瑤瑤
品讀古文:
狡兔①有三窟,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②,未得高枕而臥③也,請為君復(fù)④鑿二窟。
注釋:
①狡兔:狡猾的兔子。
②窟:洞穴。
③高枕而臥:高枕無憂,安心地睡覺。
④復(fù):再。
這則典故出自西漢劉向的《戰(zhàn)國策·齊策四》,講的是孟嘗君的門客馮諼為孟嘗君開拓棲身地,幫助他在政治漩渦中安身立命的故事。
“戰(zhàn)國四公子”之一的孟嘗君田文是齊威王的孫子,他喜歡結(jié)交有才華的俠義之士,邀請了許多這樣的人住在自己家中,稱為“門客”。在這些門客中有個叫馮諼的人,住了很久卻一直一言不發(fā)。孟嘗君覺得很奇怪,但也沒有趕他走。
有一次,馮諼替孟嘗君去薛地討債。但他到了以后,非但沒有跟百姓們要錢,反而把債條一把火全燒了。百姓們以為他這樣做是出于孟嘗君的授意,于是對孟嘗君充滿了感激。后來,孟嘗君失勢,被齊王解除了相國的職位,只能前往薛地居住。薛地人民熱情地歡迎了他,他這才知道馮諼當(dāng)初那樣做的用意,不禁對馮諼的深謀遠(yuǎn)慮感到嘆服。
不過馮諼卻對孟嘗君說:“狡猾的兔子都有三處洞窟,才能在獵人手中逃生。如今你只有薛地這一處,還遠(yuǎn)遠(yuǎn)未能高枕無憂,請讓我再為你找兩個棲身地吧!”
于是馮諼去見了梁惠王,向他大力夸贊孟嘗君的能力。梁惠王就派人來請孟嘗君擔(dān)任要職,幫助治理梁國??墒鞘拐咭贿B來了三次,馮諼都讓孟嘗君不要答應(yīng)。事情傳到齊王耳朵里,齊王大為驚慌,急忙派人來請孟嘗君回去繼續(xù)當(dāng)相國。馮諼又指點孟嘗君,要求齊王把齊國的祖?zhèn)骷榔魉偷窖Φ?,并在此建立祠堂?/p>
祠堂建好以后,馮諼對孟嘗君說:“現(xiàn)在屬于你的三處安身之地都有了,以后你可以安心睡覺了。”
拓展延伸:
“狡兔三窟”這個成語正是出自上面的故事,它說的其實是人應(yīng)該多考慮退路和后手,無論做什么事都要為自己留下充足的余地,以防遭遇意外后束手無策。對古人來說,這是一種為人處事的智慧。下面我們再來看一個故事。
范蠡急流勇退
“臥薪嘗膽”的故事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詳了。今天我們故事的主人公不是越王勾踐,而是他手下的一名能臣,名叫范蠡。
范蠡,字少伯,楚國人,春秋末期政治家、軍事家。他雖出身貧賤,但博學(xué)多才。年輕時因不滿當(dāng)時楚國政治黑暗而和好友文種一起投奔越國,輔佐越王勾踐。
公元前494年,勾踐決定發(fā)兵討伐吳國,范蠡勸阻無果。結(jié)果吳軍在夫椒大敗越軍。越王勾踐在追悔不已的同時也認(rèn)識到了范蠡的價值,于是便聽從范蠡的建議向吳王夫差請和,并表示愿意攜妻帶子入?yún)菄鵀槌肌菄鄧樽玉惴磳Υ耸?。勾踐知道伍子胥這個態(tài)度,便決定與吳國決一死戰(zhàn)。但是范蠡深知吳王夫差為人偽善又好面子,喜歡彰顯自己的大度和仁慈。而且伍子胥喜歡直諫,一直不受夫差所喜。而夫差的寵臣伯嚭為人貪財好色。于是范蠡建議勾踐買通伯嚭,替越國求情。伯嚭收了越國的財貨美女后便在夫差耳邊吹風(fēng),夫差果然接受了越國的請和,撤回軍隊,越國逃過一次亡國之災(zāi)。
三年后,勾踐被釋放回國。在范蠡和文種等人的輔佐下,他勵精圖治,秣馬厲兵,不斷積蓄實力。范蠡又獻(xiàn)上美人計,往夫差身邊送美人以消磨他的意志。此消彼長之下,勾踐終于在公元前473年大敗吳軍,吳王夫差自盡。
滅吳后,范蠡向勾踐提出隱退。勾踐極力挽留,但范蠡并不動搖,決然地走了。臨走前范蠡還告誡文種:“鳥盡弓藏,兔死狗烹。越王此人可以共患難,不可同富貴。”勸他跟自己一起隱退。然而文種不聽。后來,勾踐果然懷疑文種,派人給他送了一把劍,逼文種自殺。
毋庸置疑,范蠡是人生的智者。他深諳世事,洞悉君王心術(shù),不戀名利。所以他能從滅吳功臣的榮耀中急流勇退,為自己留下后半生的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