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蘇云
當前,信息化手段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體育課雖然受限于室外教學環(huán)境和教學形式,但筆者通過不斷實踐,整合教學資源,探索體育技能學習結合信息化手段的創(chuàng)新嘗試,通過豐富的信息技術手段引導學生自學自練,攻克技能學習難點、保持學生注意力、提升學生自我成就感、實現課下聯動。
一、課堂適當前置,微課啟發(fā)自學意識
微課像“精裝版”的課例片段,是針對某個知識點或具體問題進行的小型化、針對性的教學,注重調動學生課前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如,在小學三年級技巧前滾翻教學中,教師使用微信群等線上交互軟件將前滾翻的相關微課視頻提前下發(fā)至家長群,通過對動作要領的簡要講解,以及不同示范面(正面、側面及背面)的動作展示,幫助學生在頭腦中建立前滾翻完整動作產生初步的動作表象和認識。在微課環(huán)節(jié),教師提前布置兩項學習任務,第一項任務是請學生在家長的幫助與保護下依次在墊上完成前滾翻輔助練習,包括抱腿團身前后滾動、滾動成蹲立、雙手推墊起,目的是幫助學生提前體驗“團身”和“滾動”的感覺,克服對前滾翻的恐懼心理。考慮到學生尚未學習完整動作,設計輔助練習時不做“翻”的動作,并在家長的幫助與保護才能開展。第二項任務是請家長拍攝學生自學完成的技術動作,繼而引導學生繼續(xù)深入探索技術動作,為了更好的動作呈現反復練習。教師通過觀看上傳的視頻,了解到多數學生基礎較好,能順暢完成團身和滾動動作,后續(xù)課堂教學可逐步過渡到完整動作學習,少數學生基礎較差,動作存在明顯錯誤,后續(xù)教學應多予指導。教師以微課預學為課堂教學預熱,同時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有更清晰的診斷,明確并適時調整課堂學習目標,有利于關注個體差異,有利于落實精準教學。
二、打破常規(guī)步驟,成功激發(fā)學生熱情
利用信息技術進行體育課堂教學,可不拘泥于以往“開始部分—準備部分—基本部分—結束部分”的常規(guī)實踐課教學步驟,由于學生在課前通過微課和學習任務完成了自學,已經具備一定的知識和技能儲備,教師在設計教學結構時應靈活多變,以學習目標為導向,嘗試更加多樣的探索學習方式,如,采用結果式導入的遞進學習方式,開場就讓學生將課前學習結果展示出來,再通過課堂教學不斷改進學習結果,前后對比可觀察出課堂教學效果,學生更容易取得進步。如,在三年級前滾翻教學中,教師在課堂常規(guī)后播放幾組學生課前上傳的家庭輔助練習視頻,隨即要求2名學生1組,在同伴的保護與幫助下,現場展示抱腿團身前后滾動動作(圖1)。大部分學生均可完成,且推墊有力、蹲立平穩(wěn),少數學生甚至可獨自完成動作,并掌握基本的保護與幫助方法,說明微課預習效果較好。本課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創(chuàng)設了寬松的教學情境,開場以課前視頻成功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提供給學生自我展示時間,充分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且進一步幫助學生喚醒了動作記憶,同時幫助教師再次完成學情診斷,以便合理調整教學安排,使得后續(xù)教學針對性更強、目標更明確。
三、利用繪畫和視頻,輔助掌握技術動作
通過課堂實踐發(fā)現,信息化設備和技術結合體育學科特征,在體育課堂的技術動作要領講授和技術糾錯環(huán)節(jié)也能發(fā)揮優(yōu)勢,如,通過繪畫和視頻等有效幫助學生理解動作要領,解決易犯錯誤,更加直觀地認識自身技術與目標動作的差距,繼而不斷改進動作。教師通過使用電子白板功能里的“畫筆”選項,在進行技術動作講解時在圖片上進行繪畫,標出發(fā)力部位、畫出人體位移路線。本課中,教師講解前滾翻動作“以直立開始,蹲撐,然后雙手與肩同寬,體前撐墊,雙腳蹬地,重心遷移,使頭后、肩、背、腰、臀部依次著地”等動作要領,讓學生短暫思考后,教師在平板電腦上進行標記,引導學生理解前滾翻時應盡量低頭才更方便翻滾。通過繪畫使得要領講解更細致,學生對于技術動作的整體性把握更準確。需要指出的是,教師上課使用的動作圖片素材可以是提前準備好的示范圖片,也可以在課堂上實時拍攝動作圖片進行使用。
在課堂練習時,學生憑借教師示范和跟練等未必能對動作細節(jié)精確掌握,此時,視頻能夠發(fā)揮出較大的輔助作用。教師使用電子白板功能里的“錄制”選項,實時拍攝并播放學生的練習動作。如,在前滾翻教學中,教師3次使用視頻功能,第一次是教師播放完課前預學視頻后,現場對個別學生的輔助練習進行拍攝,目的是幫助學生加深對輔助動作的理解;第二次是2名學生1組練習時,1人做前滾翻動作,1人進行拍攝,拍攝的同時及時糾正同伴錯誤,直至能做出質量更高的動作,這也是小組互助學習的有效方式,充分體現視頻反饋的及時性和同伴互評的有效性;第三次是學生在教師糾錯指導之后再次練習技術動作,此時學生的動作已有進步,拍攝時也更有信心,動作質量提升明顯,達成課堂鞏固效果。需要指出的是,教師把學生的動作視頻投屏,可進行0.5倍速慢放或2倍速快放,便于學生觀察易犯錯誤及感受動作流暢性,有利于幫助學生攻克學習重難點(圖2)。
四、運用智慧交互系統,精準評價有效檢驗
體育教師檢驗課堂教學成果的方式不斷創(chuàng)新,運用智慧交互系統,能更好地實現現代化教學評價。智慧交互系統包括游戲系統和問答系統,游戲系統由教師利用平板和大屏的觸屏功能,設計出切合教學內容且易于操作的益智類觸屏游戲,具備一定的趣味性和競爭性,能夠幫助學生鞏固學習成果;問答系統是創(chuàng)新性的線上提問方式,以幫助學生鞏固理論知識為目的。如,在前滾翻教學中,教師主要運用了問答系統輔助課堂教學評價,將3個相關理論題通過線上實時發(fā)布給學生,學生在個人平板上完成作答。教師帶領學生對動作要領進行回顧,有效加深了學生的動作記憶,鞏固了所學技術,對學習成果完成了評價,給出現場學生作答情況匯總(表1)。
進行課堂小結時,教師充分肯定了學生運用智慧設備完成本課的學習過程,認可學生能夠有效運用智慧技術完成學習,但仍需要提高設備使用的熟練程度,并對每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及智慧教室的課堂氛圍提出了贊賞,鼓勵學生保持熱愛學習的態(tài)度,在課下應繼續(xù)進行鞏固訓練,主動提升自身技能。
[本文系安徽省教育科學研究課題“聚焦‘教會、勤練、常賽的中小學體育管理方式的研究”(課題編號 JK2210)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