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莉
住宿生活是校園生活中濃墨重彩的一個篇章,很多學生在畢業(yè)若干年后回味起這段青春歲月,總是會想起自己的室友以及當時那個小而溫馨的宿舍。然而,和諧的集體生活并不是輕而易舉得來的,而是經(jīng)過反復磨合、相互包容換來的。
我在上海的一所職業(yè)學校任教,主要負責學生工作,宿舍管理工作自然也歸口在我這里。在每年的開學季,總會有學生來找我。他們會以各種各樣的理由來申請換宿舍,有些人告訴我,他們實在接受不了室友的呼嚕聲,有些人接受不了室友的邋遢和懶惰,有些人接受不了室友的臭腳丫,有些人接受不了室友的怪脾氣,還有些人是因為使用盥洗室引發(fā)的沖突……我總結(jié)了形形色色的事件,歸納出以下三種典型情況。
邋遢而懶惰的室友
邋遢而懶惰的他們在寢室里往往會隨地扔垃圾,臭襪子也隨手扔,衣服不及時洗。寢室里彌漫著濕垃圾發(fā)酵的酸臭與臭腳丫的混合味道。有些學生向我求助:“老師,遇到這樣的室友,除了申請換寢室,我還能做什么?”
遇到邋遢而懶惰的室友,確實挺令人頭痛。但是這并不意味著他們是不可改變的。我們可以結(jié)合學校星級文明寢室評比機制,再通過制定寢室公約來督促他們。在此期間,宿舍內(nèi)所有成員都必須嚴格遵守寢室立下的公約。一方面,大家可以輪流擔任寢室長,使責任下放到每個人的身上;另一方面,可以請宿管阿姨多多監(jiān)督該寢室的衛(wèi)生狀況,如果衛(wèi)生不理想,宿管阿姨要及時指出并要求整改。重要的是,宿舍里的每個成員都要做好自己的衛(wèi)生工作。在一個窗明幾凈、溫馨整潔的環(huán)境中,他們再懶也不好意思不打掃衛(wèi)生了。
生活習慣不同的室友
曾經(jīng)有個學生反映他習慣每天早起晨跑鍛煉,而室友們都喜歡在鈴聲響起的那一刻才沖出寢室。他不知道自己該不該堅持晨跑的習慣,不知道自己的習慣會不會使室友認為他是個異類,從而孤立他。
宿舍里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同學,他們成長于不同的環(huán)境、不同的文化,因此出現(xiàn)不同的生活習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千萬不要草率地因為我們與他們的習慣不同就去改變自我,更何況是晨跑這么優(yōu)秀的習慣。我們只需要在堅持自己習慣的同時,不打擾他人即可。比如,我們在早起的時候,動作盡量輕一些,不要影響其他室友休息。更重要的是,不必帶有“我與他們不同,他們會不會對我有看法”的想法。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在校求學的學生都是明事理、講是非的青少年,相信大家都能彼此尊重、理解、包容。
公共設施使用沖突
學校宿舍并不是私人區(qū)域,條件設施與家里的相比,不可相提并論。公共設施使用沖突這個矛盾在女生宿舍中更為凸顯,曾經(jīng)就有幾名同宿舍的女生由于盥洗室的使用問題,使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
那么對于這個問題,我們該如何解決呢?其實最好的辦法就是協(xié)商溝通。大家可以把自己的訴求開誠布公地表達出來,在彼此能接受的情況下制定出最佳方案。在此過程中,大家要多一些體諒與包容。千萬不能因為自己有想法卻遲遲不敢表達,憋了一肚子的怨氣和委屈。要知道,這些負面情緒不會隨風消散,反而會隨著時間積累,醞釀成更大的矛盾。在集體生活中,成員之間要坦誠地交流,這樣才能了解彼此、和諧相處。
為了擁有更和諧的寢室生活,老師在這里也給同學們提供幾個小妙招。
1.降音量、講禮貌
在集體生活中,不能以自我為中心,要設身處地為他人考慮。寢室里如果有其他同學在學習,那我們應該盡量降低音量;當有室友已經(jīng)休息,不要高聲交談,看視頻、與家人打電話時也不要把音量開得太大,應該盡量戴上耳機,以免影響到他人。如果你要學習或有其他事情,當天可能會晚睡,那你應該提前把洗漱工作做好,這樣就不會打擾到其他人。在與室友交往過程中,要講禮貌、懂分寸,即便是關系再好的室友,也不能不經(jīng)他人同意隨意使用他們的物品。
2.少計較、多包容
住宿生活是成長的催化劑。在住宿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人際交往的小矛盾,如何妥善地化解這些矛盾,是非??简炛腔鄣?,同時這些經(jīng)歷也將成為我們今后職場中寶貴的財富。在集體生活中,我們需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可以記住一句話:“你希望別人怎樣對你,你就怎樣對別人?!痹谒奚嵘钪校酁樗丝紤],多一些理解和包容,少一些計較和抱怨。
3.多協(xié)商、多溝通
寢室是我們的家,室友也是我們的家人。當我們遇到學習和生活上的困擾時,我們也可以主動地和室友溝通、交流,讓他們知道我們當時的狀態(tài),那大家在生活上也能更好地彼此照應和遷就。同樣地,我們也要主動地去關心室友,當他們情緒低落的時候,我們應該真誠地去關心、幫助他們。遇到問題和矛盾,可以積極地協(xié)商、溝通。只要大家一條心,就沒有不能解決的難題。室友之間親密相處、互幫互助,寢室生活才能和諧。
時光如水,住宿生涯很短暫,希望同學們能珍惜這段美好而珍貴的時光。愿你在若干年之后,站在歲月的深處回眸,在遙望天際之時,仍會回味那段住宿時光。
(作者單位:上海市城市科技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