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發(fā)展,國內各行各業(yè)開始向國際化靠攏,在新時代背景下,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言,逐漸受到國人的重視,英語教學在國內教育領域中占據(jù)重要地位。本文從高中英語語言、思維、文化、能力四個方面,分析英語教學中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現(xiàn)狀,為高中英語教學提出建議,以全面推進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
關鍵詞:高中英語;英語教學;核心素養(yǎng);教學設計
作者簡介:王培剛,貴州省冊亨縣第一高級中學。
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主要在于讓學生在不同的學習階段掌握必備技能,提升綜合能力,并使其與自身發(fā)展相適應。新課改提出,要將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理念落實到具體教學中,提出將英語教學從傳統(tǒng)“成績培養(yǎng)”轉變成“綜合素質全面發(fā)展”。如何在英語教學中實現(xiàn)學生綜合素質培養(yǎng),成了目前高中英語教學面臨的主要問題。因此,研究此項課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構成
(一)語言部分
高中英語主要以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為核心,即學生對英語讀、聽、寫和運用的能力,是對學生英語學習效果最重要的考核內容。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英語語言能力時,首先就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習意識,使其充分認識到高中英語與思想文化之間的關系。其次是教師要幫助學生構建一個完整的英語知識體系,引導學生盡可能地運用英語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思想。然后讓學生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通過教材學習與課外閱讀,學會理解不同主題和不同內容的書面表達方式。最后,教師引導學生在課上課下使用英語進行交流。
(二)思維部分
高中英語教學要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思維。教師要將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作為培養(yǎng)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一步,要讓學生學會運用英語邏輯思維理解來獲取知識、理解知識。
(三)文化部分
學生文化素養(yǎng)的提升能增強其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在新課改不斷深入的大背景下,學生的學習范圍和學習難度也在不斷提升。高中階段的學生可以在課堂學習的基礎上,拓展學習更多關于不同國家文化的內容。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接受程度和認知能力,科學、合理地拓寬學生的英語學習范圍,從而從多個層面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四)能力部分
綜合來看,學生英語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最重要的在于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在英語教學上,教師應注重傳授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與策略,引導學生自主探索知識,不斷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現(xiàn)狀
(一)重知輕能
目前來看,我國大部分地區(qū)仍然以應試教育為主,教師只注重知識點的傳授,并不重視對學生綜合能力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大部分教師在英語教學中,都會以高考成績和高考名次作為主要評價標準,對學生進行“灌輸式”教學,教學偏重對教材知識點的講解,忽視了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接受能力、接受程度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這種傳統(tǒng)、機械、缺乏靈活性的英語教學方式,讓越來越多的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感知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下降,固化了學生的思維,讓其英語知識學習只停留于教材、課堂、書本上,無法將所學英語知識運用到日常表達交流中,從而導致英語知識的無效學習。
(二)模式老套
在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下,教師為了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盡可能多地接受新知識,往往會采取“填鴨式”教學模式。在這種教學模式中,教師占據(jù)著課堂教學的主導地位,單一地傳輸知識點,忽略了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狀態(tài)和體驗。據(jù)調查顯示,大部分學生都出現(xiàn)過聽不懂,跟不上的情況,部分課堂上甚至出現(xiàn)學生邊聽邊記筆記,完全沒有時間深入思考的情況。這種模式抑制了學生學習自主性的發(fā)揮,難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而且,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會不斷消耗學生的學習熱情,固化學生思維。
(三)評價方式單一
在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下,考試成績被作為評價學生學習成果與教師教學效果的重要標準。這種只追求結果的評價模式完全否認了學生的學習過程,不僅不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實力,還會給學生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自我否定,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心態(tài),使其難以以積極向上、陽光樂觀的態(tài)度參與到英語學習中。
三、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策略
(一)明確英語教學內容
英語教學的目標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文化接受能力、良好的學習思維、積極自主學習意識,因此,教師就要將傳統(tǒng)的輸出式教學轉變?yōu)榕囵B(yǎng)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將教學傳導式教學重心轉變?yōu)閭戎啬芰ε囵B(yǎng)。只有這樣才能滿足培養(yǎng)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基本要求,發(fā)揮英語學科的育人價值。
英語是一門外來語言,高中學生很少在日常生活中運用英語,不利于學生鍛煉自身的口語表達能力。那么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就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語言的靈活運用能力,培養(yǎng)學生英語聽、說、讀、寫、譯等技能,通過多種方式讓學生將英語與生活相聯(lián)系,并在實際生活中運用英語。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開展情景教學,設置英語情景對話、英語朗讀、看圖說話等活動,來輔助學生學習英語,鍛煉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只有將知識融合到真實情景中,才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運用知識。
教師在確定課堂學習內容與課堂學習目標時,一定要采取科學的、合理的、可操作性強的方式,讓學生清晰、明確地了解本堂課的學習內容、學習目標和學習深度。因此,教師可以通過預設教學結果來確立本堂課的學習目標。例如,教師將本堂課的知識學習目標預設為“了解”,就可以讓學生可以運用之前學習的“標識、復述、背誦、辨認”等動詞,通過舉例、分析、交流等方式,對目標內容進行探索研究。而如果預設的學習目標是“理解”,學生可以用“區(qū)別、比較、猜測、解釋”等行為動詞,來分析目標內容,教師也可以將“了解”與“理解”兩個詞匯,進行對比教學,從而達到樹立清晰、具體教學目標的目的。
(二)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
要想在英語教學中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與英語核心素養(yǎng),就必須革新傳統(tǒng)教學方式,將核心素養(yǎng)理念逐漸滲透到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在我國全面推行新課改的背景下,學校和教師逐漸開創(chuàng)出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以滿足培養(yǎng)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需求。教師可以采取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微型課程教學等方式,將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相互融合,達到提升英語課堂趣味性和靈活性的目的,激發(fā)學生英語課堂學習的積極性,使其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
例如,在學習外研版高中英語選修七的Module5“Ethnic culture”時,本課教學目標是英語中的過去分詞作狀語的語法的學習與應用,傳統(tǒng)的授課方式就是先為學生講解語法的概念、應用方法、固定語序、經典語句和例題等,然后再采用簡單粗暴的題海戰(zhàn)術,讓學生在課后做大量同一類型的練習題。這種教學方式沒有明確教師的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學習目標,只有教師在無限地輸出固定知識點,學生從一而終地被動接受相關知識。而利用情景教學的方式可以讓學生和教師明確教學目標和學習目標。例如,這堂課的教學內容和學習目標是讓學生在情景對話中,正確流暢地使用過去分詞做狀語這一語法進行對話。教師可以在教學前讓學生閱讀分析文本,找出相關知識點,引發(fā)學生的探索興趣,調動學生參與互動的積極性,讓學生明確本堂課的具體教學內容,達成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目的。
另外,在現(xiàn)代互聯(lián)網大數(shù)據(jù)的背景下,教師也可以將多媒體信息技術引進英語課堂,利用多種教輔工具來輔助英語課堂教學的展開。多樣化的教輔工具可以將英語知識點具象化地表現(xiàn)在學生眼前,讓學生更直觀地感受英語課堂的魅力。多媒體教輔工具能通過音頻、視頻等多種授課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其切實、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享受學習英語的過程,并在學習中提升英語核心素養(yǎng)。
例如,在外研版英語必修三Module 3“The violence of nature”教學中,教師在正式開始授課之前可以以提問的形式,將單元的主要內容和教學目標導入課堂中,引導學生思考“自然現(xiàn)象”,如生活中的自然現(xiàn)象產生的危害等問題,這樣有利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進行思考總結。然后教師可以在英語教學中運用現(xiàn)代多媒體信息技術,以播放圖片、音頻、電影、紀錄片的方式,加深學生對單元主題的理解,讓學生清晰地認識到本單元的學習主題“The violence of nature”,使學生理解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同時,還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運用英語來描述自己對自然現(xiàn)象的理解以及自然現(xiàn)象的危害,在鞏固英語知識的基礎上,鍛煉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
(三)發(fā)展創(chuàng)新評價體系
傳統(tǒng)的學生學習評價體系和教師教學評價體系,都是以考試成績?yōu)橹行?,分?shù)就是檢驗學習成果的唯一標準。這種評價體系過于注重最終結果,忽略了學習過程,難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與英語核心素養(yǎng)。在現(xiàn)階段,雖然成績依舊是衡量教學成果的標準之一,但不再是唯一標準,現(xiàn)代教學評價理念更注重教學過程和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教師要結合新時代教育教學理念,將傳統(tǒng)的分值教學評價體系進行改革,將評價重心轉移到學生綜合學習能力與核心素養(yǎng)上。而且,由于學生個體存在差異性,學生的學習側重點和學習進度與深度都不盡相同,導致教師的教學進度、教學特點與評價角度也不同。
因此,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因材施教地對學生進行評價,這既發(fā)揮了評價體系自身的教育、激勵功能,又能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對學生進行分析,讓學生充分了解自己的不足,從而推動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新時代的教學評價體系具有針對性,對學生的評價既包含優(yōu)點,也有缺點,能幫助教師根據(jù)學生的情感需求,給予學生不同程度的鼓勵和批評,讓學生增強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英語,有利于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
例如,教師在英語教學課堂上,對積極回答問題的學生,合理地運用“Very good”“Great”“Good job”等短語予以反饋,讓學生獲得正向評價,提升課堂活躍度,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上用搶答的方式分組測評,將學生分成不同小組,課堂上提出問題,以積分的形式計算小組得分,然后在課后進行小組比拼,比較哪一組的學習任務完成得更好,哪一組回答問題準確度最高,以此來激勵學生學習英語知識,提升核心素養(yǎng)。
此外,教師可以教學中增加對學生的情感評價。在一般的教學評價中,大部分教師常用的都是“Good”“Great”等評價短語,長時間的使用會讓學生習以為常,起不到評價、鼓勵的效果,那么教師可以將情感評價融入傳統(tǒng)評價體系中,用滿懷期待和驚喜的情感評價感染學生,使其重新找回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例如,教師可以將傳統(tǒng)的“Gread”“Good job”等評價短語,與“You are really talented”“I am proud of you”等個人情感濃烈的評價語句穿插使用,讓學生切實感受到教師的鼓勵,從而更積極自主地投入到英語學習中。
綜上所述,語言、思維、文化和能力是高中英語教學中存在培養(yǎng)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國的高中英語教學中存在偏重知識教學、模式單一、評價體系不完善等問題,為滿足新時代高中英語教學需求,培養(yǎng)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就需要教師明確英語教學目標與內容,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構建全新的英語教學評價體系,“攘除”英語教學中的教學弊端,構建高中英語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賈麗麗.核心素養(yǎng)下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J].校園英語,2022(18):97-99.
[2]王春玲,劉琨.論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語言能力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J].中學生英語,2021(48):126.
[3]王固定.基于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思考[J].英語畫刊(高中版),2021(27):91-92.
[4]張志鵬.基于核心素養(yǎng)下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J].英語畫刊(高中版),2021(12):65-66.
[5]姚飛.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語言能力”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研究[J].高考,2021(6):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