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平
愛女罹患彌漫性肺動靜脈瘺,生命垂危,醫(yī)生給出的結(jié)論是:“最好的結(jié)果就是植物人?!毖芯可茖W的父親堅信生命里會有奇跡,抱著女兒必定醒來的信念,艱難跋涉在救治女兒的漫漫長途中。終于,一根飽蘸父愛的棉簽,喚醒了女兒沉睡的記憶……
愛女遭厄運:博導父親堅信生命有奇跡
2013年底的一天,鄭文杰匆忙趕到自家附近的醫(yī)院時,女兒鄭善元正處在昏迷中,看到一旁那觸目驚心的暗紅色嘔吐物,鄭文杰頓覺天昏地暗……
今年65歲的鄭文杰家住廣東省廣州市,他和妻子黃建軍只育有善元這個寶貝女兒。自從女兒1989年出生以來,夫妻倆一直對她寵愛有加。善元從小聰慧愛學習,5歲開始學琵琶,初中階段就考了琵琶九級,琵琶老師認為她可以做專業(yè)琵琶演奏者,但彼時善元已考名校華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有一年,鄭文杰的朋友從深圳給他送來很多蘆薈,鄭文杰忙于工作,把蘆薈養(yǎng)在陽臺。幾個月后,蘆薈沒死掉,還不斷有新葉冒出來,一些老葉子則慢慢皺掉。善元很好奇,鄭文杰趁機給女兒“上課”:“你看,蘆薈犧牲了老葉子,把營養(yǎng)供給了新葉子,這就是生命的頑強和傳奇?!鄙圃粲兴迹樕蠈憹M對爸爸的崇拜。
善元的英語非常好,曾在高二時去英國參加一個英語的家庭學習班。高三時,她被作為交換生之一,去了日本。其間,善元的出色表現(xiàn),贏得老師們的一致贊揚,由此對中國孩子的刮目相看。彼時,善元還進行了琵琶演奏,日本的相關(guān)官員對琵琶很感興趣。高興之余,善元告訴爸爸,她很慶幸自己能為學校和無數(shù)中國孩子爭光,也希望將來能成為爸爸那樣學富五車的大學者。
然而,命運卻不讓善元的人生道路一帆風順。早在小升初體檢時,她被查出肺部異常。鄭文杰和黃建軍不敢大意,趕緊帶她到醫(yī)院做進一步檢查。醫(yī)生讓善元連續(xù)吃了半年治療肺結(jié)核的藥,她的身體卻明顯變差,常在運動后頭暈氣喘。
黃建軍夫婦帶善元到北京的大醫(yī)院檢查,結(jié)果善元被確診為肺動靜脈瘺。這是一種先天性疾病,發(fā)病率約五萬分之一,善元患的彌漫性肺動靜脈瘺,更是少見。醫(yī)生告訴鄭文杰,善元肺里的異常血管,直接將她的肺動脈、靜脈連通,導致未經(jīng)肺泡氧合的低氧血,流向肺靜脈在體內(nèi)循環(huán),讓她的身體出現(xiàn)缺氧困擾,會咯血、暈厥,甚至有生命危險。
鄭文杰夫妻如遭雷擊,又不愿在女兒面前傷心流淚,只能把痛苦藏在心里。
善元則一如既往地奮發(fā)向上,考取了華南理工大學。遺憾的是,病魔沒有因為她的優(yōu)秀而善待她。異常血管經(jīng)常讓她的嘴唇和指甲呈紫色,遇到不好的天氣,頭疼成為家常便飯。
2009年7月,隨著肺部病情的加重,20歲的善元常常呼吸費力,鄭文杰夫妻帶著女兒到北京,讓她接受了第一次肺動靜脈瘺封堵術(shù)。2011年,善元獲得華南理工大學保研的資格,但她直接申請香港中文大學,成功拿到了錄取通知書,開啟了生物系碩博連讀模式,天天忙著做實驗。
可能是過于勞累,到香港的第二年,善元開始感冒發(fā)燒的次數(shù)增多,有時還會少量咯血。擔心女兒的病卷土重來,2013年冬天,鄭文杰和黃建軍商量后,一致要求女兒回家休息一段時間。當年的12月24日晚上,正在家吃晚餐的善元突然再次咯血,呼吸也隨之急促,陷入昏迷。鄭文杰夫妻嚇得魂飛魄散,第一時間打120救護車送女兒到醫(yī)院。在醫(yī)生的全力搶救下,她才醒了過來。
驚嚇接踵而至。住院期間,由于學業(yè)壓力較大,善元天天在病房堅持學習。一次,她放下資料準備到床邊時,頭暈瞬間襲來,她猝不及防地暈倒在地,同時鼻腔出血。鼻血被她吞咽后,刺激到胃,導致胃里的食物和鼻血都被嘔吐出來。直到40分鐘后,善元才醒來。鄭文杰聞訊后火速趕來醫(yī)院時,看到女兒不省人事,年過半百的他心碎不已……
這次意外,還造成善元永久的腦損傷痕跡,并出現(xiàn)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硬膜下出血,需要進行血腫引流術(shù)。手術(shù)前,看到從小秀發(fā)飄飄的善元被剃了光頭,鄭文杰強忍眼淚。
在親情的助力下,善元很快出院了,可命運對鄭文杰一家的捉弄還沒有結(jié)束。
2014年4月,為更好地恢復心肺功能,善元在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做第二次肺動靜脈瘺封堵術(shù)手術(shù)。不料,手術(shù)后第8天,出院在家的善元又突然大咯血,被家人送進了搶救室。醫(yī)生稱她血氧飽和度只有50%(正常人的血氧飽和度在97%以上),處在“瀕死的狀態(tài)”,將她送到ICU氣管插管,上呼吸機搶救。保住生命后,善元一直昏迷。醫(yī)生認為她沒有醫(yī)療的價值,最好結(jié)果就是植物人。
女兒美好的人生才剛剛開始,怎能就此成為植物人?黃建軍忍不住哭了。鄭文杰也如遭棒喝,差點沒站住。幾秒鐘的沉默后,鄭文杰壓抑著內(nèi)心的悲傷,極力用平靜的語氣說道:“我相信你們嚴肅慎重檢查做出的診斷是科學的,但涉及生命的問題永遠都有奇跡。我相信我們可以一同創(chuàng)造奇跡!”
出生于1957年的鄭文杰是暨南大學生命技術(shù)學院教授,作為一名在生命科技技術(shù)領(lǐng)域成就卓越的學者、專家,鄭文杰篤信,女兒的康復是毫無疑問的,他堅信,他們的愛能喚醒她!
生命的甘露:筷子游戲喚醒沉睡天使
深度昏迷的女兒危在旦夕,鄭文杰心如刀割,放棄了訪問的機會,和妻子輪番守在女兒身邊。他每天一早就來到醫(yī)院,在女兒床邊一坐就到晚上11點多,每半小時給女兒翻一次身,做按摩,紅著眼睛盯著打針換藥。
一次,一位醫(yī)生關(guān)切地問起善元昏迷前的事,鄭文杰百感交集地回答:“我現(xiàn)在不去想善元的過去和未來,也不會去流淚。如果要哭,我的眼淚早就哭干了。如今我只關(guān)注善元的三天,她今天情況穩(wěn)定或比昨天好轉(zhuǎn),就可以期待明天。”
實際上,此時的鄭文杰也很難過,想著自家祖上都積德行善,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也有口皆碑,他不明白老天為何要讓女兒承受這么大磨難。漸漸地,他意識到,這一切可能是上天要他和家人去經(jīng)歷一些事情,改變某些東西。也是從這時起,他暗下決心,只要女兒能平安、康復,他愿放棄一切。
鄭文杰對女兒的愛,黃建軍都看在眼里。一次小憩時,鄭文杰猛地雙手撲向半空中,像要抱住什么,驚醒后,黃建軍問他原因,他眼里溢滿擔心:“我夢見善元又要摔倒……”黃建軍很是心酸。
善元昏迷后,她的兩位表哥也來醫(yī)院幫忙照顧她,結(jié)果都先后感冒病倒。兩個年輕人都佩服鄭文杰能扛,鄭文杰苦笑道:“我現(xiàn)在沒資格生病,也沒資格倒下?!睂嶋H上,只有黃建軍知道,鄭文杰不是身體棒,而是他眼里只有女兒,完全顧不上自己。作為一位十年高血壓兼心臟肥大的患者,日復一日地照顧女兒,全程和醫(yī)生商討女兒的治療方案,再加上日常工作,他的后背僵硬疼痛到無法入睡,只有撞墻才能舒服點。妻子心疼得掉下眼淚,他卻不以為然,反而開玩笑:“我這是為了強壯,必須撞墻?!笨此眢w遭罪還如此樂觀,妻子哭笑不得。
鄭文杰始終認為,女兒即便出現(xiàn)腦損傷,但還具備思維能力。為此,為了讓昏迷中的女兒在醫(yī)院也能感受到家的溫馨,他和照護女兒的醫(yī)護人員有說有笑地聊天,請教護理知識。
一次,一位護士在為善元吸痰時,善元突然面色發(fā)黑雙手握緊,血氧飽和度急劇下降,鄭文杰連忙高聲喊醫(yī)生搶救,善元才轉(zhuǎn)危為安。
鄭文杰還多次告訴醫(yī)護人員和前來探望的親友:“請大家不要當著善元的面描述不好的病情,盡量說她好轉(zhuǎn)的表現(xiàn)或好消息,她聽得到?!?/p>
鄭文杰堅信女兒能感知一切,想著女兒擅長、熱愛琵琶,他就告訴女兒,她小時候每到周末,都要到廣州市少年宮練習的經(jīng)歷,說小小的她要被大人抱著,才能坐上演奏的凳子,卻是少年宮民族樂團琵琶主要演奏者時,他臉上的自豪藏不住。一次,他循環(huán)播放女兒琵琶老師的曲子,這些曲子善元生病前都會彈,再次聽到后,她的身體居然輕輕顫抖,鄭文杰激動地連忙喊來醫(yī)護人員,醫(yī)護人員則認為這是正常的神經(jīng)反應。當時,考慮到善元很早就會背誦先賢的經(jīng)典作品,為了跟昏迷中的女兒交流,黃建軍特地在病房給善元背誦作品。聽到媽媽也會背誦了,過程中還有三次小差錯,善元的臉上出現(xiàn)了三次明顯的微笑。觀察到這些,鄭文杰判斷是善元對媽媽背誦出差錯的反應,他再次驚喜。醫(yī)生卻覺得他是因愛女心切出現(xiàn)了錯覺……鄭文杰和妻子不管,仍然堅持給女兒背經(jīng)典,播放琵琶曲。
那段時間,善元的嘴唇看起來很干燥。鄭文杰就天天用棉簽蘸上鹽水,為女兒潤唇。一次,善元忽然緊緊咬住了棉簽。鄭文杰心里一動,女兒年幼時,自己喂她吃飯,調(diào)皮的小善元常故意咬住筷子。鄭文杰猜測,棉簽可能引起了女兒對于幼時筷子游戲的記憶,趕緊問女兒:“善元,你有什么問題?如果我說對了,你就松開。你是覺得這道菜不合你口味嗎?”“還是覺得這道菜太咸?”見善元沒有反應,鄭文杰恍然大悟:“哦,我知道了,善元,你是嫌爸爸根本沒有夾菜,對不對?”他剛說完,善元就吐出了棉簽?!吧圃懈杏X了!”鄭文杰歡呼起來。
此后,鄭文杰每次用棉簽給女兒潤唇時,善元也積極配合爸爸咬棉簽,鄭文杰覺得女兒的蘇醒指日可待。果不其然,進入ICU第28天,正當鄭文杰陪在女兒床邊時,一直昏迷的善元睜開了眼睛。鄭文杰喜極而泣,哽咽著給黃建軍打電話:“善元醒了?!睊鞌嚯娫?,鄭文杰緊緊抓住女兒的手,任憑喜悅的眼淚肆意流淌。
后來和鄭文杰交流時,善元告訴爸爸,自己昏迷的日子里,能聽見父母背文章的聲音和琵琶的聲音,就是不能回應,她還動容地說道:“爸,那段非常無助的日子里,你的棉簽就像是我生命的甘露。我知道爸爸不會放棄我,心里便不再恐懼?!薄吧圃职钟肋h都不放棄你的。那棉簽,是爸爸和你最美好的回憶?!编嵨慕軣釡I盈眶地說出這句話,心里滿滿都是溫暖和幸福。
更讓一家人幸福的是,善元醒來一周后,血氧值就已經(jīng)平穩(wěn),呼吸機也脫掉了,被轉(zhuǎn)入神經(jīng)內(nèi)科病房。幾天后,醫(yī)生為她做了一次腦電圖和腦部CT,發(fā)現(xiàn)腦電圖結(jié)果完全正常,CT里腦部不同區(qū)域也在恢復,她還能完全按照醫(yī)生的指引眨眼、側(cè)身,驚得醫(yī)生忍不住笑道:“奇跡,奇跡啊,科學沒辦法解釋?!编嵨慕芤残α耍畠耗軇?chuàng)造奇跡,他們一家的付出值了。
重新站起來:超級父愛助力女兒碩士畢業(yè)
善元在神經(jīng)內(nèi)科病房一住就是一年多,康復之路走得很艱難。剛開始,因腦損傷留下后遺癥,她失去知覺的右半邊身體癱瘓,無法再行走、坐起來。為了讓她“站起來”,鄭文杰一點點上升床的高度,可長期臥床的女兒不適應高度變化,大腦因供血不足讓她頭暈。年近花甲的鄭文杰不顧腰疼蹲下,妻子也坐在地上,兩人不斷地給女兒搓腳底活血。漸漸地,康復床被搖直到90度,善元終于“站”了起來,累得滿頭大汗的鄭文杰也露出了笑容。
在每天練習站立的一個小時里,善元還要接受康復醫(yī)生關(guān)于顏色、形狀等方面的測試,重新訓練舌頭和口腔功能,也是她康復訓練的必修課。有時,承受著訓練的痛苦,卻感受不到身體的變化,善元不愿接受這樣殘酷的現(xiàn)實。一次,父母不在時,恰好朋友來看她,善元茫然落淚:“我寧愿從未醒過來,現(xiàn)在什么都做不了,想走到那邊跳樓都跳不了?!编嵨慕苈犝f后,心疼不已,作為生命科學博導,他明白,希望對一個人的動力有多大,他開導女兒:“善元,人生很多東西不要太有執(zhí)念,我們要學會根據(jù)生活的一些情況來做出改變。生命的復蘇,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一步一步環(huán)環(huán)相扣,最終讓生命的系統(tǒng)重啟。你看現(xiàn)在你是躺著的,漸漸康復后,你就可以坐著,可離開病床,可離開醫(yī)院……”
“嗯……”善元回應爸爸,心里不平靜了。自己昏迷后,父母日夜守護都蒼老了很多,現(xiàn)在,兩鬢斑白的爸爸還每天為自己翻身;為了陪她治病,爸爸在單位干部換屆時,堅持請辭了原來的職務(wù)。
想著這些,善元不忍辜負爸爸,咬牙堅持康復訓練。醫(yī)生說康復需要能量,善元就逼著自己多吃飯;在床上翻身肌肉再難受,她也要撐著做完100個……功夫不負苦心人,月復一月,善元可以坐輪椅了……2016年12月20日,她終于被鄭文杰如愿接出院,回到闊別已久的家。
為了讓女兒早日實現(xiàn)站立、走路自由,鄭文杰全力以赴幫助女兒做康復??祻椭校圃矝]落下自己的學業(yè)。2017年11月,她如期提交了碩士論文,于2018年初完成論文答辯。此前,為幫女兒減輕壓力,鄭文杰慎重考慮后,建議女兒暫時放棄博士學業(yè):“善元,爸爸知道你的理想是完成科研當老師,但人生要學會放棄和改變,我和媽媽都希望你可以健康幸福地生活?!?/p>
善元理解父母的苦心,只是,按香港中文大學的相關(guān)規(guī)定,如果她無法完成五年的連讀,就不能獲取碩士和博士學位。目睹女兒的焦慮,鄭文杰建議她向?qū)熣f明情況。讓善元開心的是,一直欣賞她的導師結(jié)合她的學業(yè)表現(xiàn),同意善元放棄博士學位,并幫她申請了碩士學位。不久,父母陪她參加香港中文大學畢業(yè)典禮??吹脚畠捍┥狭藢W位服,戴上了四角學位帽,鄭文杰的眼淚悄然滑落。
獲得碩士學位,善元備受鼓舞,將更多精力投入到康復訓練中。2020年底,她學會了用助行器行走;2021年8月,右手和右腳的部分功能得以恢復。就在善元的情況越來越好之際,2022年8月,她突然全身水腫,到醫(yī)院才知道是肺部功能跟不上鍛煉量造成水腫、貧血、肺部動靜脈高壓等癥狀。在急診科治療三天后,鄭文杰帶女兒回到家,進行中西醫(yī)結(jié)合的調(diào)理康復。神奇的是,2022年11月,醫(yī)生發(fā)現(xiàn)善元的心肺指標又一次恢復了正常。
其間,一位醫(yī)生認為善元的病要根治,可能還需要肺移植。鄭文杰想了想后,認真地說道:“我對善元有信心,也對自己有信心。既然上天要改變我們的生命軌跡,那我們就坦然面對?!?/p>
鄭文杰的坦然不止如此,一個月前,他幫女兒申請了殘疾人證,一家人都接納善元的這個新身份,也期待條件成熟時再轉(zhuǎn)換。
2022年末,鄭文杰一家人已走過了女兒生病后最艱難的8年,隨著善元的逐漸康復,鄭文杰也實現(xiàn)了讓女兒站起來的愿望。在陪女兒治病、康復的這8年里,時刻關(guān)注女兒病癥的鄭文杰儼然成了大半個肺病專家。他還在本子上細心記錄女兒每天的血氧飽和度和心率值,打算將來以研究成果的形式發(fā)表這些數(shù)據(jù),以幫助更多人。
善元表示:“人不能僅僅著眼于自己,如果心中有一個‘大我,至少會覺得自己沒有白病了一場。我想分享我的故事和康復經(jīng)驗,希望可以鼓勵和幫助更多人。”她也希望,不久的將來,自己能重新彈起心愛的琵琶,擁有幸福的小家。說這話時,美麗大方的她語言清晰,眼里的光堅定而明亮……
編輯/賀長虹 戴志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