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的開展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以及健康人格的培養(yǎng)具有重要意義。如何高效開展道德與法治教學,推進學生健康成長,是值得各位教師思索的問題。本文以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為切入點,就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開展提出自己的見解。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 道德與法治 初中
道德與法治核心素養(yǎng)的主要內容包括:自我管理、道德認知、法律意識、國家認同、參與社會等。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要以學科基礎知識為出發(fā)點,以構建學生核心素養(yǎng)為指導目標,結合現實生活的案例,引導學生積極學習,健康成長。
一、基于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構建方向
一方面,基于核心素養(yǎng)下的道德與法治教學,教師需要引導學生使用正確的學習方法,逐步引導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 拓展學生的認知層面,幫助學生自身情感和心理的有效提升,進而使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得到有效培養(yǎng)。另一方面,對知識進行遷移,教師要時刻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當學生已經能夠掌握適合自身的學習方式時,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結合起來,指導學生將所學知識進行遷移,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與邏輯能力,為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奠定基礎。[1]
二、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策略探析
(一)尊重學生主體性,培養(yǎng)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與學習興趣
學生是知識的積極建構者,是學習的主人。學科知識納入課程進入課堂的根本目的是加深學生的學科理解,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學生的思想和體驗。著眼于學生“學會學習”的策略指導,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關愛學生,看見學生,傾聽學生。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特別要充分考慮學生青春期的身心特點和思維發(fā)展規(guī)律,選擇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實際的情境,通過問題或項目的活動方式,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使其做到好學樂學。在實際的課堂學習中,教師要以學生生活為基礎,精心選擇教學情境,從而讓學生更好地認知、體驗和感悟。在情境的選擇上要注意真實性和生活化,一方面可以是選擇學生自身經歷過的,另一方面也可以是學生通過新聞媒體、身邊故事等獲取的生活實例,最好的是學生自己提出的基于其生活實際的問題或情境。情境的呈現方式也可以很多樣,如利用多媒體視頻展示,讓學生表演、進行播報等,這樣能更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通過學生的興奮點引發(fā)他們的興趣與思考。此外,圍繞情境合理設置問題也很重要。
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級道德與法治第二單元第五課《做守法公民》的教學中,教師選取黃金周旅游中的見聞、網絡謠言等話題作為教學情境。結合學生時事播報,視頻呈現黃金周游客不文明現象及商家“宰客”現象,設置問題:你怎么看待這些游客的行為?怎樣才能扭轉這樣的局面?你怎么看待商家和執(zhí)法者的行為?作為游客,你會怎么做?圍繞網絡謠言話題,設置問題:你知道哪些網絡謠言?網絡謠言會帶來哪些影響?制造、傳播網絡謠言要承擔什么法律責任?依法打擊、懲處以上行為有什么作用?
因為這些情境真實而貼近學生實際,問題設置層層深入, 所以對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依法治國的意義、基本要求,樹立法治觀念,學會依法維權,能夠產生非常好的效果。只有這樣真正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情境和符合學生思維特點的問題,才能引發(fā)學生的思想共鳴,開啟學生的有效思維,激發(fā)學生的探索和求知欲。[2]
(二)開展基于任務或項目的學習活動
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和一般性的學習有所不同,任務學習或項目學習帶有一定的綜合學習性質,它充分調動學生的各項感官機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多種能力,實現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道德與法治課堂的多種育人價值。這種綜合能力對于學生未來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的道德與法治課堂,對于學生應具有學習方面的相關品質,教師需要通過相關的活動及項目學習來幫助學習形成,要在真實問題的解決中,在具體的社會實踐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所以,基于任務及項目的學習也是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落實核心素養(yǎng)的一種基本的學習方式。
例如,如九年級道德與法治人教版第四單元第八課《中國人 中國夢》的教學,可以設置一個活動環(huán)節(jié),即將學生分成小組,讓學生們討論與介紹他們“心中的夢想”,分析實現夢想所需要具備的優(yōu)秀品質。在這一活動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在班里自由尋找“與自己志同道合的人”,組成小組。如有幾位學生的夢想都是“做一名體育健將”,那他們就可以自由結成小組,對自己的夢想進行交流。因為夢想與追求相同,大家可以暢所欲言,既促進交流,又發(fā)揮了教學作用。
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道德與法治建設課程是一門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的綜合性課程,它根植于學生的生活,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有助于引導學生養(yǎng)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法治素養(yǎng),促進學生的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盧春霞.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路徑分析 [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7(10):373.
[2]劉夢堯.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策略探究 [J]. 教育科學:引文版,2017,15(1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