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倫
我這人做事缺乏穩(wěn)定的恒心。訓練恒心也要有機緣,方可成事。
2021 年6 月1 日,我們在老家風水鎮(zhèn)創(chuàng)建詩詞之鄉(xiāng)活動中,由縣文聯主席查小剛倡議,組建了“早起半小時,熟讀一首詩”微信群,從三人發(fā)展到一百多人,到現在繼續(xù)堅持的也不少。我在這個活動中,決定用一年時間把《唐詩三百首》熟讀一遍。說起容易做起難,其中五言、七言的古詩、樂府部分,有的篇幅相當長,閱讀都難,要做到熟讀熟背就更不容易,何況要了解詩的大概意思,非下苦功不可。每天還有那么多的工作要做,這種自加壓力的做法,到底科不科學?有好幾次都差點中途放棄了。
其實關于熟讀《唐詩三百首》的計劃,以前也起過念頭,但都沒有堅持下來。這次有了微信群,每天堅持讀詩打卡,特別是縣文聯主席查小剛,他堅持得最好,暗暗起著示范帶頭作用。查主席在青少年時期就已經把唐詩宋詞背得滾瓜爛熟。曾經有一個故事,他在貴大讀書時,有一次在新華書店碰到一個大學同學在津津有味地捧讀《宋詞三百首》,那同學勸他也讀一讀《宋詞三百首》。查小剛說,我早就背得了。那同學不信,當場抽背,結果任他亂抽亂點,查小剛都一字不漏地背誦下來,從此,查小剛在貴大被譽為“學神”。在“早起半小時,熟讀一首詩”活動中,他又重新背誦《唐詩三百首》,給了我們許多啟示和鼓勵,我們也就緊跟他的步伐行動起來。剛開始的時候,他給大家介紹讀詩方法,推薦最經典的詩詞版本,對熱心的讀者點贊鼓勵,甚至買書贈送給堅持得最好的讀者。他還在讀詩一月后,專程到風水鎮(zhèn)開詩詞講座。
任何新生事物都是這樣,剛開始圍觀者多、參與者多,但真正踐行并堅持恒定的人少。風水讀詩群也沒有逃脫這樣的規(guī)律和宿命。開始的時候很熱鬧,有一百多人參加,慢慢地有些冷落。但是,不管冷與熱,查主席每天都按規(guī)定打卡讀詩。他就像船上的大桅,無論激流險灘還是靜水港灣,他都高昂雄視,安靜地挺立著。在他的帶動下,有一部分人堅持了下來,我也是在他的影響下,用了一年多時間把《唐詩三百首》熟讀了一遍,現在開始讀第二遍了。
為了加強記憶,我關注了幾個解讀《唐詩三百首》的微信公眾號,散步的時候,休息的時候,或者是趕公交車的時候,我都會依次序默讀幾首。有時候把需要讀的唐詩放在手機便簽上,忘記的地方,走路的時候看一下,通過這種方式反復加強記憶。畢竟五十多歲才開始讀唐詩,很多時候昨天讀得很熟悉,今天又想不起了幾句。有時候前個月還滾瓜爛熟,下個月又想不起幾句了。這個時候才真正感嘆道讀書還是少年時最好。但我們少年時因為沒有書讀,只有讀字典詞典。本該下的“童子功”,卻到年過半百才開始踐行。不過,沒關系,讀書是為自己讀,讀書不求早與遲,只要此時此刻醒悟過來,馬上確立目標,馬上開始踐行,我覺得就一定有意義。
當我用一年時間把《唐詩三百首》熟讀了一遍,再返回頭讀第二遍的時候,對詩句的熟悉程度和對詩意的理解又深了一層,在說話的時候,會時不時地蹦幾句出來。而我寫文章,則顯得更凝練、更雅致了。
通過一天讀一首唐詩活動,我嘗到了持之以恒、日積月累的好處,所以從2022年6 月1 日起,我又專門啟動了“一天讀一首童謠”活動,每天群里面打卡讀童謠,氛圍很好。我在風水鎮(zhèn)讀詩群的經驗上,提出了61 名限定名額的“編制群”制度,凡無故一周沒閱讀童謠的予以清退,以便讓其他愛好的人員加入進來,從而保證閱讀童謠群的活力。
我從2022 年元旦起開始揉腹養(yǎng)生。為了訓練自己的恒心,我用《運動日記》的方式,每天把揉腹的感受和身體的變化情況記錄下來,已經堅持了半年多。在揉腹的時候也會默誦唐詩,不知不覺就揉了半把個小時,堅持揉腹半年多,身體明顯好轉。我從2022 年農歷二月二日開始練習站樁,也記錄在《運動日記》中,有時候靜靜地站在那里,就會感覺熟讀的詩句會跟著呼吸一起一伏,仿佛進入一種忘我的境界。這就是文化給我的極大回饋。
自從開始熟讀唐詩、揉腹、站樁以來,我白天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在辦公桌邊放一本臺歷,把每天所做的重要事情記錄在案,這習慣已經堅持了兩三年,每年寫一篇個人總結,從中驚奇地發(fā)現,一年下來還真做了不少芝麻豆子的事情,真有“不讓一日虛度也”的充實和快樂。
學習《了凡四訓》后,我效仿袁了凡的做法,準備了筆記本,每天撰寫《功過錄》。我在筆記本上每頁用紅線三七開,一邊標明“過”,一邊標明“功”,每天晚上都把自己這一天的功過得失記錄下來,算是“吾日三省吾身”的一個習慣。
一般來說,晚上九點一過開始練習站樁,然后休息。一覺醒來,已經是次日早上四點多或者五點多,開始揉腹、站樁,然后讀唐詩、讀童謠,在群里邊完成打卡,然后上班。生活周而復始,工作按部就班,每一天都能感受到下一天我要干的事情是什么,這樣就少了一些盲目感。每一天都感覺生活充滿了希望,每一天都對昨天的生活有一個回味,對未來的生活有一個展望。一天二十四小時都把它分成多個小塊,每一小塊都能找到活在當下的那種感覺。相對以往來說,每天讀詩、讀童謠、站樁、揉腹、記錄功過、寫日記,仿佛多了許多事,但我感覺并沒有增加負擔,工作效率反而比以前更高,而且很多曾經糾結或者煩惱的問題,現在都已經看得很淡然了。妻子對我的變化感覺最深刻,她發(fā)現我很不容易發(fā)脾氣了,而且經常面帶微笑,很多時候說話也是輕言細語的。
閱讀唐詩能磨煉自己的恒心,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我讀唐詩以來,妻子開始讀,女兒開始讀,侄子也開始讀,好幾個高中同學也開始讀,形成了一種同讀一本書的氛圍。我和三個高中同學還建了一個“讀詩群”,四人約定一個時間,一人一句地同時背誦唐詩。從第一首《感遇》開始,一直讀到最后一首《金縷衣》,一有空就約起背幾首,雖然我們相隔幾十上百里,但通過“讀詩群”,仿佛又同在青少年時期的課堂上一樣,書聲瑯瑯,兩小無猜。
有人說:“修行三年,口吐狂言;再修三年,不敢妄言?!辈还苁亲x唐詩,還是揉腹、站樁,我都才開始。
責任編輯:黃艷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