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曉華
前段時間一個詞風靡網絡——“emo”(在網絡語境下,常用來代表“喪”“憂郁”“傷感”等含義),很多人動不動就把這個詞掛在嘴邊,連上初中的孩子都會隨口說:“考試題太難了,真是‘emo’。”有些孩子說這個詞只是覺得好玩兒,而有些孩子是真的“emo”了,也就是患上了青春期抑郁癥。
這讓我不禁想起最近被大家熱議的動畫電影《深海》里的女孩參宿。父母離婚后參宿隨爸爸生活,但她一直很想念媽媽,媽媽很少回復她短信,這讓她一度以為是自己不夠好。爸爸組建了新的家庭后,她有了一個同父異母的弟弟。她一直穿著媽媽留下的紅衛(wèi)衣不肯脫下,在學校也很孤僻不合群,爸爸帶她去醫(yī)院,醫(yī)生給出的檢查結果是抑郁癥。爸爸覺得沒什么,讓她“多笑笑,自然就會好”。最后,她在小丑南河的幫助下終于解開了心結,勇敢地面對生活……
青春期是孩子從幼稚走向成熟的關鍵時期,也是人生的重要轉折時期,如何引導孩子調整好自己的思緒和心情,讓孩子擺脫“emo”,變得更開朗樂觀,是每個家長不容推卸的責任。
一些孩子進入青春期后,變得非常小心翼翼、敏感多疑,與別人的眼神無意中碰撞在一起,就會糾結別人為什么會看自己。見到兩個認識的同學小聲說話,就覺得是在議論自己。家長無意中評論了一個社會現象,孩子也會聯想到自身,從而陷入莫名的自卑、焦慮和自我懷疑之中不能自拔。
在這種時候家長要多包容體諒孩子,不能嘲笑和指責孩子“自作多情”“疑神疑鬼”,而應該多寬慰孩子,告訴孩子“努力做好自己就好,不要想太多,也不要在意他人的眼光和評論”。家長在孩子面前也應注意自己的言行,避免無意中刺激孩子。對于孩子的“玻璃心”,要多包容、多寬慰、多體諒,要多認可和夸獎孩子,讓孩子更有自信心,變得更從容灑脫。
很多家長擔心孩子在青春期早戀、學壞、走錯路,于是處處限制孩子,希望牢牢地把控住孩子,因此從孩子的吃喝穿戴,到孩子在學校結交什么樣的朋友,都要經過家長的層層把關和嚴格審核。孩子稍有一點兒不順家長的意,或者做出反抗的舉動,家長都會因為孩子的“失控”而對孩子非打即罵。
青春期的孩子初步建立起自己的世界觀,也開始有自己的審美,家長只要把握好原則和底線即可,至于孩子的日常生活瑣事,在學校與同學的正常交往和交流,完全可以相信孩子,放手讓孩子自己做主、自己選擇、自己決定,給孩子充分的自由和自主的空間,讓孩子整個身心都放松下來,真正做自己的主人。
青春期的孩子有時會因為學習和生活的壓力而產生沮喪、煩躁、失眠等情況,有的孩子還會煩躁不安、放聲哭泣、大喊大叫,等等。如果孩子在某一階段持續(xù)出現情緒的嚴重起伏和波動,家長一定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切莫等到愈演愈烈、覆水難收時再追悔莫及。
家長日??梢栽诩抑胁シ泡p柔舒緩的音樂,營造溫馨舒適的家庭環(huán)境。當孩子陷入情緒低谷時,家長要想辦法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可以讓孩子看一會兒課外書、寫半小時書法、看一部喜劇電影。家長還可以等孩子的情緒平復下來后,試探著問孩子發(fā)生了什么不開心的事,并用家長青春期時的經驗去引導和開解孩子,讓孩子的不良情緒及時得到化解。
當孩子沉默不語、眼神飄忽、明顯狀態(tài)不對時,家長不妨鼓勵孩子“動起來”,穿上色彩鮮艷的運動套裝和輕便舒適的運動鞋,到家附近的體育館或公園慢跑、打羽毛球、打籃球等。陽光的照射、新鮮的空氣、淡淡的花香,都會讓孩子的心胸變得開闊,心情變得輕松,而定時定量的戶外運動可以刺激身體產生多巴胺,讓孩子產生快樂的感覺。
當孩子感受到運動的力量與健美、競爭時較量的快感,會在不知不覺間達到身心平衡的狀態(tài)。孩子運動后身上的每一個毛孔都打開了,當汗水流淌在臉上、身上的時候,心中的郁結會得到有效地排解。當孩子愛上了運動,心情不好時就會把運動當作治愈自己的良藥,不僅樂在其中,而且有信念、有力量。
孩子進入青春期后精力充沛、荷爾蒙分泌旺盛,學習和生活的壓力卻得不到釋放。聰明的家長意識到這個問題后,不能回避,要通過培養(yǎng)孩子多種興趣愛好,讓孩子陶冶情操,不斷成長。家長不能陪伴孩子一輩子,健康的愛好卻是孩子一生的良師益友。
無論孩子是喜歡看動漫、做模型、繡十字繡,還是演奏樂器、玩樂高,只要不影響正常的學習和休息,家長都應該予以精神和物質方面的支持。當孩子沉浸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之中時,家長不要催促孩子學習,或者因為其他事打斷孩子,而應該讓孩子專注、認真地投入到興趣愛好中,享受一段不被打擾的時光,讓孩子充分體驗興趣愛好帶來的源源不斷的滿足感和成就感。
當孩子抑郁的心情無處訴說、無法排解的時候,家長可以鼓勵孩子把不良情緒形成的原因、造成的后果,以及孩子此刻的想法誠實地記錄下來。家長要告訴孩子,把壞心情寫下來不是隨手涂鴉,更不是在紙上寫滿憤世嫉俗的語句,而是要通過書寫整理自己混亂的思緒,同時讓孩子通過思考與內省,自己找到解決的辦法。當很多想法不只是停留在孩子的腦海中,而是流淌在孩子的筆下時,也許能為其提供一種新的思路,或者讓孩子的壞情緒得到自然的釋放。
過一段時間后,無論孩子的壞心情是否已經好轉,都可以讓孩子回顧自己之前寫下的文字。當孩子看到自己曾經的心路歷程,說不定就會有不同的想法和全新的感悟,而且能從中梳理思緒,總結經驗和教訓,找到克服和戰(zhàn)勝困難的方法和思路,從而更好地調整自己,積極地改變現狀,迎來新的轉機和生機。
當然,除了上述做法之外,必要時家長也要鼓勵孩子正視自己的病癥,到專門的醫(yī)院或機構尋求心理醫(yī)生的專業(yè)治療和幫助,再輔以以上方法讓孩子擺脫青春期的情緒困擾,不再“emo”,重拾飛揚的青春和燦爛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