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露瑩
蘇霍姆林斯基說:“從我手里經(jīng)過的學生成千上萬,奇怪的是,留給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無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別具特點、與眾不同的孩子?!?/p>
還記得入學之初,班里一位皮膚黝黑,身材偏胖,胳膊上滿是疤痕的孩子在第一天的體育委員競選中,積極自薦,留給我“這是一個性格開朗、有著一定組織能力的孩子”的第一印象。然而,事實卻并非如此,坐姿不端正、衣著不整齊、走路掉隊、不與同學交流、常常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能準確地將老師的要求轉述給家長……一系列問題接踵而來,令人著實頭痛。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英語老師第一次講評作業(yè)時說道:“今天我要表揚一位同學,同時也要批評這位同學,表揚他超額完成作業(yè),批評他沒有聽清我的作業(yè)要求?!本褪沁@樣一個連老師布置作業(yè)都不是十分明白的孩子,讓我每每布置任務的時候,都要讓他重復一遍,才得以放心。
經(jīng)歷了這次的規(guī)范教育活動,讓我意識到每個學生都有可塑性。作為教育者最幸福的不過是用合適的教育方法收獲了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訓練之初,孩子以身體不適、頭暈為由,跑去醫(yī)務室或者坐在原地休息,此時我便給予慰問和鼓勵,希望孩子在身體允許的條件下可以積極參加此次訓練,克服困難,鍛煉自己;第二天,坐姿端正的他讓我吃驚。驚訝當然不止這一點,周四的基地文藝晚會,我詢問了班級的同學,結果是我們班沒報任何節(jié)目,我略微有些失望,失望的是開學后的第一個展示舞臺,有特長的孩子錯過了機會。然而當我看到晚會節(jié)目單時,開場表演——初一3班,表演者恰恰就是這個孩子時,我又驚又喜。晚會開始了,孩子大方走上舞臺,拿起話筒開始演唱,臺下的觀眾們都積極拍手跟唱,我的擔憂終于落地,儼然變成一個粉絲,積極揮動雙手。
班級里有特點的孩子不在少數(shù),作為班主任,批評或表揚都要深淺有度,積極尋找突破口,敞開心扉,用愛溫暖他們,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促使孩子們主動認識問題并予以改正。同時,要學會運用同學的力量,同齡孩子之間更容易架起友誼的橋梁,團結友善的學習氛圍也可促進孩子們共同的進步。
入職培訓時,賈老師對我們的點撥:“我們要用智慧和愛為孩子們打開看得見自我的門,讓每一個孩子成就不一樣的人生?!碧K霍姆林斯基說過:“要成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獻給他們。”作為班主任,我們要善于用放大鏡看學生的優(yōu)點,以賞識的眼光和心態(tài)去看待每一個孩子,用自己的愛心、耐心和恒心去喚醒孩子們的信心,助力孩子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