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玉華
一、融合教育視野下校長應具備的管理素養(yǎng)
(一)現(xiàn)代化教育管理理念
校長應主動引導校園文化,豐富自身的教育實踐,以完善學校的管理體制,確保學校的教學質量。校長是學校的“領航員”,必須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品德修養(yǎng),并在一定程度上建立自己獨特的管理理念,從而促進學校的發(fā)展和變革。對老師的管理主要體現(xiàn)在人情管理、人性管理等方面。管理者要想在管理中應對自如,必須要不斷地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和人格魅力。
(二)較強的管理能力
學校管理工作必須遵循“因地制宜”和“無為而治”的管理原則,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保證學校的辦學質量。校長必須不斷學習先進的管理思想和技術,把有關的知識運用到管理實踐中去,以提升學校的教學質量。另外,校長的處世作風也是其管理才能的重要因素。在實施行政管理的過程中,要注意管理方法的靈活,必須以嚴格的校紀來規(guī)范師生的行為,以維持良好的教學秩序。
(三)無私奉獻的管理意識
在學校的管理中,校長的管理意識是非常關鍵的。因此,校長必須具備無私奉獻的精神。在管理工作中,校長要做到寬以待人,不斷提升自己的品德和政治素質,建立獨特的管理方式,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校長要具有較強的責任感,認清自己的奮斗目標,切實解決好學校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才能使學校長遠發(fā)展。
二、融合教育視野下提高校長管理素養(yǎng)的策略
(一)不斷提升自我修養(yǎng)
第一,要正確應用國家的法律、法規(guī),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動性。第二,堅持“以人為中心”的教育思想。第三,要強化經營觀念。要不斷創(chuàng)新管理方式和方法,使校長的管理職能得到充分的發(fā)揮,從而形成健全的教學系統(tǒng)。第四,將教學理念與管理理念相結合,形成自己獨特的管理風格,不斷改進教學方法,以推動學校的建設。第五,要正確區(qū)分不同層次的意見,包括情況反映、教學意見、表揚和批評。第六,加強與其他學校的交流,汲取成功的管理經驗,集中大家的力量,以提升學校的管理水平。
(二)提升領導班子的逐級管理
在學校的行政工作中,校長經常會碰到兩種情況:一種是關系到學校整體和長期利益的重大事件,一種是局部或個人的小問題。作為一名校長,必須在確定管理策略時,把自己置于學校整體利益之后,把實現(xiàn)學校的遠景目標作為首要任務。校長與各部門負責人要相互配合。班主任要定期召開家長會、座談會,讓家長了解到學生在校情況以及存在的問題。年級主任應及時對該年級教職工提出月度和學年針對性的意見和建議。副校長應當在日常工作中加強對領導班子的思想引導及監(jiān)督力度,就學校主要問題與情況同校長溝通。學校領導班子成員之間要形成良好溝通機制。管理者與各部門負責人應該經常交流,及時了解師生的思想狀態(tài),發(fā)現(xiàn)問題要及時解決。學校也可以通過網絡平臺公布班級管理方面基礎性的規(guī)章制度,讓家長了解到班級管理問題及解決辦法,從而更好地實現(xiàn)家校共育。
(三)增強領導才能
學校工作要求每個老師都要下苦功,而學校的管理就是用好老師,把每個老師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都發(fā)揮到極致,讓每個老師都能勝任自己的工作。從這方面講,管理者要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和管理技能,做到謙虛以納,以寬厚的心胸,以真誠對待老師。作為被管理人員,應當對管理者保持尊重,并在工作中做到盡善盡美。學校的管理是一項長期的工作,既要充分發(fā)揮校長的管理能力,又要建立起一支領導隊伍,增強員工的凝聚力、凝聚力、凝聚力、管理的效能,使學校的各項工作井然有序。在管理團隊建設中,校長要對其職責進行清晰的界定,在做出重要決策時,要尊重各方觀點,形成一致意見,使整個團隊的力量得到最大程度發(fā)揮。在建立管理隊伍的基礎上,充分調動各方力量,實現(xiàn)對學校的全面管理。就筆者學校而言,學校通過外派教師參與跟崗學習、聽評課交流,聘請專家、同行到校開展教學指導、同課異構等方式,促進中青年教師快速迭代成長。
(四)設立科學的獎懲制度
作為學校的領導,必須建立起激勵式的管理思想,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來改變教職工的消極心態(tài),讓他們表現(xiàn)出積極進取的精神狀態(tài),從而將團隊的整體實力充分地發(fā)揮出來。首先,校長要建立激勵機制,制定相應的獎懲機制,對教學能力突出的教師進行甄選,并給予一定的物質和精神上的獎勵,以加強其對學校的歸屬感和強烈的競爭意識。其次,校長可以把教師的薪酬與職稱評價相結合,讓他們具備危機意識和工作激情,進而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競爭優(yōu)勢。最后,校長要建立一個基于教師自身特點的長期發(fā)展計劃,并構建一個學習型的教職工激勵模型。通過激勵手段,不斷地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不斷充實自己的知識和理論,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為學校的管理工作提供參考意見,從而推動學校的有效管理。唯有這樣,才能營造出一個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推動學校走向更好的發(fā)展。
責任編輯 李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