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亞楠 齊慧 馬文健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版)》對“核心素養(yǎng)”做了清晰的闡釋,核心素養(yǎng)是學生通過課程學習逐步形成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是課程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它與高中課程標準保持一致,包含文化自信、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創(chuàng)造四個方面,這四個方面是緊密融合的,四個方面在一個學生身上綜合體現才叫核心素養(yǎng)。同時,它還具有內隱性,需要真實的語文學習情境和多樣的語文實踐活動來承載和表征。因此,新版課程標準在“課程理念”部分提出,“增強課程實施的情境性和實踐性,促進學習方式的變革”。在“課程實踐”部分提出,“創(chuàng)設真實而富有意義的學習情境,凸顯語文學習的實踐性”。只有通過建構真實、有意義的學習情境,才能引導學生在廣闊的語文實踐空間中體驗、探究,學會運用語文學習中積累的知識解決與自己學習、成長相關的現實問題,逐漸發(fā)展語文核心素養(yǎng)。
開展單元整體教學的設計與實踐,是探尋核心素養(yǎng)落地的方法與路徑。圍繞大概念建立指向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單元整體設計沒有一蹴而就的途徑,也沒有固定不變的法則,但根據大概念統領下的單元學習設計流程模型,應包含以下基本步驟:明確大概念、編寫單元目標、設計核心問題與核心任務、開發(fā)學習活動和設計評價方案。
一、核心任務的作用與特質
在單元整體設計的要素中,核心任務顯得尤為重要,它直接面向學生,伴隨單元學習的始終。其作用可概括如下:
1. 緊扣單元學習目標,學生完成核心任務的過程中可以充分達成單元學習目標。
2. 表征與輔助核心問題,學生在完成核心任務的過程中不斷思考、回答核心問題,逐步深入理解學科(或跨學科)大概念。
3. 承載單元內容與知識,特別是核心內容與主干知識,學生在完成核心任務的過程中可以對這些知識進行有效的遷移與應用。
4. 評估學習效果,學生完成核心任務的過程與結果均可見、可衡量,可以作為評估學習效果的重要證據。
好的核心任務可以同時發(fā)揮以上四個作用,成為緊扣與達成單元學習目標、表征與輔助核心問題、承載單元內容與知識、評估學習效果的良好載體。因此,好的核心任務應具有以下特質(如表1)。
在具體的單元整體設計中,如何設計出好的核心任務,使其具備這些特質?以統編版語文教材六年級下冊的第三單元為例,我們做了一些實踐探索。這個單元的人文主題是“讓真情在筆尖流露”,其中編排了兩篇精讀課文和兩篇習作例文,旨在讓學生通過課文學習,體會文章是怎樣表達感情的,并能夠選擇合適的內容寫出真情實感,完成一篇習作?;趩卧獌热?,我們研讀了《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版)》的各學段目標,梳理小學低、中、高段和中學的能力點目標,回顧過去學習可以發(fā)現,小學階段學生已經學過多種表達方法來表達情感,在這個單元是對學過方法的綜合運用。因此,本單元的教學要引導學生關聯已有的表達經驗,靈活運用學過的這些方法來進行分析和寫作。基于以上分析,我們形成了單元大概念、核心問題、核心任務、單元學習目標(如圖1、2),與子任務相應的習作評價量規(guī)(如表2)。
公眾號征稿符合核心任務的真實性特質,同時這個任務很有趣,學生都希望自己的習作能在公眾號上發(fā)表,具有很強的驅動性。參考評價量規(guī),能在公眾號上發(fā)表的文章,一定是一篇材料鮮明具有獨特性、能夠運用多種表達方法表達自己真情實感的文章。同時,也符合了核心任務的一致性、復雜性和可評估性特質。
二、GRASPS工具助力于核心任務的設計
《追求理解的教學設計》中提道:“表現性任務呈現給學生一個具有挑戰(zhàn)性、可能性的目標,學生為了一個確定的對象開發(fā)具體的產品或作出相應的表現,并提前被告知評估指標和表現標準?!逼渲锌梢蕴釤挸霰憩F性任務的六個元素——Goal(目標)、Role(角色)、Audience(對象或受眾)、Situation(情境或處境)、Performance/Product(產品)、Standards(成功標準)。我們可以把這六個元素簡稱為GRASPS,它能幫助我們設計核心任務,使學生對核心任務的理解更加清晰、具體。
1. GRASPS工具助力核心任務的設計
GRASPS工具助力于單元整體教學設計,幫助我們構建表現任務情境。在三年級下冊的第八單元,我們用GRASPS工具設計的核心任務:舉辦一場自編童話故事會,并講給一年級小朋友聽。在這個任務中,學生有兩個角色,既是創(chuàng)作童話的作家,也是故事分享會的分享者,因此,學生需要完成兩個產品:一個精彩的自編童話故事和一段吸引人的童話故事分享。GRASPSP工具幫助學生厘清角色定位和任務,助力單元目標的達成(如圖3)。
2. GRASPS工具幫助校準核心任務
GRASPS工具讓教師對核心任務的設計更加具體化、清晰化,因此它讓教師對核心任務的理解更加深入。在一步步拆解中思考核心任務要達成的目標和解決的核心問題是什么,最終是否指向大概念的理解。它幫助教師校準、完善單元整體教學設計。以六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為例,設計出符合這五個特質的核心任務后,學生卻不一定能很好地完成核心任務。在研究中,我們發(fā)現主要原因在于學生對于核心任務理解不充分,缺乏相應的路徑。因此,我們用GRASPS進一步完善核心任務的設計(如圖4)。
首先,在GRASPS工具拆解后的核心任務中,我們指向大概念和核心問題設計目標,在情境中巧妙、恰當地加入一些限制條件,使核心任務有力承載單元內容、不偏離學習目標,為核心任務的“一致性”保駕護航。我們將這個單元的核心內容——“運用學過的多種表達方法進行寫作”加入到了任務目標中,在情境設計中,具體化了學生可能面臨的兩個挑戰(zhàn):(1)你需要選擇一件印象最深的、具有獨特性的事進行寫作;(2)你需要運用學過的表達真情實感的方法把它寫得真實、生動、具體,向公眾號投稿。這樣的限制條件,既給學生的寫作提了要求,也提供了方向和方法。
其次,學生在寫文章時,面對的是每個可能讀到這篇文章的讀者,包括教師、同學、家長等。因此,他就需要站在投稿人和讀者雙重身份下進行思考,站在投稿人的角度思考如何寫好這篇文章,站在讀者角度思考這篇文章應有何吸引人的內容等。用GRASPS工具幫助學生明確角色與受眾,使學生在兩種視角中換位思考,持續(xù)不斷地自我調節(jié)、自我優(yōu)化,形成讓自己和受眾都滿意的作品,進而有效增強核心任務的“真實性”“驅動性”。
最后,學生拿著這個任務,就有了方向指引和方法的指導,知道了應重點做什么,怎么做,做得好不好。
GRASPS工具助力于核心任務的設計和校準,幫助核心任務設計到達成功的彼岸。
三、核心任務在單元整體教學中的實施
核心任務對單元學習的統領性,使其完成起來并非易事,這就需要我們?yōu)閷W生搭建完成核心任務的腳手架,減少學生可能遇到的困難,從而讓學生能夠更專注地解決具有挑戰(zhàn)性的任務。其中腳手架的搭建就包括對核心任務進行拆解,設計一個個子任務,同時在學習過程中提供豐富的資源和工具。
1.子任務是核心任務的腳手架
子任務是作為核心任務的支撐而存在的,是通往核心任務的路徑。比如六下習作單元中,學生要完成核心任務的征稿,就需要解決寫作中的兩個痛點——選材單一、敘事平淡。而通過子任務二、三、四就能很好地解決這些痛點,完善習作,最后完成核心任務(如圖5)。
2.子任務為核心任務提供豐富的資源和工具
任何學習過程都離不開資源和工具的支撐。子任務的實施中提供了大量的資源和工具,比如通過思維導圖、流程圖、情節(jié)曲線圖等形式幫助學生梳理多種寫作方法,通過拓展課外經典文章和相關背景資料,為核心任務的完成保駕護航。
六下習作單元中,為了完成核心任務,讓學生寫出獨特、鮮明、表達方法多樣、富有真情實感的文章,我們給學生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和工具。
首先,為解決學生選材單一問題,引導學生一起回憶、討論有哪些難忘的事,每一個學生都上講臺簡單分享獨特的小學生活經歷,然后把各自新的選材寫在黑板上,給其他還沒有想出素材的同學以啟發(fā),讓選材變得更加豐富、鮮明且獨特。
其次,學生利用情節(jié)曲線圖品讀《那個星期天》中心理描寫和環(huán)境描寫等間接表達真情實感的方法,如作者借一天光線的變化來襯托人物的情感變化。以思維導圖的形式梳理了學過的表達方法,借此賞析課外拓展的文本材料,在分析中鞏固學到的方法。
再次,我們給學生補充了與單元人文主題相通,表達方法相似,情感表達更含蓄的多篇文章。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師生互動來實現對本單元所學方法的綜合運用,以讀導寫,實現單元寫作目標。從學生的片段寫作中,我們也可以清晰地看到學生綜合運用了多種表達方式來抒發(fā)自己的真實情感。
最后,學生再次對照核心任務的成功標準修改自己單元預寫的習作。修改完成后,通過師生共同評價一篇習作,同伴互評等方式逐步完善習作,并將優(yōu)秀習作推送至公眾號,分享難忘記憶。
從單元預寫作、豐富選材、學習梳理表達方法、以讀導寫(片段練習)、習作修改(自我修改、互評互改、教師評改)這樣的單元整體教學中,子任務給學生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和工具,指導學生一步步學習單元內容,進而完成核心任務。從核心任務的完成程度看,學生習作中所運用的表達方法更多樣了,情感更真實、自然、動人了,進而也清晰地看出學生單元學習目標的達成與能力素養(yǎng)的提升。
四、結語
崔允漷教授說:“單元整體教學是學科核心素養(yǎng)落地的關鍵路徑。”而基于真實情境的核心任務是單元整體教學中的關鍵要素——通過工具設計出具有一致性、真實性、驅動性、復雜性、可評估性的核心任務,子任務的一步步推進為核心任務的達成提供豐富的資源和工具,最終完成單元整體教學。通過探索,我們認識到了核心任務在單元整體教學中的重要性,并在實踐中嘗試與改進,但是我們也深知還有許多問題在等待我們進一步研究,比如:基于真實情境設計核心任務的路徑還有哪些?雖然GRASPS工具有利于核心任務的設計,但是唯一的路徑嗎?是不是還有其他工具?這些都需要我們不斷挖掘、實踐、改進。正如古人所言:“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p>
(作者單位:北京市十一學校一分校)
責任編輯: 莊 源
注: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20年度一般課題“大單元教學環(huán)境下語文學習活動設計研究”(課題編號:CDDB2020196)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