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討在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采取針對性護理的作用。方法 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撫州市臨川區(qū)人民醫(yī)院2019年8月—2022年8月收治的82例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1例。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接受針對性護理,2組均持續(xù)護理至患者出院,比較2組患者疼痛情況、并發(fā)癥、髖關節(jié)功能、生活質量及護理滿意度。結果 2組護理前疼痛評分、髖關節(jié)功能、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觀察組護理后疼痛數(shù)字評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評分低于對照組(Plt;0.05),Harris髖關節(jié)中功能、疼痛、活動度、畸形等維度評分均比對照組高(Plt;0.05),生命質量綜合評定問卷(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rtory 74,GQOL-74)各維度評分均比對照組高(Plt;0.05);觀察組深靜脈血栓、切口感染、肺部感染等并發(fā)癥率比對照組低(Plt;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比對照組高(Plt;0.05)。結論 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采取針對性護理干預,術后疼痛程度更輕,可有效預防深靜脈血栓發(fā)生,有利于髖關節(jié)功能恢復,促進患者生活質量的提升,且護理服務滿意度高。
【關鍵詞】 股骨粗隆間骨折;針對性護理;深靜脈血栓;術后疼痛;髖關節(jié)功能;護理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R473.6"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721(2023)32-0094-03
DOI:10.19435/j.1672-1721.2023.32.032
股骨粗隆間骨折是常見骨折類型之一,臨床常采取外科手術治療[1-2],但手術屬于侵入性操作,術后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疼痛,且需長時間臥床,活動減少,靜脈血流淤滯,血液呈高凝狀態(tài),易導致深靜脈血栓發(fā)生,需給予高度重視并采取有效護理措施[3-4]。針對性護理干預以患者為護理中心,充分考慮到患者多方位護理需求,給予患者全面的護理干預,促進患者術后康復。本研究選取82例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作為觀察對象,進一步分析針對性護理的應用效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2019年8月—2022年8月?lián)嶂菔信R川區(qū)人民醫(yī)院收治的82例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進行分組。觀察組41例,男性22例,女性19例;年齡40~72歲,平均年齡(56.86±2.34)歲;骨折部位,右側18例,左側23例;體質量指數(shù)18~26 kg/m2,平均體質量指數(shù)(22.86±1.03)kg/m2;致傷原因,交通事故傷13例,跌倒傷16例,高處墜落傷10例,其他2例。對照組41例,男性23例,女性18例;年齡40~72歲,平均年齡(56.89±2.36)歲;骨折部位,右側16例,左側25例;體質量指數(shù)18~26 kg/m2,平均體質量指數(shù)(22.89±1.05)kg/m2;致傷原因,交通事故傷14例,跌倒傷17例,高處墜落傷8例,其他2例。2組性別、年齡、骨折部位、體質量指數(shù)、致傷原因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本研究已獲該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納入標準:符合《外科學(第3版)》[5]股骨粗隆間骨折診斷,經(jīng)影像學檢查確診;均采取手術治療;患者自愿簽訂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合并其他部位骨折;嚴重智力異常;中途退出本次研究。
1.2 方法 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護理。為患者提供良好的住院環(huán)境,介紹術后康復要點,密切觀察患者病情變化,發(fā)現(xiàn)異常立即匯報處理。
觀察組接受針對性護理。(1)健康宣教。采用圖片、視頻詳細介紹疾病相關知識和手術的優(yōu)勢,對患者提出的疑問進行詳細解答,介紹術后可能發(fā)生的情況和早期康復鍛煉的重要性,囑患者做好心理準備,列舉手術治療成功病例。(2)疼痛護理。耐心傾聽患者主訴,引導患者說出自己的想法,指導患者正確服用止痛藥物,觀察并記錄疼痛部位、程度、發(fā)作方式等,采用撫摸、陪伴等方式給予患者精神支持。(3)并發(fā)癥預防護理?;颊呷朐洪_始即指導進行深呼吸、縮唇呼吸等呼吸訓練,10~15 min/次,2次/d,并教會患者有效咳嗽,10 min/次,3次/d;密切觀察手術切口是否腫脹、滲血等,嚴格遵醫(yī)囑進行消毒、換藥;適當抬高患肢15°~30°,并觀察患側肢體遠端感覺,發(fā)現(xiàn)患者足趾感覺異常、足背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立即匯報醫(yī)生。(4)深靜脈血栓預防。采用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和肺栓塞風險評估表對患者進行評估,包括是否需手術治療、年齡、肢體是否需制動、既往有無惡性腫瘤、術中應用止血帶等。依據(jù)評估結果判斷患者危險分度,采取相應預防措施。基本措施,鼓勵患者多飲水、抬高患肢、踝關節(jié)活動以及早期下床活動等。物理措施,采用間歇性充氣壓力泵按摩雙下肢,依照足底、小腿、大腿的順序,以充氣、放氣、充氣的形式進行按摩,充氣持續(xù)時間5 s,間隔10 s,20~30 min/次,2~3次/d。藥物措施,遵醫(yī)囑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鈉或低分子肝素鈣。(5)早期康復功能訓練。術后臥床期間,指導患者在床上行足趾、踝關節(jié)主動屈伸活動以及四肢伸縮運動,由被動活動逐漸轉向主動活動,5~10 min/次,3~5次/d;術后1周開始,指導患者行仰臥位主動屈髖、屈膝活動,5~10 min/次,3~5次/d,鼓勵患者盡早下床活動,由簡單的室內(nèi)行走過渡至室外行走,運動量以患者耐受為宜,15~20 min/次,1~2次/d。
2組均連續(xù)護理至患者出院。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1)術后疼痛。采用疼痛數(shù)字評分法(NRS)[6]于護理前和護理后評價,滿分0~10分。0分為無痛;1~3分為輕度疼痛;4~6分為中度疼痛,尚能忍受;7~10分為重度疼痛,劇痛難忍,需采取干預措施。(2)并發(fā)癥。統(tǒng)計2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包括切口感染、深靜脈血栓、組織粘連、肺部感染等。(3)髖關節(jié)功能。采用Harris髖關節(jié)評分[7],從功能(46分)、活動度(5分)、疼痛(44分)和畸形(5分)4個維度評價患者護理前和護理后的髖關節(jié)功能,總分100分,分數(shù)與髖關節(jié)功能呈正相關。(4)生活質量。于護理前、護理后采用生命質量綜合評定問卷(GQOL-74)[8],從生理功能(100分)、心理功能(100分)、社會功能(100分)以及物質生活狀態(tài)(100分)4個維度評價患者生活質量,分數(shù)高代表生活質量好。(5)護理滿意度。于患者出院前發(fā)放紐卡斯爾護理滿意度量表[9],從安全管理、生活照護、日常溝通、服務態(tài)度、心理安慰等19個條目評價,采用1~5分計分法(1分表示非常不滿意,2分表示不滿意,3分表示一般滿意,4分表示滿意,5分表示非常滿意),滿分19~95分,非常滿意為≥77分,滿意為58~76分,一般滿意為39~57分,不滿意為≤38分。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shù)+滿意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比表示,行χ2檢驗,Plt;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2組NRS評分比較 護理前2組NR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護理后2組NRS評分均比護理前低,且觀察組比對照組低(Plt;0.05),見表1。
2.2 2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 觀察組深靜脈血栓、切口感染、組織粘連、肺部感染等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對照組低(Plt;0.05),見表2。
2.3 2組Harris髖關節(jié)評分比較 2組護理前Harris髖關節(jié)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2組患者護理后Harris髖關節(jié)評分均比護理前高,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lt;0.05),見表3。
2.4 2組GQOL-74評分比較 護理前2組GQOL-74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護理后,2組患者GQOL-74各維度評分均比護理前高,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lt;0.05),見表4。
2.5 2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lt;0.05),見表5。
3 討論
股骨粗隆間骨折術后康復是一個漫長過程,由于骨折處尚未愈合,機體活動量大幅減少,長期臥床會導致下肢深靜脈血栓風險增加,不利于患肢功能恢復[10]。加強對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的護理管理尤為重要,但常規(guī)護理措施較為籠統(tǒng),缺乏針對性和目的性,護理效果存在一定局限性。
本研究中,觀察組護理后NRS評分、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對照組低,Harris髖關節(jié)評分、GQOL-74評分以及護理滿意度比對照組高(Plt;0.05)。說明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經(jīng)針對性護理干預后,術后疼痛有所減輕,深靜脈血栓風險更低,有助于改善髖關節(jié)功能和生活質量,患者對護理更加滿意。針對性護理充分體現(xiàn)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理念,對患者進行針對性健康教育,可提升患者術后康復鍛煉的配合度,保障康復鍛煉順利進行[11];加強針對性疼痛護理干預,與患者共同商討疼痛控制目標,給予針對性疼痛干預,術后疼痛更輕;強化并發(fā)癥護理干預,通過早期指導患者進行呼吸功能訓練,可促進肺內(nèi)分泌物盡快排出,維持呼吸道通暢,預防肺部感染發(fā)生;加強靜脈血栓預防護理,采用專業(yè)風險評估量表對患者進行風險評估,依據(jù)評估結果采取針對性預防措施,通過基本措施、藥物措施以及間歇充氣壓力泵的應用,在外力作用下對下肢靜脈進行被動擠壓,可促使血液回流,減輕下肢靜脈壓力,最大程度降低深靜脈血栓發(fā)生風險,有效保障患者圍術期安全;予以患者運動鍛煉指導,通過循序漸進的早期康復鍛煉,不僅能夠增加下肢活動量,進一步增加髖關節(jié)肌群的肌力力量,促進患者術后髖關節(jié)功能改善和恢復,還能防止血流瘀滯和血栓的形成,有助于預防深靜脈血栓發(fā)生,促進患者生活質量提升,對于術后康復具有積極意義,使患者對護理服務更加滿意。雷瑞新[12]研究結果表明,在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中采取針對性護理,可減少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加快患者功能康復,與本研究結果一致,進一步證實本研究的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針對性護理干預應用于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術后中,患者術后疼痛有所減輕,深靜脈血栓發(fā)生風險更低,髖關節(jié)功能恢復更好,有助于提升患者生活質量,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度更高,具有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黃曉英,彭孔梅.追蹤護理模式對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術后營養(yǎng)狀況的改善作用[J].護士進修雜志,2020,35(7):644-647.
[2]" "張雙偉,王朝君,徐鳳周,等.加速康復外科對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髖關節(jié)功能、生活質量及術后認知的影響[J].河北醫(yī)藥,2021,43(10):1470-1474.
[3]" "張萌.思維導圖引導家庭式康復護理對股骨粗隆間骨折術后恢復的影響[J].臨床與病理雜志,2021,41(6):1376-1381.
[4]" "許新旋,楊龍飛,蔣蘇,等.漸進性抗阻運動訓練在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內(nèi)固定術后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醫(yī)藥導報,2021,18(9):99-103.
[5]" "趙玉沛,陳孝平.外科學[M].3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6:967-977.
[6]" "陳杰,吳曉英,戰(zhàn)穎,等.中文版成人疼痛行為量表的研制及信效度檢驗[J].中國疼痛醫(yī)學雜志,2016,22(1):28-33.
[7]" "夏振蘭,何冰,范梅霞,等.中文版牛津髖關節(jié)功能量表信效度評價[J].護理學報,2012,19(5):23-25.
[8]" "陳瑜.老年人生活質量問卷中文修訂版的信效度研究[J].護理研究,2016,30(25):3120-3122.
[9]" "牛洪艷,倪靜玉,張玲,等.護理滿意度量表在臨床住院病人中應用的信效度研究[J].護理研究,2016,30(3):287-290.
[10]" "閆康,馬瓊,王銀歌,等.加速康復外科措施在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髓內(nèi)固定術圍手術期的實施效果[J].山東醫(yī)藥,2021,61(30):24-28.
[11]" "趙克聰,張寶翠,范靜宇,等.持續(xù)性護理對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術后患者的效果[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22,28(2):170-174.
[12]" "雷瑞新.基于老年綜合評估的針對性護理對行股骨近端髓內(nèi)釘手術的高齡股骨粗隆間 骨折患者功能康復及術后并發(fā)癥的影響[J].中國藥物與臨床,2021,21(1):174-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