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志高
講寫法
高中作文要求寫發(fā)言稿,其設置的情境多為參加學校、班級或者一些團體組織的專題活動,如座談會、讀書會、討論會和分享會等,要求表達自己對某一人物、某一問題的思考或看法。由此可見,發(fā)言稿的寫作屬于任務驅動型作文,就是在任務的驅動下發(fā)表對材料的看法。那么如何寫發(fā)言稿?寫作時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一、文體格式
發(fā)言稿的格式與演講稿大體相同,一般包括標題、開場白、正文、結尾四部分。
1.標題:要求言簡意賅??梢允墙沂局髦夹汀⑻岢鰡栴}型和思考問題型等,如“嫦娥奔月,中國驕傲”“當代人真的不再需要勞動嗎”“勞動與個人價值的實現(xiàn)”。發(fā)言稿的標題可以是單標題,為了凸顯作者的文采或明確寫作情景也可以寫成正副標題,如“不負使命,砥礪前行——在××上的發(fā)言”。
2.開場白:先是稱呼,類似“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之類,要根據聽眾身份和發(fā)言需要來決定。稱呼不僅要頂格、加冒號。然后是問好。最后直接表明本次發(fā)言的主題或發(fā)言的緣由,表達謙遜之意或感激之意,這要根據具體情況而定。
3.正文:要求層次清晰。要注意落實任務驅動型作文的寫作任務,可以從幾個角度論證,也可以就一點深入論證,且段落之間注意銜接過渡,如此才能做到結構層次明朗而有序。
4.結尾:結束發(fā)言,表示感謝。如“我的發(fā)言完畢!謝謝大家!”
二、發(fā)言角色
符合發(fā)言者的身份,即“我是誰”的問題,“我”是學生代表,還是要競選的一分子,抑或是向外國友人介紹中國文化的中學生代表……發(fā)言的內容、語言風格根據發(fā)言人的身份和角色而有所不同。
三、發(fā)言情境
發(fā)言情境有很多種,如學校集會、班級讀書會、開學典禮、競選現(xiàn)場等。不同的發(fā)言情境指向不同的發(fā)言目的,有的發(fā)言是為了鼓動宣傳,有的是為了勸說告誡,有的是為了傳播信息,有的是為了爭取選票,還有的是為了匯報交流等。
四、發(fā)言內容
一篇發(fā)言稿要求中心鮮明。中心鮮明,即只允許有一個中心論點,全文都必須圍繞這個論點展開。若有幾個論點,就是中心不明確,只能是蜻蜓點水、浮光掠影,做不到深刻透徹,是不合格的。但允許談論幾個方面的問題,或者就一件事情、一個人物表達幾個方面的看法,一般為兩三點,也不易多,多了就瑣碎,說不透徹。這幾個方面的看法和觀點應該具有邏輯性。
五、語言風格
語言一定要簡潔明快、不啰嗦,更不要使用一些深奧的詞句,最好運用大眾的語言。但也不能走向另一個極端——不講究文采,語言空洞乏味。這會影響思想的表達,削弱發(fā)言效果。發(fā)言稿首先要追求文從字順、語言暢達;其次要運用恰當的論證方法,增強說理的力度;再次要融入自己的真情,真情灌注,便氣韻生動。
亮文題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辛夷塢說:“在時間和現(xiàn)實的夾縫里,青春和美麗一樣,脆弱如風干的紙?!?/p>
席慕蓉說:“青春是一本太倉促的書,我們含著淚,一讀再讀?!?/p>
雨果說:“誰虛度年華,青春就要褪色,生命就會拋棄他們?!?/p>
習近平主席寄語青年學生:“青春不是靠天馬行空的幻想,青春是要靠腳踏實地的奮斗;青春的成長不是一蹴而就,青春是靠在事上打磨的成長,青春是心中永遠不凋零的花朵?!?/p>
作為風華正茂的青年學生,身處價值多元、網絡發(fā)達的社會,你有什么感悟和思考?請至少結合上面兩個人的名言寫一篇發(fā)言稿,在主題班會上與同學們分享你的思考。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示例文
讓奮斗成為青春底色
◎一考生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發(fā)言的題目是“讓奮斗成為青春底色”。
我們正處于一生中最美好的年華——青春時期。我們風華正茂、朝氣蓬勃,未來有著無限的可能性。青春,意味著奮斗和磨煉,讓奮斗成為青春底色。
雨果說:“誰虛度年華,青春就要褪色,生命就會拋棄他們?!痹谶@個價值多元、網絡發(fā)達的社會,的確有一些人的青春褪了色。他們或追求“佛系”,用消極的人生態(tài)度來掩蓋內在的懶惰和懦弱;或熱衷于“喪文化”,整日渾渾噩噩、無病呻吟;或沉溺于網絡游戲,激烈拼殺,真是“沉醉不知歸路”……這樣的青春是灰色、怠惰的,是不思進取、碌碌無為的,是一片沒有生機的荒野戈壁。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須惜少年時。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蓖瑢W們,我們的青春不應當是灰色的,應當是充滿生機的綠色,是熱烈鮮艷的紅色,是高潔淡雅的紫色。我們的青春應當是五彩繽紛的。
而要永葆青春的色彩,途徑只有一條,那就是奮斗。習近平主席寄語我們:“青春不是靠天馬行空的幻想,青春是要靠腳踏實地的奮斗;青春的成長不是一蹴而就,青春是靠在事上打磨的成長,青春是心中永遠不凋零的花朵”。話雖易懂,做起來卻不易。我們有多少同學遇到難題就打退堂鼓,缺乏戰(zhàn)勝它的勇氣;又有多少同學遇事就找借口推脫,缺乏擔當,讓青春黯然失色。再看看那些奮斗者的青春,會給我們很多啟迪?!皶r代楷模”南仁東,將青春獻給“中國天眼”,克服無數技術困難,擦亮眼睛看宇宙;港珠澳大橋總工程師林鳴,一年在工地360天,精益求精,終于讓這只“鋼鐵巨龍”騰飛于伶仃洋。他們的青春用奮斗書寫,印刻在了祖國大地上,凝聚在了崇山峻嶺的偉大工程中,濃縮在了愛國報國的拳拳之情里,是一朵朵永不凋零的花朵。
同樣,對我們這些風華正茂的同學來說,也要讓奮斗成為青春的底色。我們要踏實奮斗,在知識的海洋中闖關奪隘、攻堅克難,用奮斗實現(xiàn)人生的逆襲。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我們要把握好青春的航向,不淹沒在洶涌的時代潮流中,不迷失在紛繁的網絡世界里,讓奮斗成為青春的底色,讓生命永不褪色,永葆青春。
◆點評
這篇作文語言簡潔明快,是一篇規(guī)范的發(fā)言稿。主要有以下優(yōu)點:一、圓滿完成各項寫作任務。以雨果和習近平主席的名言為基礎立意,以發(fā)言稿形式跟同學展開對話,并能在具體的言說情境——“價值多元、網絡發(fā)達的社會”下探討與青春有關的話題,能針對同學們中存在的對青春理解的偏差分享自己的見解和主張。二、作文思路清晰,結構嚴謹。開篇提出“讓奮斗成為青春底色”這個中心論點后,接著闡述“一些人的青春褪了色”的表現(xiàn),并主張要“永葆青春的色彩”,然后回答怎么做。作文一直沿著“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的邏輯順序展開,條理清晰,結構緊湊。三、語言富有文采,善用整句,既使表達的內容更加充實,又展現(xiàn)了自己的文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