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海寧市實驗幼兒園教育集團實驗幼兒園 盛思淵
諾諾是個有主見的幼兒,在自主游戲時喜歡做領導者;哈哈是一個熱情的幼兒,在自主游戲中喜歡成為同伴的小幫手。兩個幼兒都很能干,可在游戲中總是“水火不容”:一個渾身是刺,尖銳得像只刺猬;一個一點就著,暴躁得像個小炸彈。兩個幼兒總是針尖對麥芒,她們之間到底發(fā)生了什么?
午睡室里黑乎乎的,幼兒把午睡室當作了劇院,有的幼兒要進去看表演,有的幼兒要進去表演節(jié)目,來往的幼兒絡繹不絕……
哈哈把紅紗巾披在頭上,滿臉笑容地由著安妹拉進午睡室看表演。
午睡室的門口站著一個小門衛(wèi)——諾諾,她把一個一個紙盒子疊高,攔在午睡室的門口,叉著腰,站在那兒。安妹走到門口,伸手遞給諾諾一截水管。諾諾小手一揮,說:“你可以進去了!”安妹點點頭,準備往里走。諾諾又回頭看了一眼安妹,說:“嘿,靠這邊走!”看見安妹從右邊進去了,諾諾點了點頭,露出笑容。
牽著安妹手的哈哈見狀也要往里面走。諾諾攔住哈哈:“嘿!你不可以進去,你還沒有買票呢!”哈哈聽到后,噘起嘴巴,身體前傾,喉嚨里邊發(fā)出“嗯——”的聲音邊往里擠。
正在這時,午睡室里的男孩向門口涌來。哈哈拉不住安妹的手,更用力地往里擠。諾諾皺緊眉頭,大吼一聲:“你不能進來!你沒有買票!”說著,她伸出手,用力地推哈哈。哈哈也喊叫了起來:“你干嗎?我要進去!諾諾!”諾諾邊推邊大喊:“你不可以進!你出去!”然后,諾諾一用力,把哈哈推了出去,順勢關上了午睡室的門。哈哈大喊:“你怎么這樣???諾諾!”哈哈邊喊邊用力拍門,可是諾諾沒有給她任何的回應。后來,諾諾打開了門,站在門口。哈哈站在門口,低著腦袋,看著午睡室進進出出的幼兒,流下了眼淚:“諾諾不讓我進去,嗚嗚——”
諾諾和哈哈經(jīng)常會發(fā)生矛盾。諾諾的規(guī)則意識非常強,喜歡領導游戲,決定游戲的規(guī)則;哈哈的規(guī)則意識較弱,喜歡按照材料和情境隨性游戲。這一次的游戲中,規(guī)則的制定者——諾諾沒有解釋清楚自己的規(guī)則并強制執(zhí)行,規(guī)則的執(zhí)行者——哈哈并不接受規(guī)則。這是導致這場紛爭的重要原因。
游戲后,兩個幼兒也在“游戲故事”的記錄中分享了讓自己印象深刻的體驗。
第一次沖突幼兒繪畫幼兒講述 諾諾:我一開始進去,很吵,后來哈哈來了,我說要她買票,她沒買,后來我想讓她進去了,但她不高興了。 哈哈:我今天和安妹玩了“新娘子”的游戲,但是諾諾不讓我進午睡室。我覺得很難過,她太兇了。
諾諾和令令用高低不一的梯子搭建了一個警察局,并且告訴同伴:報名的人才可以來這里游戲。
諾諾在警察局內(nèi)叉著腰巡視。這時哈哈的聲音傳來:“嘿!(你來看看)朵朵和我報名了沒?”說著,哈哈指了指身邊的朵朵。諾諾跑了出來,叉著腰說:“沒報名!”哈哈聽到后,皺了皺眉,噘起嘴巴:“哼?!敝Z諾朝外走去,聲音變大:“就沒報名,佳怡報名了?!弊叩焦吷系臅r候,諾諾伸手點了點哈哈的手:“你看看你的手機,肯定沒報名!”說著把佳怡推進了警察局,但攔住了哈哈和朵朵。哈哈和朵朵只好轉身走了。
過了一會兒,哈哈又來了。她請諾諾再來看看她和同伴報名了沒有:“警察!再看看行不行?”哈哈的話剛說完,諾諾突然很嚴肅地說:“不行,要1120塊?!惫€是非常堅持,打斷了諾諾要說的話:“你再看看!你再看看!”諾諾被打斷后臉紅了起來,一只手甩到身后,聲音變大了起來:“沒有,這里沒有1120塊。”這時她發(fā)現(xiàn)哈哈和同伴慢慢走了進來,她背過的手伸了出來,指著哈哈說道:“哈哈,你們不能進來,快點出去。”兩個幼兒就停在了原地。這時令令遞給諾諾一把響鈴上的圓片。諾諾數(shù)了數(shù),說:“嗯,響鈴圓片可以當作錢。你可以進去了?!惫舐曎|(zhì)問:“干嗎?為什么我不能進去?我不要跟你做好朋友了!”諾諾噘著嘴說:“干嗎?我也不要跟你做好朋友!”
諾諾和哈哈在游戲之后記錄的“游戲故事”如下。
第二次沖突幼兒繪畫幼兒講述 諾諾:我們開始搬材料,一起玩警察游戲。哈哈也想來警察局,但是她沒有報名,我查看了她的健康碼,沒問題,但是沒報名就不可以進來。哈哈生氣了。 哈哈:諾諾太兇了,不讓我進去。我問她可不可以用錢,她也不讓。我不明白她為什么生氣。
諾諾能力強,在烈日下很快想到可以在陰涼處搭建游戲場地,所以她很輕松地主導了游戲。這一次游戲,規(guī)則仍舊由她制定。哈哈相比上一次,已經(jīng)開始接受諾諾的游戲規(guī)則了。但諾諾的規(guī)則較模糊,只是簡單地復述生活中聽到的語言“需要錢,需要買票”,卻沒有告訴同伴收多少錢、什么可以當作錢,所以哈哈不知道該怎么遵守諾諾的規(guī)則并加入游戲。哈哈非常努力地詢問諾諾:“警察!再看看行不行?”其實都是對規(guī)則的探索。諾諾也在對話中逐漸明確了自己的規(guī)則:“要1120塊?!薄绊戔張A片可以當作錢?!钡容^排斥哈哈加入游戲,所以一直拒絕哈哈。哈哈則非常堅持,不斷地詢問、商量,她渴望和諾諾玩游戲。
一天,游戲中諾諾捏著拳頭,對哈哈發(fā)出警告:“你不能進去玩(安吉方塊)?!比缓螅Z諾就跑到一邊去撿沙包。哈哈捏著沙包,站在原地,隨后突然喊叫起來:“我不要!我不要!”看到?jīng)]有人理她,她情緒低落起來,露出傷心的表情。
整理材料的音樂響起來,哈哈看到諾諾經(jīng)過,情緒突然失控,拿起沙包,向前一扔,砸中了諾諾。
諾諾瞬間哭了起來。哈哈失神地看著諾諾,也開始流眼淚。哈哈突然大喊起來:“我下次也不要你到我家玩啦!”諾諾一轉身,一甩手一跺腳:“我也不要你到我家玩!我要到茉莉家去?!惫徊嫜骸昂?!”兩個人四目相對,眉頭緊皺。
小羽在旁邊,嚴肅地說:“你們這樣是不對的!我數(shù)到‘三’,你們就說‘對不起!’你們兩個快說!”諾諾聽到了,抿了抿嘴,走開了。哈哈聽到了小羽說的話,對諾諾喊:“諾諾,跟我說‘對不起’?!币娭Z諾沒有理睬自己而是捂著臉、流著眼淚,哈哈的語氣軟了下來,聲音拉長,走向前:“諾諾,對不起!”諾諾聽到了,也慢慢走上前,拉住哈哈的手:“那你下次還是到我家玩吧。”哈哈點點頭,露出笑容。
哈哈跑去整理材料。輪胎又多又重,哈哈朝著諾諾揮揮手:“諾諾,你來幫我!”諾諾聽到后小跑到哈哈身邊,幫著她一起滾動輪胎。看到哈哈把輪胎抬進了輪胎車,諾諾豎起大拇指,說:“哈哈力氣大!”哈哈并沒有回應,轉過頭又要去搬輪胎了。諾諾也跑去另一邊搬輪胎。兩個女孩子看上去心情都很不錯……
兩個幼兒在“游戲故事”中也分享了這一次的事件。
第三次沖突幼兒繪畫幼兒講述 諾諾:哈哈用沙包砸了我。我很疼。哈哈很用力,我很不開心。哈哈為什么扔我?她生氣了,因為我不讓她玩安吉方塊。我們都哭了。小羽讓我們說“對不起”,哈哈道歉了,我們和好了。哈哈搬輪胎的時候好像一個大力士。 哈哈:諾諾不跟我玩,我用沙包扔了她,她哭了。小羽叫我們說“對不起”,我說了,我們變成了好朋友。諾諾夸我是大力士。
哈哈渴望和諾諾一起游戲,但諾諾一直用自己的游戲規(guī)則拒絕哈哈。當她再次被諾諾拒絕、被其他同伴忽視的時候,哈哈積累的情緒爆發(fā)了,她忍不住拿沙包砸向諾諾。她需要一個發(fā)泄情緒的出口。諾諾也因為哈哈情緒崩潰受到了影響。諾諾的“游戲故事”顯示出她關注到哈哈的情緒和生氣的原因。哈哈的“游戲故事”中也特別畫到了流淚的諾諾。她們都在逐步的交往中感受和關注同伴的情緒。這是一種共情。這也是之后兩個人能和好的主要原因。
小羽則是矛盾解決的“催化劑”,她給了兩個幼兒緩和情緒和解決矛盾的好方法——說“對不起”。兩個幼兒沒有第一時間采納小羽的建議。哈哈的第一反應甚至是:“諾諾,跟我說‘對不起’?!泵鎸Ρ蛔约涸抑惺軅闹Z諾,哈哈還是選擇自己先道歉。幼兒的矛盾就這么輕松地化解了。
之后的整理環(huán)節(jié),哈哈遇到困難也第一時間想到了諾諾。諾諾開始接納哈哈?!肮獯蟆?,是諾諾發(fā)自內(nèi)心的夸獎。諾諾看到了這個同伴身上的閃光點。哈哈聽到諾諾對她的夸獎時沒有馬上做出反應,但“游戲故事”中歡呼雀躍的肢體動作體現(xiàn)出了她的開心與喜悅。她很在乎諾諾對她的評價。
第一,幼兒解決矛盾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漸進的過程。每一次矛盾后,幼兒的行為和想法都會發(fā)生變化。哈哈和諾諾都嘗試在矛盾中協(xié)商、對話,找尋和彼此交往的機會、規(guī)則。
兩個幼兒的性格截然不同,游戲中的想法和所對應的游戲行為也截然不同。一個幼兒常制定和維護規(guī)則,一個幼兒則隨心所欲。兩個性格截然不同的幼兒在矛盾中不斷磨合。從兩個幼兒的“游戲故事”中也可以看出,在開始的沖突中,兩個幼兒各有立場,思考的更多是“我的游戲”和“我的想法”。在之后的沖突中,兩個幼兒開始關注對方的情緒,在沖突中了解同伴內(nèi)心的想法?!罢◤椆鳌焙汀按题媚铩痹诿艿漠a(chǎn)生與解決中逐漸成了很好的朋友。
第二,要相信幼兒有同伴交往和解決矛盾的能力。中班幼兒已經(jīng)有了和同伴交往的豐富經(jīng)驗,面對沖突也擁有很多策略。當然,好的策略也要在實踐中落實。哈哈知道兩個人想法不一樣,可以協(xié)商;諾諾知道誰做錯了都應該道歉。但是在實際過程中,因為情緒等不可控因素,這些理論性的經(jīng)驗可能不會被直接使用,需要同伴或成人來喚醒這些經(jīng)驗,并在一次次的使用中內(nèi)化為自覺的行為。作為教師,需要給幼兒充分的時間和機會,相信幼兒能自己解決交往中的矛盾。
矛盾的解決不能依賴教師的“包辦代替”。有的教師在最開始時介入,像小法庭一樣判斷誰對誰錯,然后請大家道個歉、抱一抱……問題解決了嗎?顯然沒有。這些解決問題的經(jīng)驗是教師的,不屬于幼兒。但是當教師退位,讓幼兒用自己的辦法來解決矛盾時,他們對于每一次矛盾的記憶都會非常深刻,被留下來的除了矛盾的畫面,還有在每一個細節(jié)里感知到的情感。
第三,兩個幼兒以整理環(huán)節(jié)的那一次沖突為節(jié)點,友誼開始“發(fā)酵”。之后的日常生活和學習中,諾諾和哈哈總是愿意和對方一起,當然還是有一些矛盾,但她們摒棄了爭吵敵對的方式,開始用更積極有效的交往策略解決矛盾。當教師邀請她們用喜歡的方式和好朋友表達自己的情感時,哈哈給諾諾寫了一封信,諾諾則把最喜歡的糖果送給了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