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強
BJ60原車油箱為85L,以目前約12.5/100km的表顯平均油耗計算,600km左右是沒有問題的,但在高強度越野的時候,高油耗會極大降低車輛的續(xù)航里程,因此選擇了一款目前市場容量最大的65L副油箱。
目前市場上主流的副油箱供油有虹吸和油泵兩種,此次安裝的采用油泵設計,以上述平均油耗計算,可增加500km的續(xù)航,從而將整車續(xù)航提升至1000km以上。油箱廂體凈重27.15kg,副油箱材質選擇不銹鋼,外層工藝為吹砂噴塑,具備防腐防污能力。原車的加油口為單口,新?lián)Q的加油口管道為雙口,左側為副油箱口,右側聯(lián)通原車油箱。并未選擇原車自帶的右側加注口作為副油箱口是因為考慮到將來柴油車型會將其作為尿素加注口使用。如果柴油車型底盤結構完全無變化(可能性不大),左側雙口的設計將來可以直接挪到柴油車型上,降低開發(fā)成本。
副油箱安裝位置位于后橋前部,與右側的排氣管分居傳動軸左右兩側,呈對稱之勢且保持一定距離,可避免熱量輻射。油箱形狀完全按照底盤結構形狀設計并采用原車大梁自帶的孔位無損安裝,無需切割或者打孔也沒有多余的附件。副油箱安裝在北汽4S店已頗具經驗,三個小時左右即可完工,包括油泵管路及控制線路的安裝。
日常使用中,可僅為主油箱加油。長途穿越時,將兩個油箱同時加滿,待主油箱油量不足時,可通過駕駛室的油泵開關為主油箱補油,油泵采用防干燒設計,無油可抽時會自動斷電,簡單省心。
市場上有多種護板方案且大同小異,我此次選擇的副油箱和底盤護板同步開發(fā),并采用原車孔位交錯安裝,因此可做到安裝時互不干涉。這套底盤護板選用鋁鎂合金材質,雖有8mm厚,但比錳鋼的更加輕便,且具備一定的延展性。
護板結構共四塊,分別保護發(fā)動機、變速器、分動器等,縱向下凹開孔設計可避免車輛在涉水或者沖沙后淤積泥沙。之所以沒有安裝后橋護板,是基于BJ60定位底盤結構,其前方護板離地間隙更低,如果車輛前進的時候發(fā)生底盤剮蹭,那就需要倒車了。否則,車輛極有可能發(fā)生托底的情況。
值得一提的是,這套護板的螺絲在安裝原車孔位的同時,還采用了下凹式設計,可避免底盤磕碰之后螺絲發(fā)生形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