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莉
很多人是通過綜藝節(jié)目認識楊天真的。在大家眼中,楊天真是風格鮮明的經(jīng)紀人,是連續(xù)創(chuàng)業(yè)成功的老板,是敢說敢做的“人間清醒”,在這些標簽背后,其實是她通透清爽的思維方式。網(wǎng)友們在各大平臺追問楊天真非常多的問題就是如何能像她一樣“通透清醒”?楊天真在新書中這樣寫道:“所謂的通透,第一要能明確自己的目的;第二要能理清他人行為背后的邏輯;第三,能放下對人性的幻想和他人的期待。當你達到通透的境界,自然而然會減少非常多的痛苦和煩惱,提升人生效率?!?/p>
《通透》是楊天真的第二本書,繼處女作《把自己當回事兒》介紹“溝通方法論”后,這本書開始上升到“人生觀”(思維方式)層面。她用豐富的職場、人生、創(chuàng)業(yè)經(jīng)驗,以人性的若干關(guān)鍵詞入手,用貼近生活的案例,妙語連珠的分析,幫助讀者深挖人性、了解自我、觀察世界,也分析了當代人常見的焦慮、社恐、迷茫、糾結(jié)等難題。作家劉墉如此評價:“很多人都在講‘精神內(nèi)耗,我想是因為碰到一些人生難題,無法通關(guān),只好停在原地,絞盡腦汁,不停消耗自己。楊天真的《通透》寫了很多這樣的難題,也給出了她的解法。這些來自于她多年來的自我探索,對人性的不斷思考,還有和這個社會的碰撞互動,是很寶貴的個人成長經(jīng)驗……推薦給每一位在迷茫中渴望蛻變的人,愿你活得通透,人間清醒?!?/p>
假如有一個穿越到宋代并結(jié)識一位宋人的機會,廣大文史愛好者可能要陷入極度的“選擇困難癥”:是選擇一位文學家談詩詞,還是選擇一位政治家談理想,或者選擇一位皇帝談藝術(shù)?這本歷史類通俗作品《千面宋人——傳世書信里的士大夫》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大家“全要”的選擇。這本書角度獨特新穎——從書信的角度切入宋史,聚焦范仲淹、歐陽修、司馬光、蘇軾等60余位士大夫之間的120余封傳世的個人往來私信。作者仇春霞結(jié)合史料重新解讀這些孤立的歷史碎片,將書信中所涉及的人、事、物及背后的故事巧妙地糅合成一個個完整的故事,從戰(zhàn)場、為官、治學、人情、生死五大方面剖析宋代文人的社會關(guān)系、政治傾向、內(nèi)心情感和才華品級,最后試圖還原出一幅在宋代歷史大背景下宋人普遍具有的性格共性拼圖。
54歲的王計兵是位外賣員。因家庭經(jīng)濟原因,他初二便輟學打工,做過建筑工,撿過破爛,擺過地攤,幾年前開始送外賣。一直不變的是,他始終在寫詩。送外賣的途中、等客戶取餐的間隙,每有靈感,他就在手機上記下只言片語,等空閑時再整理。2019年11月,他寫下了一首詩《趕時間的人》,這首詩也是筆名“拾荒”的王計兵的成名作。此詩于2022年被詩友在微博上轉(zhuǎn)發(fā)后,被網(wǎng)友贊為“真正的勞動者的詩歌”。2023年,王計兵的第一本詩集《趕時間的人》出版。王計兵在書中直言文學拯救了他,他寫道:“幾十年來,除了父母,沒有任何人比文學陪伴我的時間更久。文學是我心里的一口人,是我最親密的人,無話不說的人。”
2023年3月新書熱銷Top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