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黔東南州岑鞏縣平莊鎮(zhèn)中心小學 楊滿桃
“雙減”政策的貫徹落實,使得小學英語教師不得不思考該如何尋找新穎的教學方式,以提升英語課堂教學效率?;诖耍W英語教師需及時掌握學生學習情況,并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解決學習困難,使其能夠在課堂當中獲得豐富的英語知識,提升各個方面的能力,以此促進英語教學效率的提高,達到減負增效的政策要求。
“雙減”政策減負增效要求的提出,使得小學英語教學更加重視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培養(yǎng)。高效英語教學課堂不僅對提升英語教學的質(zhì)量尤為重要,也對提升學生學習能力有著極為積極的影響,它能夠極大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英語學習當中,幫助學生將學習另一種語言的緊張轉(zhuǎn)化為主動的學習動力。構(gòu)建小學英語高效課堂,學生既能夠?qū)W習到豐富的英語知識,也能學習到正確科學的學習方法。小學英語教師可以利用趣味性的教學方法提升英語課堂的活躍性,促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參與進教學當中。而信息技術(shù)的不斷發(fā)展為英語教師提供了教學創(chuàng)新的靈感。教師可以利用電子白板的便利性,為學生播放視頻、音頻等,以此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后再進行英語知識的講解和剖析。通過良好教學氛圍的創(chuàng)設,讓學生能夠喜歡上英語,進而實現(xiàn)英語教學質(zhì)量的穩(wěn)步提升。
“雙減”政策不僅注重英語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也極為注重英語教學效率的提高,期望能在有限的時間之內(nèi),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和豐富的英語基礎知識。與以往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相比,高效英語課堂的建設不僅能夠極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夠促進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不斷發(fā)展。小學英語教學課堂的環(huán)境和氛圍會對學生一生的英語學習造成影響。因此,小學英語教師要積極調(diào)動學生對英語的熱愛之情,從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主性。小學英語教師的職責不僅僅是教授學生英語基礎知識,也是為了引導學生能夠發(fā)自內(nèi)心的認同英語,能夠使得他們更加適應未來社會對于人才的英語需求。因此,小學英語教師可以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不斷創(chuàng)新英語教學模式,進而在提升英語教學效率的同時,逐漸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
“雙減”政策不僅實現(xiàn)了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的創(chuàng)新,也實現(xiàn)了整體教學環(huán)境的優(yōu)化。并且由于素質(zhì)教育理念和新課程改革標準的提出,為小學英語教師提供了多樣化的整體教學目標,促進了小學英語教學的進一步完善。小學英語作為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tǒng)一的學科,在傳統(tǒng)教學中,一些教師常常是以知識的傳授為主,忽視帶領學生進行深入研究和實踐應用,使得學生無法根據(jù)自身的情感進行英語表達,逐漸降低了英語教學的趣味性。針對這樣的情況,小學英語教師需要尋找能夠提質(zhì)增效的教學方法,改變固有教育思想,承擔起小學英語教師應擔的教學責任??梢愿鶕?jù)不同教學內(nèi)容采用相應的教學方式,從而充分進行英語學科理論性和實踐性的結(jié)合,深入貫徹落實“雙減”政策提質(zhì)增效的政策要求。
以部編版小學英語二年級上冊的Unit 1《My Fami?ly》為例,本課的教學目標是為了讓學生能夠熟練掌握家庭成員和描繪人物特征的詞匯。因此,在進行本課教學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建生活化教學情境,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了解學生的個性特征,發(fā)現(xiàn)其學習興趣點,從而能有針對性的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例如“剛剛認識的小明和小張是如何詢問對方的家庭成員”。在此過程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運用“Is that man your……?”“Is she your……?”這些句式進行提問,運用“No,she is not it。”“Yes,she is”進行回答,以此提升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與此同時,教師也要在教學情境中增添一些難度,在無形中培養(yǎng)并提高學生英語學習和表達能力。
1.重視課堂教學效果的不斷提升。
“雙減”政策最為重要的要求之一就是提升課堂教學效率,以此建設高效的課堂教學。因此,小學英語教師要在實際的教學中,采用多種有效措施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不斷提升。教師可以開展多種主題的課堂活動,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性,從而實現(xiàn)課堂教學效率的不斷提升,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打下堅實的知識基礎。
2.引導主動參與課堂教學。
教師可以從學生的學習情況出發(fā),采用針對性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解決學習難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進一步實現(xiàn)提升英語教學效率的目的。小學英語教師要按照班級學生真實的學習狀況,設計出明確的教學方案,以此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提升英語學習能力。在教學課堂中,小學英語教師要注重實踐性教學活動的開展,通過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增強其自主學習的意識,營造和諧有趣的課堂學習氛圍,從而促進高效教學課堂的建設。
以部編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下冊的Unit 1《Visiting Canada》為例,本課的教學目標是為了讓學生能夠根據(jù)圖片讀懂項目制作成品,并能嘗試進行小制作。因此,針對本課的教學,首先,教師要將班級學生分為不同的學習小組,引導學生通過合作的方式完成本課的學習任務。其次,開展以“Make travel plans to visit Canada”為主題的項目活動。通過這樣的方式幫助學生加深對本課句式和生詞的記憶,并能夠有效提升其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最后,教師進行最終項目成果的總結(jié),引導班級學習小組分享自己的項目成果,進行教師評價和生生評價。這樣的項目活動,不僅讓學生直接參與到英語教學當中,也讓學生體會到英語實踐活動的趣味性,加強了其學習英語知識、進行英語表達的自信心。
“雙減”政策旨在注重教學效率的同時減輕學生學習負擔,以此滿足學生日益增加的學習需求。在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當中,雖然教師運用了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但有時卻缺乏了對學生主體性和學生多樣化需求的思考。因此,小學英語教師要注重多樣化教學資源的整合,開展多樣化的英語教學活動,給予學生自主探究和自主學習的空間。教師也可以開展英語競賽活動,引導學生進行口語表達,培養(yǎng)其語言組織能力,進而促進其綜合素質(zhì)的不斷提升。
以部編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上冊Unit 4《Asking for Help》為例,本課的教學目標為熟練讀寫有關(guān)學習用具的詞匯。教師可以針對本課的教學目標,提出“What learning tools do we have around us?”“Can I use your...”“Do you have...”等相關(guān)教學問題,以此創(chuàng)建出相應的問題情境,促使學生進行主動思考,從而順利進入本課的教學活動當中。除了這樣的教學方式,教師還可創(chuàng)建語用教學情境,引導學生之間進行對話。在此過程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運用自身掌握的英語知識,開展內(nèi)容豐富的有效溝通。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增添了英語教學的趣味因素,也使得學生逐漸愛上英語課堂,逐漸喜歡英語表達。
提問是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思考的有效方式。富有針對性、有效性的問題的能夠促進學生的進步和成長,能從不同的角度思考,進而實現(xiàn)思維能力的不斷提升。而提問更是師生之間進行良好互動的有效方式。因此,“雙減”背景下的小學英語教學,英語教師要注重課堂提問的開展。
以部編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 5《Famous Peo?ple》為例,本課內(nèi)容主要講述了中外歷史上的一些著名人物。因此,在教學設計時,教師可以設計出這些問題,如“You like famous people?”“What do you like about these famous people?”“Who are the famous people in this class?”等,這些問題對于小學生來說,回答起來相對容易,但這些問題的提出足以讓其明確本課教學內(nèi)容的重點所在。與此同時,教師也要針對學生好奇心的特點,播放有關(guān)本課著名人物的影視資料,以此使得學生能夠保持長期的學習積極性。
在每一節(jié)新課的教學當中,學生一定會有大量的學習問題,而這也正是教師幫助學生解決學習困難的最好時機。例如,有些學生好奇為什么在英語中妹妹和姐姐會使用一個英語單詞“Sister”稱呼。這樣問題的提出,能夠看出學生是經(jīng)過深入思考的。作為英語教師的教育責任,一定要在回答問題的同時,重視中西方的文化差異。教師可以采用故事講述的方式進行回答,既要讓學生了解到中西方文化的差異,也要讓其產(chǎn)生對于中華文化的認同。在得到了教師的回答之后,學生不僅能夠意識到教師對于自身的關(guān)注,也會提高自身學習英語的興趣。與此同時,教師也可以利用提問的方式進行教學。而這樣的方式也能夠幫助學生建立豐富的英語知識庫,提升英語學習能力。
人類作為具有豐富情感的生物,對事物有著自己獨特的情感。因此,小學英語教師可以抓住這一特點進行教學,運用某種方法或某種措施調(diào)動學生自身的情感體驗,從而主動參與進課堂學習當中。
以部編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下冊Unit 2《Special Days》為例,本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能夠熟練地講述出對于自己而言最特殊的那一天。因此,在進行本課教學時,教師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What is the most special day in your memory?”,以此引導學生進入教學情境之中。在教學內(nèi)容講述完畢之后,教師要跟學生分享對于中國人來說哪一天是“Special Days”,接下來引入中西方民俗節(jié)日的對比,以此增加學生見識,擴寬視野,培養(yǎng)其文化交流的能力,豐富學生情感體驗。
再以部編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 3《Animals》為例,本課的教學目標是為了讓學生掌握有關(guān)動物和動物習性的單詞。因此,在進行本課的教學前,教師可以利用調(diào)查問卷的形式調(diào)查學生喜歡的動物。在整體的調(diào)查結(jié)果出來之后,教師可以購買相關(guān)的動物玩偶或打印相關(guān)的圖片,在正式開始教學時分發(fā)下去。同時,教師在教授相應英語單詞時,應積極調(diào)動學生情感,從而順利完成本課的教學目標,以此得到理想的教學效果。而這種教學效果的產(chǎn)生,有賴于可愛的玩偶或色彩鮮明的圖片帶來的情感體驗,使其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態(tài)度。
進行完善的教學準備是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的重要前提保障,也是教師能夠準確掌握教學節(jié)奏的前提條件。信息技術(shù)的產(chǎn)生為教師提供了豐富的教學形式,且對教學結(jié)果產(chǎn)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所以,小學英語教師要進行精心的教學備課,從而保證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優(yōu)秀的教學課件能夠在教授學生教學內(nèi)容的同時,促進他們邏輯思維能力的不斷提升。教師也可以運用信息技術(shù)設計出內(nèi)容豐富、色彩鮮明的教學課件,幫助學生形成系統(tǒng)的知識體系。
以部編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上冊Unit 1《Sports and Games》為例,本課教學內(nèi)容涉及有關(guān)運動的詞匯。思維導圖的方式能夠有效串聯(lián)起學生學習過的英語知識,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進而減輕其學習負擔。因此,在進行本課的教學時,教師可以結(jié)合思維導圖針對“Sports”這一詞匯進行拓展講述。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回想身邊的一些運動項目,隨后帶領學生將相應運動項目和本課的生詞詞匯對應起來。利用這樣跟生活事物聯(lián)系的方式進行英語單詞的識別和學習,加深學生對英語單詞的印象。
“雙減”政策意在減輕學生作業(yè)負擔,方便學生擁有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培養(yǎng)興趣愛好。同時,在教學課堂當中,教師要增加和學生進行互動的環(huán)節(jié),營造出合作、競爭的班級環(huán)境,進而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高效英語課堂教學的建設,可以從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出發(fā),構(gòu)建良性的競爭課堂,以此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采用游戲化的教學方式,利用英語進行提問和回答,以此讓學生在競爭中加深對英語知識的記憶和理解,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進而實現(xiàn)高效英語課堂教學的構(gòu)建。師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極為重要,在溝通過程之中,教師不僅能夠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之中遇到的困難,也能了解自身在教學當中的不足,從而幫助學生找到解決辦法并及時調(diào)整自身的教學方式。而良好的師生溝通對于學生來說,則有利于緩解內(nèi)心的緊張情緒和英語學習能力的提升,從而推進高效英語教學課堂建設的進程。
以部編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下冊Unit 5《Family ac?tivities》為例,在本課的備課環(huán)節(jié)中,教師需進行精心的互動設計,運用多樣化的方式進行師生和生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在正式開始教學之后,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本課重點句型“What are you doing?”“Im watch?ing TV.”的學習。帶領學生探討本課短語的固定搭配和特殊用法,并回想學過的知識中是否具有相似用法的英語詞組,從而進行更為深入的學習和研究,促進師生和生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與此同時,教師也可以創(chuàng)建出合適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教師自己也要參與進去,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實現(xiàn)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不斷提升。
綜上所述,在“雙減”政策的引導下,小學英語教師要注重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以此促進英語高效教學課堂的建設,達成“雙減”政策“減負增效”的要求。教師要制定明確清晰的教學目標,從學生需求和教學內(nèi)容出發(fā),幫助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獲得大量知識,以此促進英語教學的提質(zhì)增效。教師也要注重和學生之間的友好互動,及時解決學習難題,提升其學習英語的能力,從而實現(xiàn)高效英語教學課堂的建設,促進英語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