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可春/訪錄
立身百行,以學為基。學習可以增智長才、厚德明志?!坝癫蛔敛怀善?;人不學,不知義?!睂W習其實是一個不斷發(fā)現自我的過程,它擴大了人的精神空間與思維容量,讓我們的視野更加開闊,境界更加升華,心靈更加純潔。所有的知識、智慧、才干、本領都是通過勤奮學習得來的。在學習書法的過程中,我們一定要加強學習,向傳統學習,向經典碑帖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欣賞眼光、理論水平和創(chuàng)作能力。
“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睂W習書法與做其他工作一樣,必須堅持練習,從基本點畫開始,從偏旁部首入手,直至把結構掌握好,特別是對所臨碑帖的個性化東西要掌握好,臨準臨像,這樣堅持數年,定有所獲。
馬于強書
我們強調學習書法要勤奮,要有恒心,這是沒錯的。但事實上,光有勤奮是不夠的。唐代書法家孫過庭說:“蓋有學而不能,未有不學而能者也?!辈磺趯W苦練固然不行,僅僅勤學苦練也是不夠的。唐代大書法家虞世南說:“不得其門而入,雖勤苦而難成矣?!边@就是告訴我們,學習書法除了勤奮、肯下苦功,還要講究方法?!伴T”,既是竅門,也是法門。如果說勤奮是發(fā)動機,方法就是方向盤。當我們立下學書的志向時,勤奮就是“志”,方法就是“向”。“志”者,心之所向也,有了動力,還需要有方法,才能到達成功的彼岸。
俗話說:青年看才氣,中年看功力,老年看學養(yǎng)。才氣是青年人的財富,但不是青年人的資本。“財富”如果不通過“資本”的運營,會逐漸干涸和枯竭。青年人的資本是什么?那就是知識學習。書法學習和創(chuàng)作需要知識素養(yǎng)的支撐,不但要積累書法方面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同時也要積累其他相關學科的知識和能力。因此,作為有志于學習書法的青年人,一定要抓緊時間學習各種知識,把學習作為一種追求、一種愛好、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
齊白石先生云:畫畫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太似則媚俗,不似則欺世。這對于學習書法來講也有重要的意義。學習書法必須植根傳統,要讓人一看就知道出自古代經典作品,具有大氣、高古的氣息,但又要有時代的精神,符合新時代的審美觀,有時代氣息。
馬于強書
蘇東坡云:“退筆如山未足珍,讀書萬卷始通神?!碧K東坡書法筆墨之間洋溢濃厚的學問文章之氣,恰恰是超越其他書家的原因所在。有了高深文化的底蘊,才會彰顯創(chuàng)作主體獨特的個性與氣質。因此,作為當今書家,要從文化修養(yǎng)等綜合素質來彌補自己的不足與薄弱,始終保持謙虛而好學的補課精神,充分利用時間空間,養(yǎng)成多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良好習慣。多接觸中西經典文化、哲學、美學、藝術學、國學等,加強多方面的修養(yǎng),切實提高藝術鑒賞和書法的表現力,豐富書法創(chuàng)作的意蘊與內涵。
馬于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