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娟
小學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對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教師要有針對性地開展一些讀寫融合的訓練,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但是現階段,部分語文教師開展的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探索活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二者結合度不高,需要針對語文教學的現狀進行深入分析。
一、小學五年級語文教學的現狀以及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結合過程中產生的問題
1.對讀寫結合的策略研究以及應用不深入
有的教師會根據五年級學生的具體情況優(yōu)化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的策略,整合教學資源,進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整體效率。但是在進行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融合的過程中犯了難,因為沒有成熟的教學模式可供借鑒,只能在摸索中前行。因此,策略研究帶有盲目性和局限性,在應用時往往打了折扣,不敢廣泛發(fā)動學生開展更加多樣化的閱讀活動和寫作活動。
2.對于先進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技術使用不夠有效
目前,計算機、多媒體、電子白板等現代化教學工具在語文教學中得到了普遍運用。但是部分教師在運用信息技術設備時或多或少存在問題,有的教師在課堂上過度依賴信息技術,認為可以直接用多媒體展示材料、播放視頻和音頻供學生學習,甚至可以直接替代教師的理論教學活動,節(jié)省更多時間用于閱讀和寫作;也有教師認為,信息技術只能作為課堂教學的輔助手段,主要用于營造教學氛圍。由此可知,現階段一部分教師對信息技術的理解和運用存在不當之處,在搜集閱讀素材和寫作素材、整理閱讀成果和寫作成果的過程中對信息技術設備的使用不夠高效。
3.師生交流互動較少
現階段,小學五年級語文課堂教學中最常見的問題是師生之間的交流頻率相對較低。教師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完成教學任務和追趕教學進度上,在課前準備、課堂導入、課中教學以及課堂總結、課后復習鞏固等各個環(huán)節(jié)并沒有開展深入的調研活動,不了解學生的寫作素材積累情況、閱讀能力培養(yǎng)情況,以及最喜愛的閱讀形式和文章類型。這就導致教師在制定教學策略時帶有一定的盲目性和滯后性,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也就無法為學生提供更加高效的閱讀指導和寫作指導。
二、開展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研究的重要意義以及二者之間的關系
1.可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正確的價值觀
把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進行有效融合并深入研究無疑具有重要意義。五年級學生處于身心健康發(fā)展以及良好學習習慣培養(yǎng)的關鍵階段,如果在這一階段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寫作習慣,則會對學生語文知識的學習以及價值觀念的培養(yǎng)產生重要的推動作用。因此,組織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的研究活動具有重要意義,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認識水平和語文知識積累的效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表達欲望,有利于不斷提高學生閱讀活動和寫作活動中的積極,也能促進閱讀資源和寫作資源的整合,讓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有更多收獲。
2.可以提高教師的教學與教研能力
語文教師的教學與教研能力會在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過程中不斷得到提高,在開展閱讀活動和寫作活動的過程中,可以培養(yǎng)他們正確的價值觀和學習態(tài)度、學習習慣。教師首先應以嚴格的標準要求自己,為學生樹立榜樣,這樣才能使學生端正學習態(tài)度,提高學習效率。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研究的過程中,會從二者結合的角度出發(fā),改變現有的教學策略,優(yōu)化教學路徑,拓展教學視野,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教師會嘗試整合閱讀資源和寫作資源,一方面,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資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激發(fā)學生強烈的寫作欲望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傊?,組織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的研究活動,可以切實提高教師的教育與教學能力,拓展教學視野,進而提高綜合素養(yǎng)。
3.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之間的關系
閱讀和寫作關系密切,學生通過閱讀可以積累大量的寫作素材,并且在深入閱讀精美的文章后會對段落結構、句式特點、主旨思想、精美語句產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寫作時可以直接運用,能極大提高寫作活動的效率,為寫作提供源源不斷的素材和靈感。開展寫作活動,也可以運用到閱讀過程中積累的素材和技巧,從而檢驗閱讀活動的有效性。因而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應該是互相成就、共同推進的關系。學生通過不斷的閱讀和寫作,可以擴大知識儲備量和拓展學習視野。
三、在小學五年級開展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有效策略
1.開展閱讀心得練筆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
教師在組織閱讀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該引導學生及時參加閱讀心得的書寫活動。這樣可以整理閱讀收獲,積累更多寫作素材,讓學生在寫作時能做到言之有物、結構合理、內容豐富,順利完成寫作任務和閱讀任務,從而提高專業(yè)能力和核心素養(yǎng)。教師可以在閱讀教學的最后環(huán)節(jié)組織學生寫閱讀心得和體會,留出專門的時間讓學生集中精力完成該項任務。閱讀心得體會的字數不必過多,以200字到300字為宜。要針對不同的閱讀主題和文章寫閱讀心得,提出字數要求,可以讓學生的練筆活動更加高效。教師應該明確學生的閱讀心得寫作的內容和方向,避免學生過度天馬行空,脫離閱讀教學的主旨。同時,教師還可以多鼓勵學生進行一句話訓練活動,如把課文的某一段落概括成一句話、仿寫課文中的某一精彩語句等,這樣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能力。待全體學生都完成閱讀心得練筆活動后,教師可以組織他們進行評比,選出最優(yōu)秀的作品在全班范圍內進行巡回展示或者集中展示。這樣一方面可以為學生樹立學習榜樣,另一方面也可以讓學生發(fā)現自己作文中的不足,在以后寫作時避免再出現類似的問題,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意識。這樣在無形中就會營造良好的競爭氛圍,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和作文水平。
2.開展主題閱讀活動,積累寫作素材
學生成長環(huán)境不同、家庭教育水平不同、個性特征不同、閱讀水平不同,寫作能力自然存在一定差距。開展統(tǒng)一的閱讀活動和寫作活動,固然可以節(jié)省部分時間,保證教學進度,但是可能造成部分學生的學習需求無法被滿足。教師在開展閱讀活動前應該做好準備,了解學生的閱讀喜好和經常閱讀的文章類型,在開展閱讀活動時提供給學生,并且讓學生積累寫作素材,但是如此一來教師的教學負擔難免過重,因此,采用主題閱讀的方法,無疑可以兼顧大多數學生的需求,也有利于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教師可以對閱讀材料進行簡單劃分,形成社會科學、歷史、文學、藝術、科普、童話、科幻等多個閱讀主題,在課堂上提供相對應的閱讀材料,讓學生自由挑選,選擇同一閱讀主題的學生可以結成閱讀小組,共同閱讀并討論,如分析其中的精美語句、經典案例等。這樣的活動一方面可以提高閱讀的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為寫作積累更多的素材,能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結合在一起。學生的閱讀愛好得到滿足,閱讀興趣得到培養(yǎng),彼此之間的交流合作會更加緊密,教師在開展相應的教學活動時也會更加高效。
3.開展專項寫作訓練,提高閱讀資源利用率
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寫作指導時,需要了解學生的學習興趣、寫作習慣、寫作素材的積累情況,讓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寫作方向,并且運用在閱讀活動中積累的寫作素材,進而提高作文水平和邏輯思維能力。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寫作興趣,教師可以開展專項寫作訓練,提供不同的寫作任務讓學生自由挑選。學生在選擇作文主題時會和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匹配和銜接,結合日常的閱讀積累情況開展寫作活動,這樣也能夠提高閱讀資源的利用率。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四大名著的讀后感寫作,也可以進行命題作文、話題作文的寫作訓練,還可以引導學生對自己讀過的經典文章以及經典人物進行回顧,深入分析人物性格特點、文章句式結構,從中提煉出諸多可供使用的內容用于專項寫作活動。這樣既能提高寫作指導的效率,還能更加高效地組織寫作活動和閱讀活動。在專項訓練的最后階段,教師要根據參與專項訓練的學生的反饋情況調整訓練的形式,豐富訓練內容,整合教學資源。
4.開展寫作成果鑒賞活動,提高讀寫一體化教學水平
教師在開展讀寫結合教學策略研究的過程中,應注重帶領學生鞏固寫作成果和閱讀成果,從而提高讀寫一體化的教學水平??梢远ㄏ蛩鸭瘜W生日常寫作訓練所寫的作文,轉錄成文字或者拍成照片,即可以在學生中間傳播,還可以存檔,以便日后查驗和獲取。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閱讀其他同學的寫作成果,并且分析其中的技巧和優(yōu)點,運用于自己的寫作活動和閱讀活動中,從而大大提高讀作一體化的效率。教師可以抽出專門的寫作教學或閱讀教學時間用于開展寫作鑒賞活動。學生可以自行結組,組內討論,推選出最喜愛的作文,之后教師再進行綜合評價,指出其中的優(yōu)缺點,并結合生活實際、寫作教學與閱讀教學的具體情況對其進行改造和處理。師生還可以針對這些寫作成果做進一步鑒賞,然后共同選出最適宜推廣的文章,在全班范圍內巡回展示。教師要分析優(yōu)秀文章的精美段落與語句、運用的修辭、段落安排等情況。學生可以在閱讀過程中審視自己作文中的不足,以便在以后的寫作活動中加以改進,在查漏補缺的過程中培養(yǎng)良好的寫作習慣,從而提高寫作活動的效率。在完成寫作成果鑒賞活動以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進行練筆活動,及時總結活動心得,一方面可以鞏固學習成果,另一方面可以發(fā)現更多寫作方向。
5.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助力讀寫一體化教學活動
多媒體、計算機以及手機的普及讓小學語文教學活動更加豐富多彩,教師可以調整教學策略,豐富教學內容,為學生的知識學習和能力培養(yǎng)營造良好的環(huán)境。教學音頻、視頻、Ppt以及教學圖片都可以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得到呈現,教師可以利用這些輔助性的教學資源幫助學生拓寬學習范圍和整合學習資源。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之前,可以先在互聯(lián)網上進行在線檢索,搜集與閱讀主題和寫作主旨密切相關的文章,用多媒體在課堂上呈現,進一步拓展學生的視野,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提高閱讀效率。教師還可以把閱讀材料以及相應的寫作素材拍成照片上傳到班級群中,讓學生自由下載閱讀和感悟。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課后時間的利用率;另一方面,也可以讓學生在課外閱讀以后及時進行練筆寫作。在使用信息技術手段的過程中,教師要爭取家長的幫助,讓家長規(guī)范孩子的手機和電腦使用活動,提高課后時間的利用率,確保這些技術手段真正作用于閱讀活動和寫作活動。
6.優(yōu)化學生的組織結構,開展分層分組教學活動
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活動之前,需要先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備課,既要做到備教材,還要做到備學生、備課堂,為學生提供更多學習上的幫助和生活上的指引,以便培養(yǎng)正確的價值觀、學習態(tài)度、學習習慣。學習基礎不同,開展統(tǒng)一的教學活動很有可能出現拔苗助長的結果。因此,教師應該優(yōu)化學生的組織結構,開展分層分類教學活動,按照學習成績、閱讀能力與作文水平等多個標準把學生劃分成三個層次,分別開展備課工作和授課工作。在此基礎上可以將各層次的學生進一步細分,形成多個學習互助小組,指導學生以小組形式進行閱讀活動和寫作活動,這樣可以大大提高效率。在課堂上教師只需要管理好組長即可。布置閱讀任務和寫作任務,讓學生開展更加獨立自主的實踐探究活動,在課堂上形成“教師—小組—學生”三個層級,能減少教師的管理負擔,提高課堂管理和教學的效率。和以往的“教師+學生”的兩層管理體系有很大不同,有利于教師加強寫作指導和閱讀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