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討呼吸介入診療技術對胸部CT擬診肺結核且痰檢陰性的診斷價值。方法 選擇2021年10月—2022年8月胸部CT擬診肺結核且痰檢陰性患者138例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行呼吸介入診療技術檢查,以痰涂片抗酸桿菌陽性或痰培養(yǎng)出結核分枝桿菌作為金標準,分析呼吸介入診療技術在胸部CT擬診肺結核且痰檢陰性患者中的檢出率,并計算不同診療技術的診斷效能。結果 138例胸部CT擬診肺結核且痰檢陰性患者經(jīng)金標準檢查確診84例,確診率為60.87%。電子支氣管鏡檢查陽性70例,檢查準確度為72.46%;經(jīng)皮肺穿刺活檢在胸部CT擬診肺結核且痰檢陰性患者中檢出陽性75例;胸膜活檢在胸部CT擬診肺結核且痰檢陰性患者中檢出陽性73例;呼吸介入診療技術在胸部CT擬診肺結核且痰檢陰性患者中檢出陽性73例;電子支氣管鏡、經(jīng)皮肺穿刺活檢、胸膜活檢呼吸介入診療技術聯(lián)合檢查準確度、靈敏度、特異度、陽性及陰性預測值高于單一介入診療技術(Plt;0.05)。結論 電子支氣管鏡、經(jīng)皮肺穿刺活檢、胸膜活檢呼吸介入診療技術在胸部CT擬診肺結核且痰檢陰性患者中合理應用,可提高檢出率,且基于不同技術聯(lián)合相關檢查,能夠將診斷靈敏度、特異度提高,為臨床診療提供參考依據(jù)。
【關鍵詞】 電子支氣管鏡;經(jīng)皮肺穿刺活檢;胸膜活檢;呼吸介入診療技術;肺結核;痰檢陰性
中圖分類號:R521"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721(2023)32-0064-03
DOI:10.19435/j.1672-1721.2023.32.022
肺結核是由結核分枝桿菌感染引起的呼吸系統(tǒng)傳染病,病灶主要發(fā)生在肺組織、胸膜及支氣管等部位,是我國乙類法定報告?zhèn)魅静1]。劉霞等[2]研究結果表明,在我國傳染類疾病中,肺結核發(fā)病率及病死率均排第二位,是導致居民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且90.0%的結核病患者為成人。ZHU F等[3]研究表明,肺結核具有較強的傳染性,臨床表現(xiàn)不盡相同,多表現(xiàn)為咳嗽、咯血、盜汗等,增加了臨床診療的難度。肺結核的診斷金標準為痰培養(yǎng)出結核分枝桿菌,常用方法有抗酸桿菌染色、實驗室檢查等,但結核分枝桿菌的生長需2~8周,且診斷準確性受諸多因素影響,活性肺結核患者痰涂片檢查抗酸桿菌的結果表示為陰性(仍具有一定傳染性)的比例仍然較高,具體數(shù)據(jù)為50.0%~70.0%[4]。不典型肺結核的影像表現(xiàn)多樣,需與多種檢查結果綜合分析,同時還需與臨床特征、實驗室檢查結果相結合,從而做出較為準確的診斷。對于胸部CT擬診肺結核患者且痰涂片陰性者,臨床難以做出明確診斷。呼吸介入診療技術是對該類疾病進行診斷或治療的一大類技術統(tǒng)稱,包括電子支氣管鏡下刷檢、灌洗、活檢等,通過一項或多項診療手段聯(lián)合,能從病原學上提升肺結核確診率[5]。本研究以胸部CT擬診肺結核且痰檢陰性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呼吸介入診療技術對胸部CT擬診肺結核且痰檢陰性的診斷價值,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21年10月—2022年8月胸部CT擬診肺結核且痰檢陰性患者138例為研究對象,男性88例,女性50例;年齡24~81歲,平均年齡(51.49±5.18)歲;體質量指數(shù)(body mass index,BMI)為18~29 kg/m2,平均BMI(22.31±3.52)kg/m2;臨床表現(xiàn)為咳嗽、咯血、盜汗的分別有53例、37例、40例。患者已知曉相關情況并簽署同意書,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
納入標準:符合WS 288—2017《肺結核診斷標準》[6]中肺結核診斷標準;患者胸部CT擬診肺結核且痰檢陰性;病情穩(wěn)定,可正常溝通交流;能配合完成電子支氣管鏡、經(jīng)皮肺穿刺活檢、胸膜活檢等呼吸介入診療技術檢查。
排除標準:與上述各項納入標準均不符合;合并有嚴重肝腎功能不全或衰竭及血液系統(tǒng)、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等其他疾??;伴有重度心力衰竭、心功能分級為Ⅳ級,且患者已接受其他與該實驗相關的治療。
1.2 方法 采用GE16層螺旋CT機對入組病例進行檢查,為了保證測定結果,掃描前指導患者進行深吸氣末屏氣訓練。檢查時患者取仰臥位,雙手抱頭,頭先進?;颊呱钗鼩饽r于肺尖至肺底完成全肺CT掃描。根據(jù)患者情況完成相關參數(shù)設定:管電壓120 kV、管電流為120 mA、掃描速度為0.5 s/周,設定掃描矩陣為512×512,準直器寬度為16 mm×1.25 mm。將最終獲得的數(shù)據(jù)和圖像經(jīng)標準算法,設定重建間隔1.25 mm、重建層厚1.25 mm[7]。
所有患者均行呼吸介入診療技術檢查,包括電子支氣管鏡、經(jīng)皮肺穿刺活檢、胸膜活檢,具體方法如下:(1)電子支氣管鏡檢查。常規(guī)采用Olympus BF-1T150型電子支氣管鏡對患者進行檢查。在檢查之前,指導患者霧化吸入質量分數(shù)為2%利多卡因進行局部麻醉,同時在檢查中要對患者吸氧和心電監(jiān)護予以重視和加強,入組患者均由鼻孔置入支氣管鏡,并在電子支氣管鏡下分次給予質量分數(shù)為2%利多卡因,完成整個氣道的麻醉。待上述操作完畢后,先對患者完成健側支氣管檢查,然后進行患側支氣管檢查,詳細觀察各肺段支氣管黏膜情況。對于黏膜部位存在病變的,完成3張涂片的刷檢、灌洗;對于鏡下黏膜病變不明型,借助胸部CT確定病變部位后再刷片后灌洗;對于肺部出現(xiàn)性生物時,直視下活檢,并完成刷片和灌洗。待上述操作完畢后進行灌洗,將支氣管鏡嵌入相應的肺段,常規(guī)采用15~20 mL 0.9%的氯化鈉注射液,在支氣管鏡的輔助下注入活檢孔目標肺段或病變部位,收集灌洗液8~12 mL及時送檢,找出抗酸桿菌[8]。(2)經(jīng)皮肺穿刺活檢。幫助患者將姿勢擺放為仰臥位,采用GE16層螺旋CT機掃查患者的胸部,并以CT影像結果進一步明確肺部病灶的部位,按照病灶的深度和位置對經(jīng)皮穿刺點、穿刺路徑和深度予以確定,且在體表將相應的標記做好。常規(guī)對穿刺點進行清潔消毒,并給予患者質量分數(shù)為2%利多卡因進行麻醉,在CT的引導下用活檢針(BARD Magnum)穿刺,并通過CT圖像再一次對針尖的部位予以明確?;颊甙凑蔗t(yī)護人員指導屏氣,取2份活檢組織。(3)胸膜活檢。常規(guī)消毒鋪巾,并采用質量分數(shù)為2%利多卡因進行局麻操作,在改良Cope胸膜活檢針的幫助下,把套管針芯向外套管中卡入,根據(jù)已經(jīng)確定好的穿刺點以垂直的角度向胸膜腔刺入,拔出針芯并快速與50 mL注射器連接,對胸腔積液進行抽取并送檢。待上述操作完畢后,稍用力于注射器芯上緩慢將套管針退出(剛好不能抽出胸腔積液為宜),此時把鈍頭鉤針插入其中,操作活檢針逐步后退,醫(yī)生右手固定好鉤針,左手緩慢推進外套管且旋轉,直至全部的胸膜被切斷,最后將外套管、鉤針拔出。采用相同的方法分別于3、6、9點部位取材,固定于體質量分數(shù)為10%的福爾馬林溶液中,固定后送檢。以痰涂片抗酸桿菌陽性或痰培養(yǎng)出結核分枝桿菌作為金標準,分析呼吸介入診療技術在胸部CT擬診肺結核且痰檢陰性患者中的檢出率,并計算出各個診療技術的診斷效能,包括檢查準確度、靈敏度、特異度、陽性及陰性預測值。
1.3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 26.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比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Plt;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呼吸介入診療技術在胸部CT擬診肺結核且痰檢陰性患者中檢出率 138例胸部CT擬診肺結核且痰檢陰性患者經(jīng)金標準檢查確診84例,確診率為60.87%。電子支氣管鏡檢查陽性70例,檢查準確度為72.46%(100/138),見表1。
經(jīng)皮肺穿刺活檢在胸部CT擬診肺結核且痰檢陰性患者中檢出陽性75例,檢查準確度為74.64%(103/ 138),見表2。
胸膜活檢在胸部CT擬診肺結核且痰檢陰性患者中檢出陽性73例,檢查準確度為73.19%(101/138),見表3。
呼吸介入診療技術在胸部CT擬診肺結核且痰檢陰性患者中檢出陽性73例,檢查準確度為93.48%(129/ 138),見表4。
2.2 在胸部CT擬診肺結核且痰檢陰性患者中應用不同呼吸介入診療技術的效能 單一介入診療技術的診斷效能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電子支氣管鏡、經(jīng)皮肺穿刺活檢、胸膜活檢呼吸介入診療技術聯(lián)合檢查,準確度、靈敏度、特異度、陽性及陰性預測值與單一介入診療技術相比較高(Plt;0.05),見表5。
3 討論
結核病是全球范圍內十大死亡原因之一,在我國傳染疾病中,肺結核的發(fā)病率及病死率均相對較高。結核病對人體危害較大,屬于我國重點防治的一類疾病,而在該類疾病中采用細菌學檢查的診斷依據(jù)最為確切,但是該檢查方法受到較多因素影響,在痰涂片檢查抗酸桿菌項目中依然有50.0%~70.0%肺結核患者的結果為陰性[9]。肺結核患者的痰檢為陰性但仍有一定的傳染性,如何將患者早期確診率提高,是肺結核疾病早期預防和規(guī)范化治療的關鍵。
呼吸介入診療技術屬于一種微創(chuàng)診療方法,是診斷和治療氣管、支氣管、肺部疾病及胸膜疾病的重要手段,具有較高的臨床診斷價值[10]。本研究中,138例胸部CT擬診肺結核且痰檢陰性患者經(jīng)金標準檢查確診84例,確診率為60.87%。電子支氣管鏡檢查陽性70例,檢查準確度為72.46%;經(jīng)皮肺穿刺活檢在胸部CT擬診肺結核且痰檢陰性患者中檢出陽性75例;胸膜活檢在胸部CT擬診肺結核且痰檢陰性患者中檢出陽性73例。從本研究結果看出,電子支氣管鏡、經(jīng)皮肺穿刺活檢、胸膜活檢呼吸介入診療技術用于胸部CT擬診肺結核且痰檢陰性患者中具有較高的陽性檢出率,可為臨床診療提供參考依據(jù)。電子支氣管鏡目前被廣泛用于肺結核診斷中,是《氣管支氣管結核診療指南》中重要的檢查手段,配合刷檢、灌洗、術后痰檢等,有助于提高患者陽性診斷率[11]。經(jīng)皮肺穿刺活檢能通過CT的引導,對更加合理的穿刺點和路徑進行探尋,使穿刺深度更為明確,讓實施操作更準確,從而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以此減少或避免因多次穿刺引起的機械損傷和不良刺激。同時,在穿刺的過程中,還可通過CT影像明確穿刺針針尖的位置,使其能準確到達預期位置,促進病灶活檢組織割取操作順利完成。胸膜活檢具有安全、速度快、簡單便捷等優(yōu)勢,可為臨床診斷提供相關的病理學依據(jù),且該項檢查具有較高的陽性檢出率,可減少患者住院時間及費用,診斷應用價值較高。臨床上,將電子支氣管鏡、經(jīng)皮肺穿刺活檢、胸膜活檢用于胸部CT擬診肺結核且痰檢陰性患者中,能發(fā)揮不同檢查方法協(xié)同作用[12]。本研究中,呼吸介入診療技術在胸部CT擬診肺結核且痰檢陰性患者中檢出陽性73例;電子支氣管鏡、經(jīng)皮肺穿刺活檢、胸膜活檢呼吸介入診療技術聯(lián)合檢查,準確度、靈敏度、特異度、陽性及陰性預測值高于單一介入診療技術(Plt;0.05)。從本研究結果看出,呼吸介入診療技術用于胸部CT擬診肺結核且痰檢陰性患者中,能發(fā)揮不同方法優(yōu)勢,有助于提升診斷效能。
綜上所述,電子支氣管鏡、經(jīng)皮肺穿刺活檢、胸膜活檢呼吸介入診療技術在胸部CT擬診肺結核且痰檢陰性患者中的有效運用,可提高檢出率,且聯(lián)合不同技術進行檢查能提高診斷的特異度、靈敏度,為臨床診療提供參考依據(jù)。
參考文獻
[1]" "吳樹才,王新舉,紀俊雨,等.基于深度學習卷積神經(jīng)網(wǎng)絡的肺結核CT診斷模型效能初探[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21,44(5):450-455.
[2]" "劉霞,孟晨,馬靜,等.呼吸內鏡聯(lián)合快速現(xiàn)場評價技術在兒童活動性肺結核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中華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21,36(18):1412-1416.
[3]" "ZHU F,OU Q,ZHENG J,et al.Role of 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and serum interleukin-27 in the diagnosis of smear-negative pulmonary tuberculosis[J].Medicine(Baltimore),2021,100(20):e25821.
[4]" "熊夢園,方芳,李一榮.XpertMTB/RIF檢測技術對肺結核的診斷價值[J].海南醫(yī)學,2020,31(5):554-558.
[5]" "王艷,房宏霞,鄭開巧,等.2018—2020年深圳市龍華區(qū)某綜合醫(yī)院呼吸科加強住院患者結核病病原學檢查的效果分析[J].中國防癆雜志,2022,44(4):368-374.
[6]"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wèi)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肺結核診斷標準(WS 288—2017)[J/CD].新發(fā)傳染病電子雜志,2018,3(1):59-61.
[7]" "SUN C Y,SHEN C I,F(xiàn)ENG J Y,et al. Severe hepatitis related to immune-checkpoint inhibitor in a patient with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and pulmonary tuberculosis[J].Postgrad Med J,2020,97(1151):556-557.
[8]" "陳暉,王勝昱,周晶,等.電子支氣管鏡檢查對于痰菌陰性活動性肺結核的診斷價值[J].國際呼吸雜志,2020,40(21):1616-1619.
[9]" "孫培培,劉樹榮,侯學靜,等.活動性肺結核高分辨CT的影像特點及聯(lián)合T-SPOT.TB和TB-Ab診斷價值分析[J].CT理論與應用研究,2021,30(3):331-339.
[10]" "方敏,石艷,段莉,等.GeneXpertMTB/RIFUltra檢測胃液標本對兒童肺結核的診斷價值[J].中國防癆雜志,2021,43(6):584-589.
[11]" "賓松濤,王繼,譚力,等.11例兒童氣管支氣管結核支氣管鏡診斷與介入治療效果觀察[J].中國防癆雜志,2020,42(5):523-526.
[12]" "柴國祥,李興芳,韓斌孝,等.實時熒光核酸恒溫擴增檢測技術對痰標本中結核分枝桿菌的診斷價值[J].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2020,30(11):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