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志
清人唐咨伯、楊端本修纂《(康熙)潼關縣志》卷下著錄題唐人郭文之《出關懷古》“雄關百二氣佳哉,日色蒼茫拂曙開。華岳三峰皆北拱,黃河一水自西來。漢律徐度原無險,楚矩才消但有灰。六國未亡秦已滅,凄涼空使后人哀?!鄙弦呗汕皟陕?lián)寫山川景象,潼關北臨黃河,南踞山腰,既是晉、陜、豫三省要沖,又是黃河、渭河、洛河三河交匯處;后兩聯(lián)詠秦漢古事,潼關乃兵家必爭之地,斑斑印跡里可見此地的波譎云詭。作為懷古攬勝的名篇,不少今人編撰的詩詞選多據(jù)縣志選入,如梁建邦《詠潼關詩詞選析》(西北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第51頁)、郭勇格《渭南詩詞大全》(陜西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462—463頁)等。然此詩應非唐詩,更可能是明人郭登的詩作,試做詮解。
首先,清人賈漢復、沈荃、徐化成修纂《(康熙)河南通志》卷三八亦著錄此詩,作者及時代題為明人郭登。該志系清康熙九年(1670)刻本,刊刻時間比《(康熙)潼關縣志》早15年。此外,田文鏡、孫灝等修纂《(雍正)河南通志》卷七四亦將該詩系于郭登名下。從文獻早晚及其流傳來看,明人郭登更可能是《出關懷古》的作者。
其次,題唐人郭文之《出關懷古》除了見載于《(康熙)潼關縣志》外,歷來的唐詩選集、總集,如《唐詩紀事》《唐詩品匯》《全唐詩》等皆未著錄。假使該詩是唐人郭文之的作品,那么在唐以后的文獻中必定會存留蛛絲馬跡,然不獨文獻無載,連郭文之的生卒年及生平事跡也無法考證,從側面說明該首七律不太可能是唐詩。
最后,此詩風格主旨與明人郭登身份、遭際相符。郭登(?—1472),字元登,臨淮(今安徽鳳陽)人。正統(tǒng)中,擢錦衣衛(wèi)指揮僉事;土木堡之變,以都督僉事守大同,以功封定襄伯;明英宗復辟,謫戍甘肅;成化初復爵。卒贈侯,謚忠武,著有《聯(lián)珠集》。屢敗瓦剌也先軍并以民族大義為重的郭登因開罪明英宗而遭貶謫,路經潼關時,難免生出觀景懷古的思緒,這也非常契合《出關懷古》的主旨。此外,李東陽《懷麓堂詩話》稱譽郭登“國朝武將能詩者,莫過定襄伯郭元登”,揣度《出關懷古》一詩的立意、手法,無愧于李東陽的評騭。
綜之,從文獻出現(xiàn)時間、流傳嬗遞情形以及詩歌主旨來看,《出關懷古》應是明人郭登的作品,這也提醒學者們在使用明清方志時尤應多方考證,慎之又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