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晶晶,白艷麗,張臘梅
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消化內(nèi)科,洛陽 471000
急性胰腺炎是一種常見的、以胰腺局部炎癥反應為主要特征的消化系統(tǒng)急癥,約5%~10%的患者會進展為重癥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1]。SAP 患者典型的臨床表現(xiàn)為持續(xù)性上腹部劇烈疼痛、上腹部壓痛、血清淀粉酶濃度異常升高及腸鳴音減弱或消失等,伴有持續(xù)(>48h)的器官功能障礙。SAP 患者病死率高,臨床需高度重視。現(xiàn)階段臨床治療SAP 的措施紛繁各異,但仍缺乏針對性的特異性藥物。烏司他丁聯(lián)合奧曲肽是當前治療SAP 的常用方案,但SAP病理過程復雜、病情兇險,患者預后仍有較大的改善空間[2-3]。血必凈是一種具有化瘀解毒功效的中藥復方靜脈注射制劑,可有效拮抗內(nèi)毒素和炎癥介質(zhì)、改善凝血功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保護重要臟器功能等,對SAP 的防治具有重要價值[4]。既往研究[5-6]顯示,SAP 的發(fā)生發(fā)展與Toll 樣受體4(Toll-like receptor 4,TLR4)/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信號通路下游炎癥因子的表達水平及輔助性T 細胞17 型(T helper cell 17,Th17)/調(diào)節(jié)性T 細胞(regulatory T cell,Treg)免疫失衡密切相關。目前尚無關于血必凈聯(lián)合烏司他丁及奧曲肽對SAP 患者血清TLR4/NF-κB 信號通路下游炎癥因子水平和外周血Th17/Treg 免疫平衡影響的相關研究?;诖耍狙芯恳?019 年1 月~2020 年12 月某院收治的SAP 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血必凈聯(lián)合烏司他丁及奧曲肽進行治療,通過觀察其臨床療效以及該治療方案對上述指標的影響,旨在探討其可能的作用途徑,為該治療方案的臨床應用提供一定參考?,F(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9 年1 月~2020 年12 月某院收治的120 例SAP 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60 例。其中,觀察組:男性36 例,女性24 例;年齡27~70 歲,平均年齡(49.2±8.4)歲;病因構成為膽源性24 例、高甘油三酯血癥性19 例、酒精性15 例、其他原因2 例;發(fā)病至就診時間5~64h,平均時間(33.6±7.4)h。對照組:男性38 例,女性22 例;年齡25~69 歲,平均年齡(48.3±7.9)歲;病因構成為膽源性25 例、高甘油三酯血癥性16 例、酒精性16 例、其他原因3 例;發(fā)病至就診時間3~60h,平均時間(32.1±6.9)h。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本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倫理批號:2019-03-021)。
納入標準:①滿足SAP 診斷標準[7]者。②既往對本研究涉及藥物(血必凈、烏司他丁、奧曲肽等)中任何成份無過敏史者。③年齡18~70 歲者,性別不限。④無認知及精神障礙者。⑤發(fā)病至就診時間≤72h 者。⑥自愿簽訂知情同意書者。⑦入組前無相關治療史者。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消化系統(tǒng)疾病者。②伴有重要臟器(心肺肝腎等)疾病者。③患有免疫系統(tǒng)、血液系統(tǒng)或內(nèi)分泌系統(tǒng)疾病者。④近1 個月內(nèi)有外傷或手術史者。⑤過敏體質(zhì)者。⑥合并感染性胰腺壞死等嚴重并發(fā)癥需行手術治療者。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給予相同的常規(guī)治療,包括液體治療、腸內(nèi)營養(yǎng)支持治療、鎮(zhèn)痛、針對病因的治療、并發(fā)癥防治及合理使用抗菌藥物等。對照組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給予:注射用烏司他?。◤V東天普生化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9990134,規(guī)格10 萬單位,產(chǎn)品批號20181105、20191207、20201004)靜脈滴注,每次將10 萬單位注射用烏司他丁加入250ml 氯化鈉注射液(蘇中藥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5057,規(guī)格250ml∶2.25g)中充分稀釋后給藥,bid,連用3 天,之后調(diào)整為10 萬單位/次,qd,連用7 天;注射用醋酸奧曲肽(上海上藥第一生化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0171,規(guī)格0.1mg,產(chǎn)品批號20181009、20191006、20200813),首次劑量為0.1mg,用20ml 氯化鈉注射液稀釋后緩慢靜脈推注,而后調(diào)整為0.6mg/d,并以25μg/h速率持續(xù)靜脈泵入。
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用血必凈注射液(天津紅日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40033,規(guī)格每支裝10ml,產(chǎn)品批號1810025、1911016、2007036)靜脈滴注,每次將100ml 血必凈注射液加入100ml 氯化鈉注射液中均勻混合后給藥,bid。兩組均連續(xù)治療10 天。
①臨床療效[8]。痊愈:治療期間患者癥狀及體征(包括腹痛、上腹部壓痛等)消失,腸鳴音恢復,且實驗室指標(腹部CT 檢查、血清淀粉酶)復常。顯效:治療期間患者癥狀及體征(包括腹痛、上腹部壓痛等)消失,實驗室指標明顯改善;并發(fā)癥未完全消失,或急性生理學和慢性健康狀況評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評分降低≥50%。有效:治療期間患者癥狀及體征(包括腹痛、上腹部壓痛等)好轉(zhuǎn),影像學檢查(包括CT)及相關輔助檢查指標較入院時有一定改善,但尚未復常,或APACHEⅡ評分降低<50%。無效:治療期間患者癥狀及體征(包括腹痛、上腹部壓痛等)無變化,或APACHEⅡ評分降低<30%,或加重轉(zhuǎn)手術治療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痊愈+顯效+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②典型臨床表現(xiàn)改善時間。統(tǒng)計兩組腹痛、上腹部壓痛消失時間及血清淀粉酶復常、腸鳴音恢復時間。③血清TLR4/NF-κB 信號通路下游相關炎癥因子水平。入院當天(治療前)和治療10 天后次日清晨于患者空腹狀態(tài)下采用無抗凝劑的真空采血管收集患者肘靜脈血3ml,在室溫下靜置1h 后,采用LC-04L 型離心機(江蘇正基儀器有限公司,r=13.5cm)以4000r/min 在4℃環(huán)境下離心10min,分離上清液,-40℃凍存?zhèn)溆?,采用MK3 型酶標儀(美國賽默飛世爾科技公司)測定血清IL-8、IL-1β和TNF-α水平,試劑盒均購自北京百奧萊博科技有限公司,操作均按說明書;其中,IL-8 試劑盒的產(chǎn)品批號為201811003、201907015、202003010,IL-1β試劑盒的產(chǎn)品批號為201809025、201905017、202002006,TNF-α試劑盒的產(chǎn)品批號為201810019、201906030、202004029。④外周血Th17、Treg 細胞比例。入院當天(治療前)和治療10 天后次日清晨于患者空腹狀態(tài)下采用含肝素鈉的真空采血管收集患者肘靜脈血3ml,制備外周血單個核細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懸液,加入熒光標記的鼠抗人CD4、CD25、CD127、IL-17單克隆抗體,經(jīng)孵育、洗滌、重懸細胞后避光放置備用,采用FACSCalibur 型流式細胞儀(美國BD公司)測定外周血Th17、Treg 細胞比例,并計算Th17/Treg 比值,實驗所需抗體均購自美國貝克曼庫爾特公司,操作均按說明書;其中,CD4 試劑盒的產(chǎn)品批號為1809234、1906127、2004082,CD25 試劑盒的產(chǎn)品批號為1811205、1908153、2005172,CD127 試劑盒的產(chǎn)品批號為1811032、1907193、2004161,IL-17 試劑盒的產(chǎn)品批號為1810215、1906093、2003182。⑤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詳細記錄兩組藥物相關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情況,包括注射部位疼痛、腹瀉、血糖紊亂、肝功能異常等。
運用SPSS 20.0 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 表示,組內(nèi)和組間兩兩比較分別行配對與獨立樣本t檢驗。P<0.05 為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1.7%)高于對照組(75.0%,P<0.05)(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n=60,n(%)
觀察組腹痛、上腹部壓痛消失時間和血清淀粉酶復常、腸鳴音恢復時間均短于對照組 (P<0.05)(表2)。
表2 兩組典型臨床表現(xiàn)改善時間比較 n=60,±s,天
表2 兩組典型臨床表現(xiàn)改善時間比較 n=60,±s,天
組別腹痛消失時間上腹部壓痛消失時間 血清淀粉酶復常時間腸鳴音恢復時間觀察組5.53±0.867.48±1.076.20±0.934.09±0.71對照組7.75±1.099.09±1.238.18±1.145.12±0.95 t 值12.3857.65010.4256.727 P 值0.0000.0000.0000.000
治療后,兩組血清TLR4/NF-κB信號通路下游相關炎癥因子(IL-8、IL-1β、TNF-α)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的各項指標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表3)。
表3 兩組血清TLR4/NF-κB 信號通路下游相關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n=60,±s,ng/L
表3 兩組血清TLR4/NF-κB 信號通路下游相關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n=60,±s,ng/L
與同組治療前比較,a:P<0.05。下同
IL-8IL-1βTNF-α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觀察組122.98±23.3557.41±9.41a19.56±4.187.41±1.37a85.26±14.3536.73±8.47a對照組126.14±24.27 72.48±14.59a18.95±3.7613.22±2.16a87.39±15.16 48.06±11.92a t 值0.7276.7240.84017.5950.7906.002 P 值0.4690.0000.4020.0000.4310.000組別
治療后,兩組外周血Th17、Treg細胞比例及Th17/Treg比值均下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表4)。
表4 兩組外周血Th17、Treg 細胞比例比較 n=60,±s
表4 兩組外周血Th17、Treg 細胞比例比較 n=60,±s
Th17 細胞比例(%)Treg 細胞比例(%)Th17/Treg 比值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觀察組2.92±0.760.94±0.23a8.54±2.316.41±1.29a0.35±0.080.15±0.04a對照組2.89±0.701.68±0.47a8.92±2.097.12±2.37a0.33±0.070.24±0.05a t 值0.22510.9540.9452.0381.45710.887 P 值0.8220.0000.3470.0440.1480.000組別
對照組共有4 例(6.7%)患者發(fā)生不良反應,包括注射部位疼痛(1 例)、腹瀉(1 例)、血糖紊亂(1 例)及一過性轉(zhuǎn)氨酶輕度升高(1 例);觀察組共有6 例(10.0%)患者發(fā)生不良反應,包括注射部位疼痛(1 例)、血糖紊亂(1 例)、頭暈(1 例)、一過性轉(zhuǎn)氨酶輕度升高(1 例)和腹瀉(2 例)。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近年來,急性胰腺炎的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在我國,膽石癥是其主要病因,其次為高甘油三酯血癥和過度飲酒,其他包括內(nèi)鏡逆行胰膽管造影術后、感染、遺傳等[9]。臨床上,部分急性胰腺炎患者會發(fā)展為SAP,該疾病具有病情復雜多變、并發(fā)癥多、治療難度大、病死率高等特點,現(xiàn)階段內(nèi)科治療仍是SAP 多學科綜合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10]。奧曲肽是一種人工合成的生長抑素八肽衍生物,可通過抑制胰腺分泌、松弛Oddi 括約肌、減輕胰腺組織損傷、降低血液內(nèi)毒素水平、抑制膽汁分泌、改善低鈣血癥與酸中毒、抑制胃酸和胃蛋白酶及胃泌素分泌、促進胰腺修復和機化等多重途徑達到防治SAP 的作用[11]。烏司他丁系從人尿提取精制而成的一種廣譜、高效的蛋白酶抑制劑,能有效抑制胰酶、中性粒細胞彈性蛋白酶活性,抑制溶酶體酶釋放并穩(wěn)定溶酶體膜,還可抑制炎癥因子釋放和白細胞過度激活、清除氧自由基、改善機體微循環(huán)和胰腺血循環(huán),從而阻止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的發(fā)生,對改善SAP 患者預后具有積極作用[12]。1 項Meta分析[13]顯示,奧曲肽聯(lián)合烏司他丁治療急性胰腺炎的臨床療效優(yōu)于單用二者之一或常規(guī)治療。不過,SAP 作為臨床常見的急危重癥,尋找更佳的治療藥物及方案仍是當前SAP 防治領域的研究熱點。
血必凈是王今達教授及其團隊在“菌毒炎并治”理論和“三證三法”辨證論治基礎上,以清代王清任《醫(yī)林改錯》中的活血化瘀名方血府逐瘀湯為基礎方研制而成,主要是由5 味藥材(紅花、丹參、川芎、赤芍、當歸)經(jīng)現(xiàn)代制藥工藝精制而成的純中藥注射劑,有扶正固本、清熱涼血、潰散毒邪、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等功效[14]。現(xiàn)代藥理學研究[15]發(fā)現(xiàn),血必凈可能通過抑制內(nèi)源性炎性介質(zhì)失控性釋放、改善免疫功能、改善微循環(huán)、清除氧自由基、協(xié)助體內(nèi)內(nèi)毒素清除、改善酸堿失衡、維持血流動力學穩(wěn)定、臟器保護等多靶點、多層次及多環(huán)節(jié)的藥理作用,有效切斷SAP 病情逐步惡化的路徑。1項Meta 分析[16]表明,采取血必凈輔助治療急性胰腺炎能迅速緩解患者癥狀,縮短住院時間,并可進一步抑制體內(nèi)IL-6、IL-8、TNF-α等炎癥因子的表達水平,臨床療效較佳,提示血必凈是臨床治療SAP 的潛在有效藥物。本研究中,觀察組采取血必凈聯(lián)合烏司他丁及奧曲肽治療后,其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達91.7%,高于單純聯(lián)用烏司他丁與奧曲肽治療的對照組(75.0%),且腹痛、上腹部壓痛消失時間和血清淀粉酶復常、腸鳴音恢復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同時兩組不良反應均少而輕微。該結果提示血必凈聯(lián)合烏司他丁及奧曲肽治療SAP 是安全、可行且有效的,該治療方案有望成為SAP 患者臨床治療的新選擇。
TLR4/NF-κB 信號通路下游相關炎癥因子(如IL-8、IL-1β、TNF-α)在SAP 整個病理生理過程中發(fā)揮著關鍵作用,并對病情的發(fā)展與轉(zhuǎn)歸有決定性作用[17]。其中,IL-8 是中性粒細胞的趨化因子和誘導物,當機體處于急性胰腺炎的病理狀態(tài)時,體內(nèi)單核-巨噬細胞系統(tǒng)被激活,大量釋放IL-8 等促炎因子,參與患者腎臟損傷及多器官功能衰竭[18]。IL-1β、TNF-α等炎癥因子所啟動的級聯(lián)反應起始于NF-κB 的活化,在急性胰腺炎病理狀態(tài)下,NF-κB 先被激活,進而上調(diào)IL-1β、TNF-α等致炎因子的表達水平,過量合成并釋放的IL-1β、TNF-α等炎癥因子又反過來以正反饋調(diào)節(jié)的方式進一步激活NF-κB,致使IL-1β、TNF-α等細胞因子持續(xù)、過度釋放,形成“瀑布樣”級聯(lián)反應,導致胰腺炎癥和腺泡細胞壞死不斷加重,并可引發(fā)SIRS,同時還會導致多器官病理損害。向珂等[19]研究發(fā)現(xiàn),烏司他丁可能通過抑制TLR4、NF-κB的表達,從而降低血中TNF-α、IL-1β等炎性介質(zhì)水平,以減輕胰腺組織及全身的損害,從而發(fā)揮治療SAP 的作用。此外,血必凈可能通過降低急性胰腺炎模型大鼠血清中TNF-α、IL-1β等炎癥因子水平,抑制體內(nèi)炎癥級聯(lián)反應,進而減輕胰腺組織病理損傷、改善預后[20]。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治療方案對IL-8、IL-1β和TNF-α水平的下調(diào)作用較對照組更顯著,提示血必凈聯(lián)合烏司他丁及奧曲肽在下調(diào)SAP 患者血中TLR4/NF-κB 信號通路下游相關炎癥因子表達方面具有協(xié)同作用,該聯(lián)合用藥方案更有利于促進患者恢復。
Th17 細胞可分泌促炎因子IL-17,進而誘導IL-6、TNF-α等炎癥因子的過量合成和釋放,參與SAP 失控性炎癥反應的發(fā)生發(fā)展。Treg 細胞是一類具有強大負性免疫調(diào)節(jié)功能的T 細胞亞群,當其在血中的含量增高時,可暫時性抑制體內(nèi)過激的免疫反應、抑制效應細胞的增殖能力與免疫活性,但會使機體處于免疫抑制狀態(tài),增加患者感染風險[21]。SAP打破了機體原有的免疫平衡,使機體陷入極度復雜的免疫紊亂狀態(tài),隨著TLR4 信號通路的激活,外周血Th17、Treg 細胞比例增加且功能活性增強,但以Th17 細胞比例增加更為顯著,導致Th17/Treg免疫平衡向Th17 偏移,體內(nèi)促炎因子合成增加,進而可導致SAP 病情持續(xù)加重[22]。陳智峰[23]的研究發(fā)現(xiàn),烏司他丁可有效降低重癥膿毒癥患者外周血Treg、Th17 細胞比例,改善機體免疫狀態(tài),從而利于緩解患者病情;邵敏等[24]指出,膿毒癥患者外周血Th17、Treg 細胞比例會增加,且與病情嚴重程度呈正相關,而血必凈能有效降低膿毒癥患者外周血Th17、Treg 的異常表達,縮短患者住在重癥加強護理病房的時間,并對降低病死率有積極作用。本研究中,觀察組的治療方案對外周血Th17、Treg 細胞比例及Th17/Treg 比值的下調(diào)作用較對照組更明顯,提示血必凈聯(lián)合烏司他丁及奧曲肽能協(xié)同發(fā)揮糾正SAP患者外周血Th17/Treg 免疫紊亂的作用。筆者推測這可能是本研究加用血必凈治療SAP 實現(xiàn)增效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其具體的作用機制尚需進一步探究。
本研究尚存在一些不足,例如本研究為單中心、小樣本、無安慰劑的研究,其代表性有限,研究結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倚,有關結果與結論尚需更大規(guī)模的前瞻性、多中心、安慰劑的隨機對照臨床試驗加以驗證與補充。
綜上所述,血必凈聯(lián)合烏司他丁與奧曲肽治療SAP 的臨床療效確切,可安全、有效且迅速地緩解患者癥狀,并可進一步下調(diào)血清TLR4/NF-κB 信號通路下游相關炎癥因子的表達水平、維持Th17/Treg 免疫平衡,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