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月色,淡得幾乎看不見,偶有幾顆星星閃爍,綴在夜空漆黑的幕布上。鍋里的粽子煮好了,我揭開蓋子,水汽一股腦兒地從鍋里冒出來,氤氳在廚房的窗玻璃上。我拿起粽子,趁熱咬下一口,很軟,很甜——這是從外面買回來的粽子。一股甜得發(fā)膩的味道在我的口腔里沖撞,讓我更加想念昔日的端午節(jié)。那時,粽子的味道是酸的,或是甜的,有時也是皂角味的。
在我幼時的一個夏日,暑意消散了大半,陣陣粽香從外婆家里飄出來。我尋著香氣走進屋里,看到外婆正坐在水井邊包粽子。外婆一只手拿著粽葉,另一只手往粽葉上放糯米,額前幾縷染了霜的碎發(fā)落下,遮住了她微微瞇起的眼睛。我輕喚“外婆——”,外婆循聲抬起頭,笑瞇瞇地看著我。她站起來,用手背拂去我臉上的灰塵,她的手上沾著幾粒糯米,靠近我時,幾縷粽葉的清香縈繞在我的鼻尖。
不一會兒,幾縷青白色的煙從紅磚砌成的煙囪里若有若無地飄出,在蔚藍的天空中漸漸暈開。我聞到誘人的粽香,著急地圍著外婆轉,恨不得馬上就吃到美味的粽子。外婆笑著點點我的額頭,進廚房拿粽子時還不忘笑我:“小饞蟲,等著噢,外婆給你拿粽子?!眲偝鲥伒聂兆訜釟怛v騰,帶著一股獨特的粽葉清香,我急不可待地剝開粽葉,咬下一口——嗬!竟是酸的!再看粽子,軟嫩的糯米中竟躺著幾顆酸棗。我疑惑地看向外婆,外婆笑著朝我眨眨眼,說:“第一次做,還不熟練。吃吧,吃吧?!币娢也唤獾臉幼?,她摸了摸繡著花的上衣口袋,掏出一顆奶糖,剝開糖紙,塞進我嘴里,輕聲說:“酸酸甜甜的就好吃了。不要告訴媽媽哦?!蔽宜贫嵌攸c點頭,只覺得甜甜的奶糖和微酸的粽子混合在一起,味道真好。
等我稍長大一些,每到端午節(jié),外婆還是會坐在水井邊給我包粽子。
外婆雙手發(fā)顫,糯米總是不聽話地從粽葉里跑出來,她的額頭上沁出一層細汗,銀白色的發(fā)絲貼在鬢邊。好半天,才聞到廚房里傳出的粽香。我咬下一口粽子,絲絲清甜在口中漾開,混合著粽葉的香氣,還有一股淡淡的皂角味。皂角味?我回頭細嗅,原來皂角味是從外婆身上那件泛白的繡花外套上散發(fā)出來的。那件繡花外套已經(jīng)被外婆穿了很多年了,上面泛著點點斑駁的痕跡,讓我想起昔日外婆背著年幼的我在田間勞作,在數(shù)不清星星的晚上哄我入睡,為我驅趕蚊蟲,拉著我的手教我識字……看著外婆被歲月壓彎的脊背、臉上縱橫的皺紋和稀疏的白發(fā),我的眼里盈滿淚水。
懷念啊,懷念酸棗的酸、奶糖的甜和外婆身上淡淡的皂角味……懷念端午節(jié)的味道。
(指導老師 陳冬曉)
【點評】陳維敏同學用細膩的文筆,飽含深情地回憶了端午節(jié)和外婆一起吃粽子的場景,行文流暢,真摯感人。其實令“我”印象深刻的不只是小小的酸棗、甜甜的奶糖和外婆身上的皂角味,更是美好的童年時光和外婆對自己的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