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評論員
幾經(jīng)炭火考驗,歷經(jīng)沸水沖泡,干燥嫩綠的芽葉在水中舒展,奉獻出馥郁的香氣和淡淡的回甘?!安琛弊植痖_,就是“人在草木間”,傳遞出中華文化道法自然的真諦,滿是人間滋味。
從神農嘗百草的意外發(fā)現(xiàn)開始,茶已經(jīng)伴隨了我們好幾千年。為了這片價值不菲的葉子,人們可以翻山越嶺、開山修路;可以摶土為器、制瓷冶陶;可以著書立說、坐而論道……茶融入了中國人文化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通過采茶、制茶、泡茶、品茶,滋養(yǎng)了含蓄內斂、平和包容的品格;通過吃茶、事茶、玩茶,促進了人與人之間的禮尚往來、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對話。
茶事歸于生活,茶藝彰顯審美。南宋詩人杜耒的“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描述的是以熱茶代美酒招待賓客,慢火細烹、煙靄朦朧間,主賓雅樂融融的場景,宋徽宗在《大觀茶論》中寫道:“采擇之精,制造之工,品第之勝,烹點之妙,莫不盛造其極。”茶在種植、采摘、沖泡、飲用等各環(huán)節(jié),都有著最佳“標準”,茶肆茶館更是點綴文人字畫,提升氛圍格調。
茶意源于禪韻,茶道蘊含哲學。法欽祖師在徑山寺“植茶樹數(shù)株,采以供佛,逾年蔓延山谷”;高僧辯才在獅峰山開山種茶,取龍井寺泉水沖泡,從此世間有了龍井茶。韜光、貫休、道潛等佛法大師都留下諸多以茶參禪、以茶供養(yǎng)、以茶會友的故事。禪得茶而興,茶因禪而盛,徑山寺“徑山茶宴”、靈隱寺“云林茶會”源遠流長。
西湖水、龍井茶,是杭州的根和魂。世界第一部茶學專著《茶經(jīng)》著作地、第一首茶歌《采茶舞曲》誕生地、綠茶皇后“西湖龍井”原產地、第一個民間茶文化機構“茶人之家”注冊地、第一個國家級茶博物館中國茶葉博物館所在地、茶界盛會“茶博會”舉辦地和“國際茶日”倡議萌發(fā)地……茶香彌漫的杭州,是中國茶文化的重要發(fā)祥地、形成地和傳承地。去年12月,“中國傳統(tǒng)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項目申遺成功后,慶典儀式在杭州舉行,保護傳承杭州宣言發(fā)布,這是“杭為茶都”的新飛越和新起點。
茶品、茶人、茶企,因茶而匯聚;文化、產業(yè)、科技,因茶而融合;傳統(tǒng)、革新、匠心,因茶而升華。在杭州,一盞茶,一縷香,讓世界愛上中國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