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星華 劉麗麗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進步,我國教育事業(yè)也發(fā)生了許多重大的變革。初中數學是學習物理、化學等學科的基礎,提高數學學科教學質量也就顯得更加重要。但是目前初中數學教學中仍存在許多問題,生活化教學法就是解決現(xiàn)階段初中數學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的一個較好的方法。為了進一步提高我國初中數學教學的水平,需要對生活化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應用進行深入研究。
關鍵詞:生活化教學法初中數學教學研究
初中作為一個重要的過渡時期,它是學生今后學習和生活的基礎。而初中數學學科作為學習物理、化學等學科的基礎,其重要性顯而易見。但隨著數學學科內容和深度的增加,數學學習的難度和抽象度也在持續(xù)加強。這使得很多初中生產生了一種抵觸的情緒,這種情緒會影響到他們的學習。同時,學生的這種消極心態(tài)使得初中數學教學更加困難。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教師要把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和學習心理狀態(tài)聯(lián)系起來,從學生的生存環(huán)境和經歷出發(fā),創(chuàng)造出與他們的生活更加契合的場景,通過對抽象數學的了解,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逐漸提高自己的認知水平和解題能力。在這個大背景下,生活化教學法就是解決現(xiàn)階段初中數學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的一個較好的方法。
一、生活化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意義
(一)激發(fā)學生對于數學學科的學習興趣
因為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初中數學教師都是按照考試模式來進行數學教學。在課堂教學中尤其注重如何把數學知識體系分解為一個個小的知識點,同時通過大量的練習總結出一套解題方法,供學生在應試過程中使用。這種教學方法不但會使老師感到精神上的疲勞,也會使學生對數學學習失去興趣,這就使得數學的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大打折扣。在新課程改革的推動下,把數學學習和學生生活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的教學理念得到大力的推廣。這種教學理念不僅體現(xiàn)為構建生活場景進行數學教學,更體現(xiàn)為利用數學知識來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這就意味著,數學知識不僅僅是數學課本上簡單的抽象符號,而是存在于現(xiàn)實生活中的真實形象。數學教學的生活化,能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充分體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可以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應用數學知識,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加深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
學生學習知識最重要的就是理解所學的知識,很多東西在第一次接觸時,大多數人都是迷茫的、費解的,對于數學知識的學習亦是如此,甚至會因為數學知識的抽象性感到更加迷茫,更加難以理解。生活化的數學教學即是把抽象的數學知識放到同學們的日常生活經驗或是已有認知當中,讓同學們可以從自身的生活經驗及現(xiàn)實著手,結合老師創(chuàng)設的常規(guī)情境,將新的知識構建在已有的知識結構之中。此類知識的建構過程能夠更加高效地助力學生充分體會知識的形成過程,進而更加高效地學習知識。
(三)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
隨著我國數學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國家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在數學教學中,學生不僅要獲得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巧,還必須通過對數學的研究,不斷地積累基礎數學活動的經驗。這說明了在數學教育中,學生對數學基礎活動的體驗和對學生進行數學思維訓練的重要性。初中數學的生活化教學與學生日常生活緊密相連,讓學生從發(fā)現(xiàn)、提問、探究到解決問題的整個過程,基本上就是學生親身體驗的過程。通過不斷地觀察、發(fā)現(xiàn)和思考而獲得的數學體驗,是無法通過閱讀教材、聽老師講解、看教學演示獲得的。在生活化教學過程中,通過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情境,不但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也可以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地發(fā)現(xiàn)數學性的元素,學會用抽象的數學語言來表達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學會用數學的視角去思考生活中的問題,把數學理論問題轉化為真實的生活體驗,并聯(lián)系已有數學知識進行推理,建立相應的數學模型。在學習數學知識和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時,轉化的數學思維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在邏輯推理中,學生的邏輯思考能力得到了很好的發(fā)展,而建立數學模型,可以在數學和現(xiàn)實生活中搭建一座橋梁,強化學生對數學的認識。因此,初中數學的生活化教學是一個很好的工具,可以讓學生在數學活動中獲得更多的經驗。生活化的教學方法可以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知識,培養(yǎng)他們的數學思考能力,讓他們對數學有更深的了解。
二、生活化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構建生活化的教學場景
初中數學教師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要積極地構建適合學生學習的生活化情境,打破沉悶的課堂氣氛,有效地改善學生的課堂體驗。與其他科目相比,初中數學的難度更高,課堂教學內容也比較單調,這就導致許多學生在初中階段開始排斥數學學習,而生活化場景的引入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堂教學內容,大大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
在課堂教學中構建生活化的教學場景,需要教師在日常生活中關注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和成長體驗,提高生活化場景構建的針對性,同時還要根據學生在實際教學中的體驗,對生活化教學場景靈活地進行調整,從而使生活化教學達到更好的效果。例如,在進行初中數學“點和面”相關內容的教學時,教師就可以主動地構建生活場景,并導入課堂教學中。盡管初中生能夠很容易地理解點與線等抽象概念,但枯燥的解釋會使課堂教學活動變得十分乏味,很容易導致學生走神,從而影響課堂教學質量。教師可以構建一些生活場景,幫助學生了解不同的定義。教師在構建生活化教學場景的同時,還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鼓勵他們結合自身生活實際,對相關概念進行舉例,不僅可以改善課堂教學氛圍,還可以有效地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
(二)使用生活化的教學工具
初中數學教師還應當在課堂教學中積極地運用生活化的教學工具,切實提升初中數學的教學效果。初中數學教師在挑選生活化的教學工具時,應盡量使用學生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物品。同時,老師還可以讓學生自由選擇與學習內容相關的生活物品,并通過適當的方式將其引入課堂教學中,以此來改善教學氛圍,使學生能夠主動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例如,在初中數學“立體圖形及視圖”的教學中,老師可以通過實物來提升學生對立體圖形的認識,從而更好地進行立體圖形的視圖教學。老師可以讓同學們從不同角度觀察同一物體,并畫出自己在不同角度觀察到的圖像。此外,教師也可以使用生活化的教學工具,指導學生畫出比較復雜的立體圖像。在此過程中,教師要觀察全班同學的學習情況,了解學生在學習中面臨的各種困難,及時在隨后的教學中進行指導,從而更好地提高生活化教學的效果。
(三)設置生活化的教學問題
在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地設置一些生活化的互動交流問題,讓學生從生活實際出發(fā)去思考教學的內容。這種方法不但可以大大降低課堂的學習難度,而且對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有很大的幫助。在現(xiàn)階段的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大多停留在理論層面,難以應用于實際問題的解決中。造成這個問題的原因在于老師在講授數學知識的過程中,并沒有將一些與課本知識密切關聯(lián)的生活化問題融入課堂教學中,這就造成了學生很難把理論和現(xiàn)實聯(lián)系起來,在生活中遇到類似的問題時,也就無法與已學習的知識進行關聯(lián)的情況。教師若能主動導入生活化的場景,就可以透過生活場景來提升學生應用數學知識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比如,在初中數學“直角三角形”的相關教學中,老師就可以在課堂上導入一些生活化的問題,讓學生把所學內容和生活實踐相結合,利用所學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四)布置生活化的數學作業(yè)
初中數學教師在進行生活化數學教學時,還應主動安排一些生活化的作業(yè),以此培養(yǎng)學生數學學科的實際操作技能。在目前初中教學“雙減”的大環(huán)境下,初中數學學科的作業(yè)數量和質量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也就是說,作業(yè)的布置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學生的學習負擔,但也要起到強化學科教學效果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作用。因此,數學教師可以考慮在教學中布置一些生活化的課后作業(yè),使學生能夠在生活化的場景下學習。這樣做能讓學生在做作業(yè)時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tài),不會對作業(yè)產生抵觸心理,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使數學課程的教學活動更符合“雙減”的有關規(guī)定,推動數學學科教育水平的持續(xù)提高。例如,在初中數學“用樣本估計總體”的教學中,老師可以讓學生做一些簡單的隨機抽樣調查作為家庭作業(yè)。在進行抽樣調查問題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生活實際,也可以根據學生的個人喜好來選擇個性化的隨機抽樣調查問題,還可以開展一些社會實踐活動,比如對某些食品的質量進行抽樣調查。當學生做完初步的調查后,老師需要對調查結果進行歸納整理,然后提供正確的數據,讓學生感受到用樣本來估計總體的科學性。老師也可以向同學們展示一些高品質的隨機抽樣調查案例,通過這種教學活動,使學生了解到抽樣調查的實際意義,同時能更好地掌握相關的數學教學內容。
結語
隨著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方法的不斷普及,許多教師都很認同實施生活化的數學教育。同時,教師們也在積極地嘗試把更多的生活化教學方法運用到課堂教學中,但是也普遍存在著對生活化數學教學認識不足的問題,有些老師對數學與生活實際的關系并不清楚,對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概念存在一定的誤解。這種問題在教學中就表現(xiàn)為過分強調生活化,忽視了數學自身的邏輯思維。目前,我國初中學科教學仍處于從傳統(tǒng)教學方法向生活化教學方法的過渡階段,盡管許多學生并不能完全理解數學教學生活化的重要性,但當教師逐漸改變數學與學生生活之間的關系時,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也會越來越高。因此從學生的角度來講,他們對生活化數學教學方式有很高的期待。從中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實踐出發(fā),教師在課堂上要善于發(fā)掘生活中的素材,創(chuàng)造良好的生活化教學氛圍。初中數學教材中的生活化元素比較多,深入學習數學課本中的生活要素,可以有效地構建出一個相對較好的生活化場景。但是當學生對教學生活化的認識存在偏差的時候,就需要教師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入手,選擇恰當且科學的生活要素,并根據教學內容進行適當的調整,由此創(chuàng)造出適合學生的生活場景,使學生對數學的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并在此基礎上不斷地積累相關的經驗。如此,學生能深入了解數學,將數學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真正感受到數學學習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陳紹亨.生活化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新課程,2022(15):216.
[2]林展祝.應用生活化教學,讓初中數學教學更精彩[J].華夏教師,2021(32):63-64.
[3]陳閩松.簡析生活化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考試周刊,2021(66):61-63.
[4]劉斐.生活化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現(xiàn)代中學生(初中版),2020(22):20-21.
[5]劉志亮.生活化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漫談[J].新課程(下),2018(10):74.
[6]呂建煜.利用生活化教學法,有效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效率[J].新課程(下),2017(11):224.
責任編輯:趙瀟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