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婷 唐玉林 王 東 徐子媛 錢光華 朱禮科 陳福清 伏廣成 李文雨
(1.江蘇省灌云縣農(nóng)作物栽培技術指導站 江蘇灌云 222200;2.江蘇省灌云縣農(nóng)業(yè)技術推廣中心 江蘇灌云 222200;3.江蘇省灌云縣南崗鎮(zhèn)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和社會事業(yè)局 江蘇灌云 222203)
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是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部組織推廣的穩(wěn)糧增豆重大技術。 為穩(wěn)步推進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技術的應用, 科學遴選適宜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的耐蔭抗倒大豆品種、 耐密抗倒的玉米品種, 為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技術示范推廣提供品種支撐[1]。 2022 年,灌云縣農(nóng)作物栽培技術指導站選用9 個大豆品種、18 個玉米品種進行比較試驗,對參試品種的生育期、抗逆性、豐產(chǎn)性進行了對比分析。
試驗地選擇在灌云縣南崗鎮(zhèn)崗北村。 土壤為沙壤土,肥力水平中等偏上,地力均勻,溝渠配套,排灌方便。 試驗地前茬為小麥,小麥秸稈全量還田。
供試品種由育種或經(jīng)營企業(yè)申請, 灌云縣農(nóng)作物栽培技術指導站遴選,遴選原則:優(yōu)先考慮當?shù)刂髟云贩N和國審或省審且審定適宜種植區(qū)域包括該地區(qū)的大豆品種、玉米品種(表1)。
表1 2022 年灌云縣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參試品種
試驗采用隨機區(qū)組設計,2 次重復, 每次重復排列成同一排, 試驗重復與試驗地肥力梯度或坡度垂直。 試驗地四周設置4~5 行玉米作保護行。 試驗共18 個處理,玉米品種與大豆品種隨機搭配,剩余的處理種植徐豆18,種植方向采取南北行,每生產(chǎn)單元玉米2 行、大豆4 行,帶幅2.7 m,小區(qū)行長165 m,玉米行距40 cm、 株距12.5 cm, 大豆行距30 cm、 株距25 cm,大豆與玉米行間距70 cm。
1.4.1 播種 6 月22 日統(tǒng)一采用手推式播種機播種,大豆株行距25 cm×30 cm,每穴2 粒,玉米株行距12.5 cm×40.0 cm,每穴1 粒。
1.4.2 田間管理 播種前畝施用復合肥 (15∶15∶15)40 kg,播后及時封閉除草。田間管理與當?shù)厣a(chǎn)習慣保持一致,及時中耕、除草、施肥,試驗田三溝配套。
將展示品種分別進行田間調(diào)查和室內(nèi)考種,調(diào)查記載大豆品種的播種期、出苗期、開花期、鼓粒期、成熟期等生育進程情況;玉米出苗期、抽雄期、灌漿期、成熟期,調(diào)查記載各品種的熱害、倒伏、病害等抗逆性情況;取樣于室內(nèi)考種大豆品種的單株莢個數(shù)、每莢粒數(shù)、 百粒重等主要農(nóng)藝性狀, 玉米品種的穗長、穗粗、穗行數(shù)、穗粒數(shù)、百粒重等指標進行分析比較[2-3]。
播種后有中雨,有利于出苗;作物生長中期天氣以晴好為主,利于作物生長;8 月3-16 日天氣以晴熱高溫為主,最高氣溫達38℃,玉米大部分正陸續(xù)進入抽雄吐絲期, 高溫干旱導致玉米部分品種雄穗開花散粉少,降低花粉數(shù)量和質量,延遲雌穗抽絲,影響花期相遇,導致部分玉米品種結實率降低;大豆大多處于初花期,部分早熟品種進入盛花期。 高溫導致部分品種雄蕊死亡,花莢因無法受精而脫落,造成部分大豆品種減產(chǎn);10 月初至中旬收獲,天氣晴好,利于收獲。
2.1.1 不同大豆品種田間主要性狀特征比較分析由表2 可知, 所有大豆參試品種在6 月22 日播種,6 月27-28 日出苗,初花期集中在8 月1-3 日,盛花期為8 月8 日, 鼓粒期集中在8 月28 日至9 月1 日,成熟期在集中在9 月28 日至10 月5 日,其中皖豆15生育期最短,為99 d,瑞豆1 號生育期最長,為113 d。在結莢習性上,灌豆5 號、瑞豆1 號為亞有限結莢,其他品種為有限結莢; 灌豆5 號、 灌豆2 號、 灌豆4 號存在輕度裂莢,其他品種無裂莢;安豆203、灌豆2 號落葉較好,其他品種落葉性好;灌豆5 號、皖豆15、灌豆4 號、灌豆3 號、灌豆1 號存在輕度倒伏;灌豆5 號、灌豆2 號、瑞豆1 號在盛花期有甜菜夜蛾發(fā)生;灌豆5 號、皖豆15、灌豆4 號、瑞豆1 號、灌豆1 號在鼓粒期有食心蟲發(fā)生。
表2 2022年灌云縣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大豆參試品種主要性狀特征田間調(diào)查記載結果 2 20
2.1.2 不同大豆品種室內(nèi)調(diào)查考種比較分析 由表3可知,灌豆1 號、皖豆15 的株高較高,分別為105 cm、101 cm,其他參試品種在82~89 cm 范圍內(nèi);徐豆18、灌豆5 號低莢高度較低,分別為4.75 cm、5.86 cm,其他參試品種在8.0~11.04 cm 范圍內(nèi);徐豆18 的分枝數(shù)最多,為5.2 個,其次為灌豆5 號,為4.86 個;灌豆4 號的蟲蝕率最高,為3%,次之灌豆1 號,為2%;灌豆4 的紫斑率為0.1%; 所有品種的種皮色均為黃色;臍色為褐色或黃色;粒形為圓形、長圓形或長橢圓形;籽粒光澤好。
表3 2022 年灌云縣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大豆參試品種室內(nèi)調(diào)查考種結果
2.1.3 不同大豆品種產(chǎn)量比較分析 由表4 可知,在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下,徐豆18、灌豆1 號的畝有效株數(shù)最高, 為4 742 株, 最低是瑞豆1 號,為2 964 株;徐豆18 最單株莢個數(shù)多,為144.2 個,其次是灌豆5 號, 為81.29 個, 最少的是灌豆3 號,為39.22 個; 徐豆18 的單株粒數(shù)最多, 為269.2 粒,其次是灌豆5 號,為157.29 粒,最少的是灌豆3 號,為63.67 粒;灌豆4 號的每莢粒數(shù)最多,為2.11 粒,其次是 皖 豆15, 為2.05 粒, 最 少 的 是 灌 豆2 號,為1.59 粒;瑞豆1 號的百粒重最大,為35.94 g,最小的為徐豆18,為20.37 g;徐豆18 的理論產(chǎn)量最高,為260.03 kg/畝,其次是灌豆5 號,為176.29 kg/畝,灌豆3 號最低,為64.53 kg/畝。
表4 2022 年灌云縣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大豆參試品種產(chǎn)量結果
2.2.1 不同玉米品種田間主要性狀特征比較分析由表5 可知, 所有玉米參試品種均在6 月22 日播種,6 月28-29 日出苗, 大喇叭口期在7 月26 日至8 月4 日,抽雄期在8 月10 至15 日,灌漿期在8 月16-22 日,成熟期在9 月29 日至10 月7 日,全生育期為100~106 d。
表5 2022 年灌云縣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玉米參試品種生育期記載結果
2.2.2 不同玉米品種田間主要農(nóng)藝性狀比較分析由表6 可知,玉米參試品種株高集中在213~243 cm,穗位最高的是瑞華玉288,為98.4 cm,最矮的是金玉090,為65.2 cm;株型為緊湊或半緊湊型;空稈率最高的是廬玉9105,為20%,最低的是三北63 和科華666,為5%;參試品種均無倒伏。
表6 2022 年灌云縣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玉米參試品種農(nóng)藝性狀記載結果
2.2.3 不同玉米品種室內(nèi)調(diào)查考種結果比較分析由表7 可知,兆育88 的穗長最長,為19.3 cm,MY73最短,為14.1 cm;兆育88 的穗粗最大,為4.8 cm,廬玉9105 最細,為3.7 cm;廬玉9105 的禿尖最長,為4.4 cm,中農(nóng)大688 最短,無禿尖;在穗型表現(xiàn)上,有大穗型和中穗型品種; 豫單9953 的穗行數(shù)最多,為16.4 行,農(nóng)大372 最少,為11.8 行;豫單9953 的穗粒數(shù)最多,為443.2 粒,其次是登海605,為431.2 粒,鑫玉農(nóng)813 最少,為107.1 粒;參試品種粒型均為半馬齒型,粒色均為黃色。
表7 2022 年灌云縣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玉米參試品種室內(nèi)調(diào)查考種結果
2.2.4 不同玉米品種田間病蟲害發(fā)生比較分析 由表8 可知,參試品種均無明顯病害;三北63、鑫玉農(nóng)813、東方紅55、登海1810、金玉090、蠡玉128、兆育88 玉米螟發(fā)生嚴重;鑫玉農(nóng)813、農(nóng)大372、金玉090熱害表現(xiàn)嚴重,瑞華玉288、蠡玉128 無熱害表現(xiàn)。
表8 2022 年灌云縣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玉米參試品種田間抗逆性調(diào)查
2.2.5 不同玉米品種產(chǎn)量結果比較分析 由表9 可知,在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下,廬玉9105 畝有效穗數(shù)最多,為3 455 株,最少是豫單9953、科華666、農(nóng)大372,為2 670 株;豫單9953 的穗粒數(shù)最多,為443.2 粒,鑫玉農(nóng)813 最少,為107.1 粒;兆育88 的百粒重最大,為46.73 g,科華666 最小,為27.67 g;蘇科玉的理論產(chǎn)量206 最高,為442.1 kg/畝,其次是江玉877, 為404.8 kg/畝, 最低 的是鑫玉農(nóng)813,為142.0 kg/畝。
表9 2022 年灌云縣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玉米參試品種產(chǎn)量結果
大豆玉米帶狀種植在時間和空間上實現(xiàn)集約化,可以充分利用土地、水、肥等資源,協(xié)調(diào)作物間的競爭與互補關系,改善群體的通風透光條件,構建生態(tài)位互補的作物群體。 帶狀種植中玉米應選擇緊湊型或半緊湊型品種,要有適宜的株數(shù)和穗數(shù),穗粒數(shù)要多, 百粒重要足且抗病蟲性要好, 在本研究中,玉米參試品種中蘇科玉206 因有較高的穗數(shù)、 穗粒數(shù), 產(chǎn)量最高; 大豆選擇耐蔭抗倒且抗病蟲品種,要有適宜的株數(shù)和莢數(shù), 粒數(shù)要多, 百粒重要足,大豆參試品種中徐豆18 產(chǎn)量因莢數(shù)最高、 粒數(shù)最多, 產(chǎn)量最高。
試驗結果表明, 結合灌云縣大豆玉米帶狀種植生產(chǎn)實際,大豆推薦徐豆18、灌豆5 號、灌豆4 號,玉米推薦蘇科玉206、江玉877、MY73、瑞華玉288。 由于2022 年夏季遭見罕見高溫天氣,導致部分品種減產(chǎn)嚴重,仍需進一步示范種植,探索其適合灌云縣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的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