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永梅 朱祥慧
作者簡介:楊永梅(1978~),女,漢族,山東臨沂人,沂南縣第五實驗小學,研究方向:小學英語教學;
朱祥慧(1972~),男,漢族,山東臨沂人,沂南縣第四實驗小學,研究方向:小學英語教學。
摘 要:借助戲劇表演提升英語學習質(zhì)量已成為重要的教學手段之一,社團活動、課堂試演、節(jié)日匯演已成為英語戲劇教學的三種重要呈現(xiàn)方式,戲劇表演在促進孩子的英語學習興趣、引領孩子思維和道德成長方面有著不可比擬的優(yōu)勢,對觀者和演者滌蕩心靈、奠基美德具有無可比擬的優(yōu)勢,這為未來好公民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英語戲劇表演;社團;課堂;節(jié)日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918(2023)22-0103-04
少年兒童的成長不僅僅包括身體的發(fā)育,還包括個性的形成、智力的發(fā)展以及社會心理的進步和道德品質(zhì)的養(yǎng)成等方面。在英語教學中,借助戲劇表演實現(xiàn)孩子身心的成長,通過觀或者演,孩子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感悟更多、思考更深、見解更廣。戲劇表演浸潤了孩子的心,燃起孩子的心靈共鳴和思想觸動。戲劇表演以舞臺展示的方式,融合了多種藝術表現(xiàn)形式,包括了看、聽、說及體態(tài)語言,成為全方位、多方面促進學生深度學習的一種喜聞樂見的形式。英語教學中開展英語戲劇表演意義深遠,無論對演者,還是觀者,都具有一種心態(tài)的提高和心靈的洗滌,結合英語戲劇表演的教學實踐,借助英語戲劇社團開展系列活動,讓演者和觀者的綜合素養(yǎng)和能力都得到提升,成為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深化立德樹人的英語課程改革嘗試的重要手段。
不難發(fā)現(xiàn),在當前小學英語教學中,由于注重知識的傳授和語言的操練,忽略了學生思想上的美德教育,導致了一些學生道德品質(zhì)的滑坡。因此,應引導學生學以致用、換位思考,引起其情感上的共鳴,借助戲劇表演,引導孩子驅除假惡丑思潮,注入真善美思想,就成為新時代基礎教育階段小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嘗試之一,契合了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思想。以英語戲劇表演的方式,從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汲取精華,欣賞他人的長處,演繹自己的人生,也成為學生學習的重要路徑之一。
一、歷史追溯
在中國,戲劇是中華民族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堪稱國粹,她以富于藝術魅力的表演形式,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國人,為歷代人民群眾所喜聞樂見。東漢時期的許慎在《說文解字》中提出:“戲,始于斗兵,廣于斗力,而泛濫于斗智,極于斗口?!?/p>
在國外,戲劇藝術發(fā)源于距今約2400年前的古希臘,逐漸滲透到愛琴海周邊并傳播到了英國,然后形成了特色的英語戲劇,得到民眾的青睞后,迅速傳播到了世界各地。在世界劇壇上占有獨特位置的三大古劇為中國戲曲、古希臘戲劇和印度梵劇。
戲劇能為生活中的問題提供合理的可借鑒的解決方式,也是生活場景中矛盾沖突的升華呈現(xiàn)。19世紀末,法國戲劇理論家布倫退爾指出:舞臺乃是人的自覺意志發(fā)揮的場所,人物的自覺意志的發(fā)揮必定會遇到阻礙,主體為克服阻礙就要與之斗爭,這就構成“意志沖突”,戲劇的本質(zhì)就在于此。美國戲劇理論家J.H.勞森認為:戲劇是處理社會關系的,真正的戲劇性沖突是社會性沖突的另一種呈現(xiàn)方式,即沒有沖突也就沒有戲劇。
組織戲劇社團帶動英語的學習和道德的鋪墊,許多教育工作者正在實踐著。俗話說得好,一木不成林,一人難入戲。戲劇的扮演性、合作性和綜合性,使得觀者和演者直接、直觀地探觸問題的本質(zhì),并回歸本真的思考,也使得通力合作、團隊精神和人文素養(yǎng)以戲劇為抓手,得到踐行、提高和升華。
二、實踐探索
國內(nèi),陶行知先生認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眹H上,1986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教育的四大支柱:Learning to know(學會求知),Learning to do(學會做事),Learning to cooperate(學會合作),Learning to be(學會生存與發(fā)展)。這為英語教學采用戲劇方式開展活動提供了方向。英語教學需要注入新鮮的活力,汲取戲劇表演中的有益元素,將生動有趣的劇情、人物沖突等納入英語教學,不僅是英語學習的有益補充,而且在立德樹人上有利于新時代新秩序的良好運轉。
尋找并改編適宜的題材有一定的難度,當然,表演并駕馭題材也是有難度的。作為教師,必須知難而進,做真做實傳道授業(yè)解惑,讓成長貼近生活的模樣。
中國講究“重在參與”,因為參與就有收獲,這就是為什么在戲曲中大批群眾演員甘當綠葉陪襯。因此,在戲劇表演中,哪怕讓那些羞于展示的普通學生或后進生充當最簡單的角色甚至群眾演員,也是非常有價值和意義的。
(一)社團活動
近年來,在英語教師的支持下,很多學校成立了英語戲劇社團,英語教學依托戲劇社團的活動開展得繪聲繪色,有力地促進了英語學習的勁頭。在戲劇表演的社團活動中,各年級的社團每周都能出一臺精品劇,一方面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另一方面激發(fā)了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通過開展英語戲劇的社團實踐活動,各個年級豐富了英語學習的氛圍,英語學習的自信心初步確立。
社團開展英語戲劇表演,既鍛煉了學生的表演能力,也考驗了學生的臨場應變能力,更密切了學生之間的團隊合作,這對塑造一個全面發(fā)展、夯實交際能力的學生,促進其演講與口才有著良好的作用,對健全學生人格和提升公民素養(yǎng)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性。譬如,沂南縣第五實驗小學在各個年級社團活動中已經(jīng)開展的英語戲劇如下表1:
小學生年齡小,好奇、好動、好表現(xiàn)、善模仿的特性,使得學生在充當戲劇中的不同角色時,能以不同的方式進行表演,有效地提升了自身的英語語用能力。兒童的好動、好玩、善模仿的特性,使得劇本演出有了推廣到社區(qū)的憑借,加上將劇本任務、難度降低,孩子在開心地表演中收獲滿滿。
(二)課堂試演(小展示)
陶行知先生說過:“我們發(fā)現(xiàn)了兒童有創(chuàng)造力,認識了兒童有創(chuàng)造力,就須進一步把兒童的創(chuàng)造力解放出來?!比绾谓夥??通過戲劇表演。在中國,童話、寓言、神話、成語、典故、故事……匯成了傳統(tǒng)文化,流傳并激勵人向善向真向美。改變或者改造,將其納入英語課堂服務于英語學習的需要成為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對課堂上的英語劇,給予的時間為3~5分鐘,因此,課堂劇主要注重短小精悍、蘊含哲理的劇情。要立足于普通的學生,關注學困生,讓學優(yōu)生、普通生、學困生都能在戲劇表演中有一席之地。即使學困生承擔不了劇情任務,也可以充當群眾演員,跟著其他群眾演員說唱和表達最簡單的英語,這樣各種學生就在參與的過程中其樂融融了。當然劇本在分解的過程中,包含游戲、情節(jié)、體驗、對白、即興發(fā)揮等應景而生,同時,上場時間、活動空間、得體語言、形體動作、氣氛和象征符號的戲劇元素,一一得到落地。例如基于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At the zoo在創(chuàng)編的創(chuàng)造性戲劇中,就可以以兩個魔法師為主線,以森林為背景,以猴子、長頸鹿、大象等動物為載體,將本單元的單詞short, tall, fat, thin, long, big, small,句型Look at... Its... It has...巧妙地融入劇本中。劇本分三幕,每一幕都重復運用本單元的重點句型,并分次帶入單詞,保證學生在學習單詞時詞不離句,同時不至于因為單詞一次出現(xiàn)量太多而給學生帶來負擔。文中有兩位魔法師,一位亂施魔法,隨意改編小動物們的自身特征,雖引來一片怨言,但是幽默風趣,在孩子們的演繹下,不時逗得觀眾捧腹大笑。孩子們在表演的過程中,不但過了一把魔法師的癮,而且掌握了重點句型和單詞,無形中還提升了自己口語水平和表現(xiàn)能力。
(三)節(jié)日匯演(大演出)
除了校園藝術節(jié)和校慶外,在學校里,六一兒童節(jié)、七一建黨節(jié)、八一建軍節(jié)、九十教師節(jié)、十一國慶節(jié)……孩子們都會演出英語劇,當然,演出不是目的,滌蕩心靈才是落腳點。在節(jié)假日,孩子們的演出為社區(qū)、街道送上了一道大餐,觀眾已經(jīng)不再單單是學生了,演出也不再局限于校園中,戲劇教育與社會同步,戲劇內(nèi)容已經(jīng)與觀眾的人生經(jīng)驗實現(xiàn)了對接。通過英語戲劇的探討和開發(fā),不僅給學生而且給社會觀眾以崇高的借鑒價值和美好期望。如,《木蘭辭》中呈現(xiàn)出巾幗女英雄——花木蘭替父從軍的豪邁氣概,在傳統(tǒng)文化中也是精華之處,教師通過研讀、集體備課,把《木蘭辭》搬上了戲劇屏幕,指導學生用淺顯易懂的英語進行了演出,傳播正能量,撒下真善美的種子。
三、意義
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和發(fā)展中,勞動人民用智慧創(chuàng)造了戲劇,戲劇也通過演出在改造著人的精神風貌。戲劇通過演出的形式,引起觀者的共鳴,戲劇表演盤活了英語教學,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當然,英語戲劇教育是一項浩大工程,作為初步的探索,師生在能力、精力方面尚存在一定的不足。但是,教育工作者必須時刻科學地推進英語戲劇教學,并持續(xù)用力。拓展孩子的身心發(fā)育,同步跟進德育,戲劇教學效果已初見成效。
(一)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增強語感,初步培養(yǎng)聽說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通過參與或者觀看英語戲劇表演,學生在語音、語調(diào)、思維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對主句型和相關交際用語在具體的語境中能學以致用、英語表達更加嫻熟通暢了,戲劇表演已成為輔助英語教學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增強學生的審美能力,鍛煉自信心,注入極大的心靈凈化功能
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滲透戲劇方法與元素,幫助學生間、師生間建立積極的互動關系,在戲劇的藝術表演活動中充分發(fā)掘和鍛煉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通過英文戲劇表演,學生從中獲得了心理、品德、藝術三方面的熏陶,諸多能力也有了長足的進步,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了藝術的教育功能。
(三)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
針對小學生想象力豐富、思維活躍的特點,英語教師在日教學過程中,應該合理應用戲劇表演教學策略,在改編課文的過程中,融入現(xiàn)代化動作、夸張表情、歌曲、臺詞等,才能在豐富戲劇表演內(nèi)容的同時,提高學生戲劇表演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水平。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引入教學主題場景的方式,引導學生利用自己掌握的英語知識創(chuàng)編戲劇劇本,在學生參加戲劇表演的過程中,實現(xiàn)鍛煉學生口語表達技巧的目的。小學英語戲劇課程的發(fā)展和應用,促進了學生英語學習能力和水平的有效提升,學生在參與英語戲劇課程的過程中,將肢體動作、語言表達等融入戲劇表演的過程中,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熱情,為學生后期的學習和發(fā)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四)戲劇課程對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有著積極的作用
經(jīng)過長期實踐教學發(fā)現(xiàn),小學在英語課程教學過程中,注重的是學習綜合能力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戲劇課程教學則主要是通過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學習情境的方式,鼓勵和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其中,要求學生在參加戲劇表演的過程中,感受學習英語知識的魅力,增強學生的英語學習意識,促進學生英語綜合素養(yǎng)的有效提升。
通過用戲劇表演的輸出方式檢測學生的英語語言輸入,對英語戲劇演出的過程性成果追蹤提升了學習質(zhì)量。學生在揣摩、領悟中,通過體驗、創(chuàng)意、互動,已經(jīng)從感性上升到理性,初步積淀了做人底蘊和社會準則。
四、結語
戲劇表演不僅僅是英語語言的學習,更是素養(yǎng)和精神的展示,演出的是一個活動,普及的是一個層面,用戲劇輔助英語教育教學是一項事業(yè)。從角色出發(fā),通過英語戲劇藝術的小舞臺輻射未來人生大舞臺,把世界的規(guī)則、生活的品質(zhì),通過戲劇表演出來,加強了學生的素質(zhì)培育和智力開發(fā)。
(一)合理組織
戲劇表演是英語學習的一種方式,重在參與,包括劇本的組織、小演員的出場、道具的準備等。可以是教師通過提供跟單元主題接近的劇本,也可以由學生提供劇本,教師指導修改后嘗試演出,通過改進,外演于形,內(nèi)化于心。這樣,一方面,學生在思維發(fā)展和語言表達上,學有所得,學有所獲;另一方面,學生的品行、修身會朝向立己達人上發(fā)展。
(二)借助多媒體技術
英語戲劇教學中涉及了各種不同類型的教學場景,通過簡單的語言表達是無法準確描述的,所以,為了提高英語戲劇教學的有效性,英語教師應該根據(jù)英語戲劇教學的要求,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在課堂教學開始后,向學生播放音頻、視頻、圖片等內(nèi)容,引導學生融入英語戲劇教學場景中,調(diào)動學生參與英語戲劇表演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比如,《冰雪奇緣》中的“冰雪王國”是一個神秘奇幻的世界,在這個王國中既有會說人話的動物、巨人、大眼怪、巨龍、樹精、人魚、馴鹿等,還有偉大的太陽神阿波羅。正是在他們的幫助下,艾莎、安娜和伙伴們才能在不斷冒險和戰(zhàn)斗的過程中,戰(zhàn)勝邪惡,守護這個神奇且充滿歡樂的國度。學生在觀看完視頻后,在教師的指導下參加配音模仿活動,不僅加深了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和認識,而且其英語學習質(zhì)量也隨之提高。
(三)評價到位
觀眾的掌聲、喝彩,教師的鼓勵、關愛,都是評價。英語戲劇演完后,觀者和演者如何再接再厲?這就是評價的無形力量。因為戲劇表演的目的不僅僅是尋找觀眾知音,更重要的是為觀者和演者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導航。登臺演節(jié)目不易,登臺演戲更不易。英語戲劇表演的最終功能,就是為了給學生人格趨向完美的塑造提供幫助。戲劇輔助英語教學,讓主題更加升華,以劇載情,以劇載意,臺上臺下的感情達到了共鳴?!疤幪幨莿?chuàng)造之地,天天是創(chuàng)造之時,人人是創(chuàng)造之人?!敝挥袝r刻銘記陶行知的名言,才能在戲劇推廣的路上愈走愈寬!
參考文獻:
[1]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8.
[2]百度百科.英語戲劇[EB/OL].https:∥baike.baidu.com/item/%E8%8B%B1%E8%AF%AD%E6%88%8F%E5%89%A7/17629380,2019-8-12.
[3]楊永梅,朱祥慧.用英語創(chuàng)造性戲劇奠基未來公民素養(yǎng)的實踐研究[J].英語畫刊:高級版,2018(17):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