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著風,向前跑,隨著心,任逍遙,青春無悔那才最重要……告訴全世界,我的青春我主宰;告訴全世界,年輕就不會失敗;告訴全世界,這是我們的時代。”唱著《灌籃青春》的我們,在日新月異的生活中一天天長大成熟,我們會有很多故事要告訴全世界。
輕風拂過,稻田里的稻子隨風搖擺,蕩起一層層黃澄澄的浪。小溪邊的柿子樹上也掛滿了橙紅色的柿子,這是家鄉(xiāng)秋天獨有的風景,它用成熟的色彩和樣子告訴我們,又到豐收的秋日。
摘柿子絕對是我們童年里好玩的事情。到了樹下,我們會分工合作,會爬樹的去樹上摘,余下的便在樹下接著,以防熟透了的柿子掉落在地。摘下的柿子我們分著吃,吃得一嘴巴的紅甜漿,更有趣的是如果某一個伙伴吃到了未成熟的柿子,就會捂著嘴巴結(jié)結(jié)巴巴地“哎呀哎呀”地喊,那澀味至今難忘。
拾稻穗也無比歡樂。我們脫了鞋子在田間奔跑,歡聲笑語散落在田間,飄散在風中。我們會比賽誰撿得多,雖然贏了沒有什么實質(zhì)性的獎品,但小孩的快樂就是那么簡單,單單只是贏了就可以開心好久。
家門口的那盞路燈總是把故事輕輕地收藏。我家門口有一盞路燈,村里的男女老少常常在路燈下聊起家長里短,記不清他們聊些什么,但那種鄰里的和諧氛圍讓我至今難忘。
又到秋日。我走在田埂間,身邊有笑彎了腰的稻穗,也有已收完稻子的空田,可更多的是雜草叢生的荒田。遠方溪邊的柿子樹上仍是碩果累累,可是樹下再無摘果子的少年。收了稻子的田里也只有鴨子在覓食,再無田間歡聲笑語比賽撿稻穗的我們。
曾經(jīng)美好的鄉(xiāng)村為什么會變成這樣呢?
當機器代替人工播種、收割,村子里遠走的人越來越多,村里也越來越安靜,留下的都是一些老人和小孩。如果家中的田沒有租出去,就只能由老人來打理,用來種些小菜,或者種點玉米用來喂雞。更多的荒田雜草叢生,讓本就冷清的村莊更為蕭條。
遠走的人接走現(xiàn)有的人,攢了點錢的人在城中買了房子,兒女接走老人。如此反復,村中的人越來越少,很多老人孤獨地行走在阡陌之上,望著金黃的稻子思念遠方的親人。寂寞不僅僅是鄉(xiāng)村老人情感的空白,也是村子獨立于大自然的孤單。
我想告訴遠方的您,美不美故鄉(xiāng)水,親不親故鄉(xiāng)人,農(nóng)村才是我們的根。我們一起?;丶铱纯窗桑纯歹r紅的柿子、金黃的稻穗,還有那炊煙裊裊的魚米芳香。
(指導老師:楊生根)
【龍點睛點評】
作者以其細膩的語言、純真的情感把讀者帶入了鄉(xiāng)村的無憂無慮之境界,讓人不禁想回鄉(xiāng)村看看。本文行文流暢,有如村子里的炊煙裊裊上升,自由自在。作者選取孩童們喜歡的農(nóng)活,摘柿子、溯溪、拾稻穗等場景進行細致描寫,語言描摹能力較強,為讀者呈現(xiàn)了一幅充滿生機和活力的鄉(xiāng)村畫卷。細節(jié)之中,透出鄉(xiāng)村孩子童年的爛漫,卻又隱約散發(fā)一絲一縷的惆悵?!霸?jīng)美好的鄉(xiāng)村為什么會變成這樣呢?”此處筆鋒一轉(zhuǎn),才知題意之深,原來作者是想借往日的鄉(xiāng)村畫卷來抒發(fā)對家鄉(xiāng)的一份摯愛,更希望遠行的人也能多回鄉(xiāng)看看,由此點題,余味深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