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漢
不知不覺間,詹姆斯·卡梅隆導演的《泰坦尼克號》已經(jīng)上映25周年,而現(xiàn)實中的泰坦尼克號,則已經(jīng)沉睡了111年,但它并沒有被遺忘。從媒體到考古界,從書籍到電影,這艘悲劇之船是始終不會過時的話題,除了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也衍生了太多真?zhèn)坞y辨的傳說。
來自木乃伊的詛咒
1912年4月10日,泰坦尼克號長鳴汽笛告別南安普敦港,開始它的處女航。計劃中,在一周后,這艘號稱“永不沉沒”的豪華郵輪將從自由女神像腳下駛過,讓無數(shù)翹首期盼的紐約人一睹它的風采??上┨鼓峥颂栍肋h無法抵達它的終點,啟航5天后的那個致命夜晚,它帶著上千名乘客和船員,沉入北大西洋黢黑的海底。
許多人都聽說過這個離奇的故事:一具名叫亞曼拉的木乃伊從出土開始就不斷給周圍的人帶來厄運,在被送進大英博物館后,還造成清潔工、巡夜人和游客的離奇死亡。后來,有位不信邪的美國考古學家重金買下這具木乃伊,準備運回美國研究,他乘坐的那艘船就是泰坦尼克號。
泰坦尼克號的沉沒本身有許多難以解釋之處,如果它的貨艙里放著一具受詛咒的木乃伊,那所有的謎團就都解釋得通了,可惜這是一個刻意編造的謠言。謠言的始作俑者就是泰坦尼克號上的乘客威廉·斯特德,他是當時著名的報紙編輯和唯心論者,編故事是他的拿手好戲。受詛咒的木乃伊這個故事已被斯特德講了許多年,他在泰坦尼克號上就餐時重提舊事,還即興發(fā)揮加上了木乃伊就在船上這一段,給聽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泰坦尼克號遇難后,斯特德隨這艘巨輪一起沉入海底,那些幸存的聽眾卻把這段故事傳了出去。事故發(fā)生不到一個月,《華盛頓郵報》就刊登了一篇報道,將泰坦尼克號的沉沒歸咎于木乃伊的詛咒。有了媒體的推波助瀾,這個謠言竟流傳了1個世紀,直到今天還有受蒙騙的人對此津津樂道。
事實上,那具在傳說中隨泰坦尼克號沉入海底的木乃伊在大英博物館的編號是22542,實際上只是一具木乃伊棺蓋,自1890年在館內展出以來從未離開過。據(jù)某些報道,棺材里的木乃伊還在埃及??傊?,它沒有去過美國。
煤倉火災與消失的望遠鏡
在沉船后不久,還出現(xiàn)了關于泰坦尼克號煤倉起火導致沉沒的謠言,被辟謠后曾銷聲匿跡近一個世紀,近年來又被重新翻了出來。這個謠言的核心內容是:泰坦尼克號在處女航開始后不久,煤倉就起了火,火災損害了船體結構的強度,否則撞上冰山也不會使其沉沒。
支撐該謠言的是幾張?zhí)┨鼓峥颂柕恼掌?,在右舷靠近船頭位置能看到一塊色差比較明顯的地方,好像船體上出現(xiàn)一塊污漬,據(jù)說那里就是煤倉起火的地方。需要肯定的是,泰坦尼克號啟航前10天煤倉確實起火,直到航行幾天后才撲滅,在當時的大型船只中這種邊航行邊滅火的情況不能說很普遍,卻也是常規(guī)救險操作。照片上有色差的地方并不是起火煤倉所在的位置,再往后大約15米左右才是。滅火時船員把沒有著火的煤轉移到另一煤倉,已經(jīng)著火的煤則送進鍋爐,鑒于泰坦尼克號的煤倉高達三層,這是一件艱難而繁重的工作。
最近重拾這一話題的一個人是愛爾蘭記者塞南·莫洛尼,2017年,他聲稱泰坦尼克號是一艘單體船,煤倉火災產(chǎn)生的熱量很容易削弱船體結構。不過早在當年對沉船事件的調查中,就有負責的官員注意到了船上的火災,隨后否定了火災導致事故的可能性。多年來,不少研究泰坦尼克號的專家也對這一謠言提出過多次反駁,他們都表示沒有證據(jù)表明火災對船體強度造成了損害。
另一個流傳很廣的謠言是,泰坦尼克號的二副把望遠鏡鎖在了柜子里,導致沉船當晚值班的兩名瞭望員只能用肉眼觀察,因此沒有發(fā)現(xiàn)致命的冰山。同許多謠言一樣,這個謠言真假參半——泰坦尼克號上的瞭望員有專用望遠鏡,航行時交給瞭望員使用,船靠岸時望遠鏡會被鎖起來。泰坦尼克號駛離貝爾法斯特試航時,瞭望員的專用望遠鏡確實不見了,二副戴維·布萊爾把自己的望遠鏡借給他們應急,到達南安普敦后他要回望遠鏡并鎖了起來。布萊爾并沒有隨泰坦尼克號開始首航,繼任者手中又沒有鎖望遠鏡那個柜子的鑰匙,因此瞭望員不得不靠肉眼觀察。
在沉船后的調查中,望遠鏡問題成為爭議焦點之一??梢源_定的是,當時世界上大多數(shù)遠洋郵輪的瞭望員都不使用望遠鏡,而且泰坦尼克號撞上冰山那晚天氣晴好,用望遠鏡觀察只會限制視野。大多數(shù)幸存的船員都表示,瞭望員是否使用望遠鏡對災難的發(fā)生沒有決定性影響,而強調望遠鏡作用的說法主要來自值班瞭望員弗雷德里克·弗利特,害怕成為替罪羊的他當然有這樣說的動機。
救生艇與三等艙
眾所周知,泰坦尼克號上的救生艇裝不下船上所有乘員,有人一直抓住這點指責白星航運公司的盲目自信,白白斷送了1514條人命。但需要明確的是,當時的法規(guī)規(guī)定泰坦尼克號應配備16艘救生艇,白星公司不僅遵守了規(guī)定,還額外配備了4艘折疊式救生艇。這足以證明,泰坦尼克號“永不沉沒”的名聲并沒有沖昏白星公司高層的頭腦。
鑒于救生艇的作用并非遠程航行,而是將船上乘員轉移到前來營救的船只上,泰坦尼克號上的救生艇數(shù)量在非極端情況下完全夠用,可惜泰坦尼克號一出事就是災難性的。但假設它配備了能裝下所有人的救生艇,就真能減少損失嗎?
據(jù)記載,船長愛德華·史密斯是在當日凌晨0時5分下令棄船的,最后一艘救生艇在2時15分從傾斜的甲板滑入海中,中間這2小時10分鐘的時間甚至不夠下放船上的所有20艘救生艇。固定于泰坦尼克號艦橋后方的2艘折疊艇還沒來得及放下,船沉沒后有大約50名落水乘員抓住了這2艘折疊艇,他們是船上最后一批從死亡之門逃回來的人。
關于救生艇,唯一可以指責的是泰坦尼克號船員在操作吊艇架方面訓練不足,延誤了救生艇的下水時間。由于事發(fā)突然,當時的場面相當混亂,有些救生艇只裝了核載人數(shù)的一半就匆匆離開,這也導致更多人遇難。
據(jù)說疏散逃生時,三等艙乘客被鎖在甲板下的船艙內,讓頭等艙和二等艙乘客獲得更多逃生機會。這是相關謠言中恒久不變的一個,畢竟電影里都是這么拍的,而船上約700名三等艙乘客只有不到200人活下來似乎也證明了這一點。
跟當時的其他郵輪相比,泰坦尼克號的三等艙條件已不算差。鑒于票價只要3到8英鎊,里面的乘客大都是移民前往美國的窮人。泰坦尼克號的三等艙內確實有金屬折疊門將艙室與主甲板分開,這是因為當時的移民法要求遠洋郵輪嚴格劃分艙位,以防止疾病傳播。這些折疊門在事故發(fā)生時是否被鎖上,幸存者各有說法,即使它們都被鎖上了,三等艙乘客前往主甲板的路也不止這一條,三等艙吸煙室就與主甲板相通。不幸的是,船上沒有明顯的標志引導乘客從主甲板前往救生艇所在的頂層甲板,三等艙乘客中又有不少人根本不懂英語,這也導致了船上工作人員對他們的疏散進度緩慢。三等艙乘客在災難剛發(fā)生時,試圖通過頭等艙和二等艙所在的甲板前往頂層甲板,當時大多數(shù)人都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認為船不會沉沒,周圍前來救援的船只也會在1個小時內趕到。
泰坦尼克號三等艙乘客較高的死亡率是組織不善、語言障礙和誤判形勢釀成的悲劇,但非要說有人故意犧牲他們讓富有的乘客逃生,則是一個荒謬的謠言。
泰坦尼克號留下了太多的疑問,也因此成為了世人盡情揮灑想象的一塊傳奇畫布。■
(鐘承志薦自《世界博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