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師應當重視幼兒的自主性,促進幼兒的個性發(fā)展,而自主游戲活動可以滿足這一要求。對此,幼兒教師有必要做好集體游戲活動與自主游戲活動的有效融合,從而提高幼兒園游戲活動的質量,助力幼兒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幼兒園;集體;自主;游戲;活動
作者簡介:許佳(1989—),女,江蘇省興化市新城幼兒園。
新穎的幼兒教育理念為教師改進、優(yōu)化幼兒園集體游戲活動提供了新的思路,也為幼兒的成長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自主游戲教育理念強調幼兒的主體地位,倡導讓幼兒在輕松愉悅的集體游戲活動中充分發(fā)揮自主性,從而發(fā)展智力和體能。為了讓集體游戲活動更加符合幼兒的成長需求,也讓幼兒進一步增強在集體游戲活動中的參與感,教師要尊重幼兒的喜好,為幼兒打造自主游戲活動,創(chuàng)建自由的游戲空間,以便幼兒在自主玩樂中獲得發(fā)展。
一、提供自由的游戲形式
在傳統(tǒng)的幼兒園集體游戲活動中,部分教師會直接向幼兒提出游戲的具體玩法,并為幼兒安排好游戲的伙伴、游戲需要用到的材料工具,使得幼兒猶如提線木偶,只能按照教師安排好的路徑開展游戲。在這一過程中,幼兒難以充分釋放自己的熱情,難以真正地體會到游戲的魅力。教師將幼兒園集體游戲活動與自主游戲活動進行有效融合后,能夠為幼兒提供更加自由的活動形式,從而充分體現(xiàn)幼兒的自主性,促進幼兒的成長。
(一)引導幼兒自主創(chuàng)編游戲,相信幼兒的創(chuàng)造能力
部分教師在幼兒園集體游戲活動中直接向幼兒提出游戲具體玩法的行為,是教師不相信幼兒創(chuàng)造能力的表現(xiàn)。陶行知先生提出“人人是創(chuàng)造之人”,肯定了幼兒的創(chuàng)造能力[1]。教師在融合幼兒園集體游戲活動與自主游戲時,應該相信幼兒的創(chuàng)造能力,引導幼兒對游戲活動的情境、主題以及方式等方面進行自主創(chuàng)編。與此同時,在幼兒進行自主創(chuàng)編時,教師要給予幼兒充足的時間進行思考,避免創(chuàng)編的樂趣變成創(chuàng)編的負擔,更要避免幼兒對創(chuàng)編游戲產生消極的心理。
例如,在組織幼兒開展戶外體育游戲活動時,筆者激發(fā)幼兒的潛能,引導幼兒自主創(chuàng)編游戲的背景和情節(jié)。有的幼兒說道:“我以前看過《龜兔賽跑》的故事,我們可以扮演烏龜和兔子,像故事里的烏龜和兔子一樣賽跑。”面對幼兒新穎的想法,筆者對幼兒進行表揚。之后,筆者引導幼兒道:“我們可以做些什么,讓游戲的情節(jié)更加逼真呢?”在給予幼兒充足的思考時間后,筆者鼓勵幼兒說出自己的想法。有的幼兒說道:“扮演兔子的小伙伴可以戴上兔子耳朵,扮演烏龜?shù)男』锇榭梢员成蠒?。”筆者根據(jù)幼兒提出的設想,與幼兒一起布置游戲場所,準備游戲道具,為幼兒參與游戲提供有力的支持。
教師給予幼兒充足的思考空間和時間,引導幼兒完善自己的想法,幫助幼兒把想法付諸實踐,能夠豐富自主游戲活動的形式,讓幼兒真正地體會到游戲的快樂。
(二)尊重幼兒的意愿,鼓勵幼兒自主選擇游戲伙伴
以往,教師在帶領幼兒參與游戲活動時,也為幼兒搭建合作的平臺,促使幼兒互幫互助,提升游戲活動的效果,但是在進行分組時,教師會過多地干預幼兒的選擇,導致游戲活動的氛圍變得死氣沉沉。為了充分體現(xiàn)自主游戲活動的優(yōu)勢,教師應當尊重幼兒,讓幼兒按照自己的意愿,自主選擇自己的游戲伙伴。
例如,筆者在以往組織幼兒開展“搬運工”的游戲活動中,為了讓所有的幼兒都能夠在相差不多的時間內完成游戲任務,便會基于對幼兒的了解,采取優(yōu)勢互補的原則,為幼兒安排游戲伙伴,但是幼兒與幼兒之間存在熟悉度不夠、默契度不足的情況,使得游戲活動“寸步難行”。為了提高這一游戲的效率,讓幼兒更加享受游戲的過程,筆者讓幼兒自主選擇游戲伙伴。這樣,幼兒在合作搬運物品時,可以形成較高的合作默契,從而迅速地完成搬運任務。
在集體游戲活動中,教師鼓勵幼兒自主選擇游戲伙伴,能夠進一步增進幼兒與同伴之間的友誼,促使幼兒基于彼此的默契,高效地完成游戲活動,從而更加享受游戲,體會自主游戲帶來的快樂。
(三)鼓勵幼兒自主尋找游戲材料,滿足幼兒的個性化需求
游戲材料是游戲活動不可或缺的部分,如果沒有游戲材料的支撐,整個游戲就會是枯燥單一的[2]。在傳統(tǒng)的幼兒園集體游戲活動中,為了提高游戲的效率,部分教師會在游戲前直接為幼兒準備好相應的游戲材料,導致幼兒只能依靠現(xiàn)有的游戲材料進行游戲,難以進一步凸顯游戲的自主性?;诖?,教師有必要改變以往的游戲材料供給形式,鼓勵幼兒根據(jù)游戲的需要,自主準備游戲材料,促使每一個幼兒都可以在活動中彰顯自身的個性。
例如,筆者在帶領幼兒開展“裝飾風箏”的游戲活動前,便引導幼兒道:“小朋友們見過風箏嗎?放過風箏嗎?你們知道風箏是由什么做成的嗎?如果要制作風箏,需要準備哪些材料呢?小朋友們可以自主準備材料,再與伙伴一起制作風箏?!庇谑?,幼兒根據(jù)自己對風箏的了解,自主準備材料帶到幼兒園的美工角。有的幼兒帶來了木筷子、剪刀、彩紙等材料;有的幼兒帶來了手工紙、泡沫紙、鉛筆等材料。這樣,幼兒便基于手中的材料自由創(chuàng)作,滿足了自己的個性化需求。
教師鼓勵幼兒自主選擇合乎他們自身需求的材料,能夠充分滿足幼兒的個性化需求,讓每一個幼兒都能夠基于自己的創(chuàng)作,獲得理想的游戲成果,從而實現(xiàn)個性化成長。
二、提供自主游戲的空間
教師要想真正地做好幼兒園集體游戲活動與自主游戲活動的有效融合,應當對傳統(tǒng)的集體游戲活動形式進行創(chuàng)新,有意識地給幼兒提供更多的自主游戲空間。教師不僅可以鼓勵幼兒根據(jù)自己的喜好,自主選擇集體游戲活動形式,還可以在集體游戲活動結束后,為幼兒提供展示成果的平臺,以便幼兒在開放性的集體游戲活動中獲得個性化成長。
(一)創(chuàng)設多樣化的游戲形式,讓幼兒擁有更多選擇
以往,教師在組織幼兒開展集體游戲活動時,會直接讓幼兒按照教師制訂的規(guī)則參與游戲,導致幼兒缺乏自主選擇的機會。盡管有些幼兒對游戲的情緒比較高漲,會主動地將精力放在游戲中,但是有些幼兒則表現(xiàn)得興致缺缺,甚至會產生排斥游戲的心理,最終導致集體游戲活動的質量遠遠達不到預期。為了提高幼兒參與游戲的主觀能動性,讓幼兒有更多自主選擇的機會,教師可以為幼兒創(chuàng)設多樣化的游戲形式,以便幼兒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做出選擇,從而全身心地投入游戲。
例如,為了讓幼兒對皮球有所了解,增強幼兒的控球能力,筆者創(chuàng)設多樣化的游戲形式,引導幼兒基于自己的需求和喜好進行選擇。在游戲中,筆者調動幼兒玩球的興趣,為幼兒后續(xù)自主參與游戲奠定基礎。隨后,筆者為幼兒創(chuàng)設“用腦袋頂球跑”“滾球鉆圈”等多個游戲活動,并依次向幼兒介紹這些游戲的具體玩法。筆者鼓勵幼兒根據(jù)自己的喜好自主選擇玩球的形式,如喜歡用腦袋頂球玩的幼兒,可以選擇“用腦袋頂球跑”;控球能力較強、奔跑速度較快的幼兒,可以選擇“滾球鉆圈”。在選擇相應的游戲形式后,幼兒全身心地投入游戲,從而逐步熟悉了球性,增強了控球能力。
教師尊重幼兒的喜好,為幼兒創(chuàng)設多樣化的游戲形式,能夠讓幼兒擁有自主選擇的空間,促使幼兒全身心參與游戲,真正地激發(fā)幼兒園集體游戲活動的活力。
(二)創(chuàng)新評價形式,為幼兒提供反思的空間
自主游戲活動的優(yōu)勢不僅體現(xiàn)在游戲過程中,也體現(xiàn)在游戲評價中。過去,幼兒完成集體游戲活動后,教師通常立足于專業(yè)的角度,對幼兒參與活動的態(tài)度、能力、合作情況等進行評價,忽視了幼兒的主體地位,導致幼兒被動地接受教師的評價,難以自主地進行反思。教師要有效融合幼兒園集體游戲活動與自主游戲活動,就要創(chuàng)新評價形式,為幼兒搭建互評、自評的平臺,為幼兒提供反思的空間,讓幼兒成為評價的主體,自主地反思自己的不足,從而更好地進行改進。
例如,在“廢舊物品改造”的集體美工游戲活動中,筆者為幼兒搭建平臺,改變以往的評價形式,彰顯幼兒的自主性。在組織幼兒對手中的廢舊物品進行改造后,筆者鼓勵幼兒展示自己改造的成品,并介紹自己的改造過程。隨后,筆者引導幼兒開展互評,以便幼兒能夠從同伴的評價中意識到自己的優(yōu)點以及不足。緊接著,筆者再請幼兒開展自評,促使幼兒回顧自己的廢舊物品改造過程,深刻反思自己的不足,明確自己未來的改進方向,從而主動地進行改進。
顯然,在集體游戲活動中,教師強調幼兒的主體地位,為幼兒提供反思的空間,引導幼兒開展互評、自評等活動,不僅能夠讓幼兒從同伴的視角認識到自己的優(yōu)點,也能夠讓幼兒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提高自我反思能力。
三、適時介入幼兒的游戲
自主游戲活動強調幼兒的主體性,但是也沒有忽視教師的價值和作用。與傳統(tǒng)的游戲活動相比,自主游戲活動倡導教師對幼兒進行適時的指導,促使幼兒在教師的指導下安全、高效地完成游戲活動。教師要將幼兒園集體游戲活動與自主游戲活動進行有效融合,正確認識自身的角色,適時地介入幼兒的游戲活動。
(一)教師發(fā)揮自身作用,給予幼兒適當?shù)膸椭?/p>
幼兒的學習能力有限,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有限。教師在組織幼兒開展自主游戲活動時能夠發(fā)現(xiàn),幼兒難以完全依靠自身的力量完成游戲活動。此時,如果教師以旁觀者的姿態(tài)對待,不施以援手,勢必會影響幼兒完成自主游戲活動的進度,甚至會讓幼兒產生畏難心理,降低參與自主游戲活動的積極性。在幼兒尋求幫助時,教師應當發(fā)揮自身的作用,給予幼兒適時的幫助,讓幼兒從自主游戲活動中獲得愉悅的體驗。
例如,筆者組織幼兒開展“早點鋪子”的角色扮演游戲,為幼兒提供適當?shù)闹笇?,讓幼兒更加順暢地完成游戲。游戲中,“小店員”忙得熱火朝天,有的擺盤,有的裝早點。突然,有一個幼兒的盤子掉在地上,盤子里的早點也散落得到處都是。幼兒不知所措,把目光投向筆者,發(fā)出“求救”的信號。此時,筆者走到幼兒的身邊,引導幼兒道:“如果地上有垃圾,我們應該怎么做呢?”幼兒回答:“應該清掃干凈?!本o接著,筆者再提問幼兒:“掉在地上被污染的早點還能吃嗎?我們應該怎么處理地上的早點呢?”幼兒回答:“應該打掃干凈。”這樣,幼兒不僅解決了早點掉在地上的問題,還在清掃干凈地面后重新投入游戲。
幼兒玩游戲的過程并非一帆風順,在自主游戲活動中,幼兒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教師適時地幫助幼兒,能夠避免幼兒對自主游戲活動產生排斥的情緒,促使幼兒從自主游戲活動中汲取成長的養(yǎng)分。
(二)做好安全教育,給予幼兒正確的引導
幼兒的生活經驗有限,安全意識也有限,在自主游戲活動中,幼兒常常會不經意做出一些危險行為,如果教師不對幼兒進行正確的指導,勢必會影響幼兒的健康成長。教師應當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提高幼兒的安全意識。與此同時,教師也要密切觀察幼兒的游戲過程,當幼兒做出傷害自己或他人的行為時,要立即制止,保障幼兒安全地完成游戲。
例如,在組織幼兒開展沙水區(qū)域游戲前,筆者對幼兒進行安全指導。筆者向幼兒提出“如果臟了的手碰到眼睛,怎么辦?”“如果摔倒了,怎么辦?”“在玩沙、玩水的過程中,應該注意什么?”等問題,使幼兒認識“不要用臟了的手直接觸碰眼睛”“不要追逐打鬧”等注意事項。在幼兒自主開展沙水游戲活動時,筆者密切關注幼兒的實際行動,當發(fā)現(xiàn)幼兒有危險行為時,筆者及時地制止。
教師發(fā)揮自身作用對幼兒進行安全指導,能夠讓自主游戲活動更加安全,促使幼兒在自主游戲活動中獲得全面的發(fā)展。
結語
總而言之,游戲活動對幼兒的全面發(fā)展有著重要的作用,教師要有效融合幼兒園集體游戲活動與自主游戲活動,發(fā)揮自身的主導作用,探究更多創(chuàng)新性策略,為幼兒打造高品質的游戲活動,讓幼兒在游戲中獲得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陳軍軍.幼兒自主游戲的適宜性指導策略探究[J].當代家庭教育,2020(26):49-50.
[2]孫紅芬.支持幼兒自主開展表演游戲的指導策略[J].學前教育,2020(03):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