炎類似,疼痛、腹瀉、發(fā)燒,同時伴有惡心、嘔吐。后期則可引起敗血癥、腦膜炎,有時引起心內(nèi)膜炎,如未及時治療,常在72小時內(nèi)致人死亡。孕婦感染后癥狀輕重不等,可發(fā)生流產(chǎn)、早產(chǎn),導致死胎或新生兒死亡等。即使胎兒存活,也容易出現(xiàn)肺炎、敗血癥、腦膜炎等,并造成終身問題,如智力障礙、癲癇、癱瘓、失明等。
李斯特菌感染還有兩大特點。一是潛伏期長,一般為4~21天,最長可達3個月,因此難以引起人們的警覺;二是“欺軟怕硬”。對免疫功能正常的人,李斯特菌通常只會引起輕微的癥狀,類似感冒或胃腸炎,不經(jīng)治療而自愈;如果是免疫功能較差的人,如老人、孕婦、小孩或慢性疾病患者等,后果就比較嚴重。
世界衛(wèi)生組織將易患李斯特菌病的高危人群分為六類:孕婦和胎兒,未經(jīng)化療的癌癥患者,飲酒過度者和濫用藥物者,糖尿病患者,艾滋病患者及老年人。
冰箱里的冷藏食品存放時間不宜超過1周。在食用前應徹底加熱消毒,溫度必須達到70℃并持續(xù)2分鐘以上,因為李斯特菌在60℃時能很快被殺死。
冰箱不宜塞得太滿,注意冷凍、冷藏食品的溫度和儲藏時間。最好在冷藏室和冷凍室分別放置一個溫度計,把溫度分別調(diào)整到4~10℃與-20℃。定期整理冰箱,清除發(fā)霉變質(zhì)的水果、蔬菜及剩余飯菜。
免疫力較低的人群(如老人、孕婦、小孩等),應少吃或不吃冷藏食品。
加工熟食品前,砧板和刀具都應徹底清潔。加工生、熟食品的砧板、刀具應徹底分開,減少致病菌直接污染熟食品的可能。
不飲用未經(jīng)高溫消毒的生奶,不建議吃冰箱冷藏過的沙拉或生的水產(chǎn)品,以及未經(jīng)加熱的軟奶酪、火腿肉等熟食(罐頭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