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玉鳳
在快節(jié)奏生活的今天,人們仿佛都更習慣簡單而又節(jié)省時間的生活方式,如大家總喜歡用抖音看短視頻,用微博分享生活,用微信傳遞簡短的訊息等,微型的事物已經進入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語文教學中,比較難的一大教學內容就是寫作,總會讓學生倍感頭疼,如何開頭,從什么方面入手,寫什么內容,怎么寫到規(guī)定的字數……困擾著學生的寫作進程。這樣一來,作文質量比較低下,也就與寫作原本的教育目的背道而馳了。因此,教師可以利用現(xiàn)在的“微型”概念,通過著手寫微型寫作,穩(wěn)扎穩(wěn)打,提升學生對于寫作的興趣,從而達成寫作質量的穩(wěn)步提升。
一、結合課本內容,輸出微型寫作
1.融合已學詞匯,提高作文品質
小學生面臨寫作困境的重要原因是小學生的詞匯積累太少了,對生活的感知感受能力弱。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對于詞匯的教授、理解、運用就顯得尤為重要。對于寫長篇作文困難的小學生,教師可以指導他們用微型寫作,一方面微型寫作篇幅短小,創(chuàng)作難度小,學生更易接受。另一方面,把平時學到的詞匯努力運用到寫作之中,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詞匯意思,形成積累的意識,從而提高寫作質量。
2.利用寫作技巧,優(yōu)化作文結構
小學生年齡小,沒有豐富的寫作經驗,因此,很容易邏輯混亂,形成流水賬,文章不知所云,甚至偏離主題。這主要是因為,小學生還沒有形成基本的寫作概念,對于寫作結構尚未了解清楚,寫作技巧也不高。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微型文章的寫作鍛煉學生的作文技巧,一方面讓他們的腦中形成基本的寫作結構,另一方面,比起正常字數的長篇作文,微型作文更方便學生反復練習。教師在平時可以注重對文章結構的分析,或者帶領學生利用文章中的寫作技巧創(chuàng)作微型文章,加以練習,深化作文結構的概念??偡纸Y構、總分總結構、邏輯順序、空間順序等寫作技巧,都可以通過微型寫作的方式加強練習。
二、激發(fā)寫作興趣,積累寫作經驗
1.短篇寫作練習,提升創(chuàng)作興趣
在傳統(tǒng)的寫作教學中,小學生最頭疼的地方就是字數問題。微型寫作恰好規(guī)避了這一問題:簡短,方便創(chuàng)作,沒有很多的字數要求。讓學生能在創(chuàng)作中自然表達情緒,輸出觀點,逐漸對寫作產生興趣,從而愛上寫作。教師在教授不同類型的文章時,就可以布置不同主題的微型作文,寫一個100字左右的常規(guī)小作文,讓學生表達自我,輸出自己的獨特想法與感受。比如,在部編版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材中,第一單元有寫雨、鳥、花生種植等事物,因此在學完第一單元時,教師可以布置與第一單元主題相似的寫事物的微型寫作。在第六單元,全是表達父母之愛偉大的主題,也可以布置相關的感激父母的養(yǎng)育或者是回想父母的無私付出為主題的微型創(chuàng)作。另外,書中還有一個特別板塊“習作”,可以根據習作給出的主題,練習微型寫作。比如,第一單元的主題“我的心愛之物”,就可以根據這個主題模仿該單元文章中的內容進行微型創(chuàng)作,該環(huán)節(jié)還有語言提示,也更能激發(fā)引導學生開啟他們自己的微型創(chuàng)作。
2.不斷練習積累,提高寫作效率
寫作質量的大幅度提升,不可一蹴而就。寫作能力的進階是要靠積累的,一方面要靠閱讀的積累,另一方面要靠作文練習的積累。而微型寫作是非常適合寫作質量穩(wěn)步提升的一種模式。微型寫作的積累練習,實則可以作為一種無形的素材庫積累在學生的頭腦中,當在真正需要寫長篇作文時,曾經進行過的微型寫作就可以成為寫作素材,運用在正式的寫作中。在強調利用微型寫作進行寫作練習的同時,也可以多進行微型寫作閱讀與分享,就好似了解別人的觀點,輸出自己的論述,也能夠對寫作的質量有所幫助。所以在寫作課堂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準備一個微型寫作本,通過多次布置不同類型的寫作主題,讓同學們進行微型作文創(chuàng)作,并且寫在一個固定的素材積累本上,形成一個資源類型豐富的靈感汲取地,以便于以后查找與引用。另外,教師還可以在每天課堂內容開始之前,進行一個簡短的微型作文分享活動,以學號排列的順序,每天邀請兩位學生,在課前5分鐘內,讓學生分享一篇自己寫的微型作文。讓學生在交流與分享之中,一方面,達成一個微型寫作的閱讀積累,另一方面,開展積極交流,讓同學們在寫作之中,增強自己的表達能力與表達欲望。更懂得表達自我,表現(xiàn)自己的情緒與感悟。經過這種長時間的練習與分享,寫作質量必定可以得到穩(wěn)步提升。
三、過程由難到易,寫作質量穩(wěn)步提升
1.循序漸進寫作,穩(wěn)扎穩(wěn)打進步
微型寫作的妙處就在于微,字數少,因此,可以被運用在平時的寫作練習之中,幫助學生們逐漸過渡,避免一次性寫太多字而壓力過大。首先,教師可以從字數的循序漸進來引導學生寫作,最開始要求100左右,隨著學習的深入,寫作難度也可以隨之提高。從百字練習,隨意寫作,變成字數逐步上升,固定的寫作主題練習。在課堂上,教師也可以用各種形式的微型寫作,來幫助同學們提高寫作能力。教完課文,教師可以通過頭腦風暴的形式來根據課文內容提出相關的主題問題,引導學生進行簡單的微型創(chuàng)作。比如,在學習六年級上冊(2019年修訂版)的《夏天的成長》一課時,講了作者筆下的夏天生活、夏天農作物的成長以及自己的成長后,教師可以提問學生:你對夏天記憶最深刻的事情是什么?或者你的記憶深刻的成長是什么?由此來進行微型創(chuàng)作,讓孩子寫下自己最切實的感受。另外,也可以微型創(chuàng)作一些類似于標語、對聯(lián)、詩歌等不同體裁的寫作類型,都可以是微型創(chuàng)作的作品,幫助孩子們理解文學創(chuàng)作。總而言之,寫作是需要循序漸進的,教師應當利用課本資料,引導學生從字數上不斷增加,從主題上不斷拓展,引導學生提高作文的質量。
2.留意生活細節(jié),融會貫通運用
在教授了寫作技巧,寫作結構,鑒賞了文學作品,文章內容,之后進行創(chuàng)作的微型寫作,雖然說技巧滿滿,但是,寫作最重要的是孩子自己獨特的感知能力和表達能力。很多孩子只會用技巧,卻不會表達所思所感,因為他們缺少對生活中的認識。一個勁兒地要求學生寫作,創(chuàng)作,很多孩子迫于無奈抄襲夸張的沒有真實經歷過的范文素材,第一眼就很假。有很多經歷經驗,不是在網上抄抄就可以隨便寫出來的,融入生活中的所感所想,創(chuàng)作出來的文章才會更加真實自然。因此,教師應該積極引導學生,學會發(fā)現(xiàn)生活中可以運用的素材內容。比如在學習《故宮博物院》一課后,通過大篇幅的對故宮博物院的描寫,在了解了文章中對于博物館的描寫以及參觀感受后,就可以通過讓學生去做生活中的實踐,了解當地的博物館,來切實感受中國的文化魅力,產生自己個人的獨特感受。然后通過模仿課文內容的寫作形式,簡單地用微型作文談談自己對于博物館參觀之后的感想。一方面可以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以及最切實的感受,不打壓孩子們的創(chuàng)造力。另一方面,文章出自學生的真實經歷,避免了那些無意義、湊字數的文字,讓文章內容變得更加真實。學習了技巧,掌握了結構,了解到寫作的基本流程,還應該把寫作融入生活,通過切實的生活經驗來進行微型創(chuàng)作。
四、注重課外積累,避免過于依賴
1.豐富課文讀物,注重課外積累
任何寫作進步都離不開課外閱讀的積累。在課堂中,學生已經通過學習老師教導的課文,了解各個類型的作文結構,也熟悉一些常用的作文技巧。想要提高寫作質量,還得通過課文對于語文閱讀的感知與積累。對于小學生,長篇的寫作是一大難點,長篇的閱讀也是如此。密密麻麻的字數,總能引起學生的恐懼,容易產生畏難心理,厭倦閱讀長篇文章。因此,對于課外的閱讀積累,不妨也可以推薦相關的短篇讀物,更有效地起到閱讀的目的。微型作文也可以反作用于閱讀。比如,對于閱讀的指導,教師也可以通過微型作文,巧妙引導。首先可以推薦相關讀者,然后讓學生將喜歡的讀者的生平背景,或者喜歡的讀物的簡單介紹,寫成一個微型小作文,與同學們分享交流,增進他們對于閱讀的興趣。另外,對于班級中學生創(chuàng)作的微型寫作,教師可以進行簡單評級,一方面,可以激發(fā)孩子對于寫作質量提高的好勝心;另一方面,還可以挑選優(yōu)秀的作品,制作成班級作品集,供大家相互鑒賞分享,通過學習身邊學生寫作,給一起學習的學生相互交流寫作經驗的機會,提高各自的寫作能力。閱讀與寫作是相輔相成的,閱讀可以幫助寫作積累素材,寫作也可以反作用于閱讀,提起他們對閱讀的興趣,通過多樣的交流活動,在閱讀中達成寫作的步步穩(wěn)升。
2.端正創(chuàng)作態(tài)度,避免過度依賴
對于微型寫作,不少同學會大舒一口氣,字數要求少,自然比以往幾百字的文章來得輕松??捎械耐瑢W會借此,當作“偷懶”的大好時機。馬馬虎虎應付,迷迷糊糊展開寫作,完全違背了微型寫作的應用初衷。微型寫作的字數要求減少了,質量卻并不高,相反,微型寫作的目的是提高作文的質量。因此,在微型寫作中,端正創(chuàng)作態(tài)度是首要任務。在微型作文之中也要用課堂教授過的高級詞匯,教師傳授過的技巧反復練習,才能使創(chuàng)造過程越來越熟練。另外,微型寫作,在提高學生創(chuàng)造水平的同時,也會帶來弊端,就是過分依賴微型創(chuàng)造,以至于不適應,寫不出來更長篇的文章內容。就像是短視頻盛行的這個年代,習慣了快節(jié)奏,視頻倍速,就沒有耐心正常看完一個東西。所以,教師在教學時,還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耐心,提醒學生不要太過浮躁,火急火燎地完成寫作。要平心靜氣,按照教師所給內容主題,好好思考,認真寫作。比如,可以在教授完課堂內容后,專門留出課堂作業(yè)的時間,進行課堂中的微型文章創(chuàng)作。給學生提供一個完成作業(yè)的良好課堂氛圍環(huán)境,不占據學生課余生活的同時,在規(guī)定時間創(chuàng)作,提高寫作效率。教師還可以逐步增加字數以及寫作難度,讓學生更加適應不同類型的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