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垂柳搖動。柳條對著潺潺的小河,迎著和煦的春風(fēng),輕柔地梳洗著蓬勃的秀發(fā)。清凌凌的河面上,一束陽光射來,河水睜開了惺忪的睡眼,將柳條婀娜的身姿倒影出來。
一個胖乎乎的小姑娘,踉踉蹌蹌地跑來,小手一甩,魚食沿拋物線撒向河面。瞬間,紅色的錦鯉從四面八方蜂擁而上,吞食吐泡聲此起彼伏。
岸邊還是“草色遙看近卻無”的景象,一棵棵草芽像害羞的小姑娘,輕輕地、悄悄地探出頭來,露出好奇的眼睛,東張張西望望。細(xì)細(xì)的春風(fēng)吹來,她們不約而同地低頭側(cè)臉,嬌小柔嫩,惹人愛憐。
學(xué)校的大門敞開了,通道上葵花娃的圖案,被勤快的美術(shù)老師們又重刷了一遍。笑盈盈的娃娃臉,金燦燦的葵花瓣,向暖陽展示著活力,向碧空宣揚著天真。陽光灑落在背著書包的葵花娃臉上,童稚的笑臉燦爛了校園里的空氣,連半空飛過的小鳥也被感染,嘰嘰喳喳地在頭頂盤旋。
教室里的吊蘭,經(jīng)過春風(fēng)的沐浴,春水的滋潤,煥發(fā)出勃勃生機。葉叢中冒出嫩黃的尖尖角,像細(xì)針,更像希望的號角,呼喚著學(xué)子們的回歸。
穿著校服的男孩兒女孩兒,說說笑笑,三三兩兩地走進教室,瑯瑯書聲四起:“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三月,一切都欣欣然的模樣。三月,一切都跳起了圓舞曲,一圈又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