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瑩
“中小學教師國家級培訓計劃”(以下簡稱“國培計劃”)自2010年實施以來,國家大力投入,開展了全國性的教師培訓活動?!皣嘤媱潯币允痉兑I、雪中送炭、促進改革為宗旨,為教師提供了一個拓寬視野、更新知識和提高業(yè)務能力的專業(yè)發(fā)展平臺,成為教師專業(yè)成長的助推器。筆者學校積極組織教師參加培訓,圓滿完成了學習任務,實現了預期目標,收到了較好的效果。下面,筆者將著重闡述本校的具體做法。
一、健全機構,營造氛圍,凝聚共識
接到區(qū)教育局的“國培計劃”學習通知后,筆者學校立即行動,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全體教師為組員的“國培計劃”工作領導小組,并制訂了工作實施方案,明確了人員的職責和分工。為了提高認知,學校先后組織召開了中層領導會議和全校教師大會,讓所有人員認真學習國家及省、市、區(qū)相關文件,做好了培訓前的全面動員工作,使每一位教師都了解了“國培計劃”的目的和意義,都能以積極的心態(tài)對待培訓工作。
二、精選骨干,匯報交流,保證質量
學校每次參加培訓的人員都要經過校領導班子討論通過,確保優(yōu)中選優(yōu)。同時,為了幫助參訓教師解除后顧之憂,使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培訓和學習中,學校不但為教師提供了必要的學習場所、設備和網絡技術支持,而且竭盡全力保障教師們的學習時間,以便為教師們提供一個舒適的學習環(huán)境,讓他們帶著愉悅的心情工作、學習,從而最大程度地保證每次培訓活動的質量。
另外,為了確保把每次的培訓成果分享給每一位教師,學校還積極組織開展匯報交流活動。在學校的大力支持下,參訓教師都以飽滿的熱情參培,并帶著自己的學習成果回到學校。匯報交流活動中,參培教師精彩激昂的講解吸引著學校的每一位教師,大家猶如身臨其境,這也激發(fā)了其他教師參加“國培計劃”學習的激情和欲望,使他們都想成為參培對象,與專家和來自全國的教育同行們面對面地交流、學習。通過與參培教師的匯報交流,教師們的觀念發(fā)生了巨大轉變,參與“國培計劃”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明顯增強。
“國培計劃”不但提高了教師們的綜合素質,而且滿足了教師們的普遍需求。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研修和分地區(qū)分學科進行的線上線下研修,讓培訓走進課堂,為學校培養(yǎng)了教育精英,給教育帶來了質的改變。
三、精心組織,探索模式,模范引領
學校組織參加“國培計劃”省外短期集中培訓和省內中長期置換培訓的教師返校后為全校教師作講座、上公開課,及時把學習成果分享給其他教師,營造了“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的良好氛圍。
針對參加遠程網絡培訓的教師,培訓組長專門組建了微信群,方便教師與教師之間、教師與教研員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同時讓參培教師在各自的教研組內進行集體備課、研討、說課、評課,達到知行統(tǒng)一的目標。
“國培計劃”各階段的培訓嚴格按照統(tǒng)一的時間安排,并且每個階段都有明確的時間規(guī)定、負責人、實施內容、保障措施、評價考核方法等。按照統(tǒng)一安排,學校會及時與省、市、區(qū)培訓主管部門的相關人員進行溝通,制訂以培訓動員、上報培訓者信息、選派教師參加國家集中統(tǒng)一培訓等為主的培訓計劃,并召開培訓啟動會議,定期組織教師參加集中研討和觀看網上研討視頻答疑,通過“日統(tǒng)計”“周匯報”的形式定期了解培訓者的學習情況,保證每一位參培教師都能完成培訓任務。
培訓期間,領導們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積極參加培訓,為所在的學習班起到了先鋒模范的作用。同時,對培訓中發(fā)現的教師典型,學校會及時予以表彰通報,并把教師參訓的表現列為績效考核與評優(yōu)的重要依據之一,這極大地調動了參訓教師的積極性。
“國培計劃”中的教師工作坊研修項目著重打造區(qū)域培訓團隊,培養(yǎng)工作坊主持人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主持能力及資源的生成和創(chuàng)造能力,為教師提供了絕佳的發(fā)展平臺。學校的工作坊辦得有聲有色,坊主在工作坊里設計了同課異構、示范課、講座、集體研討等一系列的線上線下可操作的教學活動。
四、增加投入,做好保障,確保實施
由于學校原有的硬件設施、設備無法滿足培訓的需要,為保障培訓工作的順利進行,給教師們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在資金非常緊張的情況下,學校領導通過與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的溝通,投入資金升級了光纖寬帶,購買了集中培訓時所需的筆記本電腦及音箱,增修了網絡硬件等,滿足了教師的培訓需求,確保了培訓的順利實施。
五、總結反思,能力提升,成效顯著
為了做好接下來的教師培訓工作,學校對近年來的“國培計劃”實施工作進行了總結和反思。
一是提高了教師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的綜合能力。通過參與“國培計劃”的學習,教師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學科教學能力、專業(yè)自主發(fā)展能力得到了進一步提升。二是促進了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通過構建教師網絡研修社區(qū)教學共同體和開展以教師工作坊為引領的線上線下實踐活動,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切實提高了教育質量。三是提升了教師個體的專業(yè)發(fā)展。培訓提升了領導的管理能力和教師的課堂創(chuàng)新能力、教育教學科研能力,促進了教師專業(yè)的發(fā)展;改進了教師的教學模式,優(yōu)化了教學過程,提高了教學質量;促進了理論、技能在實踐中的轉化和運用。四是改進了校本研修的環(huán)境建構。通過參與“國培計劃”,學校構建了一套區(qū)域研修與校本研修相結合的工作機制,形成了校本常態(tài)化研修模式。五是促進了優(yōu)質資源的共享。培訓幫助教師成立了跨區(qū)域的學習共同體,建立了資源庫,使學校教師的優(yōu)秀教學成果走向全國。
學校將繼續(xù)關注參訓教師的每一個反饋信息,加大后續(xù)的研修指導力度,去迎接學校教育發(fā)展的嶄新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