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子欣
一、背景分析
“好山好水好風光”是小學道德與法治教材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一主題“我們神圣的國土”中的活動二。根據(jù)國家新課程改革的教學觀,強調教學目標的全面性和具體化,強調學習方式、教學活動方式的多樣化,強調學生的選擇性。新課程教學改革的要求,提倡自主、合作與探究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的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五年級的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已經(jīng)比較深入地接觸了一個又一個他們感興趣的話題,加深了他們對自我、對他人、對社會的認識和理解,并在此基礎上養(yǎng)成了較好的行為習慣,形成了一定的是非觀。由此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一次“快樂中國行”的情景,讓學生以游客的身份體驗中欣賞祖國的風景名勝、自然風光和紅色革命基地,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體驗熱愛國土的情感,傳承紅色革命的精神。
二、教學對象
五年級學生
三、教學目標
1. 認知目標:了解祖國的風景名勝、自然風光和紅色革命基地。
2. 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熱愛自然遺產(chǎn)和傳承革命精神的情感,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熱愛祖國的情懷。
3. 行為目標:運用觀察、收集資料等方式,深入了解我省一處紅色革命基地,培養(yǎng)學生的交往、表達、合作等能力。
四、教學重難點
了解祖國的風景名勝、自然風光和紅色革命基地,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體驗熱愛國土的情感,傳承紅色革命的精神。
五、教學方法
情景教學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六、教學準備
學生:課前預習案
教師:教學課件(含視頻、音樂、圖片)
七、教學過程
(一)目標解讀、預習反饋
1. 新課導入
同學們,今天老師想和大家一起體驗一次快樂旅行,去游覽一下我們彩色的中國。(課件出示彩色地圖畫面)
2. 目標解讀
通過本課學習,學生要達到的目標是欣賞祖國的風景名勝、自然風光和紅色革命基地,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體驗熱愛國土的情感,傳承紅色革命的精神。
3. 預習反饋
檢查《課前預習案》的第1、2題,學生匯報。
【設計意圖】通過彩色圖片直觀導入,以體驗者的身份去游覽祖國的大好河山,把學生帶進學習的情景。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播放《歡樂中國行》音樂)準備好了嗎?咱們出發(fā)吧?。ǔ鍪菊n件)首先,咱們進入快樂第一站:游自然風光林。
活動一:游自然風光林
1. 課件出示自然風光分享會視頻。
2. 同學們,你們有去過哪些地方?或是課前查過哪些自己感興趣的資料,說一說,哪個景觀給你留下的印象深刻,你有什么感受?
3. 交流:我國的地形有什么特點?為什么長江、黃河都是自西向東流入大海?(我國的地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因此我國大部分河流自西向東流入大海)
【設計意圖】通過視頻激趣以及談話導入,將抽象的語言變成學生的具象思維,更好地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
活動二:觀名勝古跡園
過渡:當然,旅游不光是享受自然風光,還可以去參觀中國的名勝古跡,感受祖國源遠流長的歷史。同學們,下面咱們就去快樂中國行的第二站看看:觀名勝古跡園。
1. 誰知道哪些地方有哪些名勝古跡呢?
2. 玩“快樂聯(lián)想”的游戲,游戲規(guī)則:提供一個城市名稱,你們聯(lián)想相關的名勝古跡。咱們分七個小組,以小組為單位,分發(fā)“快樂聯(lián)想卡”,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開始吧!
學生討論交流,完成“快樂聯(lián)想卡”并展示。
3. 師總結,并進一步補充我國被列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chǎn)的資料:
4. 贊美祖國:祖國啊,你真? ? ? ? ? ? ? ? ?!我? ? ? ? ? ? ? 你,我的祖國!
5. 此時的你有什么感受?同學們,讓我們共同祝愿祖國的山更綠、水更清,明天更美好!
【設計意圖】通過游戲自主合作探究以及直觀地觀看圖片,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認識到我國被列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chǎn)的名勝古跡,對我國的大好河山的熱愛和贊嘆之情油然而生。
活動三:走紅色革命路
過渡:同學們是否覺得剛剛老師帶你們去旅游的地方都離我們很遠很遠呢?沒關系,那我現(xiàn)在帶你們去快樂中國行第三站看看,走紅色革命路。
1. 師分享:廣東韶關,是一座有著悠久革命歷史的城市,積淀了厚重的紅色文化底蘊。跟我一起來邊看風景,邊了解韶關紅色文化。梅關古道:可是兵家的戰(zhàn)場?。↓埻跆叮杭仁羌t色旅游地,又能看山清水秀的美景。
2. 生分享自己走過的紅色景點,把自己當時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跟同學們分享。
3. 師小結:保護世界遺產(chǎn),需要人類的共同努力。傳承革命精神,需要我們的繼續(xù)努力。我們身邊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同樣需要保護。我們身邊的英雄事件、英雄人物同樣需要歌頌。尊重自然、愛護生態(tài)、保護環(huán)境、歌頌英雄,傳承精神,是我們的共同責任。
【設計意圖】借助師生分享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結合自己走紅色革命道路的真實體驗,通過體驗帶來的圖片,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跟同學分享,讓學生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
(三)課后實踐、文明出游
今天老師帶領你們感受了祖國的好山好水好風光,走了一趟紅色革命路,接著,我們用自己的行動愛護自然,愛護文化遺產(chǎn),愛護祖國的一草一木,愛護紅色旅游景觀,傳承紅色革命精神,然后設計一份“旅游文明公約”。
師:同學們,上完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想說的?
(四)小結
祖國就像一幅美麗的畫卷,希望每個同學都能踐行承諾,保護身邊的一山一水,讓我們祖國的好山好水好風光常在。傳承紅色革命精神,讓紅色基因植根我們心中,成為新時代強國生力軍。
(五)板書設計
好山好水好風光
自然風光 名勝古跡 紅色道路
愛護自然? ? ? ?熱愛國土
八、教學反思
“好山好水好風光”作為第二課時的內容,巧妙結合了紅色教育,依據(jù)教學目標設計了三個活動版塊“游自然風光林”“觀名勝古跡園”“走紅色革命路”將學習內容串聯(lián)起來,將紅色教育滲透于活動中來。課堂活動雖然由活動自然串聯(lián)起來,但由于趣味活動不夠吸引學生,課堂顯得不夠“氣象萬千”。自己在今后的教學活動中從以下方面改進:整體學生活動設置為旅行體驗官。小活動的導語與活動設置還要多下功夫,增強趣味性,讓學生在有趣的活動中盡快進入課堂體驗與學習。課堂的重點、難點最終要通過板書來呈現(xiàn),一份好的板書會給人深刻的印象與好感。例如:本課的板書一開始有些簡單,如果加入山、水元素,與文字結合起來,運用色彩巧妙搭配,相信會呈現(xiàn)出更好的效果。反思是成長必須經(jīng)歷的,評課是觀點的碰撞,聽課是思維火花的再次點燃,期望本人能在一次次的教學實踐中有所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