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淞月
內容摘要:多元文化時代背景下,大量英美文學作品被成功改編成英文電影,并在世界范圍內廣泛傳播開來,其展現(xiàn)出來的價值觀對于豐富世界文化產生了重要的啟示意義。英美文學作品兼具理性、人文和幽默的特點,對英文電影價值觀的影響較大。為此,通過從經濟層面、生活層面、精神層面等幾個方面,詳細闡述英美文學作品對英文電影價值觀的影響,以期更好地幫助大眾理解英美文學作品、欣賞英文電影的魅力。
關鍵詞:英美文學作品 英文電影 價值觀 影響
文學作為人類歷史上思想和智慧的結晶,不僅在提高人類認知,推動人類文明發(fā)展中扮演了重要作用,而且對于人類價值觀的構成有著重要影響。英美文學發(fā)展歷史悠久,成果斐然,是世界現(xiàn)代文明的引導者,改編自英美文學作品的英文電影數(shù)不勝數(shù),極大地滿足了大眾對于文學和影視的欣賞需求。英美文學作品是英文電影重要的素材來源,前者擁有廣大的閱讀群體,在此基礎上英文電影的受眾群體更為龐大。電影是文學作品價值觀和精神內涵的載體,無論電影對文學作品以怎樣的形式呈現(xiàn),其核心精髓和主題是不會變得。英美文學作品借助影視可視化的方式出現(xiàn)在大眾眼前,便于大眾理解原著的同時,激發(fā)觀眾對于作品的反思,繼而更好地豐富大眾的精神世界。
一.英美文學作品的價值觀及對英文電影的影響
英美文學作品對于推動人類文明發(fā)展和世界文化繁榮有著重要作用,其獨特價值觀對解放人類思想、促進人類思想多元化有重要意義[1]。英美文學作品在英文電影價值觀展示方面極為重要,一方面為更好地幫助大眾理解英美文學作品的深層內涵,另一方面激發(fā)大眾對于作品和影視的反思。
(一)英美文學作品的價值觀
英美文學作品價值觀主要體現(xiàn)在三方面,一是理性主義,二是人文主義,三是黑色幽默,作為英美文學作品的主要特色,三者共同作用向人們展示了英美文學的價值觀體系。首先是理性主義,作為英美文作品價值觀的核心,理性主義深刻反映出了不同時代背景下現(xiàn)實社會的矛盾性,人們一邊對自由充滿渴望,一邊保持著精神獨立,杜絕那些骯臟、不道德行為思想的侵蝕。例如作家貝婁在其著作《更多的人死于心碎》中,描寫了后工業(yè)社會的現(xiàn)狀,通過對當時人們消費狀況的描述,側面抨擊了消費和享樂主義[2]。同時借助劇情發(fā)展描述著主人公的內心變化,引發(fā)讀者對人生成長、世界發(fā)展和人類命運的反思。其著作《赫索格》也同樣描述了在荒誕的現(xiàn)實中,中產階級知識分子堅持自我,克服種種困難,尋求自身價值和個人價值。在英美文學作品中,都能感受到作者基于現(xiàn)實社會的思考,對人類精神文明、思想價值、社會發(fā)展等種種問題的思考,作者通過作品批判物質論和享樂論,批評道德陷落的消極心態(tài),力圖通過文字的力量換回人們的理性主義,激發(fā)大眾的人道主義、文明主義情懷。其次是人文主義,英美文學作品沿著歷史發(fā)展的步伐,闡述了從文藝復興時期,到浪漫主義時期,再到現(xiàn)實主義時期,不同時期的文學特色伴隨著作品的深層生命力,向大眾展示了人文主義不斷發(fā)展的進程。從神學到自由平等,人文主義的發(fā)展深深地刻畫在英美文學作品中。其中以莎士比亞的作品最為典型,且最具有說服力和世界影響力,從《羅密歐與朱麗葉》和《哈姆雷特》中我們不難看出,作者通過對現(xiàn)實封建社會兩個年輕人自由戀愛的描述,借助悲劇的故事結尾,向大眾展示了封建制度下人們思想的悲哀,狹隘的婚姻理念最終導致兩條生命的喪失。通過殘酷的故事,展示社會的殘酷和人們的愚昧無知,激發(fā)讀者對于人文主義的思考和反思,《羅密歐與朱麗葉》中作者寫到 “他們的墳墓將是一座燈塔,為后人指引方向”,這充分展現(xiàn)了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旨在喚醒大眾內心的人性,同時抒發(fā)出作者希望未來社會對人文價值的重視[3]。最后是黑色幽默,英美文學作品中的黑色幽默隨處可見,這種荒誕中帶有一些病態(tài)幽默的文學表達,旨在通過荒謬與痛苦的方式,一方面表達出作者對于現(xiàn)實社會的不滿,另一方面要喚醒人們內心對于理性和人性的尊重,是對人們精神文明和理性主義的一種呼喚。英美文學作品中的黑色幽默以超脫現(xiàn)實的夸張表達形式,呼喚著人們對于文明、人性以及未來社會的思考。
(二)對英文電影的影響意義
英美文學是西方國家對生活和生命的記錄和描寫,而英文電影則是對文學作品的演繹和形象呈現(xiàn)。英美文學是英文電影創(chuàng)作的來源,如果說文學是對現(xiàn)實的折射,那么電影就是對文學的藝術表達。英文電影以英美文學描述為基礎,向世界展現(xiàn)了西方社會的發(fā)展歷程。首先英美文學作品以電影的方式展現(xiàn)出來,對于豐富電影內容有重要意義,英文電影水平的高低受制于文學作品的優(yōu)劣。其次文學作品決定了電影的價值觀取向,好的劇本才會引導大眾進行正向思考和反思,繼而促進大眾思想高度的升華,然后促進人類文明的進步。再者英美文學作品對于人們的自我進步提升也有著極大的幫助。英美文學作品借助英文電影的形式向大眾展示一種相對完美的人物形象和更加美好的生活狀態(tài),這刺激著大眾在生活中紛紛模仿,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改變著民眾的生活狀態(tài),對于提高大眾生活質量有積極的意義?;谟⒚牢膶W作品改編的英文電影能夠通過可視化的方式,更容易地向大眾傳達一些思想價值觀,引導人們建立一種理性且有意義的思考模式。同樣英美文學作者對于美的追求和描寫,也通過電影人物形象演繹出來,這不僅體現(xiàn)了作者渴望美好的生活,這促使大眾產生這樣美好的愿望。例如諸如奧斯汀、雪萊之類的著名文學大師,通常也是借助作品向人們傳達西方特色文化,他們用語言構架思想體系,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4]。多樣化新媒體路徑的出現(xiàn),讓英美文學作品能夠以更為多元化的影視方式與大眾見面,向觀眾進行藝術表達和文化呈現(xiàn)的同時,將電影所要表達的內涵更直觀地傳播給觀眾,這是文學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體現(xiàn),更是人類精神文明建設進步的體現(xiàn)。
二.英美文學作品對英文電影價值觀的影響
英美文學是包含了諸多人文、社會、歷史要素,對于推動世界文學發(fā)展有重要的借鑒意義。同樣英美文學為英文電影注入了更深刻的內涵,為觀眾了解世界文化和歷史提供了途徑。電影本身會就會對大眾的價值觀產生一定的影響,激發(fā)大眾對于歷史、文化和人類發(fā)展的思考,而基于英美文學作品的英文電影同樣發(fā)揮了向世界人民傳播西方文化和思想的作用。
(一)英美文學作品對英文電影在經濟觀上的影響
英美文學作品中有很多都是提倡人們經濟獨立,不依附權貴的著作,這些電影借助英文電影的方式向人們傳達樹立正確價值觀的重要性。調查顯示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大眾物質水平不斷提升,同樣以經濟為基礎的物質誘惑的出現(xiàn)讓現(xiàn)實生活中的很多人迷失了雙眼,很多人正常的經濟消費觀開始崩塌。特別是對于一些學生來說,他們正處在建立正確三觀的時期,經濟上不獨立,物質社會對他們的誘惑太多,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堅持自我、樹立正確的經濟觀和價值觀尤為重要。金錢固然是重要的,但這并不是生活的唯一,英美文學史上有很多的女性作家以及他們筆下的女主人公,都是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下寫作和生存的,這些都再次向我們證明樹立正確的金錢觀的重要性。無論是學生還是社會人士都要形成正確健康的經濟觀,以正確正當?shù)姆绞綄崿F(xiàn)經濟情況的改善,切忌為了改變經濟狀況誤入歧途。英文電影中有諸多反對拜金主義的作品,樹立了無數(shù)個拜金主義形象,幾乎最后都落得家破人亡的下場,這也充分表達了電影希望觀眾能夠從中引起反思,樹立正確價值取向的愿望。盡管英美都是發(fā)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但是也有不少作品及其改編的影視劇都揭露了資本主義腐敗的經濟價值觀,這些作品側面揭露資本主義骯臟不堪一幕的同時,也向觀眾傳達了不同社會制度下樹立正確價值觀的重要性。
(二)英美文學作品對英文電影在生活觀上的影響
英美文學作品大作取材于現(xiàn)實,向讀者和觀眾講述平民的故事。作品中很多主人公都經歷了非常人能經歷的苦難,但無論是弱小的女性還是生活在底層的男主人公,他們面對生活的挑戰(zhàn),并沒有消極頹廢,反而勇敢接受生活的挑戰(zhàn),通過自身努力,抱著堅定信仰堅強地生活。例如海明威作品《老人與海》,盡管這是作者在上個世紀50年代的作品,但直到現(xiàn)在依然被世界不同年齡層次的人們所喜愛。小說講述了一個以打漁為生的老人,在海上與一條巨大的海魚斗爭的故事,湍急的海流和巨大的馬林魚對于老者來說異常的困難,但老人始終堅持與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和馬林魚斗爭著,不言放棄。相信大部分讀者都會被老人與生活斗爭的毅力和勇氣所震撼,這也從側面反映了作者海明威在其豐富的生命歷程中,絕不向命運低頭的生活觀。盡管生活中的我們不會遇到波濤洶涌的海浪和兇殘的魚類,但面對生活的苦難,我們同樣需要樹立樂觀積極的心態(tài),以不屈服于生活的精神和勇氣堅強地生活。這部小說之所以廣為流傳并且被多次改編為影視作品,是因為其弘揚的那種不屈不撓的生活觀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英國著名小說牛虻及其改編的同名電影,就是講述了革命背景下一個少年成長為堅強革命戰(zhàn)士的故事。少年時期的主人公單純善良,在背叛和利用中對宗教產生懷疑,十三年后主人更名為牛虻,此時的他不再是單純的少年,歷經磨難后的牛虻雖然身體殘疾,但已經成為一個真正的革命戰(zhàn)士。在轟轟烈烈的大革命中,牛虻用自己的力量為爭取國家獨立而獻身。這部作品被成功改編成電影,給廣大觀眾帶來了極大的精神激勵。生活并不是一帆風順,正確看待逆境和困境對于大眾來說同等重要。
(三)英美文學作品對英文電影在精神層面的影響
英美文學中有不少關于種族歧視的作品,這些作品為英文電影創(chuàng)作發(fā)展提供了新思路的同時,也進一步提升了以此為題材的英文電影的綜合價值,首先通過以演繹社會現(xiàn)實熱點的方式吸引更多的觀眾關注電影,其次通過電影的方式傳播正向的社會價值觀,引導大眾對社會現(xiàn)實的反思。例如英美文學中有不少作品是反應種族歧視的,經過改編后的電影讓更多觀眾了解了種族歧視,傳達了電影呼吁反對種族歧視、渴望民族平等自由的決心。例如奧斯卡電影《綠皮書》實際上是取材于上個世紀80年代的文學作品,電影一經上映得到世界范圍內廣大觀眾的認可,無外乎其生動的故事情節(jié)對觀眾精神思想的碰撞,文學作品的精神價值通過這部電影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在電影中白人不再允許他的朋友稱呼博士為黑人,并且熱情地與博士擁抱,過程中還多次通過不正當?shù)姆绞秸炔┦?,盡管白人的行為不一定恰當正確,但這種跨越種族的友誼所折射出來的精神,是人性最為之動容的體現(xiàn)。俗話說書籍是人類的精神食糧,同樣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是奢侈的精神大餐,電影是對文學作品精神價值的藝術化呈現(xiàn)。忙碌生活下的人們,往往通過觀看一部電影就能得到精神上的放松和激勵,盡管電影的表達方式是娛樂化、趣味性的,但其折射的問題同樣引發(fā)大眾的反思??v觀英美文學史,其豐富的文學類型和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不僅為世界文學發(fā)展有重大貢獻,而且為推動電影藝術促進人類精神文明建設發(fā)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英美文學作品通過電影對女性價值觀的影響
早期英美文學作品對于世界女性價值觀的改善是非常巨大的,而改編自同類英文電影的出現(xiàn)更是極大地推進了女性價值觀的發(fā)展進步。首先取材于早期英美文學作品的改編電影,其中的女主人公大多處于被壓迫的社會階層中,但面對生活的不同,她們依然堅持自我,用于追求自由平等,敢于解放天性,為了心中的理想與希望斗爭,甚至以生命為代價,但這并不能阻擋她們對自由和平等的向往。特別是在純潔的愛情面前,面對階層的不平等,以及來自家族的壓迫,這些女性拋棄門當戶對的陋習,勇敢追尋自由戀愛,遵從自己的內心,無論現(xiàn)實多么殘酷,依然以樂觀積極的心態(tài)奔向自由的愛情。女性本身就是推動人類發(fā)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獨立的個體,不應該受制度社會的束縛,依附于家族或者他人。女性在社會中應該被尊重,應該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保持精神思想的獨立,公平地看待男女關系和男女地位。英美文學作品是最早引導女性獨立自主的載體,隨著影視劇的發(fā)展,更多的女性作品被搬上電影屏幕,這不僅促使女性解放運動的開展,也為推動整個世界女性獨立發(fā)揮了重要作用。直到今天,女性從文學電影中汲取力量、樹立正確價值觀非常普遍。電影的意義在于啟發(fā)觀眾,引發(fā)大眾對某種社會現(xiàn)象和人類發(fā)展的思考。英美文學借助電影的方式向世界女性傳達女性的力量,鼓勵女性要為爭取思想獨立和人格尊重而不懈努力。
英美文學作品本身就是西方文化和歷史的凝聚與創(chuàng)新,既能反應不同時代西方社會的發(fā)展現(xiàn)狀,也反應當時社會背景下人們思維方式的變化,是西方民眾價值觀取向的綜合展現(xiàn),如理性主義、人文主義和黑色幽默都給世界范圍內的人們帶來了精神上的啟發(fā)。通過作品改編的英文電影同樣給觀眾帶來了價值觀上的啟示,這對于傳播不同文化和推動人類文明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英美文學作品中有很多是關于女性的力量,由作品改編的英文電影對于世界范圍內女性價值觀的提升都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其塑造的女性形象,勇敢自信、堅強獨立,在整個電影發(fā)展歷程中,不同時期的女性在面對時代的壓迫,從中汲取了思想力量,從容堅強地面對生活的苦難,這對于女性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有極大的參考價值。這些都是英美文學作品精神內涵通過電影發(fā)揮作用的體現(xiàn),未來期待更多的英美文學作品改編成英文電影,為豐富人們思想和促進人類文明進步提供借鑒。
參考文獻
[1]劉潔.英美文學視角下的女性價值觀——以《簡·愛》和《飄》為例[J].鄂州大學學報,2021,28(04):68-69.
[2]李哲.基于文學賞析的英美文化價值觀研究——評《英美文學簡史與作品賞析》[J].語文建設,2021(04):85.
[3]徐書可.英美新批評張力論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20.
[4]孫瑞.英美女性文學對女大學生價值觀的引導作用[J].傳播力研究,2019,3(06):138.
(作者單位:齊齊哈爾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