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 紅 陳 康 王永麗
(1.龍口市農(nóng)業(yè)技術(shù)推廣中心 山東龍口 265701;2.煙臺市農(nóng)業(yè)技術(shù)推廣中心 山東煙臺 264001)
玉米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和飼料來源, 也是許多工業(yè)品的原料。 煙臺市玉米生產(chǎn)主要以夏玉米為主,夏玉米接近全市玉米生產(chǎn)面積的80%。 隨著玉米消費需求的多樣化和我國種業(yè)的發(fā)展, 入市的玉米品種越來越豐富,給農(nóng)民、種植大戶、家庭農(nóng)場、專業(yè)合作社和龍頭企業(yè)等玉米種植主體帶來了越來越多的品種可選性[1]。 為展示、篩選、推廣適合龍口市生產(chǎn)的豐產(chǎn)抗逆優(yōu)良夏玉米品種, 引導(dǎo)龍口市廣大種植主體科學(xué)選種、用種,特安排本次試驗。
試驗于2022 年6-10 月在煙臺市龍口市新嘉街道南屯村示范基地進行。試驗地海拔27 m,土層深厚,結(jié)構(gòu)良好,土質(zhì)中壤,通氣性與保水性良好,土壤有機質(zhì)11.93 g/kg、全氮1.34 g/kg、堿解氮83.07 mg/kg、速效磷101.48 mg/kg、速效鉀427.41 mg/kg。前茬作物為小麥。 試驗期間氣象數(shù)據(jù)見表1,9 月15-16 日試驗地遭遇臺風(fēng)。
表1 氣象數(shù)據(jù)
參試品種共9 個,均為近年來審定的玉米品種,即金海188、富爾189、強盛268、jh2209、佳匯和977、京科968、洛玉114、魯星702、碩秋702。 對照品種為金海518(CK)。
試驗設(shè)10 個處理(每個品種為1 個處理),不設(shè)重復(fù), 順序排列。 各小區(qū)長140 m、 寬6 m, 面積840 m2。 每個小區(qū)4 畦、每畦2 行,畝株數(shù)4 400 株,株距20 cm。 四周設(shè)保護行。
10 個處理設(shè)置如下,處理1:金海188;處理2:富爾189;處理3(CK):金海518;處理4:強盛268;處理5:jh2209; 處理6: 佳匯和977; 處理7: 京科968;處理8:洛玉114;處理9:魯星702;處理10:碩秋702。
試驗于2022 年6 月22 日按試驗設(shè)計用麥后開溝單粒精播機種、肥同播,施入拉多美復(fù)合肥(24∶12∶5)825 kg/hm2。 試驗地播種至收獲期間降雨頻繁,土壤墑情充足,未澆水。大喇叭口期趁雨追施尿素300 kg/hm2。其他管理同一般大田。
田間調(diào)查記載各處理生育進程等情況。 在乳熟期考察各處理株高、穗位高和褐斑病、南方銹病、粗縮病、莖腐病、蚜蟲等病蟲害發(fā)生情況。9 月17 日(臺風(fēng)后第1 天)進行倒伏率調(diào)查。 收獲前,每個小區(qū)隨機選取3 個樣點,每個樣點取連續(xù)5 m 雙行,記錄果穗數(shù),折算畝穗數(shù),考查穗粒數(shù)、千粒重。 每個小區(qū)實收后風(fēng)干去雜折算各處理產(chǎn)量。
從表2 可以看出,京科968、魯星702 的各生育時期均與對照金海518 一致,生長期110 d,生長積溫2 744.7℃·d; 除金海188 除吐絲期比對照晚3 d外,其他生育時期和生長期、生長積溫均與對照一致;富爾189、jh2209、佳匯和977、洛玉114、碩秋702 這5 個品種的生育時期一致,出苗期與對照相同,抽雄期和吐絲期均比對照提前2 d,成熟期比對照提前1 d,生長期109 d,比對照少1 d,生長積溫2 730.9℃·d;強盛268 的出苗期與對照相同, 抽雄期和吐絲期均比對照推遲3 d, 成熟期比對照推遲1 d, 生長期111 d,比對照多1 d,生長積溫2 757.3℃·d。
表2 不同夏玉米新品種生育時期
從表3 可以看出,各品種株型均為緊湊型,株高和穗位的整齊度均為“整齊”。 其中4 個參試品種的株高比對照(281 cm)高,由高到矮分別為京科968、金海188、富爾189、碩秋702,分別比對照高32 cm、30 cm、10 cm、4 cm;5 個參試品種的株高比對照矮,由高到矮分別為魯星702、強盛268、jh2209、佳匯和977、 洛玉114, 分別比對照矮3 cm、8 cm、17 cm、17 cm、21 cm。 各參試品種的穗位均比對照(94 cm)高,由高到低分別為佳匯和977、京科968、強盛268、jh2209、金海188、洛玉114、富爾189、魯星702、碩秋702, 分別比對照高36 cm、33 cm、29 cm、26 cm、22 cm、20 cm、19 cm、9 cm、7 cm。 臺風(fēng)過后, 各參試品種倒伏率差別較大,其中強盛268、魯星702、碩秋702 倒伏率最低,均為1%,比對照(30%)低29%;金海188 倒伏率與對照相同; 其余品種倒伏率均在80%以上。
表3 不同夏玉米新品種的抗倒伏性狀
從表4 可以看出,各品種大、小斑病均有相同程度的少量發(fā)生,均為1%;褐斑病和南方銹病均未發(fā)生。粗縮病發(fā)病率除jh2209、碩秋702 與對照(2%)相同外, 其他參試品種均比對照高, 其中富爾189、強盛268、洛玉114 稍高,均為3%;金海188、佳匯和977、京科968 均為4%;魯星702 最高,為5%。 莖腐病發(fā)病率以洛玉114 最低,為1%,比對照(2%)低1%;強盛268、佳匯和977、京科968 與對照相同;金海188、富爾189、jh2209、魯星702、碩秋702 比對照高1%。蚜蟲發(fā)生率以金海188、富爾189、佳匯和977最低,均為3%,比對照(4%)低1%;碩秋702 與對照相同;洛玉114 比對照高1%;強盛268、京科968 均比對照高2%;jh2209、魯星702 最高,均為7%,比對照高3%。
表4 不同夏玉米新品種病蟲害發(fā)生情況
從表5 可以看出, 各參試品種產(chǎn)量均比對照(10 065 kg/hm2)高。 其中較對照增產(chǎn)超過10%的有4 個品種, 洛玉114 產(chǎn)量最高, 為12 315 kg/hm2,比對照高2 250 kg/hm2, 增產(chǎn)率22.4%; 佳匯和977次之,為11 790 kg/hm2,比對照高1 725 kg/hm2,增產(chǎn)率17.1%; 再次是京科968 和碩秋702, 二者均為11 625 kg/hm2,增產(chǎn)率15.5%。
表5 不同夏玉米新品種產(chǎn)量及產(chǎn)量性狀
畝穗數(shù)比對照 (3 720 穗) 多的有7 個品種,其中,佳匯和977 畝穗數(shù)最多,為3 880 穗,比對照多160 穗;jh2209 次之,為3 840 穗,比對照多120 穗;再次為魯星702 和強盛268,均為3 800 穗,比對照多80 穗;其余品種均少于3 800 穗。
穗粒數(shù)比對照 (674 粒) 多的只有魯星702,為697 粒, 比對照多23 粒。 穗粒數(shù)少于對照但多于670 粒的有5 個品種, 由多到少依次為強盛268、佳匯和977、京科968、洛玉114、碩秋702,穗粒數(shù)分別為672 粒、664 粒、657 粒、650 粒、648 粒,分別比對照少2 粒、10 粒、17 粒、24 粒。
各參試品種千粒重均比對照(270 g)高,其中超過300 g 的有7 個品種。 洛玉114 千粒重最高,為346 g,比對照高76 g;金海188 次之,為336 g,比對照高66 g;之后依次是jh2209、碩秋702、京科968、佳匯和977、 富爾189, 分別為321 g、321 g、320 g、318 g、311 g,分別比對照高51 g、51 g、50 g、48 g、41 g。
試驗結(jié)果表明, 洛玉114 產(chǎn)量和千粒重均居首位,但穗位相對較高,抗倒伏性差,遇臺風(fēng)倒伏率達到80%,收獲難度增加;佳匯和977 和京科968 產(chǎn)量分別居2 位、3 位, 但抗倒伏性也差, 遇臺風(fēng)倒伏率分別為81%、80%;碩秋702 生育期較短,穗位最低,抗倒伏能力強(遇臺風(fēng)倒伏率1%),產(chǎn)量較高(位列第3 位),病蟲害發(fā)生情況與對照差異不明顯,綜合性狀優(yōu)良,較適合在大田生產(chǎn)中推廣應(yīng)用。
金海188 抗銹病、 京科968 及洛玉114 不抗倒扶與秦青寧、李影、王公鐸的研究結(jié)果[2-4]相同;黃莉群在河南省開封市研究洛玉114 對南方銹病為中感[5],而在本試驗中未發(fā)現(xiàn)南方銹病,可能是地域差異或2022 年的特殊氣候造成的。本年度7 月、9 月和10 月上旬試驗地降雨量均明顯高于常年, 整個生育期降雨量較常年多近400 mm,且9 月15-16 日遭遇多年不遇的臺風(fēng), 較為特殊的天氣情況對各品種性狀表現(xiàn)可能會有一定影響, 參試品種在本地不同年份間表現(xiàn)的穩(wěn)定性尚需進一步開展試驗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