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問題表現(xiàn)
班上的某個學生他不僅聰明,學習也比較刻苦,但是就是不喜歡上語文課,別的課程他都學得很好,學習水平也非常不錯,老師們也夸獎他,但是為什么我教授的語文課他不喜歡呢?我也找他談過,幫他分析原因,可依舊無法有效地解決問題,他的語文學習水平還是令人一籌莫展。他對我說:“我不知道該怎么學習語文,該背也背了,該問也問了,但是還是不得法,學不會?!?/p>
二、問題診斷
我根據學生的表現(xiàn)及對他一段時間的觀察,發(fā)現(xiàn)產生這個問題的原因是該學生沒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正確的學習方法對知識的轉化有著十分關鍵的促進作用。學生只有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才能在學習時變被動為主動,才能夠有目的、有規(guī)劃、靈活有效地掌握學習知識點,也可以使他們更為主動、更為積極地學習。
在多年的教學過程中,我越來越認識到學習方法比學習知識點更重要。既然學生掌握知識基礎的程度有所不同,那么在單位時間內,弄懂學會的知識點數(shù)量肯定會有差異,這樣一來,學習方法就變得更加重要了,好的學習方法能讓我們在單位時間里學會更多的知識點,這就是所謂的捷徑。打開相同一扇門,用鑰匙快,還是用撞更快呢?我想大家都知道答案。
教學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一些學生沒有掌握適合自己的方法。有的學生是在死記硬背,不會舉一反三,學得死板;也有學生生搬別的優(yōu)秀學生的學習方法,而不根據自己的真實狀況進行調整;還有的學生將一種學習方法視為瑰寶,無論哪一個學科都運用同樣的學習方法,因為這些學生運用不恰當?shù)膶W習方法,所以才導致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了問題。
三、問題解決
“最有價值的東西是有關方法的知識。優(yōu)秀的學習方式,能幫助我們更良好地培養(yǎng)與運用天賦?!崩蠋熞浞诌\用教學智慧,引領學生去學習,并指導學生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進行指導點撥,教會學生有效學習的方法和途徑。
學生運用學習方法是依靠教師指導和點撥的,教師要從備課開始就研究如何引導學生學習。具體到上的每節(jié)課,教師要做到,除了讓學生掌握知識外,還要根據學科特點和課本內容,讓學生找到發(fā)現(xiàn)問題、思索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生通過欣賞、比較、判斷,能識記、理解、掌握方法地運用,真正重視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地位。
加強體驗感悟,幫助學生尋找學習方法的途徑是五花八門,因人而異的,每個學生都有適合于自己的學習方法,不可能做到一模一樣。哪種方法更適合,就需要學生在體驗感悟中不斷比較、反思、總結、積累。所以,教師要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觀察每個學生的學習過程,并以此設計不同的學習路徑,提供給學生不一樣的學習策略,讓學生在比較中尋找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有效運用懷疑追問,培養(yǎng)學生學習方法。思維往往是從提出問題開始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學習從發(fā)問開始?!庇掠谔岢鰡栴}和發(fā)現(xiàn)問題是學生自主學習的正常表現(xiàn)。學生在懷疑追問的過程中,對問題提出不一樣的見解,不僅能培養(yǎng)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能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教師要努力營造寬松、積極的教學氛圍,學生才能在課堂上敢問,敢提出自己的見解,才能在課下遇到問題時,積極探究。老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問意識和技巧,教會學生解決問題的途徑,耐心地幫助學生理解并解決問題。
引導學生在自我認識中選擇學習方法,學生選擇怎樣的學習方法,與他的性格特點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學生根據性格劃分,沖動型學生思維開闊,表現(xiàn)積極,老師提出問題后就會不假思索地搶答,這樣的學生在文學方面比較有優(yōu)勢;沉思型的學生喜歡反復推敲思考,縝密分析之后才會做出決定,這種學生的理科學習就會更好。學生根據認知風格劃分,分為場依賴型和場獨立型。場依賴型的學生特別喜歡集體討論,接受外來信息非???,適合小組合作探究學習;場獨立型的學生喜歡環(huán)境安靜,相比于小組合作學習適合獨自學習。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老師要幫助學生充分認識自我特點,選擇合適的學習方法。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經常改進思路。接受新知識,提升自我能力主要在課堂上潛移默化地進行,因此學生要非常重視課堂的學習效率。上課時緊跟老師的思路,同時積極展開思維,想一下下一步可能進行什么步驟,將自己的問題思路與老師知識講解進行比較,看一看有哪些不同。在課堂中及時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所學知識,印象才會牢固深刻,特別是一定要抓住書本中的基礎知識的同時,結合課后及時復習,保證不留下疑點。在進行各種鞏固練習之前一定要將老師所講的知識點閉上眼睛認真梳理回憶一遍,回憶時盡量不要采用不清楚就立即翻書的行為。在每個階段的學習中都要從整體著眼,總結知識重要點,自己漸漸形成基本知識的框架,并進行梳理和總結,把所學知識的各個點、串成線、形成面,從而相互結合起來,串聯(lián)成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知識網絡,整理進入自己的知識體系。
總之,學習知識的方法,是要因人而異的,正像醫(yī)生用藥,不可能萬人一方。學生不僅要學到知識,而且要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這樣才能順應現(xiàn)代社會的飛速發(fā)展,為祖國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