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亞茹
摘? 要:2022年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中國人民大學時提出了思政課的本質是講道理這一重要論述,同時對思政課教師提出了具體要求,即要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這是黨和國家領導人首次提出并論述思政課的本質是講道理。這一論述具有理論和實踐意義,要做好思政課研究工作,需深入把握和領會思政課所蘊含的道理。文章從以下三部分來敘述:首先需準確把握該論述的豐富內涵;其次是把握“講道理”對思政課教師的職責要求;最后提出并明確思政課講好道理的基本方法。
關鍵詞:思政課;本質;講道理;核心要義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3)06-0148-04
一、準確把握“思政課的本質是講道理”這一論述
“思政課的本質是講道理”為思政課更好發(fā)展提供了基本遵循,也為思政課講好道理提供了重要方向。思政課是學生進行思政教育的主渠道,是永葆學校重要底色的主要陣地[1]。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就重視思政教育發(fā)揮的作用。不論是革命、建設還是改革時期,中國共產黨都對思政工作作出過重要部署。毛澤東領導并執(zhí)行了“三灣改編”,將思政工作做到了第一線;鄧小平指出國共產黨從起根發(fā)芽時就從宣傳工作做起,思政工作是克敵制勝的傳家寶。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思政課建設,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文件,并圍繞思政課發(fā)表重要講話,論述了思政課的新理念模式和新發(fā)展要求,為新時代思政課的發(fā)展提供了遵循。思政課被提升到全局性高度,有效改變了一些學校對思政課的模糊認識,思政課的地位和作用不斷深化。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思政課是落實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辦好思政課就是通過開展馬克思主義課,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2]。
本質即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根本屬性,與現(xiàn)象相對。這是黨和國家領導人第一次明確論述思政課的本質問題,該提法對今后的發(fā)展具有理論和實踐意義[3]——理論上為之后研究思政課打開了新的空間,拓寬了研究領域;實踐上對思政課的發(fā)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思政課教學過程是本質與現(xiàn)象的結合,許多人只看到了思政課育人的表象,其實思政課更具有本質屬性。思政課的本質可以從社會和教學本質來理解。前者指思政課要致力于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后者指思政課本身是一門從小學到初高中再到大學的課程。國家出臺一系列政策,體現(xiàn)了思政課從思想理論的維度促進學生認知水平的深化,使學生堅定不移地聽黨話、跟黨走,早日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道理即事物本身的內在規(guī)定性,是萬事萬物發(fā)展變化的規(guī)律。應站在歷史的維度和思政課建設戰(zhàn)略的高度理解道理。老子在《道德經》中講:“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痹诶献涌磥?,道即天道,它和天理概念可以互換,道和理在含義上相通。韓非子繼承老子的思想,并進一步發(fā)展了道理。韓非子指出道者,萬物之所然也。道是萬事萬物產生的總根源和生成的根本動力。萬理之所稽也,理是每一個具體事物的內在規(guī)定性,是事物生成的根本原因。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道和理都是指事物的規(guī)律。習近平總書記提到的講道理不是一般生活中的明理,應是從世界觀的維度、從事物深層次的規(guī)律理解該科學內涵,從總書記關于思政課建設的一系列重要論述深刻領悟該論述。
思政課與其他課程的區(qū)別是道理的實指內容不同。前者是馬克思主義道理,即對人類社會和思維發(fā)展一般規(guī)律的道理;后者是關于自然界、社會發(fā)展等各個具體領域的規(guī)律之道理。馬克思主義真理屬于大道理,具體科學屬于小道理。大道理統(tǒng)領小道理;小道理也豐富馬克思主義大道理。學校要堅定地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指導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用大道理指導小道理的學習研究和靈活運用。
二、準確把握“講道理”對思政課教師的職責要求
“思政課的本質是講道理,要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這一提法不僅是對思政課研究對象的精辟概括,也是對講好思政課和做好思政工作提出的高層次要求。思政課的研究對象即道理,是21世紀的馬克思主義,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核心內容是講明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關鍵是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把這道理講深講透講活,不僅需要教師用心教,更需要有能力教。
(一)學科知識豐富
2019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教師座談會上提到思政課涉及馬哲、政經等多方面內容,教師須有深厚的理論素養(yǎng)。對馬克思主義要做到真學真懂真信。教給學生一碗水,首先教師要有一桶水。要想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教師須不斷充實自己。
思政課傳播的是主流價值觀,教師通過自身魅力影響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百年來中國的滄桑巨變,感受到在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艱辛歷程。在此過程中既要有實有論,又要關照時代,進一步厚實理論素養(yǎng)及增強優(yōu)秀傳統(tǒng)的底蘊很重要。思政課老師應加強學習,奠定理論基礎,在知識傳遞上盡全力,達到培養(yǎng)更多人才的目標。
(二)科研能力要強
這是教師內在力量的表現(xiàn)。教師不僅要堅持以思政課教學為重點的科研導向,還要圍繞著馬克思主義進行研究[4]。新時代教師的職責之一是提升科研能力??蒲惺墙處熉殬I(yè)發(fā)展的強身之基,科研能力的提升事關教師的職業(yè)發(fā)展,必須把握好科研能力與教學質量的辯證關系。在科研中提升教學質量,在教學中提高科研水平。教師須做好學術研究,堅持守正創(chuàng)新,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若無科研作為教師的立身之本,就難堅守陣地、實現(xiàn)自我全面發(fā)展。要爭做能從事科學研究的“學問家”。同時教師要堅持問題導向,關注學生關切的時代問題,引導學生在學習中主動發(fā)現(xiàn)并思考問題、在啟發(fā)中得出結論。
(三)要有批判思維
批判思維是一種科學的思維方式和思維技巧,對培養(yǎng)人的問題思辨意識,提高人的創(chuàng)新能力發(fā)揮著重要作用[5]。培養(yǎng)教師的批判思維,可以提升課堂質量與效率,讓學生學有所獲。要求教師能準確理解事物的意義,分析新時代主流價值觀。
馬克思主義能成為無產階級的圣經,正是因為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繼承了德國古典哲學、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并結合時代背景以及工人運動創(chuàng)建了理論體系。黨的先驅者所樹立的馬克思主義信仰也是在比較和選擇中確立的。把馬克思主義講清楚,不僅要針對正面理論進行講解,還要針對一些錯誤思想進行批判,在比較中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
(四)堅持理論分析方法的主導地位
思政課的本質是講道理,須把該方法作為主導地位??萍急憷私虒W,創(chuàng)新了授課方法?!八颊n使用如互動案例,專題式教育和情景體驗式等先進的方法?!保?]
翻轉課堂,慕課在思政課中發(fā)揮著作用,增強了思政課的時效性。方法多種多樣,但主導方法要依靠理論分析及馬克思主義自身的強大魅力去征服學生。道理作為對象,不僅有內容且有方法論要求。這一論述對思政課建設及教師提出了新要求,應認真學習善用大思政課的重要論述,實現(xiàn)并推動思政課進步。
三、明確思政課講好道理的方法
思政課講好道理需多方發(fā)力共促發(fā)展。國家頒布了《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chuàng)新的若干意見》,為思政課改革創(chuàng)新提供了遵循,為講好道理保駕護航。要增強思政課的理論性思想性,需在改革創(chuàng)新中煥發(fā)新的生機與活力,同時對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在原有基礎上深化,做到四個相統(tǒng)一。
(一)與時俱進改革創(chuàng)新為首要任務
2019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課教師座談會提出推動思政課改革創(chuàng)新,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同年8月,《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政課改革創(chuàng)新的若干意見》印發(fā),對加強思政課建設做出頂層設計,為思政課改革創(chuàng)新提出要求。思政課應不斷在改革創(chuàng)新方向發(fā)力,與時俱進。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思政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持續(xù)提升思政教育的親和力和針對性,為順應學生成長和發(fā)展規(guī)律提供保障。思政課關系著教育的目的及對象問題。每個學生都有鮮明的特點,思政課因材施教,滿足學生成長需求,助其養(yǎng)成學習習慣。在推動思政課改革時,要運用身邊鮮活的案例,展現(xiàn)百年大黨永葆青春的偉大征程。學校應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致力于加強探索授課模式、改革創(chuàng)新,打造思政課高精尖創(chuàng)新中心,將每堂課都打造成有溫度的一課,讓每個人都學有所獲。此外,還定期開展線上加線下理論大講堂,講授思政課,學深悟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培養(yǎng)時代新人。教育部應構建集體備課平臺,為教師提供教學資源。通過上傳優(yōu)秀示范案例,在線直播備課等服務,促進共同進步。
(二)思政課講好道理要做到四個相統(tǒng)一
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的關鍵課程,總書記高度重視提高思政課的針對性、實效性。講好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實現(xiàn)該目標要做到四個統(tǒng)一。
道與理統(tǒng)一。思政課本身就是一種教育?,F(xiàn)代教育的目標是要有思想的人接受。要想說服人就得講道理。思政課是講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最講道理。盡管看到資本主義社會違反了人類平等自由原則的罪惡,但馬克思不是出于道義的憤怒,而是堅決同宗教政治進行批判。他認為應從經濟學角度進行批判,于是長達四十年研究《資本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巨大成就,在黨領導下中國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邁向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新征程,其中有著深刻的哲理。習近平總書記講中國共產黨能,社會主義好,歸根到底是馬克思主義行。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真理,是最講道理的。講道理是道理統(tǒng)一的過程。人類思想活動可以分為兩個維度,一是構成思想的維度,即道;二是反思思想的維度,即理[7]。兩者結合形成道理。做到道理統(tǒng)一,形成更多原創(chuàng)性的中國理論。
講與授統(tǒng)一?!袄碚撘唤浾莆杖罕姡矔兂晌镔|力量。”[8]這對實踐有指導作用。思政課要武裝學生,就要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達到入腦入耳入心的目的。這蘊含著講授統(tǒng)一,即宣傳的過程。馬克思說,做好宣傳不簡單,其中蘊含著宣和傳統(tǒng)一。宣傳自古就是政治傳播行為,傳不僅要講,還要傳達。講授面對的客體是否接受,更體現(xiàn)在傳達的效果和意義。只有做到講授宣傳統(tǒng)一,才能達到溝通心靈、激昂斗志的目標。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做到方向明、主義真、學問高、德行正,自覺以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為學術己任”[9]。
教與學統(tǒng)一。教育是人成才的決定因素,現(xiàn)代教育更是在平等民主的條件下進行的,現(xiàn)在主客體之間平等互動的關系更突出,教育過程更注重以理服人。思政課的對象是學生,教師要通過因材施教講道理,完成知識的傳遞,引導學生不僅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
知與行統(tǒng)一。知即人的知識水平和思想。行指人的行為方法和行動。知行統(tǒng)一要求人們保持言行一致。辦好思政課,關鍵在教師。對教師而言,把學生培養(yǎng)成什么人,自己首先應成為什么人。學生在思政課上不僅要學知識,還要學做人。這要求教師不僅要講授知識,還要影響人格。價值導向是思政課的基本問題,在學生眼里,老師吐詞為經,舉足為法??鬃釉?,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四有好老師四個相統(tǒng)一等要求。這體現(xiàn)了教師知行合一的意義:做精于傳道授業(yè)解惑的經師和人師的統(tǒng)一者,做學生為學為人的大先生。
(三)社會實踐是講好道理的有效方式
實踐性是馬克思主義的核心和靈魂。馬克思主義產生于社會實踐,并在實踐中發(fā)展。馬克思寫《資本論》時注重對實踐的研究。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指出“社會生活的本質就是實踐。凡是把理論引向神秘主義的東西都能在人的實踐中得以解決”[8]。馬克思主義不是抽象的理論,而是關注社會現(xiàn)實。社會實踐的環(huán)境與要求不斷變化,馬克思主義也與各國實踐結合方能顯示真理魅力。從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具體實踐看,我國生動地展示出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真理性,中國的實踐也豐富了馬克思主義。毛澤東在繼承和發(fā)展實踐理論的基礎上,攥寫了《實踐論》并強調實踐的意義。“實踐是認識的來源與發(fā)展動力?!绷暯娇倳浿赋觥耙獔猿謱嵺`第一的觀點,知識是基礎前提,行是重點關鍵”[9]。社會實踐是檢驗馬克思主義的手段,也是促進馬克思主義理論豐富和發(fā)展的根基。
社會實踐參與性強。實踐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與當?shù)靥赜械募t色文化進行結合,生動地展示新鮮活潑的現(xiàn)實事例,緊扣時代脈搏,開展國情調研,借此獲得主體自身的發(fā)展。學生可以在更大范圍、更寬領域調動其積極性參與性以及創(chuàng)造性。實踐課有特殊性,學生圍繞特定主題,確定題目和對象,奔赴調研地區(qū)進行調研,攥寫報告。社會實踐對于教師把思政課講深、講透、講活是很好的形式。
社會實踐體驗性強。社會實踐重在體驗,是情景體驗式教學形式。通過紅色紀念地教學,教師營造并調動氛圍,融入該場景,加強學生的體驗感,共建紅色育人課堂。讓學生在實踐中弄懂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歸根到底是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的道理。
社會實踐生動性強。學生采訪典型人物,用案例理解道理,社會實踐的方法可以使學生體會思政課的育人功能。在社會實踐中,學生作為活動主體,通過實踐活動參與和接受客觀影響,提升參與并獲得自身發(fā)展。讓學生通過讀寫感悟增強認同感。
用實踐方式講好道理,關鍵在教師。首先要加強學習,奠定講道理的理論基礎。不管采用何種方式,明確實踐目的及傳授的道理。其次要參與實踐,教師要了解社會和時代的發(fā)展,抓住時代脈搏講好道理。當今處于兩個大局時期,時代內容豐富,教師應將其融入思政課。最后善于總結可提高講道理的真實效果。實踐后要善于總結經驗和收獲,把實踐中的案例帶到課堂,提高講道理的真實效果,這是教師講好思政課的關鍵。實踐后的總結與反思,也關系著下一次實踐的質量?!爸v道理”是推動當前學校思政課內涵式發(fā)展的要求。習近平總書記這一論述為今后的思政課研究擴寬了方向。思政課要講深、講透、講活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教師要領會思政課的本質是講道理這一論述,做到四個相統(tǒng)一,在創(chuàng)新思政課改革方式上、實踐教學中深層次感受講道理的深刻內涵。
參考文獻:
[1] 劉艷明,謝卓芝.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困境與紓解:堅持主導性和主體性相統(tǒng)一[J]. 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報,2021(03):113-117.
[2] 習近平. 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J]. 新長征(黨建版),2021(03):4-13.
[3] 劉建軍. 如何理解“思政課的本質是講道理”[N]. 中國社會科學報,2022-05-20(04).
[4] 胡建. 思政課教師應當成為合格的馬克思主義者[J]. 黨政干部論壇,2020(09):44-45.
[5] 張國艷. 批判性思維在思政課中的應用[J]. 現(xiàn)代交際,2019(17):22-23.
[6] 張艷紅,張澍軍.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改革之反思[J]. 教學與研究,2018(05):97-102.
[7] 孫正聿. 前提批判的哲學理論——一種哲學解釋原則的自我闡釋[J]. 哲學基礎理論研究,2009:3-30.
[8] 馬克思,恩格斯.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9] 習近平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強調:堅持黨的領導傳承紅色基因扎根中國大地 走出一條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新路[J].公安教育,2022(05):4-5.
(薦稿人:周守高,北方工業(yè)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責任編輯:鄒宇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