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 鵬(河北省邯鄲市邯山區(qū)南堡鄉(xiāng)政府 河北 邯鄲 056006)
桃為薔薇科桃屬植物,原產自我國,其栽培歷史悠久。目前,除鮮食外,已開發(fā)出多種桃加工品及保健品,桃的利用率及附加值明顯提升,市場需求日益增大,發(fā)展前景極為廣闊。
在桃樹栽培管理過程中,施肥是最為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氮、磷、鉀作為必需的營養(yǎng)物質,對桃生長發(fā)育意義重大[1]。然而,在桃樹實際種植中,為提升桃產量,部分種植戶盲目增加化肥施用量,其肥料利用率低,這不僅造成了嚴重的資源浪費,還影響桃品質,甚至造成環(huán)境污染,科學合理施肥可改善土壤環(huán)境,提升土壤肥力,為桃樹生長以及果實品質的改善提供保障。本研究探究桃樹最佳施肥量,以期為桃樹合理施肥提供參考。
本試驗于2019 年10 月至2022 年7 月于河北省邯鄲市某試驗基地內進行。當地為溫暖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為13.5℃,全年無霜期為200 d,年日照時長為2447 h,年平均降水量為583 mm。試驗地塊0~20 cm 土層土壤pH 值為6.85,土壤有機質含量為34.41 g/kg,全氮含量為4.24 g/kg,全磷含量為33.25 mg/kg,全鉀含量為130.80 mg/kg,有效鈣含量為2.06 g/kg,有效鎂含量為0.59 g/kg。
供試果樹為當地常規(guī)品種“邯紅桃2 號”,株行距為4 m×4 m,為長勢一致、生長良好的6 年生盛果期桃樹。
試驗用桃樹專用肥(15∶15∶15)由河南譽中奧農業(yè)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試驗用尿素(N≥46.4%)由中國農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試驗用硫酸鉀型復合肥(總養(yǎng)分≥45%,N∶P∶K=15∶15∶15)由中國化工建設有限公司提供。
根據基肥施入量的不同,本試驗共設置5 個處理,各處理分別重復3 次,共設置15 個試驗小區(qū)。各處理施肥情況,見表1。在桃樹落葉前30 d 施入基肥,桃樹開花后7 d 施入花后肥,采收前30 d 施入果實膨大肥。
表1 各處理施肥情況 單位:kg/株
果實成熟后,于各個試驗小區(qū)樹冠外圍隨機摘取25 個果實,分別測量單果重、果實縱徑、橫徑,計算果型指數及果實產量。測定果實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還原糖、維生素C 及游離氨基酸含量。
果實縱徑、橫徑采用游標卡尺測量,縱徑與橫徑的比值為果形指數;用GY-3 型果實硬度計測定果實硬度;用PAL-1 型手持折光儀測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采用氫氧化鈉滴定法測定可滴定酸含量;采用蒽酮比色法測定還原糖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維生素C 含量;采用茚三酮比色法測定游離氨基酸含量。
采用Excel 2010 軟件處理相關數據,并利用SPSS 23.0 軟件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及差異顯著性分析。
不同處理桃果實農藝性狀,見表2。
表2 不同處理桃果實農藝性狀
不同施肥量對桃果實農藝性狀存在顯著影響。由表2 可知,隨著施肥量的增加,果實橫徑與縱徑均呈現出逐漸增加的趨勢,其中果實橫徑為67.83~69.23 mm,T2 與T3 處理果實橫徑差異不顯著,T4 與T5 處理果實橫徑差異不顯著;5個處理桃果實縱徑在68.63~70.42 cm 之間,其中T3、T4、T5 三個處理果實縱徑(三者差異不顯著)顯著高于T1 和T2 處理(二者差異不顯著);施肥量對桃果實果型指數不存在顯著影響,5 個處理果型指數在1.01~1.03 之間;不同處理桃單果重存在顯著差異,以T4 處理單果重最大,T1 和T2處理單果重偏?。ǘ卟町惒伙@著),其中T4 處理單果重比T1 處理增加了14.76 g。
不同處理桃果實品質,見表3。
表3 不同處理桃果實品質
由表3 可知,不同施肥量對桃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還原糖、維生素C 和游離氨基酸含量存在顯著影響,對果實硬度影響不顯著。隨著施肥量的增加,桃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逐漸升高,在T3 處理時達到最大值,隨著施肥量的進一步增加,桃可溶性固定物含量開始降低,其中T3 與T4 處理差異不顯著,T2 與T5 處理差異不顯著;不同處理間桃果實可滴定酸含量差異顯著,隨著施肥量的增加,可滴定酸含量呈降低趨勢,其中T1、T2、T3 處理可滴定酸含量均為0.13%,顯著高于T4 和T5 處理(二者差異不顯著);隨著施肥量的增加,桃果實還原糖含量呈增加趨勢,T3 處理達到最大值,隨著施肥量的進一步增加,還原糖含量開始降低,其中T2、T3、T4 處理差異不顯著(10.82%~12.07%),T1、T5處理桃還原糖含量差異不顯著(9.14%和9.36%);不同處理桃果實維生素C 含量由高到低依次為T4、T3、T2、T5、T1 處理,其中T2、T3、T4 處理桃果實維生素C 含量差異不顯著,但顯著高于其他兩個處理;T2、T3、T4、T5 處理桃子果實游離氨基酸含量均顯著高于T1 處理,分別比T1 處理高0.19,0.42,0.36,0.19 mg/g。
不同處理桃樹產量及種植經濟效益,見表4。
表4 不同處理桃樹種植經濟效益
由表4 可知,不同處理桃樹果實產量由高到低依次為T4、T3、T5、T2、T1 處理,其中T3、T5 處理桃果實產量差異不顯著,分別為46 523.92,48 838.93 kg/hm2,T1、T2 處 理桃果實產量差異不顯著,分別為44 116.29,45 451.62 kg/hm2。不同處理桃樹種植純收益由高到低依次為T3、T4、T2、T1、T5 處理,T3 與T4 處理種植經濟效益較高。
本研究發(fā)現,不同施肥量對桃果實橫徑、縱徑、單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還原糖含量、維生素C 含量和游離氨基酸含量存在顯著影響。合理增加施肥量有助于桃子果實產量及品質的提升,但是若施肥過多,可能會導致植物生長過旺,影響花芽的形成,導致生理落果現象,同時會妨礙果實著色,降低含糖量,影響果實的產量及品質。
不同施肥量對桃果實農藝性狀、產量及品質影響顯著。本試驗條件下,在基肥施入40~45 kg/株桃樹專用肥,桃樹開花后7 d 追施0.3 kg/株尿素,采收前30 d 追施0.15 kg/株硫酸鉀型復合肥時,桃果實產量及品質最為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