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敏
仿寫,就是模仿原文的寫作方法。它是一種借助別人的寫作經(jīng)驗,提高自己作文水平的方法。《語文新課程標準》(2022版)提出了一個新視點:建立發(fā)展型學習任務群,學習文學閱讀與創(chuàng)意表達。愈是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愈是有著“文本秘妙”,可能是獨有的形象、精彩的語言和特別的情感等。因此,教學文學作品,必須引領(lǐng)學生去破譯這些“密碼”。這里的“密碼”,即指作者觀察分析事物、遣詞造句、連句成段、連段成篇的方法。學生如能把這些方法自覺地運用到習作中去,就能實現(xiàn)知識的遷移,從而達到自能作文的目的。著名作家唐弢說過: “任何良好的開端,無不開始于模仿?!睂W生作文(可以說即使是成人作文)也是如此。因為小學生作文,都有一個從“口說到手寫,由模仿到創(chuàng)造”的過程。小學課本里的文章大都是可供學生仿寫的范文,提供了很多寫作方面的范例。學生模仿這些范文的寫作方法,符合他們的認知規(guī)律,易于他們接受。因此教師要充分挖掘、發(fā)揮這一優(yōu)勢進行教學活動。
一、故事激趣,名人仿寫為榜樣
教師可根據(jù)小學生活潑好動、愛聽故事、可塑性強的特點,給他們講述古今中外文學名人的故事,激發(fā)他們的寫作興趣。如,講我們偉大祖國以及世界各國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講我們智慧的先賢給我們留下無數(shù)膾炙人口的文學作品,激勵人們上進,推動了社會的發(fā)展。而這些作品的作者在初學寫作時,大多是從仿寫練筆開始的。如,外國名著《金銀島》的作者史蒂文森就是一個靠模仿起家的文豪。他自稱寫的東西多半是模仿的。在早年練習寫作時,他身上總帶著一本讀的書和寫的本子,一有機會便拿出書來讀。每逢讀到得意之處,便立即坐下來,仿照書中的方法寫一段。在這樣長期不懈的仿寫中,他受到了選材、組織、布局、音韻、修辭等方法的訓練,終于成了大作家。又如唐代詩人王勃,十四歲時路經(jīng)洪洲(今天的南昌),恰逢地方官閻伯嶼召集當?shù)匚娜?,在贛江邊的滕王閣前,策劃的一個賽文會,企圖通過賽文會使其婿吳某當選為當?shù)匚膲目?。不料,王勃揮毫疾書,一氣呵成,寫下了聞名天下的《滕王閣序》,徹底粉碎了閻某的陰謀。詩中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生動地描繪了滕王閣黃昏的景色,成為千古傳誦的佳句。其實。在此之前的詩人庾信早在他的《馬射賦》中就有了“落花與芝蓋齊飛,楊柳共春旗一色”的句子。陸游的“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也是膾炙人口的佳句。但在其之前的《清坡雜志》中強彥文的詩中就有了“遠山初見疑無路,曲徑徐行漸有村”之句。曹操《短歌行》中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和“悠悠鹿鳴,食野之蘋”,則是古詩經(jīng)中的成句。中國大文豪魯迅先生曾直言他的詩句“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也是偷得半聯(lián),湊成一律之作。當代作家魏巍談《我的老師蔡蕓芝》對他的影響,世紀老人冰心也談自己學習了《三國演義》中的某些寫法。此外孫犁、趙樹理等作家都曾談過自己的仿寫經(jīng)歷。至于當今社會的許多獲獎文章,無不留下“仿寫”的痕跡。所有這些名人的成功之作看似不露斧鑿之痕,實則無不得于“仿寫”之力。由于他們博覽群書,心中有范文,筆下有創(chuàng)意。寫作時,或仿其詞,或仿其序,或仿其格……在文學的天地里揚鞭馳騁,一篇篇佳作紛紛脫稿,一個個好句流于筆端,達到點石成金,化腐朽為神奇的境界。給學生講這些事例、故事,既可豐富他們的文學生活,又可為他們樹立仿寫的榜樣,激發(fā)他們的寫作興趣,促進他們養(yǎng)成仿寫的習慣。
教師也應該明白,今天我們倡導的仿寫作文,雖然不能與名家作品等量齊觀,但從當前提高學生學習素養(yǎng)的觀點看,從長遠的為國育才的角度看,只是暫時的先后之分,高低之差。巧從拙出,優(yōu)從劣來,只要我們堅持下去,就一定能為祖國培育出優(yōu)秀的文學大家,我們教師應該有這樣的信心和目標。
二、誦讀佳作,仿寫范文
仿寫,是對范文某些表達形式、方法的模仿,而不是模仿內(nèi)容,更不能全盤照抄。所以仿寫要在理解原文的基礎(chǔ)上進行。要注意指導學生:只有借鑒別人的某些寫法,寫自己親身經(jīng)歷或真實感受的事情,才能成就有個性的文章。理解范文是仿寫的基礎(chǔ),背誦又是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有效方法。因為背誦是眼、腦、口、耳多種器官并用的活動,不僅有助于學生理解、記憶、思維、表達能力的訓練培養(yǎng),而且還能積累大量的詞匯、句子,掌握寫作方法。人們常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呤”“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等,都說明了誦讀對仿寫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小學語文課本中,就有許多內(nèi)容和形式兼美的文章,都可仿寫,需要強記。如,《人物描寫一組》《跳水》《富饒的西沙群島》《海濱小城》等。這些課文幾乎涵蓋了整個小學作文的所有訓練項目,為學生的“寫人、記事、狀物、寫景和抒情”作文提供了很好的仿寫范例。如果能把這些范文誦讀于口,背熟于心,理解于法,作文時做到自然聯(lián)系運用,就獲得仿有榜樣寫有內(nèi)容,好詞佳句信手拈來的效果。
三、挖掘教材,仿寫指導是關(guān)鍵
小學語文教學法指出:作文有一個從說到寫,由模仿到創(chuàng)作的過程。這不僅符合認識論的反映論,也是小學生作文的必由之路。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根據(jù)兒童的認識發(fā)展規(guī)律,以培養(yǎng)兒童的思想素質(zhì)和語文能力為目的,在作文方面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思維和表達能力,明確提出了低年級看圖說話寫話訓練、中年級著重連句成段的片段訓練、高年級著重讀寫結(jié)合連段成篇的訓練以及養(yǎng)成自覺寫日記的習慣。因此教材中,無論是單元組前的語文要素還是課文前的自讀提示,抑或是講讀和獨立閱讀課文,都為學生提供了仿寫的范例,為學生指明了閱讀和寫作的方法。
如何指導,其方法如下:
(一)單項仿寫指導
1.仿其詞。詞語是作文的建筑材料,材料越豐富,寫好作文的條件就越成熟,因此必須指導學生積累詞匯。要鼓勵學生從三年級起就建立詞語庫,即把在課內(nèi)外學過的詞語按描寫春、夏、秋、冬、早晨、中午、黃昏、夜晚、田野村莊、森林草原、河流湖泊、風雨雷電、人物外貌、語言動作、環(huán)境場面的類別,收集在詞語庫的小本本上,并自覺做到“每學一詞就仿原文造幾句”。如,學了三年級上冊的《富饒的西沙群島》后,即可將其中的“風景優(yōu)美、物產(chǎn)豐富”兩詞記在詞語庫的“描寫村莊田野”的分類中,并說說自己家鄉(xiāng)有哪些風景和物產(chǎn),然后仿照原文口頭造句:“我的家鄉(xiāng)在建陽,那里是個風景優(yōu)美,物產(chǎn)豐富的地方?!?/p>
2.仿其序。說話、寫文章都要有次序。作文按一定順序?qū)?,條理就清楚,別人讀了就能留下清晰的印象。小學作文的順序有四種:①按事情發(fā)展的順序;②按時間先后的順序;③按地點變化的順序;④按事物特點的幾方面寫。這些課文都提供了很好的仿寫范例。如,學了《海濱小城》后,可按地點變換的順序?qū)憽赌衬畴娪霸骸贰逗舆叺男〈迩f》等作文。學了《美麗的小興安嶺》后,可按時間先后的順序?qū)憽峨y忘的星期天》《我跟某某某學游泳》等作文。學了《帶刺的朋友》后,可仿其按事情發(fā)展順序練習寫《一次有意義的活動》《螞蟻搬家》等作文。學《趙州橋》后,可抓住“事物特點的幾方面寫”的順序練寫《家鄉(xiāng)的某某橋》《我最敬佩的一個人》等作文。學生只要通過對這四種順序的多次仿寫,就能逐漸達到掌握按一定順序?qū)懙哪康摹?/p>
3.仿其法。作文無定法,但必定有法。小學課文滲透了多種寫作方法,都可供學生仿寫練習。
①仿開頭:開門見山直入正題法,如《飛奪瀘定橋》;概括全文揭示中心法,如《我愛故鄉(xiāng)的楊梅》;提出問題,引人關(guān)注法,《海底世界》;描寫環(huán)境渲染氣氛法,如《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睹物思情回憶聯(lián)想等。
②仿結(jié)尾:文隨事終,自然結(jié)尾法,如《十六年前的回憶》;照應開頭首尾呼應,如《美麗的小興安嶺》;篇末點題,畫龍點睛法,如《故鄉(xiāng)的楊梅》。含蓄深刻,引人深思法等。
③仿過渡:時間詞語過渡法,如《日月潭》;關(guān)聯(lián)詞語過渡法,如《趙州橋》;承上啟下過渡法等。
④仿觀察:方位順序觀察法,如《三味書屋》;時間順序觀察法,如《雨》;人物外貌觀察法,如《軍神》。動物外形觀察法,如《翠鳥》;植物特點觀察法,如《爬山虎的腳》;移步換景觀察法,如《海濱小城》《頤和園》等。
⑤仿選材:服務主題選材法,如《一夜的工作》;借物喻人選材法,如《落花生》;人物代表選材法,如《再見了,親人》;典型事例選材法,如《清貧》《兩莖燈草》等。
⑥仿主次與詳略:凡是跟中心關(guān)系密切的材料,就是主要材料,就要詳寫。其他對中心思想、主要內(nèi)容起交代襯托作用的材料是次要材料,就可略寫。仿寫的方法有:中心思想突出法,如《落花生》《為中華崛起而讀書》;次要內(nèi)容陪襯法,如《刷子李》;點面結(jié)合詳說法,如《課間十分鐘》《狼牙山五壯士》。
⑦仿描寫與抒情:描寫是作文最基本,最重要的表達方式之一,要求從物體的“顏色、形狀、聲音、氣味、姿態(tài)和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心理”等方面進行生動形象的描述。抒情則是在描寫的基礎(chǔ)上有感而發(fā)。在小學語文課文中,描寫和抒情往往是融合在一起的。
⑧仿修改:小學生不僅要自然作文,還要自改作文。常言道:十分文章,三分寫作,七分修改。“文章是改出來的”;新課標也明確指出,要讓學生養(yǎng)成認真修改自己作文的良好習慣,培養(yǎng)學生主動修改自己作文的能力,說明了修改是學生自能作文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小語課本安排了《那片綠綠的爬山虎》一文。從修改作文的目的、要求、符號、方法、步驟等方面作出了具體的表述,都可作為學生模仿修改自己作文的范例。
(二)綜合仿寫指導
綜合仿寫就是要求學生把以上單項仿寫中的知識、方法、技巧,根據(jù)需要靈活而有選擇地再次遷移到自己的作文中,并指導他們要如魯迅先生所說的“鼻子、嘴巴、耳朵、眼睛說”那樣,像世博會那樣,把各方面最美好的東西匯集一身,把各項仿寫手法、技巧融于一體,創(chuàng)造性地寫作。
多年來,本人的仿寫教學實踐以及部分學生的習作,曾多次在省、地、市刊物發(fā)表,可從一側(cè)面說明:培養(yǎng)學生自能作文的方法很多,而仿寫就是一條有效的途徑。只要持之以恒地堅持下去,就能使學生的作文水平不斷提高,逐步學會破譯自能作文的密碼,養(yǎng)成“趣中愛讀,讀中想仿,仿中有創(chuàng),創(chuàng)中有新,新中有特(特色)”的習慣,達到“仿用他人平常法,化作自己絕妙詞”的境界,從而寫出一篇篇文筆流暢、真實感人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