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海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古往今來,詠荷的詩詞文章不勝枚舉,但最令人陶醉的莫過李清照這首《如夢令》。
這里蓮香飄逸,清風(fēng)拂過。滿池的荷花隨風(fēng)搖曳,誤入藕花深處的“李清照”更顯意境悠然。
寥寥數(shù)語,似乎是隨意而出,卻又惜墨如金,句句含有深意。開頭兩句,寫沉醉興奮之情。接著寫“日暮”歸家,又“誤入”荷塘深處,別有天地,令人流連。最后一句,純潔天真,言盡而意不盡。三十三字,既寫了作者“貪杯醉酒,興盡晚歸”的故事情節(jié),又繪出了大明湖“荷花盛開,明湖泛舟”的美景,同時表現(xiàn)出作者此刻的愉悅心境!足見詞人遣詞造句之精妙。
另據(jù)記載,李清照的愛情故事也與大明湖有不解之緣。800年前的一個秋天,李清照在丫環(huán)的陪同下,到大明湖蕩舟。暮秋的大明湖,天高氣爽,柳枝婆娑,別是一番景致。引得李清照心緒清悠,詩興大發(fā),隨即吟成一首《憶君王》:“湖上來風(fēng)波浩渺,秋已暮,紅稀香少。水光山色與人親,說不盡,無窮好。蓮子已成荷葉老,青露洗,萍花汀草。眠沙鷗鷺不回頭,似也恨,人歸早?!?/p>
不料,這首好詞正巧被岸上一個書生聽到。那書生不是別人,正是金石學(xué)家趙明誠。趙明誠也是當(dāng)時有名的才子,才子遇才女,金風(fēng)逢玉露,于是,二人之間演繹出一段可歌可泣的愛情佳話。
李清照,婉約派代表,號易安,一生顛沛流離,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父李格非為當(dāng)時著名學(xué)者。其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后期多悲嘆身世,情調(diào)感傷,有的也流露出對中原的懷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崇尚典雅,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傳世。
詞因湖添韻,湖因詞增色。斯人已逝,但李清照吟詠的優(yōu)美詞句卻與明湖同在,與作者美名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