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笑梅
物理課程要培養(yǎng)的核心素養(yǎng),主要包括物理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科學態(tài)度和責任四個維度。培養(yǎng)物理核心素養(yǎng),應探索主題、項目等課程內容,加強學科實踐。項目式學習( Project - based learning)是近年來新興的一種教學模式,可以落實核心素養(yǎng)。
一、項目式學習的設計
電磁繼電器是屬于是電磁鐵的應用,也是前面電磁知識的延伸。了解電磁繼電器的構造和工作原理和應用,是從“物理走向社會”的體現(xiàn)。 學生已經學習了力、電、磁的知識,喜歡自己動手去發(fā)現(xiàn)知識,前面的學習有多次的動手實驗,具備一定的實驗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具備完成本項目的基礎。
二、項目實施階段
1.活動探究
真實情境導入:播放自動水位報警器的應用。請學生設計自動水位報警器,要求:當水為上升達到設定位置時,紅燈亮,電鈴響;否則紅燈不亮電鈴不響。制作材料:干電池、小燈泡、LED燈、電磁鐵、電磁繼電器、電流表、鈴碗、彈性片、螺釘、小錘、開關、導線、細鐵絲、鐵釘、熱熔膠等。
教師:演示電磁鐵控制電路通斷引入電磁繼電器。把開關的閘刀換成一根細鐵絲,用手閉合和斷開鐵絲,使燈隨之亮和滅。提問:不用手控鐵絲可以嗎?用什么代替?
學生:用電磁鐵,電磁鐵可以吸引鐵絲。學生做實驗驗證,想到可以用電磁鐵做報警器。
教師:若工作電路是高電壓、強電流,直接用手控制開關非常危險,怎么辦?
學生:通過遠距離操控電磁鐵來控制工作電路。
教師:做個支架把電磁鐵固定,再增加一些零件就很實用,這樣的組合叫做電磁繼電器(出示繼電器實物)。
問題一:電磁繼電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子任務一:了解電磁繼電器的構造和工作原理。
問題二:你能讓電磁繼電器控制兩盞燈交替發(fā)光嗎?子任務二:用電磁繼電器控制兩盞燈。要求電磁繼電器通電時紅燈亮斷電時綠燈亮。
問題三:你會組裝電鈴并讓它響起來嗎?子任務三:組裝電鈴并讓它響起來。
2.產品制作
問題四:你會設計自動水位報警器的電路嗎?
子任務四:請設計自動水位報警器電路。
學生:熱烈討論,在任務三的電路再接一盞燈,設計了三種有代表性電路在全班展示,講述設計思路,接受其他組評議。設計思路相同處:把開關去掉,空出來A、B端,當水位上升時把A、B端接通。小組的評價意見如下:小燈泡與電鈴串聯(lián),因為分壓不夠會導致電鈴不響,當電鈴或燈其中一個損壞,整個電路斷路不能報警;燈與電鈴并聯(lián),可以報警,但小燈泡不夠節(jié)能;LED燈和電鈴并聯(lián),可以報警又相對節(jié)能,但LED燈是單向導電性,長短腳不要接反。
學生:把A、B端放進水里,發(fā)現(xiàn)電鈴不響LED燈也不亮。水是導體,為什么電鈴和LED燈不工作呢?
教師:請學生回去查看老師發(fā)到平臺上的資料,課后嘗試制作。
問題5:你會制作自動水位報警器嗎?
子任務5:請你制作自動水位報警器成品和使用說明書。
學生:各小組查閱資料,發(fā)現(xiàn)水的導電性比較弱,實驗后發(fā)現(xiàn)當電源電壓比較低時電流太弱,電鈴和燈都無法工作。嘗試往水里加鹽,燈亮但電鈴不響;嘗試增大電源電壓但效果不明顯也不現(xiàn)實。小組查閱資料,經過討論初定:當水位上升時,設法使A、B端接通。
三、項目總結階段
1.成果交流。組織開展產品發(fā)布會。要求各小組以PPT形式匯報,簡單展示報警器效果、使用說明書,分享遇到的問題和解決的辦法、學習的收獲,創(chuàng)新的想法。各小組派代表積極發(fā)言。小組間互相體驗報警器效果,給出建議和意見。
2.項目評價。本項目嘗試教—學—評一體化。采用學生自評、組內互評、教師評價的主體多元化方式,現(xiàn)場采用口頭評價方式。評價內容多樣化,包括過程性評價和結果性評價,結果性評價包括對產品和限時訓練的評價,將評價貫穿每個環(huán)節(jié),發(fā)揮評價的激勵功能。
責任編輯 徐國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