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金秋沙糖橘作為柑橘新品種,為確保其果品優(yōu)質,實現豐產,需結合其自身特點,采用配套的種植技術。為給金秋沙糖橘的種植豐產提供參考借鑒,立足金秋沙糖橘的生長特性及特點,根據川渝地區(qū)在種植過程中出現的部分問題,從果園選址,整地、土壤改良與起壟,定植,水肥管理,定干與修剪,病蟲害防治等方面詳細闡述金秋沙糖橘的栽培技術要點。
關鍵詞 金秋沙糖橘;特征特點;栽培技術要點;川渝地區(qū)
中圖分類號:S666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04.020
金秋沙糖橘是中國農業(yè)科學院柑橘研究所培育的柑橘雜交新品種,母本為愛媛30號,父本為沙糖橘,具有早熟、好看、好吃、豐產、高糖低酸、高抗?jié)冃?、不浮皮、耐運輸等特點[1]。近年來,金秋沙糖橘在川渝地區(qū)多地陸續(xù)引種進行栽培種植,作為10—11月上市的早熟柑橘中綜合性狀表現最好的品種,不僅果皮蠟質層色澤鮮亮艷麗,口感爽脆、極化渣,豐產期每667 m2產量能達到4 000~6 000 kg,具有極高的市場認可度,可為種植戶帶來極高的經濟效益?;诖?,以川渝地區(qū)金秋沙糖橘的種植為例,通過對金秋沙糖橘在川渝地區(qū)種植表現的調查與分析,整合出金秋沙糖橘的主要特點,并介紹了與之配套的豐產種植技術,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1 金秋沙糖橘的特性特點
1.1 植物學特征
金秋沙糖橘樹姿直立,高1.5 m左右,樹冠呈圓頭形,樹勢健旺,具有較強的成枝能力,無刺,無茸毛,枝梢密度適中。單葉,葉片常綠,具有光澤,在施肥量較大的情況下呈墨綠色,嫩芽為淡綠色,呈橢圓形或卵圓形,葉尖短尖,葉基廣楔形,翼葉為線形或倒披針形,葉緣處存在淺波緣[2]。金秋沙糖橘每年開花1次,單生著花,著花位置腋頂兼生,正常狀態(tài)下為兩性花,花瓣為5瓣,呈白色,花粉數量適中,花柱直立,花絲分離。
1.2 結果習性及果實性狀
金秋沙糖橘幼樹樹勢相對較旺,定植第2年始花,第3年始果。幼樹結果樹梢多且短,春梢、晚夏梢、秋梢均可以是次年結果母枝,在川渝地區(qū)主要結果母枝為上年春梢,著果率較高,小枝條掛果比較均勻,強枝花果皮厚,其中10~35 cm的結果枝條占比約為70%。金秋沙糖橘果實為高扁圓形,果型美觀,果頂圓,果實呈紅色,果面光滑,不具有明顯的油泡情況,果皮薄,約為1.69 mm,果肉與果皮間連接緊密,果肉呈橙黃色,固形物含量約19%,可食率83%以上,高糖低酸,含酸量僅有0.8%,果肉脆嫩,易化渣。
1.3 主要物候期
金秋沙糖橘在川渝地區(qū)種植,其萌芽期在2月下旬,4月上旬左右為初花期,4月中旬為盛花期,花期共20 d左右。4月下旬到5月上旬為金秋沙糖橘的第1次生理落果期,5月中旬至下旬為第2次生理落果期,6—9月為果實膨大期。金秋沙糖橘每年可抽發(fā)4次新梢,2月下旬抽發(fā)春梢、5月下旬抽發(fā)夏梢、7月中旬抽發(fā)晚夏梢或早秋梢、8月中上旬抽發(fā)秋梢。9月下旬果實轉色,10月中下旬果實成熟,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即可完成采收。
1.4 抗性及適用性
金秋沙糖橘具有較強的抗?jié)冃?,在易發(fā)潰瘍病的產區(qū)內也少有發(fā)現潰瘍病斑。同時具有較強的抗病蟲能力,但仍需要加強對褐斑病、炭疽病及砂皮病等真菌性病害的防治。在抗寒性方面,金秋沙糖橘與南豐蜜橘相比稍有不足,但比沙糖橘、紅心柚及贛南臍橙的抗寒性要強。在-5 ℃的溫度條件下,金秋沙糖橘的晚秋梢會出現低程度的受凍情況,若避開霜凍天氣,金秋沙糖橘的果實可留樹保鮮至12月[3]。
2 栽培技術要點
2.1 果園選址
對于金秋沙糖橘的種植而言,因其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在不同土壤種植均可實現正常的生長與坐果,但為實現豐產,保證果實質量,必須要重視果園選址,選擇濕潤、肥沃的土壤環(huán)境。果園宜選擇在水源充足、通風向陽、交通便利的地區(qū),宜選擇平地或傾斜度小于15°的坡地,不宜選擇山地。果園土壤宜為砂壤土或壤土,pH宜為中性或微酸性,5.5~7.5最佳,土壤疏松肥沃,有機質含量要高于0.3%,土層厚度在
1 m以上。
2.2 整地、土壤改良與起壟
1)對于平地或坡度小于6°的緩坡而言,需要依照地形情況確定種植行向,保證行向與道路垂直或斜交。針對緩坡地、不規(guī)則地塊等特殊情況,應對地塊進行適當調形或改建,使其成為順排水方向的平地或平整斜坡。2)而對于坡度在6°~15°的坡地或丘陵地形而言,則需要先根據等高線對果園進行坡改梯處理,并將等高線作為種植行向。改梯過程中要保證梯面外高內低,梯田內側開挖寬、深均為30 cm的背溝,并與排水溝相連。在整地深翻的過程中需要先將表土層堆放在一旁,待整地完成后復原表土層[4]。
針對金秋沙糖橘的種植生產,建議進行一次性的全園改土,不宜單獨挖溝或挖穴進行改良,以有效降低成本。在完成整地操作后對全園施用有機肥,可施加腐熟有機肥2 000~5 000 kg/667 m2+過磷酸鈣200~500 kg/667 m2,施加肥料后將其與表土層混勻。若果園為酸性土壤,還需要撒施100~150 kg/667 m2的生石灰;若為堿性土壤,則需要撒施50~100 kg/
667 m2的硫磺。
在完成土壤改良后聚集土壤表層土進行起壟。起壟過程中先確定種植行向,在垂直行向的方向用石灰劃線,再根據垂直劃線的方向和種植行距對行向線依次劃線。金秋沙糖橘種植一般采用寬行窄株的方式,行距可控制在4~5 m。劃線后利用機械起壟,保持挖掘機一根履帶平行于行向線,于起壟位置進行松土,深度在30~50 cm,確保基肥與土壤充分混勻。之后再將行間3 m內的表層土堆集在定植帶上,起壟高度在40~50 cm,寬度2 m。平地或低洼地起壟廂溝的深度要在60 cm以上,并可在行間設置排水溝;對于較為干旱、地勢較高的地塊而言,可將廂溝的深度控制在40 cm,推平壟間便于后續(xù)的管理與養(yǎng)護。
2.3 定植
2.3.1 定植時間
一般情況下,金秋沙糖橘采用營養(yǎng)杯苗或帶土移栽的定植方法,不傷根的條件下春夏秋均可定植??紤]川渝地區(qū)的氣候條件,裸根苗可在9—10月秋梢老熟之后或在2—3月春梢萌動前進行移栽。在這段時期內,地表溫度較高,苗木成活率高,根系出現損傷后也容易愈合。而冬季則不宜進行定植,因為地溫低于12.5 ℃不利于金秋沙糖橘根系生長。
2.3.2 定植密度
金秋沙糖橘的定植密度主要依照果園地勢、土壤肥力而定。對于土壤淺薄的坡地而言,要比土壤肥沃的平地種植密度大。在苗木幼齡期要合理密植,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實現早期的高產。而隨著苗木的生長,樹冠擴大,種植密度要合理調整,確保做到有計劃地合理密植,可采用2~3 m的株距進行規(guī)劃。
2.3.3 定植方法
1)起壟完成后,先在與壟垂直的方向確定固定直線,并用與株距等長的竹竿從與壟交叉處開始依次向壟兩側對定植穴的位置進行確定,撒上石灰標記。2)之后在標記點挖深40 cm、長和寬30 cm的定植穴,并將過磷酸鈣1 kg+腐熟有機肥10 kg與表土混合均勻后進行回填,再填入5 cm的無肥表土。3)定植過程中清除苗木上的嫁接膜,對根系及枝葉進行適當修剪,避免傷到根系和幼梢,對于營養(yǎng)杯苗而言,如果出現大根彎曲的情況則需要修剪至大根直立的部位,使其重新發(fā)根。4)將修剪好的苗木根部置于定植穴內,扶正苗木,確保根系舒展,一邊回填細土一邊緩慢提苗、踏實,確保根系緊密接觸土壤。在定植過程中,以苗木原入土深度為標準,保證嫁接口露出土層。同時灌足定根水,并對沖出的根系進行二次覆土踏實。確保覆土高度與地面保持一致,并將苗木周圍做成樹盤。5)做好樹盤后進行整壟覆膜,保濕增溫,提高苗木的成活率,一般采用3絲厚的黑塑料膜或地布。對于單干苗木可在膜中央剪出小洞,穿過苗木后覆于樹盤之上。而對于存在側枝的苗木可將膜覆蓋在樹盤兩側,并用土蓋實。需要注意覆膜時應于根莖處留出3 cm距離,避免膜直接接觸根莖、防止熱氣對苗木嫩芽造成灼傷。
2.4 水肥管理
金秋沙糖橘在定植后的1~3年要進行追肥,秉持“氮鉀為主、少量多次”的原則,可多施加有機肥,氮、鉀、磷的比例可控制在1∶(0.5~0.7)∶(0.3~0.5)。1)在定植當年,待春梢長至5 cm、新根萌動后即可進行追肥。每批新梢追肥2次以上,每株可施加50 g尿素或25 g硫酸鉀+25 g尿素。2)在定植第2年,可適當減少追肥次數,在新梢萌發(fā)前15 d和停止生長前各施加1次氮肥或鉀肥,施肥量控制為第1年的2倍。3)定植第3年可依照苗木實際的生長情況對追肥進行調整,樹勢較強的可適當減少氮肥用量,樹勢較弱的仍需要以氮肥為主進行追肥。追肥的次數可與成年樹保持一致,施肥量控制在第1年的3倍。4)金秋沙糖橘在施肥過程中可同時進行灌水,幼樹的耐旱性較差,應及時進行灌溉,保持土壤濕潤。且在春梢萌動、開花期與果實膨大期時,苗木對水分的敏感性增強,若連續(xù)干旱7 d以上則要及時澆水[5]。
2.5 定干與修剪
金秋沙糖橘種植的常用樹形為自然開心形。在定植第2年春末夏初,苗木夏梢大量發(fā)生前對其進行定干處理,在距地面40 cm處的主干位置進行摘心,頂部留出3個不同方向的主枝,向四周散開。待主枝生長至30~40 cm時進行摘心,通過夏梢生長實現樹冠的迅速擴大,同時在不遮擋下方枝條的情況下對副枝進行選留。而針對長勢較為旺盛的徒長枝,需要及時進行修剪處理,留下弱枝作為輔養(yǎng)枝。此外,在修剪過程中要確保樹形直立。
2.6 病蟲害防治
根據金秋沙糖橘在川渝地區(qū)種植的全年生長周期對主要的病蟲害防治措施進行介紹。
1)1—2月,苗木處在花芽分化期,主要防治病菌和越冬害蟲的蟲卵??蛇x用99%礦物油200倍液+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6%聯苯菊酯·啶蟲脒乳油500倍液+20%乙螨唑懸浮劑2 500倍液綜合防治。
2)3月,春梢萌發(fā),主要防治紅蜘蛛、蚜蟲、木虱等蟲害及砂皮病、黃龍病、炭疽病等病害??蛇x用5%阿維菌素乳油1 500倍液+3%硝鈉·胺鮮酯水劑2 000倍液+26%氯氟·啶蟲脒水分散粒劑1 000倍液+磷酸二氫鉀500倍液綜合防治。
3)4月為盛花期、謝花期、落果期,主要防治紅蜘蛛、介殼蟲、木虱、黃龍病、潰瘍病、灰霉病等。可選用2.5%溴氰菊酯乳油3 000倍液+47%春雷·王銅可濕性粉劑5 000倍液綜合防治。
4)5—6月,夏梢萌發(fā),苗木處于幼果期,主要防治象甲、介殼蟲、銹壁虱、樹脂病、瘡痂病、潰瘍病等??蛇x用25%咪鮮胺水乳劑1 500倍液+30%噻蟲嗪懸浮劑1 500倍液+20%乙螨唑懸浮劑2 500倍液綜合防治
5)7—8月,秋梢萌發(fā)、果實膨大,主要防治木虱、蚜蟲、金龜子、椿象、潛葉蛾、炭疽病、黃龍病、黃斑病等??蛇x用5%阿維菌素乳油2 000倍液+20%呋蟲胺懸浮劑1 000倍液+20%乙螨唑懸浮劑2 500倍液綜合防治。
6)9—10月為果實膨大期、轉色3期。主要防治紅蜘蛛、潛葉蛾、鳳蝶、尺蠖等蟲害??蛇x用43%戊唑醇懸浮劑3 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3 000倍液+黃腐酸鉀1 000倍液綜合防治。
7)10—11月為采摘期,嚴禁采用化學防治手段,采果完成后進行修剪和清園。
3 結語
金秋沙糖橘作為中國農業(yè)科學院柑橘研究所雜交培育出的柑橘新品種,其憑借自身豐產、早熟、品質優(yōu)良等優(yōu)勢,在四川、重慶、江西、云南等地引種栽培,種植表現優(yōu)異,適應性與豐產性均良好。但在金秋沙糖橘的實際種植過程中發(fā)現部分問題,例如幼樹生長緩慢、品質較差等。因此,介紹金秋沙糖橘的特征特點與在川渝地區(qū)的種植技術要點,有利于金秋沙糖橘的進一步推廣種植。
參考文獻:
[1] 玄志友.不同中間砧影響金秋砂糖桔樹體生長及果實品質[J].中國果業(yè)信息,2022,39(2):51-52.
[2] 楊國興,趙艷茹,郭偉.“金秋砂糖橘”在北緣產區(qū)陜西漢中的引種表現[J].西北園藝(果樹),2022(1):30-32.
[3] 何薇,徐靜,楊瓊.金秋砂糖桔在富順縣的種植表現[J].中國果業(yè)信息,2020,37(9):61-62.
[4] 張劍.好的品種也要好的種植技術:以金秋砂糖桔為例[J].江西農業(yè),2020(13):54-55.
[5] 楊林.金秋砂糖桔高接換種早結豐產技術[J].農村實用技術,2019(11):25-26.
(責任編輯:張春雨)