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課程改革持續(xù)推進,形成了諸多教學模式。晉城市第二中學校在長期的教學探索中,將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模式內化,形成了“四學兩單”教學模式。
“四學”:預學—合學—展學-—悟學,既是四個學習環(huán)節(jié),又是四種學習方式。預學為基礎,合學與展學是深化,悟學再提高。預學是學生的自主學習。合學是小組內學生間的合作交流,有對學和群學。展學是通過展示分享交換成果,包括組內小分享和班級大展示。悟學是通過總結與反思,不斷提升。
“兩單”:預學單和問題生成單。預學單是具有基礎性、開放性和容量小等特點的問題化導引單。問題生成單是學生在學習中對于自主生成問題提交小組或教師解決的載體,是預設問題外動態(tài)生成的問題。
追求學生主動成長與發(fā)展,打造生本課堂,是此模式的核心理念。在“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思想理念的支持下,出現(xiàn)了新的教學形態(tài)——“生本課堂”,主張自主、合作與探究學習相結合。在課堂教學實施時,教師與學生形成“學習共同體”,營建了一種平等、互助、和諧、競爭的課堂氛圍。此模式實施過程中,課前,教師立足教材,分析內容,挖掘生活中的有效資源,吸引學生;課上,建筑知識的舞臺,表達自我,分享過程,討論交流,獲得知識,提升綜合能力,同時,注意捕獲課堂中學生的狀態(tài)和反饋,有效轉換教學思路、環(huán)節(jié);課后,學生主動反思,多方面打造生本課堂。
學習小組建設,備課小組建設,是此模式的兩大支柱。合學、展學是此模式應用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均以學習小組為基礎展開。鼓勵學生小組內部進行合作式學習,針對共性問題、疑難問題進行交流、討論和探究,小組之間相互展示,使知識體系進一步完善,能力多方面發(fā)展。同時,備課小組的建設對高效課堂的開展十分關鍵。在實施過程中,對教師能力有嚴格要求。課前預學單的編制、課上的整體教學情況、課下的有效反思,尤為重要,需要年級的每個教師共同探索、努力,促進自身能力的提高。
先學后教,據(jù)學論教,分層施教,高效優(yōu)教,是此模式的教學原則。先學后教、據(jù)學論教的理念,核心在于讓學生真正發(fā)揮自身的作用,重在學生自主學,勤于思,想實踐,學會學習。學生的學習質量的高低受到課堂效率的影響,而實現(xiàn)高效課堂的主要途徑之一則是進行分層施教。課前,教師結合學生和學科情況編制并分發(fā)預學單,使學生明確學習任務,預習課本內容,課上針對預學中的問題和錯誤,教師機動轉換教學環(huán)節(jié)與方法,引導學生研討解決,開展有用教學,高效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