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社區(qū)嚴重精神障礙(severe mental disorde,SMD)患者服藥依從性現(xiàn)狀及其影響因素。方法 選取2021年10—12月佛山市順德區(qū)SMD管理治療的237例患者,以調(diào)查問卷的方式收集患者一般資料,統(tǒng)計SMD患者服藥依從率,并分析SMD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影響因素。結(jié)果 237例SMD患者中,有177例服藥依從,依從率為74.68%(177/237);單因素分析顯示,SMD患者服藥依從性與患者年齡、文化程度、疾病診斷、病程無關(guān),與性別、婚姻狀況、職業(yè)、病恥感、社會功能缺陷篩選量表(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SDSS)評分有關(guān);多因素分析顯示,男性(β=0.655,OR=1.924,95%CI 1.029~3.601)、無配偶(β=1.472,OR=4.358,95%CI 2.300~8.260)、無職業(yè)(β=1.070,OR=2.917,95%CI 1.577~5.394)、病恥感≥40分(β=1.598,OR=4.941,95%CI 2.638~9.256)、SDSS評分總均分≥2分(β=0.829,OR=2.292,95%CI 1.257~4.177)均是影響社區(qū)SMD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危險因素。結(jié)論 社區(qū)SMD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危險因素有男性、無配偶、無職業(yè)、病恥感≥40分、SDSS評分總均分≥2分,臨床應予以高度重視。
【關(guān)鍵詞】 社區(qū);嚴重精神障礙;服藥依從性
中圖分類號:R749.2"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721(2023)32-0007-03
DOI:10.19435/j.1672-1721.2023.32.003
嚴重精神障礙(SMD)是一類機制復雜的疾病,包含雙相情感障礙、精神分裂癥、分裂情感障礙、偏執(zhí)性精神障礙、精神發(fā)育遲滯所致精神障礙、癲癇所致精神障礙6類,以妄想、幻覺、行為紊亂等精神性癥狀為主要表現(xiàn),病程遷延,反復發(fā)作,具有易變性、多態(tài)性,已成為臨床治療的難點[1]。藥物治療是現(xiàn)階段治療該病的主要措施,隨著各類抗精神病藥物不斷問世,治療效果明顯提升,可有效控制疾病發(fā)展,促進患者早日回歸社會。但實際應用中發(fā)現(xiàn),SMD患者服藥依從性現(xiàn)狀不容樂觀,不規(guī)律服藥是疾病復發(fā)的重要因素,導致難以維持疾病治療效果。我國有1 600多萬SMD患者,其中90%的患者分布在社區(qū)[2]。鑒于此,本研究對社區(qū)SMD患者服藥依從性現(xiàn)狀及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從而為提高患者服藥依從性提供指導建議,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10月—2021年
12月佛山市順德區(qū)SMD管理治療的237例患者,其中精神分裂癥150例,雙相情感障礙(bipolar disorde,BPD)87例;年齡16~60歲,平均(45.25±5.03)歲。
納入標準:符合BPD和精神分裂癥的診斷標準[3];需服藥治療;16~60歲;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并簽署同意書;語言、溝通、理解能力正常,且至少有1名家屬照料其生活。
排除標準:合并其他精神疾病者;妊娠期者;有嚴重腦器質(zhì)性疾病和軀體疾病史者;既往有顱內(nèi)損傷外傷史者;拒接受調(diào)查者。
1.2 方法 以調(diào)查問卷的方式收集患者一般資料,包含性別、年齡、婚姻狀況、文化程度、職業(yè)、疾病診斷、病程、病恥感、社會功能等。其中病恥感采用精神病患者病恥感評估量表(scale of stigma in people with mental illness,SSPMI)評估,其中涉及能力、社交、治療3個方面,共32項內(nèi)容,每項按照從來沒有、很少、有時、經(jīng)常分別計0分、1分、2分、3分,總分96分,分值越高表明病恥感越嚴重。社會功能采用SDSS量表評估,包含婚姻職能、父母職能、職業(yè)和工作、家庭外活動、家庭內(nèi)活動、社會退縮、家庭職能、對外界的興趣和關(guān)懷、責任心與計劃性、個人生活自理10項內(nèi)容,每項評分計0~3分,總均分≥2分表示社會功能缺陷。由經(jīng)過專業(yè)培訓的研究人員對納入研究的精神分裂癥、雙相情感障礙患者進行量表評定。
1.3 觀察指標 統(tǒng)計SMD患者服藥依從率、服藥依從性。依據(jù)簡明依從性評定量表(brief adherence rating scale,BARS)評估,由醫(yī)護人員通過詢問患者“幾天沒吃藥”“服用什么藥物”“幾天少吃藥”
3個簡單問題,用一個量化標尺對患者過去3個月服藥依從率進行評估,gt;85%表明服藥依從,反之為服藥不依從,并分析SMD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影響因素。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2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多因素使用Logistic回歸分析,Plt;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 服藥依從率 237例SMD患者中,有177例服藥依從,依從率為74.68%(177/237)。
2.2 SMD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單因素分析 單因素分析顯示,SMD患者服藥依從性與年齡、患者文化程度、疾病診斷、病程無關(guān),與性別、婚姻狀況、職業(yè)、病恥感評分、SDSS評分有關(guān),見表1。
2.3 SMD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多因素分析 多因素分析顯示,男性、無配偶、無職業(yè)、病恥感評分≥40分、SDSS評分總均分≥2分均是影響SMD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危險因素,見表2、表3。
3 討論
SMD是指精神疾病癥狀嚴重,導致患者社會適應等功能損傷,不能完整認識客觀現(xiàn)實或自身健康狀況,或不能處理自身事務的精神障礙[4]。該病具有較高致殘率、復發(fā)率,病程遷延,患者社會功能受損,嚴重損害患者身心健康,且較一般人群自殺率較高,會對家庭和社會造成極大的影響。SMD當前尚缺乏治愈手段,遵醫(yī)囑用藥是最有效控制病情的方法,藥物依從性直接影響治療效果和社會穩(wěn)定性,提高患者服藥依從性是當前公共衛(wèi)生、精神醫(yī)學、社會醫(yī)學共同肩負的責任。故有必要對本地區(qū)SMD患者服藥依從性現(xiàn)狀進行調(diào)查,以制定出適合本地區(qū)的干預措施,提高患者服藥依從性。本次調(diào)查顯示,237例SMD患者中,有177例服藥依從,依從率為74.68%,比全國平均水平高,但低于上海、北京等地區(qū),服藥依從性有待提高[5-6]。
本研究中,男性、無配偶、無職業(yè)、病恥感評分≥40分、SDSS評分總均分≥2分均是影響SMD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危險因素。分析原因:(1)我國社會環(huán)境中,成年男性是家庭的支柱、社會中堅,是社會經(jīng)驗與榮譽感結(jié)合最為緊密的一個群體,精神壓力和社會負擔較大,罹患精神疾病后無法接受,故治療依從性較差。(2)婚姻關(guān)系是成年人步入社會后建立的最為親密的社會關(guān)系,夫妻雙方相互幫助、扶持,精神、物質(zhì)均可得到滿足,并可向配偶傾訴自己的壓力和困惑,患病后對方會給予患者更多的溫暖和支持,使患者治療依從性更高[7]。而對于非婚姻狀態(tài)的患者,在家庭中溝通往往較少,家庭支持相對缺乏,故容易助長負性情緒而影響服藥依從性。(3)有職業(yè)的患者在其崗位中與外界交流機會較大,可獲得更多的社會支持以舒緩自身壓力,從而提高服藥依從性[8]。反之對于無職業(yè)患者,與外界交流較少,容易產(chǎn)生負性情緒,導致服藥依從性降低。(4)病恥感是患者對自身所患疾病的羞恥感和社會公眾對他們歧視和排斥態(tài)度[9]。對于SMD患者而言,既要承受疾病所帶來的痛苦,還要面對社會的歧視和偏見,嚴重影響了其社會功能和心理健康,故病恥感被稱為精神障礙之外的“第二疾病”[10]。本研究所納入的BPD和精神分裂癥可引起社交功能缺失,會降低患者社會適應性,影響日常工作及生活,加重社會對精神類疾病的偏見,使患者產(chǎn)生病恥感。較高水平病恥感可顯著降低患者自尊水平,導致患者治療依從性較差,已成為精神病患者在康復治療中最大的阻礙[11]。病恥感較強的患者為貼近正常人生活而排斥治療、復診,進而導致疾病發(fā)展,進入惡性循環(huán)[12]。病恥感對患者就醫(yī)行為具有消極影響,受傳統(tǒng)觀念影響,患者及其家屬害怕被歧視,因而對于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比較抗拒,更不愿到社區(qū)就醫(yī),故治療服藥依從性往往較差。(5)社區(qū)所納入的2類SMD患者忌諱疾病名字,處于自我封閉狀態(tài),對患者日常社會活動和心理造成嚴重影響,對其社會功能有著負性影響,導致患者服藥依從性降低。因此,針對社區(qū)SMD患者服藥依從性應給予足夠重視,有必要采取有效的解決措施,在開展精神障礙相關(guān)工作時應做到在各社區(qū)設立更多的康復機構(gòu)和社工機構(gòu),給予患者更多踏入社會前的鍛煉機會和人文關(guān)懷,開展病友經(jīng)驗討論交流會、社區(qū)健康講座,拓寬患者社交圈子,糾正患者及其家屬對疾病錯誤認知,加強對精神衛(wèi)生的宣傳教育,提高公眾對疾病知曉率,消除對精神疾病的偏見和恐懼,平等對待每一位患者。做好患者的心理干預和社區(qū)康復隨訪工作,積極改善患者負性情緒,并根據(jù)患者情緒變化調(diào)整治療方案。SMD患者需要長期接受治療,而社區(qū)通常只負責隨訪工作,患者每個月需到??漆t(yī)療機構(gòu)配藥,建議地方政府可將區(qū)級或市級精神專業(yè)機構(gòu)服務延伸至社區(qū)。本研究通過一系列研究分析,有助于了解社區(qū)SMD患者服藥依從性情況及影響因素,從而采取針對性措施給予干預,以提高患者服藥依從性及生活質(zhì)量,減輕家庭和社會負擔,促進患者早日回歸社會。
綜上所述,社區(qū)SMD患者服藥依從性受多種因素影響,結(jié)合多因素分析結(jié)果,應加強對重點人群的健康宣教,提升公眾精神健康素養(yǎng),建立專業(yè)機構(gòu),以提高患者服藥依從性。
參考文獻
[1]" "郭正軍,婁麗娟,王玉杰,等.基于BP神經(jīng)網(wǎng)絡模型的河南省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服藥依從性影響因素分析[J].鄭州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20,55(5):689-693.
[2]" "吳越,范潔,包炤華,等.無錫市社區(qū)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服藥依從性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全科醫(yī)學, 2020, 23(4):490-494.
[3]" "郝偉.精神病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5:226-231.
[4] CORADDUZZA D,GARRONI G,CONGIARGIU A,et al.MicroRNAs,stem cells in bipolar disorder,and lithium therapeutic approach[J].Int J Mol Sci,2022,23(18):10489.
[5]" "姜濤,王智民,郭志華,等.北京市懷柔區(qū)社區(qū)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免費服藥依從性相關(guān)因素分析[J].神經(jīng)疾病與精神衛(wèi)生,2020,20(12):849-854.
[6]" "王賢,朱益,徐韋云,等.社區(qū)精神分裂癥患者服藥依從性調(diào)查及影響因素分析[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20,47(3):464-468.
[7]" "田騰飛,周佳,豐雷,等.抑郁癥和雙相障礙患者服藥依從性及相關(guān)因素分析的多中心橫斷面研究[J].神經(jīng)疾病與精神衛(wèi)生,2021,21(3):158-163.
[8]" "鄭春美,蔣海潮,彭玲,等.抑郁癥患者藥物治療態(tài)度和依從性的影響因素研究[J].浙江醫(yī)學,2022,44(2):145-149.
[9]" "GEBEYEHU D A,MULATIE M.Risky sexualbehavior and its associated factors among patients with severe mental disorder in University of Gondar Comprehensive Specialized Hospital,2018[J].BMC Psychiatry,2021,21(1):51.
[10]" MIKLOWITZ D J,SCHNECK C D,WALSHAW P D,et al.Effects of family-focused therapy vs enhanced usual care for symptomatic youths at high risk for bipolar disorder: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JAMA Psychiatry,2020,77(5):455-463.
[11]" "冒長青,聶蓮蓮,王勇,等.上海市金山區(qū)居家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用藥依從性影響因素及藥物不良反應調(diào)查分析[J].中國藥房,2022,33(19):2373-2377.
[12]" "MIKLOWITZ D J,EFTHIMIOU O,F(xiàn)URUKAWA T A,et al. Adjunctive psychotherapy for bipolar disorder:a systematic review and component network meta-analysis[J].JAM Psychiatry,2021,78(2):14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