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娜
(洪湖市人民醫(yī)院超聲影像科 湖北 荊州 433200)
非哺乳期乳腺炎(non-lactation mastitis,NLM)是常見的一種非特異性、良性疾病,可在哺乳期外的任何年齡階段發(fā)病,患者的主要癥狀為乳房疼痛和腫脹,且存在乳腺結節(jié)或包塊情況,具有較高的復發(fā)率,且反復膿腫會導致潰瘍、竇道等,嚴重危害女性的身心健康[1]。乳腺癌主要為乳腺上皮細胞增殖失控發(fā)生惡變導致的一種惡性腫瘤,具有較高的病發(fā)率,腋窩淋巴結腫大、乳房腫塊以及乳頭溢液是疾病的早期癥狀,晚期會因為癌細胞的轉移發(fā)生多器官病變。相關研究指出,患者年齡、乳腺密度和乳腺癌的發(fā)生率之間存在正相關性,乳腺X射線攝影是目前較為常用的對乳腺癌進行檢查的方法,但個體差異會對其準確率造成影響,因此目前超聲是首選的檢查方式,因NLM和乳腺癌的疾病癥狀相似,所以明確診斷和鑒別意義重大[2]。本文主要分析乳腺癌、NLM應用超聲影像學檢查的價值,報道如下。
選取2019年3月—2023年3月于洪湖市人民醫(yī)院經病理檢查證實的68例乳腺癌患者為A組,年齡36~68歲,均齡(46.09±3.16)歲,腫塊直徑0.6~5.8 cm,平均(1.79±0.43)cm;另選取68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為B組,年齡36~71歲,均齡(45.73±3.04)歲,腫塊直徑0.9~5.7 cm,平均(1.67±0.63)cm。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颊呒凹覍倬炗喼橥鈺?。納入標準:①確診為乳腺癌以及NLM者;②臨床資料完整者;③研究前未進行過任何治療。排除標準:①患者存在認知或語言障礙;②身體重要器官存在嚴重的功能障礙;③存在超聲檢查禁忌者。
兩組患者均進行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所用儀器為美國GE公司的LQGIC-9超聲儀器,其包含線陣探頭,將其頻率設置為(7.0~10.0)MHz。指導患者取仰臥位,將乳房以及胸部充分暴露,對兩側乳房進行觀察,并開展體格檢查,對乳房查體中的外形以及是否存在壓痛、腫脹以及溢液情況進行記錄,同時對腋窩淋巴結進行檢查。之后通過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常規(guī)對引流區(qū)域以及乳腺區(qū)域進行檢查,線陣探頭切換到高頻,并對周圍組織信號、內部回聲以及邊界的變化情況進行記錄,同時對病灶周邊的血流以及血流量分布情況進行觀察。獲取的影像學結果由科室中具有豐富經驗的醫(yī)師進行分析和記錄。
針對腫塊中的血流情況,主要通過半定量分析方法進行評價,主要分為0~4級,其中0級代表沒有血流信號;1級代表存在較少的血流信號,點狀細小管徑的血流約有1~2條;2級代表血流信號處于中量狀態(tài),存在細小血管2~3條,或存在一條主血管;3級代表血流豐富,存在的血管條數多于四條。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軟件分析數據,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頻數(n)、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超聲影像學檢查發(fā)現NLM患者64例,準確率為95.59%,包含15例漿細胞乳腺炎,39例慢性乳腺炎,10例肉芽腫性乳腺炎;發(fā)現乳腺癌患者53例,準確率為77.94%,超聲影像學檢查NLM的準確率高于乳腺癌(χ2=7.403,P<0.05)。A組患者中低回聲患者62 例(91.18%);邊界模糊患者57例(83.82%);腋窩淋巴結改變患者62例(91.18%);微小鈣化患者45 例(66.18%);形態(tài)不規(guī)則患者38例(55.88%)。B 組患者中低回聲患者51例(75.00%);邊界模糊患者46例(67.65%);腋窩淋巴結改變患者39例(57.35%);微小鈣化患者41例(60.29%);形態(tài)不規(guī)則患者27例(39.71%),見表1。
表1 超聲表現分析[n(%)]
A組血流信號分級在0~1級的患者0例;2級患者20例(29.41%);3級患者48例(70.59%)。B組血流信號分級在0~1級的患者15例(22.06%);2級患者44例(64.71%);3級患者9例(13.24%)。A組血流信號分級在三級的患者占比顯著高于B組(P<0.01),見表2。
表2 血流信號分級情況分析[n(%)]
NLM屬于常見的一種非特異性炎癥,種類和表現形式多,疾病的首發(fā)癥狀通常為乳房膿腫、腫塊以及乳腺疼痛等,和哺乳期乳腺炎相比,此病的發(fā)病率明顯升高[3]。乳腺癌患者的早期診斷和有效治療在其預后方面具有積極作用,但因NLM和乳腺癌疾病癥狀存在一定的相似度,因此具有較高的誤診率,如果誤診不僅會導致患者面臨手術痛苦,還會增加其精神壓力和死亡風險,因此準確有效地對兩種疾病進行鑒別意義重大,可以為臨床中治療方案選擇的有效性提供借鑒[4]。如今不斷改變的外界環(huán)境促使乳腺疾病的發(fā)病率不斷升高,對患者的生活以及健康造成嚴重影響,彩色多普勒技術的應用可以彌補以往臨床診斷的不足,可以更加清晰地將病灶的邊緣以及血流分布情況顯示出來[5]。相關研究指出,通過超聲對NLM進行診斷時,因其和周圍組織存在邊界模糊的情況,且具有紊亂的內部構造,常出現水腫情況,而在對乳腺癌進行診斷時,血流量相對較多,且存在微小鈣化情況,因此可以較為容易地對兩種疾病進行區(qū)分[6]。
目前超聲是較為常見的對乳腺疾病進行診斷的方式,例如頻譜多普勒超聲、二維灰階超聲以及彩色多普勒超聲等,可以依據疾病的血流信號以及超聲影像表現有效鑒別兩種疾病,為臨床的治療提供依據[7]。雖然實際應用超聲進行診斷時不可避免地會存在一定缺陷,但其仍是臨床中主要的一種診斷方式,外加診斷儀器較為常見,因此可以廣泛應用于基層醫(yī)院中[8]。其屬于無創(chuàng)性的一種檢查方式,具有一定的便捷性,且清晰度較高,因此可以為臨床工作者提供清晰明確的腫瘤內部血流情況,進而為臨床方案的選擇提供依據[9]。相關研究指出,超聲影像學檢查的應用可以通過判斷腫塊彈性差異的情況對其良惡性進行判斷,無論是良性還是惡性腫塊,其主要的結構基礎就是構成組分以及方式,因此超聲影像學檢查的應用可以在外力作用下評價腫塊的硬度,和良性腫塊相比,通常惡性腫塊的質地更加堅硬,且彈性、活動性更弱[10]。臨床中針對NLM患者多給予藥物治療,因此超聲的應用還可以通過獲取的圖像中的病灶縮小情況對后續(xù)的治療方案以及治療時間等進行選擇,還可以通過超聲的引導開展微創(chuàng)手術以及穿刺引流等,有利于相關操作準確性以及診斷準確率的提高[11]。
本研究結果顯示:超聲影像學檢查診斷NLM的準確率為95.59%,而診斷乳腺癌的準確率為77.94%,由此可見該檢查方式在NLM中具有較高的診斷準確率,另外因其具有價格低廉、操作方便、無創(chuàng)的特點,所以在臨床中的應用價值較高。和乳腺癌患者相比,NLM患者中乳房存在低回聲、腋窩淋巴結結構改變、不規(guī)則腫塊以及微小鈣化情況的概率更低,由此可見超聲影像學檢查的特點會受到疾病的病理學特點的影響[12]。臨床認為乳腺癌患者中存在微鈣化灶的患者其危險性比沒有微鈣化灶的患者高五倍左右,通常NLM患者病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血流信號多處于0~1級;而乳腺癌患者的血流信號主要集中在3級,腫塊形態(tài)不規(guī)則,存在沙礫樣的鈣化,由此可見超聲在鑒別乳腺癌以及NLM方面具有一定的價值[13]。原因在于超聲的應用可以從疾病的內部結構上對其進行有效的區(qū)分,疾病的相關參數具有較大的差異,因此較容易地就可以對兩者之間的不同之處進行比較,進而對其病理特點進行有效的分析[14-15]。本文結果表明超聲為快捷且經濟的一種診斷方式,不僅可以提高早期的診斷準確率,還可以降低患者的時間以及經濟成本,為后續(xù)的治療方案的合理性奠定基礎;實際操作中也可以通過和其他方法的聯(lián)合應用推動診斷效果的提高。
綜上所述,超聲影像學檢查在對乳腺癌以及非哺乳期乳腺炎進行鑒別時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影像學特征明顯,可以為臨床中治療方案的選擇提供依據,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