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學(xué)祥
摘 要:手指的支撐能力主要指第一關(guān)節(jié)和第三關(guān)節(jié)的堅固性與它的承重能力。它是學(xué)鋼琴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環(huán),需要長期訓(xùn)練而獲得。那么如何訓(xùn)練手指的支撐?運用手臂的重量通過有彈性的手腕,慢慢地再通過結(jié)實而穩(wěn)固的手指沉到鍵底,從而鍛煉手指和掌關(guān)節(jié)的支撐。而放松是指手腕以上到整個手臂的放松,以保證力量的傳輸……
關(guān)鍵詞:支撐;放松;手指;訓(xùn)練;落鍵
中圖分類號:J624文獻(xiàn)標(biāo)識碼:A文章編號:2096-0905(2023)09-00-03
一、手指的“支撐”
(一)建立“吊橋”概念,找到支撐點
什么是“吊橋”概念?
我們演奏鋼琴的整只手可以想象或比喻成一座“吊橋”,橋的一端(支撐點)在我們的指尖(大拇指在側(cè)面),另一端則在肩背后的肩胛骨。找好了這兩個支撐點,其他的如肩膀、大臂、手肘、小臂、手腕就相當(dāng)于是“橋面”的鐵鏈或鋼條,其自身是沒有一點力的,也沒有任何支撐點,是完全放松的,可以自由地晃動,它只起到連接兩個支撐點的作用(其實是我們的骨骼相連,而肌肉是完全放松的。我們所說的放松是肌肉的放松,骨骼是沒辦法放松的)。
因此,我們?nèi)魏螘r候的觸鍵都必須找好這兩個支撐點,隨時感受“吊橋”的這兩個點,演奏者的肌肉才有可能放松,也才能做到用手臂自然的重量觸鍵,而不需要任何額外的力量去觸鍵。找到了支撐點演奏者的手指才能在鋼琴上放松、自如地跑動,這就是“吊橋”概念!
(二)手指的站立——自然重量落臂練習(xí)
1.練習(xí)目的
(1)鍛煉五指的獨立支撐能力,增加手指力度,讓手指能夠更好地站立。
(2)感受(鍛煉)手臂自然重量地落鍵。
運動原理:通過大臂帶動小臂—小臂帶動手腕—手腕再帶動手指離鍵提起來,然后用自然重量落下去,落下后保持四拍鍛煉手指的獨立支撐能力。
2.動作要領(lǐng)
第一步:彎腰將手臂及雙手下垂抖動,感覺袖子里面有沙子要把沙子抖出來的放松動作;第二步:把手拎起來放在膝蓋上感受手形與放松(這時的手形是最自然最放松的),再把手提起來放在琴鍵上;第三步:通過大臂帶動小臂→小臂帶動手腕→手腕再帶動手指離鍵提起來,然后用自然重量落下去,落下后保持四拍鍛煉手指的獨立支撐能力。落鍵后手指和整個手掌(掌關(guān)節(jié))要有良好的支撐。支撐不好的話要么手指癟、斜,要么手掌變形等,然后檢查自己的手腕、手臂有沒有放松;再提起彈下一個音時,手腕是有點點往前推的感覺的,而不是直接提起來。第四步:落下來一定是手臂的自由落體落下(一頭固定“掛”在我們的肩胛骨,另一頭用手指“掛”在琴鍵上“吊橋”的感覺),落鍵后手指和整個手掌(掌關(guān)節(jié))必須支撐好[1]。
3.容易出現(xiàn)的錯
(1)手提起時高度控制不好,過高或過低。
(2)落鍵時手過分用力,有的學(xué)生出于緊張等原因會過分用力“砸”下去。
(3)落鍵后手指和整個手掌(掌關(guān)節(jié))沒有良好支撐。支撐不好的話要么手指癟、斜,要么手掌變形等。
(4)大臂沒有很好帶動(甚至大臂不動),只是抬小臂和手腕,導(dǎo)致僵硬。
(5)落鍵后繼續(xù)用力,會用力壓。
4.糾錯方法
(1)手提起時不要過高或過低,過高重量會過重傷手,過低重量不夠又起不到鍛煉支撐的作用,一般在10-15cm就可以了。
(2)掉下來或落下來時一定是手的自然重量,不要額外用力或加力。
(3)落鍵后手指和整個手掌(掌關(guān)節(jié))一定要有良好支撐。支撐不好的話要么手指癟、斜,要么手掌變形等,然后檢查自己的手腕、手臂有沒有放松。
(4)整個過程一定是大臂帶動小臂→小臂帶動手腕→手腕再帶動手指離鍵提起來,然后用自然重量落下去。如果只是小臂、手腕抬起整個動作是僵硬的。
(5)落鍵后指尖與肩胛骨又要有“吊橋”的感覺,手臂重量完全落在指尖支撐(感覺“掛”琴鍵上)。小臂是輕的,手腕像個彈簧一樣,它也是支撐的,但不是僵硬的。
(三)五指支撐練習(xí)——“靜音”“吊落”
何為支撐——首先要明白支撐是一個大的概念,就支撐的部位而言它包括兩部分:一是身體自身的支撐部分。如身體的重量主要由雙腳和臀部支撐,大腿也有支撐和平衡的作用,腰直立支撐上身,頸椎則支撐頭部。二是傳遞力量給鋼琴的支撐部位:包括肩、臂、肘、腕、掌、手指。那么在鋼琴演奏中的支撐主要是以手指的獨立支撐為主,其他身體部位協(xié)調(diào)輔助參與的一個系統(tǒng)狀態(tài)。
1.“吊腕無聲下鍵支撐”
把手臂的重量通過彈性的手腕自然地落在指尖,在#F黑鍵上做落鍵支撐,練習(xí)時不彈響鋼琴(無聲),因此也叫“靜音支撐”[2]。
(1)目的
第一關(guān)節(jié)感受來自手臂的重量與承重力及手臂、手肘、手腕的放松。
(2)動作要領(lǐng)
第一,2、3、4、5指排成一條直線輕輕并攏(不要用力擠壓),大拇指則輕輕靠著二指,手掌心空著。
第二,做好以上手型,手腕放松感覺被輕輕“吊”起(離鍵就行),然后按2、3、4、5的指法自然落下#F鍵,先支撐片刻再把手腕放松,每個手指做兩個四拍或四個四拍。
第三,下鍵是無聲下鍵,不用彈響鋼琴。
第四,感受手的自然重量落在指尖支撐,感覺像“水管子的水”通過手腕傳遞到手指再流到鍵底,通過指尖支撐感受“吊橋”的支撐與放松。
(3)容易出現(xiàn)的錯誤
第一,2、3、4、5指會擠在一起,或放不平。
第二,手指和手掌“小房子”架子(及掌關(guān)節(jié))沒支撐好,會倒會斜。
第三,會額外用力去壓鍵,不是“自然重量”而是用到“力量”。
第四,手腕沒放松僵硬。
(4)糾錯方法
第一,2、3、4、5指輕輕并攏做好手型后,可以放在琴蓋上檢驗一下是否放擠壓。
第二,在數(shù)拍的同時注意看和感受手指、掌關(guān)節(jié)的支撐。
第三,隨時強(qiáng)調(diào)“自然重量”落鍵,去掉多余的“力量”。
第四,放松手腕。
2.“吊落”
什么是“吊落”練習(xí)?將2、3、4、5指排成一條直線輕輕并攏 ,大拇指輕輕靠著二指,掌心空著。把正常手型放在鋼琴鍵上,然后感覺用一條繩子把我們的手腕吊起來(稍微高些),這個時候手腕是完全放松的,然后再用自然重量下鍵支撐。
(1)動作要領(lǐng)
第一,2、3、4、5指排成一條直線輕輕并攏(不要用力擠壓),大拇指則輕輕靠著二指,手掌心空著。
第二,往上“吊”起時手不要過高或過低,大概在放譜的琴板處即可。
第三,手腕“吊”起時一定要完全放松,不能自己使勁往上抬。
第四,下鍵后先支撐片刻再放松手腕,只練習(xí)2、3、4指,從#C、#D、#F、#G、#A五個黑鍵上下一個來回,每個音(鍵)保持四拍或兩拍或一拍,視支撐能力而定。
(2)容易出現(xiàn)的錯誤
第一,2、3、4、5指放不平,或緊張手指會擠在一起,或手指松垮有的手指“鉆了空”——掉在了鍵與鍵的空隙里。
第二,手腕“吊”起時沒有放松,而是自己抬起來的。
第三,下鍵后很快放松,沒有充分地感受支撐。
第四,下鍵時手腕或手肘會向下壓,沒有做到用自然重量落下。
(3)糾錯方法
第一,隨時檢查2、3、4、5指有沒有放平,沒放平的話只需將五個手指放在琴鍵邊緣處“站”一下及可。
第二,手腕“吊”起時要完全放松,不能自己用力往上抬,而是被“吊”起來的。
第三,下鍵后要支撐片刻再放松手腕,要充分地感受手指的支撐。
第四,下鍵時只需用自然重量落下即可,不要額外加力。
二、關(guān)于“放松”——“掛指”“托舉”練習(xí)
什么是放松?正確的放松,可以理解為一種“積極休息”的狀態(tài),積極而清醒、有意識、巧妙地在所有可以不用力的時刻和所有可以不用力的身體部位,均處于毫不費力,非常舒服,同時又可以隨時隨地的轉(zhuǎn)入“行動”的狀態(tài)。這種放松是相對緊張而言的,是去掉多余的不必要的力量,并非完全不用力[3]。
下面我們先來剖析臂、腕、肌腱、肌肉、骨頭與放松:手指支撐好以后,我們說的“放松”,是指手腕以上到整個手臂的放松。特別是小臂,因為我們要拉伸手指,小臂不放松根本拉伸不了,小臂肌肉要通過肌腱把神經(jīng)、肌腱通過手腕傳到手指,指揮手指。我們的肌腱如果經(jīng)常動的話就會發(fā)脹,本身手腕力度就很高了,如果我們的手腕還處于不好的位置,那么這個肌腱一發(fā)脹之后就會相互摩擦。這就能解釋,為什么我們在跑動手指的時候會越跑越慢,越跑越緊的問題。因為肌腱全都發(fā)脹了,再摩擦更發(fā)脹,所以務(wù)必要讓小臂隨時處于放松的狀態(tài)。因為大臂肌肉連著小臂肌肉,如果大臂抬起來會帶動小臂抬起,小臂肌肉就會緊張,所以大臂、肩膀要放下來、垂下來,大臂骨頭吊著小臂(可以擺動)這樣就放松了[4]。
(一)“掛指”
“掛指”就是用我們的2、3、4、5指的第一關(guān)節(jié)分別“掛”在琴蓋的邊緣,整個手臂、手肘是“沒有生命”自然下垂放松的。這個時候指頭(第一關(guān)節(jié))承載著整個手的重量并與肩胛骨兩個點是連著的,因此,一樣的可以讓學(xué)生找到“吊橋”放松的感覺,橋身是可以隨意擺動的。
1.目的
感受指頭的力量,我們彈琴的過程當(dāng)中,主要用到的就是這個指頭怎么去發(fā)力,在做“掛指”練習(xí)時先擺好手型再放下來,然后檢查肩、臂、肘有沒有放松(問學(xué)生自己放松沒),用第一關(guān)節(jié)掛在上面,讓學(xué)生感受這個指頭如何用力,每根手指大概支撐一分鐘再換手指(注意檢查學(xué)生有沒有用力),只用到的是第一關(guān)節(jié),其他部位都是放松的!
2.動作要領(lǐng)
第一步,視身高和鋼琴高度(立式可站著,三角鋼琴可坐著)可以站著或坐著。第二步,2、3、4、5指排成一條直線輕輕并攏(不要用力擠壓),大拇指則輕輕靠著二指,手掌心是空的(可以放一個雞蛋或乒乓球);第三步,把手(先單手后雙手)放在鋼琴蓋板上面,用手指的第一關(guān)節(jié)掛在蓋板邊緣,依次讓2、3、4、5指“掛”,其余手指、手掌放下,手臂、手肘放松下垂可自由晃動。按節(jié)拍器(速度1=76)每個手指保持4個四拍,左右手輪流做一遍然后雙手同時做。
3.容易出現(xiàn)的錯誤
(1)手臂依然會用力或有抬的動作沒放松,手指則會用力“拉”。
(2)手臂、手肘沒放松,手指雖然“掛”在琴蓋上,但手臂、手肘感覺是提起來的,沒做到完全放松也就沒有作用和效果。
(3)手臂、手肘僵硬。
4.糾錯方法
(1)要感覺整條手臂像“斷”了一樣,只有指尖“掛”著,此時指頭(第一關(guān)節(jié))承載著整個手的重量,其他肌肉則完全放松,如果放開則完全會掉下去,也就是說只有骨骼還連著。
(2)找好指尖和肩胛骨兩個點的支撐,并把它想象成一座“吊橋”。橋面——大臂、小臂、手肘、手腕等完全放松沒有支撐點,可以隨意晃動,教師也可時不時晃動學(xué)生手肘來檢驗是否放松。
(3)手臂、手肘自然放松下垂,不要夾起來,這樣會造成手臂、手肘僵硬。
(二)“托舉”
把手放在鍵盤上用左手從右手的手腕下面把右手“托起”,被“托”的手像“沒有生命”“斷”了一樣完全放松沒有一點力(只有自身的重量),然后再慢慢放下落鍵支撐放松。
1.目的
感受被“托”的手“沒有生命”像“斷”了一樣,各部位肌肉保持放松,以及落鍵后指尖、手掌架子的支撐。
2.動作要領(lǐng)
(1)雙手自然下垂做抖“沙子”的動作,然后放到膝蓋上再放到琴鍵上。
(2)用自己的左手慢慢“托起”右手,到達(dá)一定的高度(大概在琴譜架位置)然后慢慢放下,當(dāng)手觸碰到琴鍵后特別要注意控制左手慢慢放,該落鍵的手指及時落鍵支撐好,其他手指則輕輕放在自己的位置上,掌關(guān)節(jié)及整個手掌架子要支撐好,不要垮、不要塌、不要斜等,并能感受整體重量通過指尖傳達(dá)到鍵低,然后再停留片刻(4拍左右),這時的手腕保持與鋼琴鍵基本平行,不能過低也不要過高。
(3)右手練完左手同樣方法1、2、3、4、5指練一遍。
3.容易出現(xiàn)的錯誤
(1)“托起”和放下來的過程中要控制好速度,不能過快也不能過慢,更不能停在空中。
(2)放下時,當(dāng)手觸碰到琴鍵后特別要注意“托”的手控制要慢放,不要很快或者突然就把手放掉,這樣手腕會突然下沉,導(dǎo)致指尖和手掌架子支撐不好。
(3)被“托”的手根本不是被“托”起來的,而是自己抬起來的。也就是說被“托”的手根本沒有“斷”,沒有放松,“托”的手只是個“假”動作。
4.糾錯方法
(1)“托起”和放下來的過程速度要控制好,特別是放下來要慢一點,要勻速。
(2)當(dāng)手觸碰到琴鍵后不要急,先感受手指的支撐,然后再看整個手掌架子的支撐,只有都支撐好了再完全放掉“托”的手。
(3)檢查被“托”的手要做到“斷”了一樣,完全放松。
“支撐”與“放松”是鋼琴學(xué)習(xí)入門的關(guān)鍵,一切技巧能力與基本功都是建立在有效的“支撐”與“放松”上的,并且要始終貫穿于整個鋼琴教學(xué)中。
參考文獻(xiàn):
[1]應(yīng)詩真,著.鋼琴教學(xué)法[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7.
[2][美]西莫·芬克,著.精通鋼琴技巧——鋼琴學(xué)生、教師與演奏者指南[M].鄭興三,譯.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8.
[3]趙曉生,著.鋼琴演奏之道·新版[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