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瑞花
(濟南市第三人民醫(yī)院影像科 山東 濟南 250132)
急性胰腺炎主要是指由于復雜病因所造成的胰腺內胰酶激活而導致的組織水腫、消化、出血以及壞死等炎癥反應[1],是臨床常見的急腹癥,發(fā)病患者多伴急性腹痛、發(fā)熱、惡心嘔吐等癥狀。病癥較輕患者主要表現(xiàn)為胰腺組織水腫,疾病發(fā)生后僅通過對癥治療便可依靠自身免疫而痊愈,取得良好預后效果[2]。但部分病癥嚴重患者可見胰腺組織出血甚至壞死,經(jīng)常伴隨腹膜炎、全身感染以及休克等嚴重并發(fā)癥,對患者的生命安全有高度威脅[3]。目前,臨床主張對急性胰腺炎患者盡早診斷和治療,以避免其生命安全受到影響,通過早期診斷并開展針對性治療,可取得較好預后[4]。在急性胰腺炎的臨床診斷中常使用影像學設備,如X線、CT、超聲等,X線對胰腺的影像表現(xiàn)存在局限性,超聲檢查時容易受患者的腹部脂肪、腹部脹氣等情況影響,CT掃描彌補了其他影像技術的不足之處,可準確檢出胰腺囊腫、鈣化等病灶,清晰表現(xiàn)周圍器官受累情況,并有助于準確評定病情嚴重程度[5]。本研究為進一步證實CT對急性胰腺炎的診斷效能,為疾病的診斷及病情程度的評估提出新的建議,總結我院7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CT檢查情況,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濟南市第三人民醫(yī)院2021年2月—2023年2月收治的7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49例,女性23例,年齡21~91歲,平均年齡(46.26±12.47) 歲;發(fā)病原因:既往胰腺炎病史18例,飲食不當16例,膽源性、膽系梗阻或膽總管結石15例,飲酒9例,擠壓傷1例,無明顯誘因13例。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國急性胰腺炎診治指南(2021)》[4]相關診斷標準;②均由于急性上腹部疼痛、惡心嘔吐等癥狀就診;③病歷資料完整者。排除標準:①既往胰腺炎病史者;②合并腸梗阻等其他急腹癥者;③合并嚴重心腦血管疾病或肝、腎等臟器功能障礙者;④臨床資料、影像資料不全者。
研究使用德國SIEMENS 64排128層螺旋CT機(SOMATOM DEFINITION AS+)。檢查前要求患者確保完全空腹狀態(tài),本研究中72例患者均表現(xiàn)為陰性無增強掃描禁忌,先開展CT平掃,再行增強掃描。CT平掃時輔助患者維持仰臥位,將掃描中心定位于腹部胰腺區(qū),由肝頂部向下平掃至腎下級,特殊病情患者再將掃描范圍擴大。增強掃描時先通過靜脈推注碘海醇,確保其血液中碘含量濃度穩(wěn)定。自快速推注造影劑后劃分為動脈期(20~30 s)、胰腺實質期(35~40 s)、門靜脈期(60 s)和肝臟期(65~79 s),分別于胰腺實質期與門靜脈期開展CT掃描,以保證所注入碘海醇的高度增強程度以及顯著的胰腺病灶增強差值,良好顯示出胰周動靜脈,準確表現(xiàn)胰腺組織水腫區(qū)、壞死區(qū)以及周圍臨近血管組織受累狀況。
規(guī)范評價CT的臨床分級與CT嚴重程度指數(shù),結合患者預后情況進行綜合評估。根據(jù)Balthazar CT分級標準開展臨床評估,該標準共包含5個分級,由輕至重計分0~4分。胰腺組織表現(xiàn)正常為A級;胰腺彌漫性或局限性重大,存在胰腺密度不均、邊界不規(guī)則、胰管擴張或積液等表現(xiàn)為B級;在胰腺病變的影像表現(xiàn)基礎上還存在胰周炎性改變?yōu)镃級;在胰腺病變的影像表現(xiàn)基礎上還存在單發(fā)性積液區(qū)為D級;在胰腺病變的影像表現(xiàn)基礎上還存在2個或2個以上的積液積氣區(qū)為E級。根據(jù)Balthazar CT分級標準結合胰腺壞死程度共同評定CT嚴重程度指數(shù),Balthazar CT分級自A級至E級分別評分為0~4分。胰腺壞死程度中無相關表現(xiàn)為單純型,計0分;胰腺壞死呈片狀且范圍在30%及以下為Ⅰ型,計2分;壞死呈段狀且范圍>30%且≤50%為Ⅱ型,計4分;大面積壞死且范圍>50%為Ⅲ型,計6分。結合兩項評分之和評定CT嚴重程度指數(shù),其中,0~3分為輕度,4~6分為中度,7~10分為重度。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頻數(shù)(n)、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隨著急性胰腺炎患者的CT臨床分級提高,其胰腺出血壞死程度加深。見表1。
表1 7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CT臨床分級與胰腺出血壞死程度分析[n(%)]
隨著急性胰腺炎患者CT嚴重程度指數(shù)提高,其住院時間顯著延長,不同嚴重程度患者的住院時間比較差異顯著(P<0.01)。見表2。
表2 7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CT嚴重程度指數(shù)與住院時間分析
胰腺在人體中所占體積比重較小,但對人體健康有著重要作用,其病理狀態(tài)與人們身體健康狀況存在著緊密聯(lián)系[6]。胰腺相鄰于胃部,周圍遍布重要大血管組織,在發(fā)生急性炎癥時極易快速擴散至腹腔與腹膜后間隙部位,炎癥反應向周圍擴散,嚴重時甚至累及至頸根部或大股內側。急性胰腺炎主要因胰腺酶被大量激活與分泌而引發(fā),器官組織緩慢發(fā)生自身消化,從而導致了胰腺與其周圍組織出現(xiàn)非特異性炎癥[7]。既往臨床常使用超聲技術對急性胰腺炎進行診斷,雖然超聲技術操作簡單、便捷,適合反復操作與床旁檢查,并且對胰腺組織形態(tài)、質地及病理變化等有清晰表現(xiàn),但檢查時容易受到患者個體性因素的影響,急性胰腺炎患者常同時存在腸麻痹、腸淤張等臨床表現(xiàn),致使腸道中聚集大量氣體,從而影響到超聲圖像表現(xiàn),導致診斷效果不佳[8]。
多排螺旋CT是現(xiàn)階段臨床廣泛應用的影像學技術,其操作與成像迅速,掃描人體上腹部僅需5~7 s[9],依靠設備的多平面重建可促進掃描成像立體、清晰,而其技術特點也不易受人體肥胖、呼吸運動以及胃腸道充氣等情況的影響[10],經(jīng)掃描準確顯示胰腺與周圍臨近組織,從而得到可靠診斷依據(jù)[11]。同時,CT增強掃描現(xiàn)已成為臨床診斷疾病的重要手段,通過推注造影劑行增強掃描可快速探查到具體的病灶部位,在實施增強掃描后有助于具體評定其病灶組織的范圍及其病變程度,特別對于胰腺內壞死病灶組織、胰腺外壞死組織及其膿腫數(shù)量均有清晰表現(xiàn),與其他臨床檢查方法相比較,增強掃描能夠確保診斷的準確性[12]。截至目前,國內外醫(yī)療機構均已將多排螺旋CT掃描作為急性胰腺炎的主要診斷方法[13],并認為CT掃描可預測患者的預后情況與并發(fā)癥狀況,所建立的標準分級法和嚴重程度指數(shù)對疾病的診斷、評估及治療均起到了積極作用[14]。
目前,我國在CT診斷急性胰腺炎方面也做了大量的臨床研究,并且多項研究均證明了CT診斷技術的可靠應用價值。張井良[15]研究分析了CT診斷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極其影像學表現(xiàn),研究證實CT檢查對疾病的診斷準確性良好,對患者的分型也可靠。王子銘等[16]研究中針對87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分別開展了超聲與CT檢查,并根據(jù)手術病理結果來評價兩種不同檢查方法的診斷效果,其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CT對急性胰腺炎檢出率明顯高于超聲(94.25% vs 79.31%),并且CT對實質不均勻、局限擴大、胰膽管擴張以及膽總管結石等病理變化的表現(xiàn)更為可靠,更適宜具體評價患者的預后、并發(fā)癥等情況,認為CT對于急性胰腺炎是一種高標準的輔助診斷技術。廖茜等[17]報道評價了CT嚴重指數(shù)與改良CT嚴重指數(shù)對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程度與預后情況的評估價值,經(jīng)影像科醫(yī)師完成檢查與指標計算后發(fā)現(xiàn),CT嚴重指數(shù)與改良CT嚴重指數(shù)對急性胰腺炎病情的評估作用較好,兩項指標均與患者預后密切相關,對預測感染性胰腺壞死的發(fā)生有確切作用。
本研究為進一步證實CT對急性胰腺炎的診斷效能,為疾病的診斷及病情程度的評估提出新的建議,對我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開展CT檢查與分析,結果表現(xiàn)7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CT臨床分級分別為A級7例、B 級12例、C級24例、D級21例、E級8 例。其中,A 級與B級的胰腺出血壞死程度均為單純型,C級中4例患者的胰腺出血壞死程度為Ⅰ型,體現(xiàn)隨著急性胰腺炎患者的CT臨床分級提高,其胰腺出血壞死程度加深,則會促進患者的預后變差。同時,根據(jù)CT嚴重程度指數(shù)劃分輕度43例、中度12例、重度17例,三種不同程度患者的住院時間分別為(9.25±2.14)d、(22.69±4.08) d、(39.34±7.92)d,證實出隨著急性胰腺炎患者CT嚴重程度指數(shù)提高,其住院時間顯著延長,不同嚴重程度患者的住院時間比較差異顯著(P<0.01)。根據(jù)研究結果可推斷使用CT診斷急性胰腺炎不僅能夠良好成像,盡早確診,也能準確反映并評估患者的病情發(fā)展程度,對預后評估也有指導作用,具有確切的臨床應用價值。本項研究與既往研究報道結論基本一致,均證實出CT對急性胰腺炎的良好診斷作用,并且發(fā)現(xiàn)CT臨床分級與CT嚴重程度指數(shù)在預后評估中的重要作用,但由于研究時間等方面限制,研究樣本量相對較少,也未對患者進行長時間隨訪觀察,未來還需要進一步延長試驗時間,擴大樣本數(shù)量,延長隨訪時間,以更全面地評定CT對急性胰腺炎的診斷價值。
綜上所述,使用CT對急性胰腺炎患者進行臨床診斷能夠可靠表現(xiàn)病變的發(fā)生及其范圍程度,該項檢查快速、方便,可為早期診斷提出科學依據(jù),從而保證對癥治療的及時開展,對改善患者預后有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