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芳 劉穎 黃友秀
1福建醫(y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 福建省腫瘤醫(yī)院ICU,福州 350014;2福建醫(y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 福建省腫瘤醫(yī)院胃腸外科,福州 350014
ICU腹腔感染主要來源于空腔臟器穿孔、破裂或外科手術感染,引發(fā)腹膜炎,繼發(fā)性腹膜炎起病急、變化快、發(fā)病率高,嚴重時可并發(fā)膿毒癥、膿毒性休克,最終導致多器官功能障礙,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及生命安全〔1〕。隨著病情的變化,除早期的綜合治療外,對其進行有效的護理措施對預后改善也至關重要〔2〕。但ICU腹腔感染患者受到手術、病情、環(huán)境的影響,其心理及健康狀況較差,而常規(guī)護理模式重點關注患者基本情況,檢測患者生命體征,缺乏與患者及家屬的有效溝通,忽視患者的心理健康〔3-4〕。King達標理論的護理提倡通過增強護士、患者及患者家屬之間的相互溝通,協(xié)調個人及社會系統(tǒng)間的關系,緩解患者心理狀況,共同制定護理目標及護理計劃,促進患者恢復健康〔5-6〕。雙方通過交流掌握各類護理方法進行鍛煉,使患者處于較好的狀態(tài)進行手術,術后配合護理干預,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7-8〕。本研究將King達標理論的護理干預用于ICU腹腔感染患者中,探討其應用的價值。
選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行胃腸手術后繼發(fā)腹腔感染入住ICU的患者80例,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0例。觀察組男19例,女21例;年齡41~62歲,平均(51.24±8.54)歲;原發(fā)?。褐蹦c癌13例,結腸癌12例,胃癌15例。對照組男20例,女20例;年齡39~61歲,平均(50.43±8.40)歲;原發(fā)?。褐蹦c癌13例,結腸癌14例,胃癌13例。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本研究已獲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①符合2017年北美外科感染協(xié)會關于腹腔感染診治指南的標準〔9〕;②年齡18~65歲;③患者或家屬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近1個月內使用皮質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劑患者;②免疫系統(tǒng)疾病患者;③意識不清醒;④機械通氣者;⑤妊娠及哺乳期女性;⑥依從性較差者。
表1 兩組一般資料
(1)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模式,①登記患者詳細信息,評估患者一般情況;②監(jiān)測患者各項生命體征,出現(xiàn)異常時及時告知醫(yī)生,并做好詳細記錄;③及時觀察患者手術切口及腹腔鏡引流管情況,按時換藥;④制定合理的飲食計劃,適量補充優(yōu)質蛋白,控制食水量,給予胃腸減壓。(2)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采用King達標理論的護理,主要包括:①成立King達標理論護理小組,由護士長擔任組長。組長對小組成員進行腹腔感染護理要點及King達標理論護理的學習與培訓,促進護理小組全面掌握腹腔感染護理的具體工作流程及護理目標。②評估患者個人情況:護士與患者進行一對一的交流,建立良好的相互信任的關系,建立患者的個人檔案,檔案包括患者健康、心理、家庭情況等一般個人信息,同時包括患者預期達到的康復目標等內容。③診斷:對患者手術切口進行密切監(jiān)測,尤其是臍下切口、劍突下切口是否滲液、紅腫、發(fā)熱及疼痛等情況,及時溝通主治醫(yī)師,并分析評估數(shù)據(jù),與患者及家屬共同得出護理診斷,指導患者家屬給予患者心理支持及疏導。④計劃:針對健康問題與患者及家屬共同制定護理目標及護理計劃,每天進行評估,按照時間記錄護理效果,整理成冊。⑤實施:護士將患者親屬(與患者共同生活6個月以上)與患者組成干預對子,并進行30 min以內的健康宣教,包括疾病發(fā)生、發(fā)展、預后等方面的內容。對患者進行飲食及生活方面的管理,多增加優(yōu)質蛋白質和新鮮蔬菜的攝入,家屬應關注患者睡覺姿勢,避免患者壓迫腹部,保護患者創(chuàng)口,固定引流管。注意觀察患者創(chuàng)口恢復情況,引流液顏色、性質,管道通暢情況,有必要時給予消炎治療,同時防止患者肢體出現(xiàn)腫脹情況。根據(jù)患者病情及身體耐受性,對患者進行功能鍛煉,使用握力器鍛煉上肢體功能,練習伸展運動、抬臀運動等提高肢體靈活度,防止靜脈血栓、腹部腸粘連的發(fā)生,家屬從旁協(xié)助患者完成鍛煉,達成護理目標。根據(jù)患者病情及機體狀況,選擇對應的營養(yǎng)制劑,采用營養(yǎng)泵連續(xù)勻速輸注,保證患者機體營養(yǎng)需求;與患者家屬一對一溝通,采集患者既往就醫(yī)、用藥及患者心理狀況等基本情況,制定初期護理計劃,引導患者組建正常干預對子,觀察患者情緒,包括皺眉、抿嘴、抗擊等,避免發(fā)生護患沖突,患者出現(xiàn)異常情緒時應聯(lián)合患者家屬對患者進行情緒緩解,調整護理計劃,待患者情緒放松后,再實施護理計劃。⑥評價:采用訪談、量表等方法,結合患者實際情況,評價護理計劃實施情況,護理是否有效,在下輪宣教時對上輪情況進行評價,制定新一輪護理計劃與目標,促進患者康復。使用達標理論干預3個月。
①對比兩組患者ICU住院時間、血清C反應蛋白(CRP)水平,兩組患者均于空腹時靜脈血5 ml,分離血清,采用化學發(fā)光法及散射比濁法檢測CRP水平。②兩組均于干預前及干預后3個月采用健康調查簡表(SF-36)〔8〕評價患者生存質量,量表包括生理功能、生理職能、軀體疼痛、總體健康期望、精力、社會功能、情感職能、心理健康等8個維度,每個維度得分0~16分,得分與患者生存質量呈正比。
觀察組住在ICU時間(12.34±2.06)d、CRP水平(22.45±6.68)mg/dl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18.46±3.08)d,(26.83±6.91)mg/dl](P<0.05)。
兩組干預前SF-36各維度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兩組干預后SF-36各維度評分顯著高于干預前(P<0.05),觀察組干預后SF-36各維度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SF-36評分(分,
健康教育與護理工作緊密相關,是護理人員基本的日常工作內容〔10〕。King達標理論的護理重點強調護士、患者及患者家屬的互動溝通,進行健康宣教,以提高患者及患者家屬對疾病的認知,提高患者依從性,積極參與治療及護理,實現(xiàn)最終的目〔11〕。而腹腔感染是常見的危害嚴重的感染性疾病,與內分泌及免疫等多個系統(tǒng)有關,多發(fā)于消化道或腸吻合口破裂,繼發(fā)性腹膜炎,起病急驟、持續(xù)時間長、病情嚴重時可威脅患者生命,因此進行早期干預十分重要〔12〕。
本研究顯示,觀察組住在ICU時間、CRP水平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提示King達標理論的護理干預有助于患者改善患者炎癥水平,降低住院時間。King達標理論使護士全面了解患者多方面的情況,針對性的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改善或糾正患者對疾病的認知,了解腹腔感染護理信息,避免患者壓迫傷口,關注引流管固定,減少感染源,減少患者炎癥反應。同時提高患者與護士之間的互動,實現(xiàn)個性化護理,調動患者積極性,增強患者心理健康,同時與患者共同制定護理目標及計劃,有利于患者對功能鍛煉的積極投入,并持久保持,從而提高患者耐受性,提高整體療效〔13-14〕。
本研究顯示,觀察組干預后SF-36各維度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提示King達標理論的護理干預能有利于提升患者生存質量。King達標理論的護理干預通過引導患者參與自我護理,可有效控制患者不良情緒的產(chǎn)生,樹立患者對治療的信心,提高患者依從性〔15〕。護患在溝通互動中還能形成主動參與的護患關系,雙方最大程度地體現(xiàn)自身的價值,形成和諧的護患關系,有助于患者積極配合治療〔16-17〕。同時King達標理論的護理干預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健康宣教,加強患者對疾病及相關不安全事件的認知,指導其具體的臨床實踐技能,提高護理工作的質量和安全性,提升患者生存質量〔18-19〕。
綜上,King達標理論的護理干預ICU腹腔感染患者,有助于改善患者臨床指標,提升患者生存質量。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